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13日,習近平主席應邀赴印度出席中印領導人第二次非正式會晤,並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14日,據新華社報導,王岐山將分別於20和22日以國家副主席、習主席特使身分,赴印尼、日本進行友好訪問。參照近期美國自敘利亞撤軍,中東舊秩序的崩解,國際秩序似乎正醞釀著重大的重組,亞洲的政治版圖要變天了!
自「洞朗事件」後,隨著2018年4月習近平與莫迪在武漢東湖的會晤,中印兩國的關係逐漸步入健康發展的新階段。2019年10月11日,習近平在印度南端的泰米爾納德邦的金奈與總理莫迪再次會晤;12日,雙方於建於公元7-8世紀的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廟群,在友好、輕鬆的氣氛中,繼續就中印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與地區問題,進行了坦承且深入的會談。
泰米爾納德邦是古絲綢之路海上貨物的中轉站,與中國海上貿易關係密切,彼此間有長久的交往經驗。中印都是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交流互鑑,綿延至今。兩國先輩們曾克服重重障礙,開展廣泛交流,推動了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的發展,雙方均受益良多。習近平指出:雙方要以明年建交70週年為契機,開展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人文交流,共同倡導和促進不同文明間的對話交流,為雙邊關係發展注入更加持久的推動力,續寫亞洲文明的新輝煌。
中印互為重要鄰國,人口都超過10億。維護發展好中印關係,自然是中國堅定不移的政策。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兩國於維護全球穩定和推動發展方面,肩負著越來越重要的責任。未來幾年不但是中印實現民族復興的關鍵期,也是中印關係發展的關鍵期。因此,習近平進一步指出:我們要對雙邊關係把舵定向,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規劃兩國關係的百年大計,為中印關係發展注入強勁內生動力,攜手實現中印兩大文明的偉大復興。
基於傳統友誼與當前國際形勢需要,習近平乃向莫迪提出了六點相互協作的建議:
1.正確看待對方發展、增進戰略互信 中方希望自己發展得好,也希望印度發展得好;無論自哪個角度來看,中印都應該是和諧相處的好鄰居、攜手前行的好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是中印唯一正確的選擇;走出一條兩個相鄰大國友好合作的康莊大道,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正確看待兩國間的分歧,不能讓它沖淡彼此合作的大局;同時要藉由溝通,逐步尋求理解並化解分歧。
2.及時有效開展戰略溝通、增進彼此瞭解合作 牢牢把握兩國發展的大方向,聚焦友好和合作,化解猜忌和疑慮,妥善處理分歧和敏感問題。根據政治指導原則與協定,尋求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以解決邊界的糾紛。慎重處理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問題,對一時無法解決的部分,尤其要妥善加以管控。
3.切實提升軍事安全交往合作水平 推動兩軍關係沿著增信釋疑、友好合作的正確方向發展,開展專業合作、聯演聯訓等活動,持續增進兩軍互信、加強執法部門的合作,以維護地區的安全穩定。
4.深化務實合作、拉緊利益紐帶 要以設立高級別經貿對話機制為契機,加強兩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對接,進一步探討建立製造業夥伴關係。竭誠歡迎印度藥品與信息技術企業,赴華投資合作。
5.豐富人文交流、築牢友誼根基 我們要辦好明年兩國「建交70週年」和「中印人文交流年」的慶祝活動,支持中國福建省和泰米爾納德邦、泉州市和金奈城,建立友好省城關係,譜寫海上絲綢之路新篇章。
6.加強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合作 要旗幟鮮明地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以保障發展中國家的正當權益;在20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中俄印等多邊機制框架內加強協調。逐步將「中印+」合作,向南亞、東南亞、非洲各地拓展,打造更加暢通的地區互聯互通網絡,以利儘早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完成之目標。
對習近平的建議,莫迪積極回應:
1.加強交流與合作 我們所在的這個古寺廟群,是印度文化遺產和建築的傑出代表,見證了印中兩國跨越十幾個世紀的文明交流和歷史聯繫。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印中兩國目前都已經成為重要的新興經濟體;加強交流合作對兩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將促進全球的進步與繁榮。印方欽佩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印中兩國都處在民族復興的進程當中,同樣面臨許多相似的挑戰,印方願意同中方交流互鑑,深化拓展務實合作。
印方感謝中方積極增加進口印度大米和食糖等產品,希望建好高級別經貿對話機制,推動雙邊貿易平衡可持續發展;歡迎更多中國企業來印投資製造業等產業。雙方明年應共同辦好慶祝建交70週年的70場系列活動,歡迎更多中國遊客來印旅遊;希望雙方開展聯合研究,深入挖掘悠久的印中交流史。
2.發展更緊密的夥伴關係 印中作為兩大文明古國和發展中大國,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下加強溝通、協調、合作,保持關係穩定發展,對兩國和世界都有積極重要的意義。我們要照顧彼此重大關切、有效管控和處理分歧,不讓分歧成為爭端;讓雙方發展成更緊密的夥伴關係,俾能開啟印中關係的新時代。
印方珍視維護自身戰略的自主性;願同中方在多邊框架下,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維護發展中國家合法權益。印方願同中方一道推動儘早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開展互聯互通合作;並願與中方加強反恐合作。
兩人暢談各自國內發展情況,交流治國理政經驗,一致認為:中印兩國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借鑑,攜手共同發展繁榮,實現中印兩大文明的偉大復興。
孟買觀察家基金會前主席庫爾卡尼認為,金奈會晤取得了巨大成功,將為未來兩國關係的持續向好發展帶來長遠影響。印度中國問題專家蘇詹.奇諾伊則認為,中印兩國必須始終像歷史上那樣地緊密共存,在各個層面建構更牢固的互信,開展更深入的合作,並締結更深厚的友誼。
10月13日,時隔23年後,中國國家主席再度訪問有「雪山之國」美名的尼泊爾。習近平在加德滿都先後會見班達里總統、尼泊爾共產黨聯合主席普拉昌達以及尼泊爾總理奧利,在真誠友好的氣氛中,本著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精神,取得重要共識並達成許多合作計劃。
1.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契機,為全面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攜手邁向共同繁榮,積極致力於本地區之和平、穩定與發展,雙方決定在和平共處五原則、《聯合國憲章》及睦鄰友好的基礎上,將中尼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提升中尼關係到面向發展與繁榮世代友好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相互尊重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尼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事務是中國內政,決不允許利用尼泊爾領土從事任何反華的分裂活動。中方將繼續堅定支持尼泊爾維護國家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定支持和尊重尼方自主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
3.推動互聯互通建設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快購建跨喜馬拉雅山之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給尼泊爾帶來國家發展、民生改善的新機遇,讓尼泊爾從一個「陸鎖國」變成「陸聯國」。中尼跨境光纜的開通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信息通信領域互利合作。
4.有關電力能源之合作 在2018年6月21日簽署的《關於能源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基礎上,充分利用中尼能源聯合工作組平台,開展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等新能源以及電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雙方同意聯合開展中尼電力合作規劃,並在一年內完成規劃編制工作。
不丹、錫金與尼泊爾,都屬於喜馬拉雅山沿線小國,印度指染之心久矣;不丹與錫金如今已淪於印度的禁臠。尼泊爾地勢北高南低,人員貨物之進出原多假道印度,過去對印度依賴甚深;中尼間的往還應是印度的禁忌。然而,此次中方於訪問印度後,旋即走訪尼泊爾,顯見雙方對此一地區問題的處理已然達成了某種默契。
印尼是擁有伊斯蘭教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近年來與中國的關係漸入佳境。尤其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一路與亞投行的構思,都是習近平在印尼演講時提出。10月20日,印尼總統佐科將舉行就職儀式,中國的重視不在話下。
日本自去年安倍首相訪華後,他就極為期待習近平對日本的國事訪問。近期更聲言要擴大終日所有層面的交流,並把中日關係推上新階段,似乎完全無視駐紮境內美軍的存在。10月22日,日本德仁天皇於東京舉行即位慶典;在中日關係回暖的大背景下,中方自然表現出極大的誠意。
王岐山以國家副主席兼習主席特使身分,分赴印尼、日本專程參加就職儀式與即位慶典,並進行友好訪問,顯示這兩個周邊國家在中方的分量。相比1990年明仁天皇的即位典禮,副總理吳學謙做為出席的中方代表,層級提高了許多。美國原先由副總統彭斯出席,如今已更換成運輸部長趙小蘭代表;中、美對日本重視的程度,差異還真是好幾個級別。
眾所周知,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黨內的地位與聲望絕非一般,因此,這趟特殊的外交之旅,或將為某些重要的發展鋪墊並開拓契機!
中東的狀況 10月6日,川普與土耳其總理艾爾多安通電話後,美軍迅速撤除了在敘利亞的駐軍。9日,土軍以「和平噴泉」為代號,對敘利亞北部採取軍事行動,開始打擊與清剿庫德族。土耳其的行動宣告了庫德族建國的失敗,而美軍的撤離除盡顯背信忘義之外,也突顯了二戰以來其所經營的「大中東戰略計劃」,在俄國、伊朗、土耳其與中國的聯手下,面臨崩潰與失敗的命運。同時,這也意味著美國喪失了對中東石油與地緣關係的控制權。石油美元的訂價權與控制權一旦喪失,美軍的優勢將迅速減緩。
姑且不論伊朗在美國嚴厲制裁與經濟封鎖下,依然生龍活虎。甚至,在打下了美國最先進的全球鷹無人機後,還老神在在;放在10年前是不能想像的事。作為美國在中東親密的盟友沙烏地阿拉伯,面臨胡賽武裝的打擊與自家石油設施遭襲,卻一籌莫展,毫無反擊之力。就在美軍自敘撤離後,以色列外交部長卡茲宣稱:希望日後能與海灣國家關係正常化;這可是中東的小霸王過去會說的話?
美國的作法 10月7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向員工宣稱,11月聯合國將面臨無薪可發的窘境;歸根究底,是美國拖欠了高達20億美元的會費。川普就任總統以來,不斷退出聯合國相關組織與國際協定,有意終止聯合國各項組織的運作。為此早有學者指出,以華府為首的國際秩序已然崩潰,世界格局正面臨重組;美國正在用自己的手埋葬自己一手建立的秩序。9月30日至10月4日,在俄國舉行的第15屆「瓦爾岱年會」期間,普京於《東方黎明與世界政治秩序》論壇上,面對來自140個國家的代表,聲稱當今世界的國際秩序,正處在一個無政府的狀態。
另一方面,美國一年軍費預算7,000億美元,佔國家整體預算20%,比全球前10名國家軍事預算的總和還多;但美國的經濟赤字已高達10,000億美元,負債更突破了22萬億美元。一年以來,美聯儲已執行三次降息,試圖挽救始終不見起色的美國經濟。
中國的力量 在10.1國慶閱兵上,相較於兩年前,展現了40%的新武器裝備。雖然就整體的軍事力量而論,美國仍遠遠超越中國,但洲際彈道飛彈以及東風-17戰略型攻擊武器的服役,無形中改變了亞洲地區軍事力量的平衡。2016年,中國在南海展示了維護主權的決心與意志後,南海周邊國家基本上呈現水波不興的平靜狀態。當下東亞三國與東盟10國,正積極致力於區域一體化的努力,承諾要推動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的運作。
美國不在這13個盟國的群中。因此,在未來東南亞與東北亞的經濟發展上,美國是沒有話語權的;這是不是意味著亞洲的天要變了?
海灣戰爭爆發海珊去世後,美國並沒有把和平與繁榮帶給伊拉克。在土耳其出兵敘北之際,伊拉克總理阿布杜勒.麥赫迪專程訪華,尋求對該國的重建工作。據中東媒體Al-Monitor報導,最後雙方簽署了八個合作項目;中方投資700億美元,參與道路、鐵路與網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伊拉克方面則根據「石油換重建」計劃,每日出口10萬桶原油至中國,為期20年。雙方直接以人民幣與石油交易,避開了美元;無形中再一次衝擊了石油-美元的交易體系。長期以來,伊拉克在美軍的控制下,總不敢隨意表態與行動。這次阿布杜勒.麥赫迪在華期間,公然宣稱:「我們屬於亞洲,希望成為亞洲崛起的一部分。」
從中國近期的周邊外交與伊拉克總理的表態,東方是否會贏來一個「亞洲人的亞洲」?黎明破曉後見分曉!◆
社論
RCEP與兩岸
國際視窗
中國對外
兩岸三地
台灣事情
悼念陳明忠
原鄉人的故事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