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31項惠台措施的政策意涵及其影響

魏艾
(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秋天中共「十九大」確立了對台工作的基本原則和方向後,海內外普遍認為今(2018)年「兩會」中共黨政人事定位後,大陸才會提出對台工作的具體政策和措施,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兩會」召開前夕,中共公佈了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項措施,引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些措施的陸續推展和落實,將對兩岸互動關係和台灣社會經濟未來的發展帶來相當的影響。

一、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措施主要內涵

今年2月28日,大陸國務院台辦和發改委共同發佈《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項被通稱為「惠台措施」中,有12項涉及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19項涉及逐步為台灣同胞提供與大陸同胞的同等待遇。

在給予台資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方面,主要為:1.台企可特許經營方式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可公平參與大陸政府採購;可透過合資合作、併購重組等方式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2.台企可參與「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畫,支援投資高端、智慧、綠色製造企業並設立區域總部和研發設計中心。3.大陸將繼續在中西部、東北地區設立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區,鼓勵台企轉移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4.台企享高新技術企業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採購大陸設備全額退還增值稅等稅收優惠政策。5.台資農企同享農機購置補貼、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農業支援政策和優惠措施。

在金融領域的合作方面,主要為:台金融機構、商家可與中國銀聯及大陸非銀行支付機構合作,提供便捷小額支付服務;台徵信機構可與大陸徵信機構開展合作,為兩岸同胞和企業提供徵信服務;台資銀行可與大陸同業協作,透過銀團貸款等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服務。

在教育和專業技術人才領域方面,主要為:1.台胞可申報大陸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等各類基金專案。2.台胞可報名參加53項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81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考試。3.台灣專業人才可申請參與大陸「千人計畫」、「萬人計畫」。4.鼓勵台灣教師赴大陸高校任教,其在台灣取得學術成果可納入工作評價體系。5.放寬大陸醫師資格考試規定,取得大陸醫師資格,可申請執業註冊。6.放寬台胞在大陸申請證券、期貨、基金從業資格,只需通過大陸法律法規考試即可。

在文化和影視領域方面,主要為:鼓勵台胞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和評獎項目、榮譽稱號評選;對台灣圖書進口業務建立綠色通道,簡化進口審批流程;台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電影、電視劇製作不受數量限制;大陸電影發行機構、廣電、視聽網站和有限電視網引進台灣電影、電視劇不做數量限制;放寬兩岸合拍電影、電視劇在主創人員比例、大陸元素、投資比例等方面的限制。

二、31項惠台措施彙整和提出的政策意涵

去年秋天中共「十九大」的報告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在具體的對台工作方向上,「報告」中指明,「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

31項惠台措施的提出基本上是呼應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對台政策的工作方向,但是在僅僅四個月左右的時間,包括國務院台辦、國家發改委在內的31個黨政相關部門就能彙整出涉及諸多部會和領域的惠台措施,顯現出行政體制貫徹領導人意旨所展現的高度效率,同時也反映出對台工作的重要。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表示,31項惠台措施有三項特點。其一是圍繞國家重大行動計畫和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其二是量身訂製,提出針對性強的解決辦法;其三是涵蓋財稅、用地、金融、就業、教育、文化、醫療、影視等多領域,開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

除此之外,從近年來兩岸交流互動形勢及所存在的問題看來,此次31項惠台政策的發佈更具有如下的特點:

第一、展現中共對台工作的信心。中共經常藉兩岸經貿論壇或海峽論壇的重大活動單方面提出惠台政策,值此中共黨政人事換屆,而新任政協主席汪洋今年6月將首次出席海峽論壇之際,卻在「兩會」之前公佈31項惠台措施,顯現中共對台工作的視野和信心。

第二、進一步具體落實政策和措施。以往公佈的惠台措施,缺乏具體落實的方案,但此次惠台措施提出同時,具體實施細則也將陸續推出。以吸引台灣學生赴大陸就學為例,去年11月大陸財政部和教育部便已共同發佈《台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給中央黨政機關、各省自治區和學校。

第三、切中目前台灣社會經濟存在的問題。31項惠台措施涉及台商、台生、專業技術人員、青年教師、文化影視工作者所面臨的問題,極具針對性。以青年教師赴大陸任教為例,台灣教師在大陸高校任教是否能參與國家科研課題,一方面是大陸高校能否吸引優秀教師長期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影響台灣青年教師是否願意赴大陸發展的重要考量因素,此次的開放措施具有相當的意義。

三、惠台措施對當前兩岸互動關係的影響

31項惠台措施提出後,行政院陸委會表示,大陸的目的是在提升其單方獲益的經濟發展目標、吸納台灣的資源,並期望以經濟利益換取政治認同。今年3月16日行政院提出「壯大台灣、無畏挑戰」四大方向及八大策略的因應策略。壯大台灣的四大方向為優化就學就業強化留才攬才、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優勢、深化資本市場、強化文化影視產業。八大策略則是提升學研人才獎勵、強化新創發展動能、強化員工獎酬工具、優化醫事人員工作環境、加強保護營業秘密、強化產業創新升級、擴大股市動能及國際能見度、加強發展影視產業。同時強調,陸委會將成立長期性專案小組,對中國大陸對台相關措施持續進行追蹤與研析,並定期向社會說明。

從惠台措施的具體內涵看來,其實施也將面臨若干無法避免的問題。以開放台灣金融機構與大陸同業合作為例,台灣泛公股銀行將受到限制,因此只有私營金融機構能享有此項機遇。另外,在台資企業參與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參與「一帶一路」發展建設,它所涉及的體制和制度差異,仍將制約台資企業參與的領域、方式和程度,這有待進一步釐清。

儘管如此,從兩岸關係整體大格局的發展趨勢來看,惠台措施的提出仍將對台灣的人才和資源產生相當的磁吸作用。首先,近年來大陸的快速發展,對企業和個人而論,它已是全世界最具發展機會的地方。第二、大陸的發展也改變了台灣的民族認同。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的調查,在統獨傾向上,認為要獨立的已由2016年12月的51.2%下降到2017年10月的40.1%,2018年3月的38.3%。第三、台灣民眾對「惠台31項措施」的看法,認為是統戰措施,對台灣沒有好處的有41.9%,認為有助改善兩岸關係的有30.1%,沒意見的有28%。

大陸提出惠台措施也是針對當前兩岸關係形勢的靈活策略。就當前兩岸政治互動關係而論,蔡英文政府在兩岸關係政策的決策思維,便是認為台灣方面只要不踩「台獨」的紅線,大陸不會武力相向,甚至在政策上會被台灣牽著走,因此蔡英文政府試圖積極建立拉美日來抗衡大陸的策略和基礎。蔡政府這種「以期望替代判斷」一廂情願的決策思維,顯然嚴重忽略了目前大陸方面是如何看待台灣政局和兩岸關係形勢的深層考量。就大陸方面而論,過去近兩年來對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之所以採取強硬的政策立場,其重要決策思維之一,便是馬英九執政期間,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固然為兩岸關係帶來前所未有的和平發展,但是卻也未能遏制台灣主體意識的滋長,甚至造成國民黨在大選中的落敗。基於此一體驗或說是教訓,大陸方面很顯然確立了當前兩岸關係的政治論述和互動的規則,便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維護「九二共識」政治基礎,沒有任何模糊空間。因此,大陸方面在兩岸關係的政治立場會對蔡政府採取強硬的態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推動兩岸社會經濟融合方面,31項惠台政策以及將陸續推出相關政策,將是今後大陸主動掌控兩岸互動關係的主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