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陸兩會前後的兩岸情勢分析

黃清賢
(嘉南藥理大學董事長特別顧問兼副國際長)


1.兩會前的惠台措施

大陸2018年的全國兩會,也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政治協商會議,歷經比往年多日的18天議程,正式在3月20日閉幕。雖然許多新作法,例如修改憲法、人事安排、就職宣示等備受注目,但是其中涉及的兩岸議題更令台灣關心。

在兩會召開的3月3日前,大陸於台灣政治性濃厚的2月28日,發布了《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公告31項惠台政策,這是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協調了29個機構所出台的政策。

31項惠台措施的前言指出,這是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思想,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回顧十九大報告,習近平強調,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

習近平接著表示,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所以,31項惠台政策,確實是基於「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增進同胞福祉、促進心靈契合的政策措施。

雖然台灣的陸委會一如往昔強調,從未關閉兩岸協商大門,任何涉及兩岸人民權益與福祉的措施,不是單方面可以決定;甚至還採取了禁止的態度,重申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33條規定,台灣人民不得擔任中國大陸黨政軍機關機構的成員,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第90條也有相應的處罰。行政院院長賴清德講得更直接,他認為大陸最後目標是併吞台灣,不管是九二共識或是其他方式惠台,本質上是利中政策,「最後目的是併吞台灣,國人要清楚這點」。

但平心而論,正如春秋時代管仲的《管子.禁藏》所言,「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尤其是在全球化時代,人員與資源的流動更形方便與暢旺,若是大陸惠台措施相對於台灣政策與環境優越,則台灣人才流往大陸的磁吸效應警訊,絕不是抱持兩岸零和賽局思維的當今執政當局,輕描淡寫台灣法令禁止規定就可消除。

2.措施對台灣的影響

以教育層面而言,31項惠台措施中,與教師相關的內容,包括鼓勵台灣教師到大陸高校任教,其在台灣取得的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台灣專業人才可申請參與國家「千人計畫」,在大陸工作的台灣專業人才可申請參與國家「萬人計畫」;可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等各類基金專案;支持鼓勵兩岸教育文化科研機構開展中國文化、歷史、民族等領域研究和成果應用等。

至於與學生相關的內容,則有可報名參加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在大陸高校就讀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的台灣學生,在參加研究生學習一年後,可按照大陸醫師資格考試報名的相關規定申請參加考試;在台灣已獲取相應資格的台灣同胞在大陸申請證券、期貨、基金從業資格時,只需通過大陸法律法規考試,無需參加專業知識考試;為方便台灣同胞在大陸應聘工作,推動各類人事人才網站和企業線上招聘做好系統升級,支援使用台胞證註冊登錄……等。

相對台灣而言,高等教育的資源是一年不如一年;例如日前剛公布的「高教深耕計畫」,龍頭的台灣大學只獲得18億元,遠不如「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拿到的31億元。台大校方認為,18億元扣掉研究中心、彈性薪資、社會責任,用於學校的最多僅12億元,是頂大的40%而已;以2017年來說,北京清華大學的每位學生經費,約為台大的4.6倍,而且近期每年以約20-30%的速度成長。

資深教師退休金因年金改革被刪減,一般教師的薪水成長率不如鄰近區域,年輕教師難以申請經費,甚至找不到教職,近年西進大陸的教師人數早已日漸增長;加上前述的大陸31項惠台措施,教師出走潮恐將日形明顯。

縱使今年加薪3%,高教公會也指出,上次調薪已是2011年的事,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在七年來已經增加7.5%,加薪3%不到物價增幅的一半;而且調薪只有其中的「本俸」全面落實,同屬教師薪水的「學術研究費」卻出現不同職級的落差,加薪是「偷斤減兩」。

加上學生在大陸的受教經費充裕、方便投入就業創業環境,以及31項惠台措施,未來可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包括醫學、金融等以前限制較多的行業,愈來愈多的學生選擇前往大陸就讀;面臨少子化衝擊的台灣高教資源將更形減縮,教師與學生被磁吸大陸的情況不言而喻。

誠如台灣的清華大學所說,資深教授的研究方向、環境都已定型,要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打拚,需要很大決心;除非是研究經費等條件相差太懸殊而選擇異動,不然更看重晚年的保障;至於年輕教師,考慮的是發展性,如果研究環境和資源優渥,不會考慮出走。

因此台灣的執政當局便承受莫大壓力,除了強調31項措施是「對台」不是「惠台」,稍後也趕快整合各部會,提出四大方向,包括優化就學就業強化留才攬才、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深化資本市場、強化文化影視產業;以及八大策略,也就是提升學研人才獎勵、強化新創發展動能、強化員工獎酬工具、優化醫事人員工作環境、加強保護營業秘密、強化產業創新升級、擴大股市動能及國際能見度、加強發展影視產業。

基本上,若以惠台措施公布後民調觀之,64.3%的網友知道大陸公布的31項惠台措施,而35.7%的網友表示不知道;知道惠台措施的網友中,68.5%網友認為可以成功拉攏台灣人心,另外28.2%網友則認為無法達成目的。

惠台措施中,有19項提供台灣人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國民待遇,包括開放報考134項國家職業資格、便利醫生與金融從業人員等專業人員取得大陸從業資格、放寬台灣影視、圖書等進入大陸市場的限制;知道這些惠台措施的網友中,有高達72.7%表示認同,20.9%表示不認同。

惠台措施有12項是提供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因此有人擔心台灣企業會爆發出走潮、加速企業外移到大陸的速度。經由調查也發現,知道惠台措施的網友中,高達74.7%的網友認為台灣企業會因此出走到大陸,20.8%的網友認為不會。

網友個人會不會想要去大陸就學、就業、創業或生活呢?調查發現,有過半數表示會想去大陸就學、就業、創業或生活,但也有38.5%表示不會。

總體而言,惠台措施顯示對台灣人民的吸引力,因此對於十九大報告所言,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增進同胞福祉、促進心靈契合的宗旨,確實逐步往前推進。

3.兩會後的政治情勢

縱使有上述惠台措施,增進同胞福祉、促進心靈契合,但是對於中國大陸維護主權領土完整的底線,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在大陸兩會時仍再三強調。尤其是當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台灣旅行法》,現任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隨即就訪問台灣,讓中、美、台關係治絲益棼之際,大陸對台灣人民發揮吸引力、對官方則施加壓力的態勢益形明顯。

事實上,川普在3月17日簽署該法案後的24小時內,大陸駐美使館、外交部、國防部與國台辦,加上官媒《人民日報》在內的五大機構,接續發聲批判,甚至航空母艦遼寧號繼續台海附近演訓,表達強硬態度,畢竟這個法案已經挑起中、美、台關係的敏感神經。

回顧兩會期間,當時即將卸任的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大會報告內容指出,在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

接任全國政協主席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汪洋,出席全國人大「台灣省代表團」會議時也重申,要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

總理李克強接著在全國人大進行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深入貫徹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台海和平穩定;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

李克強在全國人大閉幕後的記者會上繼續表示,對台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就是要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基礎,堅決反對「台獨」,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

最重要的是,習近平在3月20日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講話更指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在這個民族大義和歷史潮流面前,一切分裂祖國的行徑和伎倆都是注定要失敗的,都會受到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中國人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挫敗一切分裂國家的活動;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有一個共同信念,這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每一寸領土都絕對不能也絕對不可能從中國分割出去。

由此觀之,已擁有未明文限制任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共軍委主席職務,卻仍然修憲刪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的習近平,除了希望黨政軍三位一體的整合領導權威之外,更是落實了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公報精神。

所以,當中國大陸憲法的序言強調,「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被新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稱為「黨的核心、軍隊統帥、人民領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的習近平,必將全力積極推動兩岸心靈契合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