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國家恥,勵精圖富強

甲午戰爭百年祭

張海鵬(社會科學院近史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今年8月1日,是甲午戰爭百年祭,一個世紀了,一個世紀的中國的災難和奮鬥,張海鵬教授特撰本文為甲午戰爭百年祭,是民族的苦難辛酸,人民的流離痛,志士們的血淚呼號,我們怎能忘記?在張教授的大作中,特別指出近代中國現代化的落後,主要的原因來自帝國主義的掠奪,以甲午戰敗賠償為例,幾乎等於中國八年財政總收入,中國被戰爭賠款就賠光了,還能期待什麼現代化。另外,張教授還指出,近代中國對外戰爭,政府是軟弱的,但人民是英勇的。又,張教授和王曉波教授在「不完全繼承論」上有不同的見解,但這兩位兩岸的學者在甲午的歷史上卻有一項相同的見解。張教授指出,近代維新改革派和革命派的起點都在甲午一役。王教授則指出,近代中國民族自救運動的「原點」在甲午戰敗割台。─編者

(一)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百週年之際,憑弔往古,借鑒來茲,因作甲午戰爭百年祭。

甲午戰爭是在19世紀90年代不利於中國和朝鮮的國際氛圍底下,由雄心勃勃、力圖稱兵海外的日本蓄謀發起的。在那時以前半個世紀,中國、日本先後被挾著鴉片和大炮的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打開了大門,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家。日本隨後發生明治維新,革新政治著力培植國力,走上「脫亞入歐」路線,它一方面創造條件擺脫半殖民地地位,同時積極加入西方列強向海外擴張、殖民的行列,把「開疆拓土」、「布國威於四方」作為基本國策,19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進入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的時期。遠東的中國和朝鮮成為那時國際間鬥爭的焦點。英、法、德、美、俄等國都想在這裡攫取利益。與中、朝兩國隔海相望的新興的資本主義國家日本,搶在各國的前面,不僅想獨吞朝鮮,而且要染指中國。中國與朝鮮山水相連,唇齒相依,自古以來兩國關係密切。兩國政府間存在一種傳統的、鬆散的以禮聘往來、扶危濟困為主要內容的宗藩關係。日本要吞併朝鮮,進一步侵略中國,首先要排除中國在朝鮮的影響。1876年,朝鮮被迫同日本簽訂了它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1885年,因朝鮮甲申政變失敗,日本與清政府訂立《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今後朝鮮遇有重大變亂,中日兩國向朝鮮派兵應先互行文知照,因此實際上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此後,日本政府積極擴軍備戰,準備侵略朝鮮和中國。

1894年6月初,朝鮮南部農民起義高漲。朝鮮政府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日本也藉機慫恿清政府派兵。當清軍一部到達漢城以南的牙山時,日軍優勢兵力未獲朝鮮政府邀請也隨即趕到漢城。兩軍對峙,形勢緊張。中國政府請俄、英兩國調停,兩國虛與應付。日本在外交上取得英俄的默許後,立即行動起來。7月23日日軍佔領朝鮮王宮,迫令朝鮮政府宣佈廢除中朝間所有條約,「授權」日軍驅逐在朝清軍。兩天後,日軍在牙山口外豐島向前來增援的中國海軍不宣而戰,擊沈中國運兵船高昇號,船上士兵八百餘人死難;同日,日軍還突然向牙山清軍發起進攻,清軍潰敗。8月1日,中日雙方政府同時向對方宣戰。甲午戰爭正式展開。

日本蓄謀已久,早已厚養兵力,彎弓待發宣戰後,日軍陸海軍齊動,分四路撲向平壤,9月中,自牙山等地退至平壤的清軍戰敗,旋即退回國內。日軍終於全部佔領朝鮮領土,此後戰爭轉向中國領土。

日軍陸海軍編組為第一軍、第二軍和聯合艦隊向中國進犯。9月17日,日聯合艦隊在大東溝附近海面與清北洋艦隊爆發著名的黃海大海戰,兩軍激戰五小時,清艦損失較大,日艦亦受重創。接著日第一軍自鴨綠江進入遼東,10月占鳳凰城,11月占岫巖州,12月中佔領海城。第二軍第一師團在10月下旬登陸遼東半島花園口,11月佔領金州、大遼灣和旅順。日軍在旅順屠殺和平居民二萬餘人,充分暴露了日本從事的這場侵華戰爭的軍國主義性質。

對於日本發動旳這場突發的侵略戰爭,清政府完全沒有做好因應準備。朝廷顢頇,政府腐敗,指揮無能,前線失敗。當日軍剛一進入遼東,當權者不是組織抵抗,而是推動妥協求和活動。先是指望英、美調停,不得要領,後又被迫直接向日本求和。當日本代表在廣島與清政府派出的求和代表虛與委蛇時,日軍卻在前線發動了攻勢。北洋艦隊的根據地威海衛和清朝陸軍的集結地海城、遼陽、牛莊一線,成了日軍進攻重點。自廣島開來的日第二軍第二、六師團從山東半島榮城灣登陸,分路從背後箝制威海衛,於1895年2月2日佔領威海衛,加上聯合艦隊從海上來攻,北洋艦隊終於全軍覆沒。在遼東,清軍圍攻海城不克,日軍衝開重圍,反而於1895年3月初攻佔清軍後方根本重地牛莊。日本取得了戰場上的重大勝利,示意中國可派李鴻章前往求和。當李鴻章獲得清廷授予「商讓土地」的權力抵達日方指定的談判地點馬關時,日軍又搶先佔領了位於台灣海峽的澎湖列島,控制了大陸與台灣之間的通道,明確表示了攫取台灣的意向。

甲午戰爭以簽訂屈辱的《馬關條約》而結束。《馬關條約》規定,清政府承認朝鮮獨立,實際上是承認日本控制朝鮮;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賠償日本軍費銀二億兩;日本人可以在中國各通商口岸自由設廠製造工業品,並免征一切雜稅;中國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船可以駛入以上各口。由於日本獨吞遠東巨利,引俄、德、法三國干涉,日本退還遼東半島,中國以銀三千萬兩贖回。

《馬關條約》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政府對外簽署的最為屈辱的不平等條約之一。條約帶給中國的物質和精神的損失極為巨大。原先以為只有西洋的英、法、俄、美等國可以輕易地使清政府就範,現在,連東洋的日本也可以輕易迫使清政府就範了。從此,中國在半殖民地道路上又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中國人民的痛苦更加深重了。

(二)

對於日本侵華戰爭的態度,統治者和老百姓是截然不同的。

清朝統治者為了自己的權位利祿,不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遇到外敵侵略,不是把組織人民抵抗作為自己力量的基點,而是處處仰仗外國的調停。最高統治者那拉氏深知,要保持清政權和個人的權位,就要取得外國的支持,不管發生怎樣的內憂外患,只要謹守這一點,她的位置就可以保住。當日本在培植戰力、加強戰備的時候,她正在挪用海軍經費大修供個人享用的三海工程和頤和園。1894年11月正值她60歲壽誕,她不顧外患正殷,撥出內帑和公款一千幾百萬兩白銀等備慶典。她不希望戰爭打破她的壽辰慶典,極力支持奕訢、李鴻章謀求對日妥協。奕訢在1860年以後20多年間,一直是對外投降外交的主持者,此次重返總理衙門,一上手就推動求和活動。李鴻章早就相信,對外敵來侵,與其抵抗,不如乞和,與其戰勝,不如失敗。中法戰爭就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勝而後簽訂對外屈辱條約的。此次戰爭,李鴻章掌握軍事大權,參與外交決策,種種作為,集中體現了清政權不能保衛中國領土主權、不能保衛民族利益的反動本質。戰爭初始,李鴻章一再批評部下請備戰守是「膽怯張皇」、「糊塗膽小」,要他們「靜守勿動」、「各守營盤」。當時朝中有人揭露,在北洋海軍覆滅以前,李鴻章是「聞敗則喜,聞勝則怒」,希望速敗速和。他把北洋海軍當作自己私產,打擊部下積極求戰的士氣,秉持「避戰保船」的消極作戰方針。黃海海戰,北洋雖有小敗,日艦卻先退,北洋海軍經過修整還可大有作為。但李鴻章誇大敗跡,報告朝廷說,北洋艦隊「僅足守口,實難縱令海戰」,嚴令艦隊躲在威海港內,不准出海迎敵。這就把渤海、黃海制海權拱手讓給了敵人,造成此後關門挨揍、俯首降敵的局面。在李鴻章的消極作戰方針指導下,各地不少守土有責的官員聞敵先退,使祖國大好河山輕易為敵所佔。日軍在遼東半島登陸和在山東半島登陸都是在沒有遇到抵抗的情形下成功的。

與統治者相反,人民群眾和參戰將士雖在清政權的腐敗統治下,仍為保衛祖國疆土、抗擊外國侵略,勇敢作戰,流血犧牲,其愛國主義行為,是彪炳史冊的。舉幾個例子。1894年7月25日,中國僱用的英國商船高昇號載運清兵千餘人行至半島附近,遭日艦攔截,英國船長決定投降,清軍堅決反對,表示「寧死不當俘虜」、「拚死一戰,決不投降」,交涉歷三個多小時,日艦猛放排炮擊沉高昇號,一千多中國士兵用寧死不屈、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使日軍的迫降企圖破產。平壤戰役,雖因統將畏葸怕死、指揮失當、敵眾我寡而失敗,但廣大將士英勇抗敵的業績是可歌可泣的。總兵左寶貴親自登城指揮,士兵用命,有力抗擊日軍進攻。左寶貴與營官多人戰死平壤。黃海海戰中,致遠艦雖身受重傷,但管帶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同仇敵愾,鼓輪猛撞敵艦吉野,中途遭魚雷擊沉,全艦二百五十人壯烈死難;經遠艦管帶林永升戰死後,在「船行無主」的情況下,全艦士兵堅守崗位,團結一心,與敵接仗,直到葬身海底;定遠、鎮遠兩旗艦廣大官兵配合默契,頑強搏敵,不怕犧牲,表現了勇敢無畏的精神。日軍侵入遼東後,遼陽、岫巖、鳳凰城一帶民眾紛紛組織民團抗敵,或協助清軍防守。獵戶李樾率獵戶二千人加入清軍,參加戰鬥。金州城南三道溝塾師閻士開拒絕給日軍帶路,大義凜然地說:我是一個堂堂的中國人,豈能當你們倭寇的走狗!

台灣軍民反對日本割占台灣的鬥爭更是如火如荼,轟轟烈烈,氣壯山河,史不絕書。1895年5月至10月歷時五個月,台灣軍民本著「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精神展開反抗日軍佔領的武裝鬥爭。台北失守後,台灣義勇軍與台南守將、南澳總兵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共約「兵民一氣,不計生死」,同仇敵愾,一心抗日,使日本侵略者的佔領台灣受到了應得的懲罰,據竹越與三郎《台灣統治誌》載,侵台戰爭中,日本共動員兵力五萬人,

二萬人,傷病死亡達三萬餘人。主力軍近衛師團傷亡過半。近衛師團長能久親王中將、旅團長山根信成少將,都在戰爭中斃命。當時就有人評論說,如果清軍在平壤和鴨綠江都能像在台灣一樣地戰鬥,遼東等地就不至丟失,割遼、割台的事都不可能發生。台灣軍民把反抗侵略、保衛祖國的愛國主義用鮮血寫在祖國的史冊上,成為近代中國愛國主義傳統的光榮篇章之一。此後台灣人民的抗日鬥爭從未間斷。

歷史事實證明,中國的老百姓是有愛國心的,為了保家衛國,他們是捨得奉獻一切的。只要有好的領導者實施正確的組織引導,在劣勢條件下打敗侵略者是可能的。令人痛心的是,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推行投降路線,導致甲午戰爭的失敗,給歷史留下沉重的一頁。

(三)

《馬關條約》是中國的恥辱。它對中國的影響,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至大至巨的。這裡僅以戰爭賠款一項來說明,根據條約,中國向日本賠償白銀二億兩,加上續還遼東費三千萬兩和威海日兵駐兵費150萬兩,總共23,150萬兩白銀,約折合當時日圓3.5億圓,相當於日本全國四年的財政收入。日本在戰時從中國掠奪的相當於一億日圓的戰利品不算在內。日本朝野看到大批財源滾滾而來,頓時感到無比富裕。據有關記載:日本政府將這批巨款的絕大部分(約三億日圓)用作擴充海陸軍及擴大軍備生產,其中建立著名的八幡制鐵所只花了不到60萬日圓,打下日本鋼鐵工業發展基礎;其餘有二千萬圓歸皇室,一千萬圓備荒,一千萬圓用作教育基金。以此為基礎,日本的軍國主義和資本主義順利發展,成為此後日本戰勝俄國、進一步大規模侵略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的重要契機。

反觀中國,則處境至為悲慘。單拿賠款而言,為了在三年內還清賠款;不至於增加5%的利息,清政府立即著手向西方列強借款。從1895年到1898年,清政府先後向俄、法、英、德銀行團完成三筆巨額借款共三億又九百萬兩白銀,扣除回扣,清政府實得2.6億兩,差不多全部交了賠款。為此,清政府被迫承擔了列強提出的嚴酷的政治和經濟條件,大約說來,借款本息必須在36年或45年內還清,不得提前,在還清本息前,中國海關必須由外國人控制。中國政府為此要支付本息超過六億兩白銀。戰爭雖是中日兩國打的,結果,卻是西方列強和日本一起宰殺中國。當時中國一年的全部財政收入約八千萬兩白銀,要拿出差不多八年的全部收入來償付賠款和借款,中國在現代化的步伐上還能有任何作為嗎?還敢奢言求富求強嗎?經濟剝削和政治奴役像兩根繩索,把中國政府的脖子勒得緊緊的,把中國人民的手腳捆得緊緊的了。甲午戰後的中國,深陷半殖民地深淵而不能自拔,坎坷的洋務自強運動因此招致破產,微弱的現代化追求遭到致命打擊。

日本通過甲午戰爭獲勝,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強的貪慾,遠東局勢變得愈加複雜了。1840年鴉片戰爭後侵華的國家中,日本本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角色。甲午一役,日本飽掠而歸,哪個西方列強不想從中國身上割取一臠呢?中國被稱作「東亞病夫」,說它「正躺在死亡之榻上」,誰都想來分配一點這個病夫的遺產。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由此掀起。各帝國主義國家通過對中國的壓迫侵略和它們相互間的爭奪、協議,中國的大好河山被它們劃分為各自的勢力範圍:膠州灣被德國強佔為租借地,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旅大地區被俄國強佔為租借地,東三省成為俄國的勢力範圍;廣州灣(今湛江一帶)被法國強佔為祖借地,海南島和越南鄰近地區成為法國的勢力範圍;威海衛和香港新界被英國強佔為租借地,長江流域成為英國勢力範圍;日本不僅佔領了台灣省,還把福建省當作它的勢力範圍。美國忙於美西戰爭,爭奪菲律賓,騰不出手來,但它隨後通過「門戶開放」的宣告,取得了在中國各勢力範圍插足的權利。這種瓜分狂潮引起中國人民的強烈反抗,由此卻導出八國聯軍侵華和11個帝國主義國家聯合強迫中國簽訂《辛丑條約》以制裁中國的悲劇來。本世紀30年代,日本又發動了長達15年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難以形容的創傷和痛苦。在東西方帝國主義的長期侵略和控制下,中國的版圖怎能不變色?中國差不多從半殖民地變成殖民地了!歷史事實很清楚地昭示人們,中國近代的貧窮落後,中國的現代化難以起步,是西方列強和東方日本的侵略和掠奪造成的。

(四)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毛澤東從中國近代歷史的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確鑿明晰的真理。這真理看似簡單,卻是近代中國創造歷史的那些人們拋了幾多頭顱,灑了幾許鮮血才認識的啊。

落後、挨打、恥辱,刺激中國人迅速覺醒。在中國近代史上起過推動歷史前進作用的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其活動的起點都在甲午一役。孫中山於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其章程寫道:「中國積弱,非一日矣……。堂堂華夏,不齒於鄰邦,文物冠裳,被輕於異族。有志之士,能無撫膺!」該章程第一次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顯然是受了甲午戰爭的刺激。康有為於1895年5月在北京發動「公車」上書,要求變法維新,正是與《馬關條約》的簽訂有關。他們都認識到中國的落後,希望加以改變。維新派批評洋務派追求西人的「船堅炮利」,徒襲他人皮毛。甲午的失敗,標誌著洋務派主張的失敗。他們要求革新政治,發展資本主義。此後一切「工業救國」、「教育救國」等方案的提出都是從維新改良主張衍化出來的。但是封建的皇朝制度的存在,外國勢力的控制,使他們的主張不能實現。與此相反,革命派看到朝廷的腐敗,朝廷是「洋人的朝廷」,不僅要根本推翻朝廷,還要推倒站在朝廷之上的洋人勢力,中國才能發展。此後中國共產黨主張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路線,也是從這一認識發展而來的。

從認識中國的落後到尋求正確的方策來獲得國家的獨立,先進的中國人整整奮鬥了半個世紀。從1895年到1945年,中國第一次贏得了對外戰爭的勝利──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第二次侵華戰爭。再過四年,新中國誕生,徹底實現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牢固基礎。從此,國家的發展才有了全新的起點;中國人做了一百年的民富國強的夢,才有了實現的希望。

古云:「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從甲午戰爭以來,我們已是百年生聚,百年教訓了。從生聚和教訓的時間看,我們已經十倍於往昔,我們應當比古人做得更好些了。所謂教訓,就是勿忘國恥,勿忘造成國恥的諸多原因,勿忘歷史留給我們的那些寶貴經驗。所謂生聚,就是要發憤圖強、勵精圖治,把我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抓好,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好。國家獨立了,國家富強了,才能給我國人民提供一個和平發展的穩固環境,才能得到處理國際事務的平等地位,才能和平友好地結交朋友,善處周邊諸鄰邦的關係。生聚與教訓,歸結為一點,我們不是要還牙於人,而是要在平等的基礎上求得中國民族和平與發展的機會,求得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求得在國際上平等對話的權利,求得為人類作出較大的貢獻。

回顧甲午戰敗,馬關簽約,清政府拱手將台灣讓與日本。繼荷蘭人之後,台灣第二次建立起外來人的政權,使台灣人民無辜蒙受亡國之苦。幸得台人不懈反抗,又幸得中國取得對日作戰最後勝利,終於在50年後台灣回到祖國懷抱。這說明祖國是時刻關懷寶島台灣的。1895年日人割占台灣時,台灣曾出現過短暫的以「遙奉正朔」、年號「永清」為形式的「台灣民主國」,那是憤於清政府的賣國,反對日本佔領,絕不是「台獨」的表現。今日島內「台獨」囂張,則是迎合外國勢力,反對祖國統一,恰是違背台灣人民光榮傳統的。台灣回歸祖國,正是歷史指示的唯一出路。由中國人自己來解決台灣回歸祖國問題,也正是歷史向兩岸同胞提出的要求。

今日做甲午戰爭百年祭這篇文章,回顧百年前中國在甲午戰爭中遭受的恥辱,展望前程,我們應當有這樣的抱負。

1994年6月23日作,7月2日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