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多月來,台灣政壇從國民大會修憲(實際上是為國民黨主席量身裁製下任「國王」的「新衣」)到執政黨省市長提名,圍繞的都是保衛黨中央的集權。嘴巴上說是為了全國兩千多萬人的福祉,骨子裡是為全台一人權位的確保。在山呼萬歲的「死忠仔」「牽成」下,摟腰搭肩的往他們海市蜃樓般的「迦南福地」邁進。世界上發生了什麼變化,除了口頭上喊喊「國際觀」,一概不聞不問。真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憂來憂去憂不出日、美能否「牽成」到聯合國。井蛙之見,也自得其樂。
今天的中國不是百年前的中國,今天的世界也不是百年前的世界。不管台灣主政者還有多少中國人的感情,甲午戰後即將百年的今天,中國人在世界的地位正應了本期李慎之先生大作的標題「我們中國人不會永遠這樣下去的」;今天朝野主流有像駝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堆裡的自由,但卻沒有阻礙中國前進的自由,沒有拆散中國的能耐。本期我們製作「東方的文藝復興」專集,刊出李慎之、湯一介、曾仕強、與茅漢先生的大作,從不同角度評介今天中國在東方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另外李國仁先生介紹全球的華語熱,為中國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下了個具體的註腳。在「中國文化」中生拉硬扯要分離出台灣文化的朝野台獨份子,何苦「捨棄自家無盡藏,沿門托缽效乞兒」?求寄託於美國之下,成為第51州?(請看本期太史公《獨到最高點》。)
照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談話,「參加聯合國」應該是摩西帶領子民往「迦南福地」「已經出發」的動作,這一荒誕行徑與國民黨過去的「反攻大陸」神話遙相呼應,不過也有它合理的核心,請看本期社論的具體分析。
7月台北陸委會主委黃昆輝在李登輝主導下發表了《台海兩岸關係書》,由李氏「皇民情懷」孕育出來的白皮書會是什麼樣的兩岸政策,本期吳瓊恩、毛鑄倫、王曉波先生有深刻的批評。
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的談話,在台灣老一輩抗日先進和海外華人間引起強烈反感(本期中一通訊),本期刊出本省抗日老人陳其昌等共同抗議李登輝抹殺台胞抗日史的聲明與海外唐樂山、黃企之先生的批評。
今年甲午戰敗一百年,本期刊出張海鵬先生的甲午百年祭,介紹中國這百年血淚的奮鬥史及王曉波、廖天欣的有關討論。
本期稿擠,龔忠武、黃枝連等先生大作又得延後刊出。◆
社論
國際瞭望
東方的文藝復興
大陸政策白皮書
甲午百年祭
「皇民意識」與台獨
民族與歷史
出版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