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要共同面對下一輪全球經濟衰退

趙國材
(國防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


美國總統川普2019年11月11日在白宮會見中國副總理劉鶴之後向記者稱,中國與美國已經「達成了一個相當實質性的第一階段協議」。

與此同時,北京稱兩國同意撤銷部分針對對方之關稅,而撤銷關稅是北京同意簽署協議之先決條件。

避免惡化的中美關係失控

中美貿易談判困擾多時的幾個重大核心議題,包括美國要求中國進行結構性改革、停止工業補貼,以及執行和監督機制等,都未在此次談判中取得進展。階段性協議意味貿易戰沒有結束,只是沒有升級。

川普表示,很高興看到美中經貿磋商取得了實質性的第一階段成果,這對美中兩國和世界都是重大利好。2019年9月1日,美國政府如期向價值1,12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隨即展開反擊,對美國的原油徵收關稅。

這場貿易戰逐漸從所謂不公平貿易升級為一場地緣政治博弈。截至目前,華府已針對價值2,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目的在迫使北京簽署不平等條約,改變知識產權、工業補貼、市場准入,以及強制技術轉讓等政策。北京一直否認使用不公平貿易手段,也已宣佈向1,1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美國幾輪加徵關稅的領域主要在工業,但9月1日這一次,直接衝擊到美國一般消費者。翻看長達122頁的加徵關稅產品清單,紙尿褲、洗碗機、鞋、衣物、食品等,幾乎無所不包。很多零售商稱,他們幾乎別無選擇,只好把上漲的成本轉嫁消費者。

美國鞋襪經銷商協會首席執行官瑞克.赫爾芬貝恩(Rick Helfenbein)把此輪的關稅行為描述為「兒子做錯事卻懲罰女兒,毫無道理」。

到2019年底,加徵的關稅將涉及幾乎所有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美國普通家庭將因此每年新增800美元的生活支出。

川普政府5月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使這家國際公司幾乎無法購買美國生產的元器件。川普同時還把香港暴力政治抗爭運動和潛在的貿易協議聯繫起來。貿易戰曠日持久,企業發現在現有的不確定性下,越來越難看清方向。

2019年年底前,美國將通過兩輪加徵關稅,實現對中國另外價值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徵15%關稅的目標。川普反覆稱中國在支付這些加徵的關稅,但遭很多美國公司反駁。

超過200家製鞋廠商,包括耐克和匡威稱,新關稅累加既有關稅,有些鞋子的關稅已高達67%,使消費者每年多支付400億美元。

在中國的美國商會也表達對美國新加關稅的憂慮:「我們的成員早已清楚地表示,關稅是由消費者支付,還會傷害企業。」

美國將亞洲國家推向經濟衰退

不確定性是各方擔憂的重要原因。看看這些亞洲國家面臨經濟衰退風險:

中國:多年來,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增長不斷放緩。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6.2%,這是1990年代初以來最低的增長。華盛頓對價值數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無疑是火上澆油。

由於中國約20%商品出口美國,加徵關稅確實傷害不少中國公司。但不知道貿易爭端何時結束,帶來的不確定性對經濟傷害更深。

北京今年出台一系列措施,刺激經濟,包括減稅和基礎設施投資。2019年,中國政府經濟增長目標6-6.5%。中國7月工業同比增速降至近17年半新低,加上7月社會融資增量環比腰斬,進一步突顯實體經濟有效需求的不足。

日本:中國經濟放緩和貿易戰,動搖了日本的信心。日本自身的貿易狀況也堪憂,全球市場對電子產品、汽車配件等日本產品的需求疲軟。但日本最新的經濟數據還算不錯。初步數據顯示,GDP在今年第二季度增長0.4%,超過預期的0.1%,主要歸功於強勁的消費。不過,10月日本的消費稅將增加,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將面臨消費下滑的壓力。

印度:亞洲第三大經濟體,印度國內需求低迷,投資疲弱。印度最新季度的GDP增長率降到五年來最低的5.8%。印度依賴國內消費來刺激經濟增長。但是印度的消費繼續放緩。

汽車消費就是一個令人堪憂的實例。7月,客車銷售暴跌31%,20年來跌幅最大的一個月。汽車行業不得不削減工作機會,縮減產能。

今年以來,印度央行降息四次,幾乎降至10年來的最低。印度實施了多種刺激政策,試圖提振經濟,但也不得不面對今年可能與美國開打貿易戰的可能。

香港:這個亞洲金融中心正在抵禦來自中國經濟放緩、貿易戰以及政治紛爭的多重壓力。一些經濟學家預計這些壓力將很快把香港推入一場經濟衰退。香港今年第二季度GDP環比萎縮了0.4%。預期11月發佈的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將表明,香港將出現技術性衰退,一個經濟體連續兩個季度負增長,就是技術性衰退。

這一數字還未反映出已持續三個多月的暴力政治抗爭運動帶來的影響,尤其對於旅遊業和零售業。

香港作為全球重要金融中心發生長時間、大規模的暴力政治抗爭運動,也影響市場預期。彭博的資料顯示,7月2日至8月15日間,香港恆生指數累計已經下跌約12%,市值蒸發約6,220億美元。

新加坡:全球需求疲軟、中國經濟放緩、貿易戰共同打擊了這個貿易導向型國家。新加坡依賴於高科技出口,而全球電子產品的需求疲弱,為其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第二季度,新加坡的GDP萎縮3.3%,促使政府把年度經濟增長目標調整為0-1%。

南韓:今年初,越來越多人擔憂韓國會陷入衰退。但南韓政府啟動大規模刺激,避免出現衰退,今年第二季度GDP恢復增長,比第一季度增長1.1%。

南韓經濟上的痛感,主要是由於全球電子產品市場需求萎縮,導致該國科技產品出口放緩。電子產品貿易對南韓而言至關重要,佔總出口的30%左右。與此同時,日本和南韓間不斷出現的貿易爭端,為南韓的經濟前景增添更多不確定性。

世貿批准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川普把經濟增長作為2020年大選的主軸,但若經濟發生衰退,將很難說服選民他取得了經濟成就。

對於衰退的擔憂,川普責怪美聯儲降息降得太慢,而自己的經濟政策沒有問題。

美聯儲經過多次升息後,只小幅降息一次。因此仍有降息空間,處境比其他許多央行要有利。相比之下,很多國家長期保持低利率,已經降無可降。

衰退信號顯現後,歐洲央行正在評估是否進一步調降已經是負值的利率,並啓動新的購債計劃。日本央行也在考慮調降已然為負的利率,並擴大資產購買。印度、泰國與菲律賓央行齊聲附和,參與降息的隊伍。中國很可能不得不跟進。

中美貿易戰前景不明,雙方暫時「休兵」談判之際,世界貿易組織仲裁小組2019年11月1日裁定,允許中國每年對價值約36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制裁美國。2012年,中國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就美國向中國輸美的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塔、鋼瓶和鋁型材徵收反補貼關稅表示不服。當時中國的這些商品出口價值約為73億美元,而增加進口關稅是美國商務部在2007年至2012年期間啟動的17項調查的結果。

世貿這一裁定,係針對的是七年前中國向世貿組織提出的一起申訴案。中國對這一裁決尚沒有表態,不過,早在2019年7月,中國商務部就曾就世貿組織的相關裁決批評美國:「濫用貿易救濟措施,嚴重損害了國際貿易環境的公平公正性和多邊貿易體制的穩定性。」但因裁決宣佈之際,正值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短暫休兵談判尚無定論之時,故這一裁決卻頗有象徵意義,使得外界特別關注。

中美全面加稅讓全球經濟蒙上陰影,全球金融市場上也出現經濟衰退的警示信號。全球經濟狀況堪憂,對於下一次衰退的討論也甚囂塵上,世界各國對於就業和增長的焦慮不斷擴散。美國債券市場亮起一個巨大的警示牌,預示一場全球經濟衰退的來臨。

這場衰退不是由哪一次加徵關稅或哪項具體政策導致,更多的是一個滾雪球效應,不斷累積的負面政策導致。

中美貿易戰令全球經濟受損

川普聲稱與中國打貿易戰「很好而且很容易贏」。事實上,顯然不是川普想像的那麼容易。然而,兩年打下來,川普堅稱貿易戰打的「很好」,但與全球經濟學家與商家們的共識相左。與中國的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而且有把全球經濟拖入衰退的危險,如果貿易戰持續發展將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大影響。

中國是亞洲最大的經濟體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美貿易戰雖然已開打兩年多,經濟增速不斷放緩,但衰退還未直接威脅中國。兩個大國間的這場對抗涉及的遠不止貿易,還包括了經濟、國防、文化和科技等多個領域。不管美國同中國是否能夠達成貿易協議或停止加徵關稅?中美關係今後只會變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