棄車保帥,備戰2020大選!

賴清德組閣的政治觀察

耿榮水
(資深政論家)


蔡英文總統於9月4日批准林全辭行政院長職,5日邀賴清德組閣,並與林全三人召開記者會,營造團結氣氛,三天後新舊院長完成交接,賴清德內閣於焉成立,所謂「蔡賴體制」也正式形成。

此次內閣改組過程充滿戲劇性,政壇傳聞長達三個月之久,當事人頻頻否認,可謂保密到家,最後果真「狼來了」,傳聞變成事實,不僅把國人都當傻子,也把媒體耍得團團轉,還賠上蔡政府整體的誠信形象,實在不值得,也不應該,這其中應有其不得已的苦衷,自然也充滿複雜的權謀算計。

從各種跡象及陸續解開的謎團顯示,應可推知林全早在今年5、6月間即向蔡表明辭意,因民進黨執政一年來,民調跌跌不休,而距2018年地方選舉又只剩一年多,為配合蔡的人力佈局,且林也自認對選舉沒興趣,唯恐影響選舉結果,乃主動請辭,蔡乃請林數度約見賴,徵詢意願,故而從6月起即不斷有內閣改組之說,賴也試探性發出「親中愛台」罕見的不尋常言論,引發政壇關注賴劍指2020年,挑戰大位之可能性,最後謎底揭曉,終究還是上演了一齣「林下賴上」大戲,震撼政壇,預料也將對台灣未來政局發展投下詭譎難測的變數。

蔡英文當斷則斷,溫暖其外絕情其中

如上述閣揆易人過程為真,則顯示林全確係當今政壇少見之名士派,作風瀟灑,無欲無求,當初之所以願意組閣,完全是情義相挺,尤其林有求全之毀,更有自知之明,明知他內閣民調如此低落,主要在蔡的政策錯誤,甚至是一錯再錯,他只是執行者,有責無權,為蔡揹黑鍋,是不折不扣替罪羔羊,最後竟願意一肩承攬所有政治責任,並概括承受所有的責難與批評。從這個角度看,林全誠然是個謙謙君子,雖無宰輔之才,卻有宰輔之量,也留下令人緬懷之深刻印象。

相較之下,蔡英文工於權術與善於偽裝的政客真面目,也在此次人事調整中顯露無遺。原先外界對於蔡上台後的用人政策頗多充滿情義之感,如力挺蘇嘉全接任立法院長,是為彌補他搭檔2012年副總統落選,並導致一幢美侖美奐的別墅被迫捐出,任命許信良接亞太基金會董事長,有酬傭民主老兵用意,任命江春男接任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亦有照顧江晚年生活、彌補意外丟失駐新加坡代表之體貼考量,皆屬充滿溫暖人情之舉。此次同意林全辭職,不論是主動或被動,都呈現蔡現實與無情冷酷的一面,她是溫暖其外,絕情其中。

實則早在蔡政府成立滿月時,筆者即評析斷言「如果林全內閣支持度持續下滑,蔡也會毫不留情面的要他走路」,「林全極可能是過渡內閣,它最大的作用在於承先啟後」(見《海峽評論》2016年7月號),證之今日時局發展,竟完全應驗,只是時機延宕達一年三個月之久,對蔡而言,已算是格外寬容厚恩了。

抑制世大運後高人氣的柯P

從政治角度不難窺知,此次蔡不惜犧牲林全,主要原因是在為自己設下政治停損點,不能再讓民調繼續往下滑,影響到2018年的地方選舉,甚至是2020年的連任之路,這是典型的「棄車保帥」操作。近因則是世大運之後,台北市長柯P意外爆紅,聲勢銳不可擋,不僅明年連任幾無懸念,還威脅到她的大位,故而緊急提名賴組閣,藉以製造一波新聞高潮,壓制柯P的氣焰,可謂是一石二鳥之計,不能不說蔡的政治鬥爭手腕已日趨成熟,吳敦義曾批評蔡「治國無方,奪權有術」,看來八九不離十。

另一種說法是,蔡釋出閣揆大位,意在收編賴,俾就近看管,如賴做得好,是她有識人之明,兩人一榮俱榮,再以「蔡賴配」迎戰2020年大選,這全是師法八年前馬英九提名吳敦義組閣的模式,複製「馬吳配」型式,以化解蔡的連任危機。

此說固然言之成理,唯筆者冷眼旁觀,有兩處不能相提並論:

其一、當年馬政府雖因「八八風災」飽受批評,但整體民意支持度還保有四成左右,不像現在蔡政府支持度已出現2字頭,且看不出翻轉向上的跡象,蔡可謂處於風雨飄搖的險境,再不改組就有傾覆可能。

其二、當年吳敦義再怎麼能幹,再怎麼臨危受命,聲望都在馬之下,絕不致出現功高震主現象。賴則不然,他是四連霸立委,五星級的兩任台南市長,背後又有聲勢浩大的新潮流系支持,是標準的地方大諸侯,應邀到中央組閣是在幫蔡解危,蔡無法收編,更不可能以此拘之縻之。

比較合理的推測與解讀是:雙方都各有擅長,也都希望能各取所需,互利雙贏。

蔡最大的利基是希望藉賴的高人氣與施政績效,成功提高整體民進黨的執政氣勢,先打贏2018年地方選舉,再順勢保住2020年的中央執政權。若賴做不好,她也可趁機拉下賴,另提新人組閣,賴是被犧牲了,她則仍大權在握,在黨內仍可呼風喚雨,是穩賺不賠的生意。

賴的盤算是:與其參選勝負難料的2018年新北市長,不如孤注一擲組閣,或能殺出一條血路,先委曲當蔡的副手,待2020年勝選後,就順利成為2024年的接班人。如若與蔡相處不睦,或施政績效不彰,則把責任推給蔡領導無方,在2020年大選之前就廢蔡自立,上演宮廷內鬥戲碼,如此賴是可進可退,亦屬穩賺不賠的生意。

準此以觀,則蔡今後的處境已勢成騎虎,上下不得,她的連任之路實充滿諸多不可測變數,邀賴組閣,可謂吉凶未卜,福禍難料。

賴內閣是「戰鬥內閣」「選舉內閣」

賴清德接任伊始,就聲言這不是「戰鬥內閣」或「選舉內閣」,而是「做實事內閣」,這全是表面漂亮話,眾所周知,賴組閣從頭到尾就完全是為了兩次選舉舖路,如此避重就輕,硬說與選舉無關,甚或非針對藍軍而來,其誰能信?

故而站在國民黨立場,不能不高度正視賴內閣的施政作為。最先要觀察的重點是:他是否能體察民意,隨時修正不合時宜或違反民意的政策?以一例一休為例,當前普遍民意是非修不可,這不但賴在接任之前已數度表態,也是蔡政府能否改弦更張的試金石,甚至也可作為內閣改組的下台階。筆者預料一向高傲自詡的蔡英文,此次可能會屈服於多數民意,同意修法,也算是給賴面子,並以此宣示兩人合作無間。但對前瞻預算、長照、年改、司改,甚至稅改等重大政策,大概讓不到哪裏去。

至於國防外交,特別是兩岸政策,那是蔡的總統權限,賴是絕不敢碰的。美聯社報導稱啟用賴組閣是向中共釋出善意,是蔡有意調整兩岸關係的先兆。此說不但高估了賴的影響力,也誤解了賴所謂「親中愛台」的本質。誠如國台辦相關人士所稱,蔡政府必須把兩岸關係說清楚,究竟兩岸是一國還是兩國關係、或是一中一台關係,不能含含糊糊說「親中愛台」就能蒙混過關。實則明眼人一看就知,賴說的本質就是一中一台關係,此說不但蔡認同,亦是民進黨的終極目標,決不可錯誤解讀。

由於才剛上台,蔡賴尚處於蜜月期。賴必刻意保持低調,維持「尊蔡」的大原則,「兩個太陽」的爭議應不致出現。觀乎此次內閣改組,除了正副院長、秘書長之外,其餘只調了金管會與國發會主委,林內閣時期被譏為「老藍男」的幾個重要部會首長都沒動,如外交部長李大維、國防部長馮世寬、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財政部長許虞哲等人,都以各種理由留任,全可視為是蔡的人馬,真正與賴有淵源的,只有出身台南市秘書長的陳美伶,接掌國發會主委兼政務委員,賴幾乎是一人隻身赴任,此與2009年吳敦義組閣時相仿,當年吳除了帶去高雄市長任內的老搭檔林中森,出任行政院秘書長外,全都是「國王的人馬」,說明蔡與馬在權力的分享上,同樣不輕易釋出,抓得很緊,李敖批評馬英九很小氣,蔡英文也大方不到那裏去。

唯筆者預估,目前賴小心翼翼伺候蔡英文是暫時的,不代表以後兩人相安無事。假設半年後內閣磨合不順暢,民調沒起色,則明年2月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前,賴應該會提出改組的要求,任用他屬意的人馬,如此一來就可能是蔡賴兩人衝突的序幕,若蔡無法滿足賴的需要,則不是賴走路,就是蔡必須妥協。無論何者,都說明這樁政治聯姻宣告失敗,這應是藍營打贏2018年選舉的最佳契機。

賴起手式既政治又民生

值得注意的是,多數民調顯示,目前支持賴組閣的民意均超過50%,代表社會大眾對賴內閣期望甚殷,民氣可用。而觀乎賴接任閣揆後一連串的作為,包括拜會請益蘇貞昌、游錫堃、王金平、李登輝,出席新竹客家義民廟祭典活動,視察台電、氣象局等防颱應變措施,宣佈明年度調升軍公教待遇3%等,這些起手式既政治又民生,說明賴的確是幹練而有經驗的政治人物,藍營實不可等閒視之。

應該說,吳敦義領導的國民黨已碰到真正的對手,藍軍仰攻2018年地方選舉,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2020年大選更是未定之天,國民黨最應憑藉的還是自身的努力與耕耘,壯大實力後才有與對手一拚的本錢,若一再寄望民進黨內鬥與蔡政府的施政錯誤,絕非正本清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