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泛藍整合的思想基礎
論泛藍整合的思想基礎
論泛藍整合的思想基礎去年十二月七日,北高兩市選舉揭曉後,國民黨氣勢陡然上升,親民黨似乎被逼到牆角下,媒體焦點立刻轉向○四年總統大選,分化「連宋合」的「宋楚瑜出局」之聲四起,又傳出宋楚瑜要求與連戰見面遭拒。眼見社會所期待○四年總統大選的「國親合」即將破局。
十二月十二日,民主團結聯盟主席許歷農為「國親合」率副主席陳志奇、張麟徵、洪文湘等八人求見連戰主席,痛陳「連宋合」之必要性,及為阻止流言傳播必須盡速「連宋會」,連戰和林豐正當場表示三點:一、只要宋楚瑜決定時間,任何地點,連戰一定配合赴會。二、他們已訓令國民黨幹部不得有任何破壞「國親合」氣氛的言論,否則不配擔任國民黨幹部。三、雖然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規定要在今年八月的全會中產生,但為了阻止流言安定人心,只要國親兩黨談妥,也可以隨時提早召開臨全會。
民聯與連戰會見的消息十三日見報,宋楚瑜即約見洪文湘瞭解會見經過,而決定十四日的「連宋會」。「連宋會」達成三點共同聲明如次:
一、鑒於當前國內政局紊亂、民生凋敝、經濟蕭條、失業嚴重、社會失序、金融問題叢生,民眾苦不堪言,國家已經面臨空前危機,兩黨主席咸認當此之際,我們應在團結所有在野力量的原則下,共同解決當前台灣的困境。
二、兩黨主席咸認「經濟的提振」、「政治的改革」及「兩岸的穩定」,均為當前民眾最企盼的首要之務,國、親兩黨主席將接續過去一年來在重要議題與政策方面的合作,相互交換意見,並尋求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
三、基於維護中華民國憲法體制、促進國家整體發展及發揮責任政治的共同理念,兩黨主席咸認應摒棄政黨之私,以創造歷史、再寫春秋之心胸充分合作。二○○四年大選,我們一定會順應民意的要求,結合社會共識,共同推薦一組人選,並組成堅強的執政團隊來爭取全民的支持。我們今天攜手,是為催化在野力量的合作而努力,作出最符合全民期待的決定,克盡我們對國家人民的責任。
「團結所有在野力量之原則」有了;「經濟的提振」、「政治的改革」、「兩岸的穩定」之「具體有效的解決方案」也要「尋求」了;對○四年總統大選,雖然提到了「共同推出一組人選,並組成堅強的執政團隊來爭取全民的支持」,但是大家最關心的總統、副總統的搭配人選名單仍付諸闕如。
搭配人選之所以還付諸闕如,據說兩黨還須「整合內部意見」。社會大眾所期盼的「連宋配」雖被喻為「夢幻組合」,但仍呼之欲出而出不來,容我們直言,據悉問題主要是出在親民黨黨內。
除了二千年總統大選兩黨所結下的恩怨情仇外,親民黨內認為,上次總統大選宋楚瑜得票四百多萬,遠超過連戰,選後的歷次民調,連戰的支持率又落後於宋楚瑜,所以,要配也只能「宋連配」。
親民黨內的看法我們能理解,但其卻有著嚴重的盲點。
李登輝分裂國民黨,首先出走的是新黨,「大地一聲雷」,而風雲變色,新黨人才缺乏而推不出候選人,趙少康自豪的說,「我們新黨就是缺乏票筒」,各選區只要有新黨候選人,選票就集中了過來。但曾幾何時,從風雲變色到煙消雲散,代之而起的則是親民黨。但經前年的立委選舉,加上去年北高兩市選舉,難道親民黨朋友不會覺得「王小二過年,一年比一年難過」嗎?其原因何在?
其實原因並不難懂,新黨之所以「大地一聲雷」,並不是新黨長得漂亮,也不是什麼謀略成功,(新黨的謀略今何在?)而是李登輝皇民化台獨的倒行逆施,使得一向支持國民黨和愛國的選民沒有出路,才拚命的熱情支持新黨。但是,等到宋楚瑜出現,有了新的更大的反李登輝皇民化台獨的力量出現,新黨的選民就都轉向宋楚瑜了,不僅是選民,新黨的民代都在二千年大選後,紛紛帶槍投靠親民黨了。
但是,前年九月二十一日,國民黨撤銷了李登輝的黨籍之後,前年立委選舉,宋楚瑜挾著總統選舉的餘威全島助選,再也得不到四百萬票了。去年北高兩市的選舉只有每況愈下。原因很簡單,形勢變了,現在反對「李扁體制」皇民化台獨的最大勢力不再是親民黨宋楚瑜了,而是國民黨和馬英九了。所以,國民黨內也很篤定的傳出,沒有「連宋配」,還有「連馬配」,甚至傳說,馬英九奉命不得表態決不參加○四年大選。二千年大選,宋楚瑜背水一戰,還戰出了一個親民黨。但○四年宋楚瑜再要背水一戰的話,就只能將親民黨戰成「新黨化」了。
站在民間反獨的立場,我們不但支持「連宋配」,並堅決主張「國親合」,甚至在前年立委選舉後,我們就呼籲選民應迫使國、親、新三黨能「三合一」重組一個強大的在野黨,一面監督執政黨,一面以在野力量穩定兩岸關係。
早在八七年解嚴之時,我們就曾經指出過:解嚴之前,台灣政治的主要矛盾是民主問題;解嚴之後,台灣政治的主要矛盾將轉向於台灣前途問題(即統獨問題),台灣的政治生態和政黨版圖亦必隨之調整。不意,八八年一月,蔣經國即去世,李登輝接掌大權而搞出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台灣國民黨」,國民黨還來不及轉向就被一分為三。雖一分為三,至少泛藍的選票還是超過泛綠,二千年總統大選,是民進黨的高峰,阿扁也不過得票百分之三十九點三而已。
台灣的政治形勢很清楚,阿扁已被台獨基本教義派綁架,兩岸三通不可能,三通雖不是提振台灣經濟的萬靈藥,但沒有三通,台灣經濟就沒有藥了。如果阿扁○四年連任總統,台灣經濟的衰頹將難以挽回。能阻止阿扁連任,只有泛藍整合成功。泛藍不能整合,泛藍必將在大選後泡沫化,台灣經濟繼續衰頹,台灣政治只有走向台獨法西斯化的道路。
我們很欣慰「連宋會」的三點共同聲明,○四年大選要「共同推薦一組人選」,但也有媒體質疑,即使「連宋配」或「國親合」,若只是為了要奪回政權,其道德的正當性何在。
站在泛綠台獨立場,誠然今天台灣經濟衰頹、政局動盪、兩岸關係惡化,但這些現象都是為了維護台灣主權獨立而必須忍受的「必要之惡」。此外,新手上路本來就需要累積經驗。中華民國成立了三十八年,國民黨沒把國家治好,敗退到台灣來才上路的。共產黨四九年就奪取了政權,七九年才改革開放。台灣人民為什麼不可以給民進黨時間?泛藍陣營反對台獨的理由,不過是怕「中共武力犯台」,這只不過是比賽誰更孬種而已,有骨氣的台灣人又何屑為之;泛藍陣營的「維持現狀」不過是暫時的「革新保台」而已,一旦台獨成功,台灣將得到國際的保障,豈不一勞永逸。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泛藍整合奪回政權的正當性在哪裡?即使泛藍整合○四年奪回政權,又如何保證○八年不再失去政權?所以,泛藍整合只有「經濟的提振」、「政治的改革」及「兩岸的穩定」還是不夠的,泛藍陣營還必須要能提出一套思想為台灣人民提供一個台灣前途的願景,才能領導台灣人民向前奮鬥,不能只是「維持現狀」和「革新保台」。泛藍陣營應該還記得孫中山說過:「思想就是信仰,信仰就是力量。」沒有思想就不能獲得人民的信仰,沒有人民的信仰,泛藍陣營的力量從何而來。
泛藍陣營在執政時,政權在握,要官有官,要錢有錢,必然有趨炎附勢之徒來奉承和巴結;現在失去政權,光桿一個,要官沒官,要錢沒錢,又有誰來奉承巴結,又憑什麼號召群眾結合同志共同奮鬥。
國民黨原本不是一個沒有理念、沒有思想的黨,國民黨理念和思想就是三民主義,就是民有、民治、民享。孫中山一無所有,以「四大寇」推翻滿清建立民國,憑的是什麼?黃埔五百子弟以三打兩不響的俄援步槍,北伐中原,氣吞山河,一統江山,完成統一,又憑恃的是什麼?憑恃的只有革命黨人的思想和主義!
孫中山為甲午戰敗而創立興中會,矢志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和收復台灣,臨終時仍念念不忘台灣。孫中山領導國民革命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在求中國之和平統一,這又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為什麼民進黨違憲叛國的「台灣共和國」都可以列為黨綱,根據憲法原則主張和平統一中國的主張為什麼不可以提出來?
抗戰勝利,台灣光復,但不幸國共內戰又起,國民黨敗退台灣,兩岸分裂,但也創造了台灣的經濟奇跡。中共則從毛澤東的「以階級鬥爭為綱」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到江澤民的「三個代表」;國民黨也從反攻大陸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國統綱領》的和平統一,又有什麼不對?難道要在國共內戰之後再來開打一場統獨內戰才對嗎?在中華民族即將復興之際,謀求兩岸的和平統一,以恢復台灣人民也是中國主人翁的地位,於台灣人民又何所不利?
國民黨領導全民抗戰,犧牲了三千五百萬人光復的台灣,又豈可成為國際列強遏制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復興的馬前卒,十三億中國人民能答應嗎?泛藍陣營為什麼不可以為台灣人民提出兩岸「和平共存,民主統一」的願景,提出將來願與中共以民主和平的方式競爭全中國政權的主張呢?「江八點」說,願在統一之前先結束兩岸的敵對狀況,不就是「和平共存」嗎?能以民主的方式統一中國,又何須「一國兩制」?
國民黨失去政權,一敗塗地至今日之田地,就是心存僥倖,「樂不思蜀」,以為「革新保台」即可維持現狀之既得權益,而不能秉承孫中山「和平奮鬥救中國」之遺志,以完成祖國統一。「革新保台」樂不思蜀又與台獨何異?在不能不開放民主之後,國民黨的「假台獨」又受到民進黨「真台獨」的挑戰,在思想上遂一敗塗地。故在蔣經國去世後,給了李登輝可趁之機,以「本土化」扮豬吃老虎,欺騙國民黨、愚弄國民黨、分裂國民黨。國民黨之所以被欺騙、被愚弄、被分裂,究其原因乃在於失去了理念,失去了思想,失去了「義」。
我們欣見「連宋會」後的三點共同聲明,出現了泛藍整合的契機,但泛藍整合若只能在「利」的圈子裡打轉,沒有理念、沒有思想、沒有「義」,那只不過是一場與民進黨的政權爭奪戰,「假台獨」碰上了「真台獨」,台灣人民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孬種的「假台獨」?泛藍陣營如果不能重新建立理念、思想和「義」,而繼續只沉溺於「利」的權力爭逐,不但難以奪回失去的政權,甚至於泛藍整合還是終於要破局的。
三民主義雖是上個世紀孫中山所手創的,但又何嘗不能匡補闕遺、與時俱進和因地制宜?泛藍陣營奪回政權,要整合,就必須恢復泛藍陣營的理念和思想的三民主義,才能為泛藍整合找出整合的思想基礎,為台灣人民提供為台灣前途奮鬥的願景。我們盼泛藍領袖和有識之士能深思之。◆
社論
國際觀察
中華復興與兩岸統一
台灣政治動向
皇民化批判
台灣事情
歷史與人物
海峽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