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論「拿香跟拜」和「騙票」
也論「拿香跟拜」和「騙票」
為了明(○八)年的總統大選,和為了對抗民進黨「公投綁大選」的「入聯公投」,國民黨也搞了一個「返聯公投」。又因怕引起民進黨攻擊,而在審定黨的年度中心任務中刪去「國統綱領」和「九二共識」的字眼,終於引起榮譽主席連戰發表書面聲明表示「錯愕」。藍營選民更是一片嘩然,「拿香跟拜」、「綠化」的指責之聲四起。
我們憑良心說,「返聯公投」也好,「去統去九二」的「偷雞不成蝕把米」也好,這都不是國民黨主動的主張,而是被動的「選舉考量」。問題是國民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選舉考量」,而不是高舉「國統綱領」、「九二共識」的「選舉考量」?或言民調使然,那我們更要問,何以民調會如此。斯賓諾莎有言:「不要哭,不要笑,我們要理解。」
國民黨在意識型態和思想戰線上的潰敗,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應始自一九七一年被聯合國逐出,「反攻大陸」的政治神話徹底破滅,在「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的口號下,只知「革新保台」,而在政治上瀰漫著一片因循苟且的「一個小市民的心聲」。
當時,誠然大陸還處於「文革」時期,但七一年季辛吉就已經密訪北京;七二年,尼克森訪華而有中美《上海公報》。海外留學生繼「保釣」之後,呼籲「國共和談」的「統運」亦崛起。如果當時,國民黨能提出「和平統一」的政治號召,要求國共和談,中共必難以抵擋這樣的「和平攻勢」,美國也沒有阻撓的理由。但國民黨只知一昧的在《中美協防條約》下,做為美國「西太平洋鏈島防線的中央環節」,而有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
我們不否認在「革新保台」下,國民黨有了「十大建設」和台灣經濟奇跡,但在政治上,只能眼見邦交國一個個的失去,和在思想戰線上,台獨意識的步步進逼。
「革新保台」保的是台澎金馬,「台灣獨立」獨的也是台澎金馬,又有什麼不一樣?但一旦台灣獨立成功就可以脫離中國的國共內戰,可以重新加入聯合國,可以有更多更正當而不涉及中國內戰的國際軍事援助,不是更能「保台」嗎?亞里斯多德有言:「人是理性的動物。」人總是要追求「合理化」的,除了鎮壓外,國民黨又如何對抗台獨的邏輯?唯有胡秋原先生先知,在一九六九年「珍寶島事件」發生後,蘇聯百萬雄兵壓境,胡先生即呼籲:國共和解,共同抗俄。在黨內,八二年始有陳立夫提案「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至蔣經國末年,雖有兩岸密使,一九八七年宣佈開放大陸探親;一九八八年,蔣經國逝世,已時不我與。
李登輝上台後,逐步展開篡黨奪權,從「本土化」到「兩國論」,並引進大量的「黑金政治」。在李登輝的威脅利誘和苟且心理下,國民黨滿朝文武,除許歷農等少數耿介之士外,竟均噤若寒蟬。終至國民黨分裂,新黨成立,林郝出走。
國民黨分裂後,民進黨的得票率從一成多,迅速上升,至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前夕,還尚有七三比的優勢,由於林郝出走,李登輝僅以百分之五十四的得票率當選總統而得意洋洋。九七年開始,李登輝以「認識台灣歷史」為名,開始竄改國中歷史教科書,以「皇民化」為本土化,至民進黨上台更有「去中國化」。
一九九九年,總統大選前,李登輝終於提出「兩國論」,時胡志強任外交部長,蘇起任陸委會主委,無不桴鼓相應。在競選中的連戰和宋楚瑜也不能不在「兩國論」下挾著尾巴做人而鸚鵡學舌,只有台北市長馬英九以非市政問題而「不予置評」。當時朝野上下一片「兩國論入憲」的呼聲,國民黨也通過「兩國論」黨章,唯後因美國阻止而未入憲。
「兩國論」又與「台獨」何異,只不過是「太陽」和「日頭」的名稱之別。所以,二千年總統大選,在沒有統獨爭議下,因國民黨分裂,陳水扁以未過半數的得票率僥倖當選。
敗選後的李登輝終於被憤怒的黨員群眾趕下台,由連戰代理主席,還聲稱要繼續「李登輝路線」。直到李登輝被逐出國民黨,連戰主席才提出兩岸要「政黨交流」。
連戰好不容易穩住了國民黨,整合藍營,以「連宋配」迎戰○四年大選,當時已發現整合了的藍軍,沒有論述、沒有願景,只會「躺著等當選」。有所主張,又被陳水扁譏為「拿香跟拜」。民調領先的「連宋配」終於在「兩顆子彈」下,於○四年的大選中敗下陣來。
敗選的連戰,○五年在沒有選戰的壓力下,終於實現了兩岸「政黨交流」,結束了長達六十年的第二次「國共內戰」,達成了「國共和解」的歷史任務,提出了「兩岸雙贏」的台灣願景,然連戰的國民黨主席旋即卸任。
○五年,馬英九接任國民黨主席,以其清新廉潔的政治形象準備迎戰○八年總統大選,並將國共和解的「連胡共識」列入黨章,且在馬英九主席的領軍下贏得了○五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勝利。唯○六年遭「特別費案」起訴,辭黨主席而宣佈競選總統。
馬英九任黨主席後,除將「連胡共識」列入黨章外,並在○六年訪美前接受《新聞週刊》訪問,透露國民黨的終極目標為兩岸統一,現階段則維持現狀。並且,還提出「從台灣連結中國」的歷史論述,在中央黨部門口掛起台灣抗日先烈的巨幅相片。並以黨主席身份向二二八和白色恐怖受難人及遺屬道歉致哀。但「特別費案」後,官司纏身,又辭了黨主席,馬英九要建立國民黨核心價值和中心思想的進程遂被打亂,而直接進入總統大選的戰場。
馬英九所面臨的大選挑戰,我們曾以「五毒攻心」稱之,即國外有美國、日本的反對兩岸和解,黨外有民進黨台獨的攻擊,黨內還須有「本土派」和「深藍派」的團結。他所面臨的戰場則是自李登輝「本土化」以來所挑起的省籍情結,有李登輝「兩國論」至陳水扁「一邊一國」的台獨意識,還有自「認識台灣歷史」教科書以來的「去中國化」的青年群眾。除了形象清新廉潔外(廉潔又遭「特別費案」玷污),馬英九要如何取得這些人的選票。民主政治要向選民要票,能不媚俗民粹嗎?媚俗民粹原是選舉政治的「必要之惡」。所以,孫中山的「民權主義」有「訓政時期」,美國學者也開始倡議審議式民主了。
有台獨政黨為執政黨,有百分之七十四的民調主張台灣要參加聯合國,有百分之七十一的民調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你能不承認台獨也是台灣人民選項的事實嗎?你能否認台灣前途應由二千三百萬人決定的權利嗎?你能抹殺台灣人民也能參加聯合國的期望嗎?老實說,如果不是台灣經濟衰頹,扁政府貪腐無能,馬英九根本沒有當選的可能性。
從李登輝被逐出國民黨後,我們一再呼籲國民黨應做出歷史總結,開創出新時代的新路線,要建立核心價值和中心思想。只要核心價值、中心思想是能合乎時代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國民黨又何懼之有?「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孫中山以「四大寇」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為什麼今天的國民黨不能奪回台灣政權!
台灣獨立可能嗎?李登輝說是「向不可能挑戰」,陳水扁說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也言猶在耳。李登輝、陳水扁做不到,難道馬英九、謝長廷就做得到嗎?雖是逆耳之言,但為什麼國民黨不可以把真實告訴台灣人民?
美國雖然為了遠東戰略利益百般阻撓中國統一,但也不願意為台獨承擔戰爭的代價。一旦台灣冒險台獨,台灣就必須承擔被戰火蹂躪和被征服的代價,台灣人民願意嗎?台灣人本來就是中國人,為什麼要甘為美國霸權主義鷹犬,被日本皇民化餘孽綁架,還要冒著戰火去被統一?為什麼不可以有尊嚴的展開兩岸談判,和平的解決兩岸統一問題?如果和平互惠兩岸雙贏能成為台灣的主流民意,國民黨又何必「拿香跟拜」。但是,在台獨民進黨執政下,「一中原則」、兩岸雙贏,是不可能自動成為主流民意的,而是須要喚起民眾共同奮鬥的。
今天的中國已不是鴉片戰爭的中國,也不是八國聯軍的中國了,也不是軍閥割據混戰不已的中國了,也不是以大刀築血肉長城的中國了,或「文革」浩劫的中國了。今天的中國是「東風卅一號」、「神州六號」和「嫦娥一號」的鋼鐵長城的中國了,今天的中國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的中國了,今天的中國已是和平發展欣欣向榮的中國了,今天的中國將是一個十三億人口要從貧窮落後中解放出來的中國了。
台灣人民也是中國人民,台灣人民也擁有中國的一切權利,剝奪台灣人民的中國權利,這也是「愛台灣」嗎?國民黨大可以理直氣壯大義凜然,又何必東施效顰「拿香跟拜」呢?
老子有云:「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兵家亦言:「兵不厭詐」,為了把台灣人民從人肉盾牌的捆綁中解放出來,為了台灣人民的前途和權利,為了兩岸的和平與繁榮,為了二十一世紀中華民族的復興,西方兵學家克勞塞維茲說:「勝利是不可取代的。」為了勝利,「兵不厭詐」又何妨?
但如果國民黨不能建立核心價值和中心思想,也不能導正台灣的主流民意,即使「騙票」騙贏了○八年的大選,也必會再輸掉一二年以後的大選。如果國民黨不能帶來台灣人民的幸福,不能維護兩岸的和平,不能促成兩岸中國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共同奮鬥,而只會跟民進黨台獨「拿香跟拜」,台灣人民又為什麼不選擇民進黨本尊,而要選擇國民黨這個分身呢?國民黨也必將被消滅於台灣。
馬英九和國民黨能不慎乎?◆
社論
南京大屠殺70週年
中國經濟與嫦娥一號
中美關係與中共十七大
台灣經濟與物價
台灣選情
統獨動態
保釣與統運
海峽短評
編後
台灣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