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間大陸考古家與外蒙古考古家在外蒙杭愛山發現了《封燕然山銘》,這應是一件大事,會引起文史學界一陣討論的熱潮。但事實上台灣學界反應冷淡。
西元1世紀,東漢和帝永元元年(西元91年)大將軍竇憲率軍北伐匈奴,北匈奴被徹底擊敗,向西逃走,數百年的漢匈鬥爭至此告一段落。竇憲令班固撰文記載這次的勝利,在燕然山(今外蒙古杭愛山)刻石記功,此即著名的《封燕然山銘》,意義重大。
《封燕然山銘》全文收在《後漢書竇憲傳》裡,約兩千年的歲月裏,保存的一字不缺,如今又得到考古的證明,是件值得歡慶大事!
這篇傳世大文,過去收錄在高中國文教科書裡,筆者民國40年代就讀師範學校時,猶讀到這篇文章。不知何時從高中國文教科書中刪除?頗覺可惜。讀《封燕然山銘》不僅欣賞班固的古文,而且可借此瞭解歷史上的大事,史稱:北匈奴西走,於西元4世紀進入歐洲,造成日耳曼民族大遷徙,導致西羅馬帝國滅亡。歷史事件的發展。不是孤立的。
最近,台灣教育界為了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問題爭吵不休。文言文要教才能會,年輕時不學,年老記憶差,學習能力降低,學習就困難。《禮記.學記》:「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這是祖先留下的智慧,符合近代《學習心裡學》的原則。
這次《封燕然山銘》的發現,沒有引起台灣學術界很大的注意,我很懷疑是否是中青年學者對它完全陌生,根本不知《封燕然山銘》是「西米碗糕」(甚麼東西)!
文言文的素養不足,則語言文章容易流於庸俗,有些淺陋之士,為了掩蓋自己文言文的素養不足,故意把一些台灣俚語寫入文章,認為是「去中國化」。殊不知俚語用漢字寫下,就在中國文化之內了,如何「去中國化」?
文言文初接觸感覺艱澀,熟習後,成為通用的詞語,也就不會覺得艱難,反而簡明方便。
1971年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被北京政府取代,對台灣社會造成很大的震撼。當時蔣中正總統曾勉勵國人要「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以開創國家民族的前途。」「莊敬自強」一語,見於《禮記.表記》,原是較深的文言文,經過媒體、教科書傳播、學習使用,數十年下來,已成為耳熟能詳的成語,提筆為文,順理成章,表情達意,較白話文更為簡明易懂,運用方便。
事實上,不僅經典上的古文,有些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佳句,而從歷代古文衍生出來的「成語」以及古詩詞名句,也早已融入我們歷史文化長河之中,例如:「破釜沈舟」、「蕭規曹隨」這些屬於文言文的成語,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詞句」,在白話文裡也可以運用自如;又如:許多詩詞名句,運用在白話文裡,反而使文章生動活潑,例如: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詩中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可在白話文各個「場合」中廣泛運用,使文意更為活潑貼切,杜甫詠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歐陽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蘇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幾千年累積的名言佳句,不可勝數。
國文教學根本不應有「文白之爭」,而應該是文章的好壞優劣之選擇標準問題,教學目標,選文標準,應有專業學者、資深國文教師組成委員會決定,選擇千錘百鍊的好文章,以培養青少年語文能力與文化素養為教學目標。現在造成混亂的原因,是執行國家教育政策的教育部,把國文教學做為推動「文化台獨」的手段,以致於怪事連連,罄竹難書,不可思議!例如允許退休的生物教師推薦選文,用高中學生作「課綱委員」真是千古奇聞!如今,如要息爭,只有靠教育部放下台獨意識,與「去中國化」的動作,恢復正常的國文教學目標,才是正途。否則,以最高教育行政的權力,暗助文化台獨,妄想「廢天下之文史」,幹「亡歷史文化」之大事,罪惡極矣,必遭天誅!懸崖勒馬,猶為未晚,教育部諸公,其三思!◆
社論
國際政治與外交
2017金磚峰會
許歷農與國民黨
國民黨的黨魂安在
民進黨政府批判
國文課綱批判
台灣史研究
特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