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霸權:川普外交政策之理念及實踐

李本京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榮譽教授)


前 言

川普登基瞬即三年,他的內政方策只有一個準則,就是否定所有歐巴馬政府政策,結果:凡歐巴馬支持者皆反川普,而當年抨擊歐巴馬者則均成川粉。川普的外交方策則引起國際間「一致」反對。就連韓國也因美方要求增長「保護費」50億美元而起了大爭執。日本則在脅迫下與川普訂了不平等貿易協定。他在歐盟集團圈中幾乎沒有朋友,只有盟邦。與中、俄、伊、朝等國對立。川普是個生意人,拿出建房、炒房心態訂出一套套損人不利己之外交政策。他的政策理念及實施,均與傳統外交方式不同,實有瞭解研析之必要。因美國就是當今世上唯一超強,就是世界霸主。

川普之外交政策對國際局勢影響至大,他個人的外交理念是立即式的、冒進式的、突發式的、變換式的。在他領導下,美國外交政策在質的方面有極大之變換,他的個人式外交與過往美國總統是不一樣的。他用人唯以忠誠為主。當然就不會倚賴幕僚之意見,於是就成為「川記一言堂」。這種獨斷式外交政策當然會產生許多後遺症,問題是川普根本就不甩下屬的建議,「一言堂」的主人就是川普。

美國不但扮演了「世界警察」,也同時是「世界法官」,川普總統退出一些國際組織,根本不在乎美國價值在國際社會中之重要性。這種說走就走的戰略究竟對世界有何影響,川普腦中的世界是何種模樣?他到底要將國際社會帶向何方?這些問題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

美國:百年世界霸主

世人皆曰19世紀是英國人的,20世紀是美國人的,這話再正確不過了。看看近世紀世界史,方知美國已在這世界上當了近百年的霸主,難道真會成為百年世界霸權嗎?再看看現在及未來,就會同意這一說法了。保險的說,就是美國這百年霸主是當定了。假定真是如此,則應先看看歷史文獻,找出美國究竟在那一年,或則那一天當上了世界霸主?

最普遍的一個說法是1945年二戰結束時,這一說法為世人接受,是因一個時代結束,一個新的世代開始。筆者竊以為事實上並非如此,人們如此這般地這樣認為,純以二戰結束為標的,翻翻二戰史,尤其是英、美有關部分,就發現這一共認之年份是1945年,然而卻應再看看有無另外一個時日在歷史上更有其非凡的意義。

這一時間點就是在1940年的9月,羅斯福總統與英國簽訂「驅逐艦交換基地」協定。邱吉爾再三請求羅斯福支援其海軍抵抗德軍控制英倫海峽。因為德國狂轟英國補給船,故須有強大海軍以支援英國商船航行,羅遂以「行政命令」方式批准與英簽訂此極具意義之與英協定。而英遂得以「借」的方式得此船隊。

此一行動等於「事實」參與歐戰。根據正式外交文獻,美國在1941年3月,國會兩院先後通過對德正式宣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變後,正式對日宣戰,綜上所述,可知美國遠在1940年之9月就實質上參與歐戰,其實力已遠超英國,成為真正的超強。從這一步就登上世界霸權之平台。

從1940年至今80年,離100年還差20年。衡量當前世界上還有一個強權,那就是中國。也許再過20年中國已在GDP上超越美國,然而在國力及軟實力上卻很難就此定為一尊,因為要當世界一哥得俱備多重條件。20年轉瞬即到,環顧宇內,中國可能威脅到美國領導地位,然而卻不易取而代之。也就是說美國在2040年極有可能仍端坐世界霸主之寶座。

面臨挑戰的美國

儘管美國之霸權寶座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不可動搖的,然而卻在很多方面顯出無耐情境。如對朝、伊政策仍不清不楚,究以胡蘿蔔為主,還是以大棒為主,川普仍拿不定主意。川普的外交理念就是對每一個盟友視作對手,對非盟友則視為對敵。如川普視中國就為敵手,在這樣一個狀態下,他的外交理念就是「美國利益」,這也就是他今天的外交主要理念,就是維持「單邊主義」。

在政治上如此認為,就引起他國對美國的檢視。發現美國一意推廣自由主義,而率先迎合一些特別重視性自由、大麻合法等生活方式的北歐國家。由而引起甚多美國較為傳統人士與他國之側視。也就是說,美國一意推廣美式生活,也將「美國價值觀」推向世界,如美國及西方世界法律極為寬待販賣毒品者,然而在其他很多國家,如泰、菲、印尼等國均對販毒處以重刑,習俗不同,理念相異之事就引起美國與他國間之矛盾。

也就在這樣一種壓力下,川普遂瞭然美國不宜將自己之生活型式強力推展海外,也就是說,美不應繼續要求他國之社會型態美國化,這些想法就直接影響到川普在外交上之作法。簡單來說,川普不再與他國強調人權問題,因為這是一個國家對價值觀認同問題,沒有必要難為他國,引起不需要之矛盾。川普反中,反伊,卻不曾將人權當作外交武器,這一點與民主黨之作法確有不同。川普在外交上重視利害關係,將人權放在不重要的地方。

川普無意在外交上放塊人權大磚頭來壓自己。他會在「美國利益」上加強對他國施壓,以獲取真正的利益。川普不在意國際化美式價值觀,而在意是否可獲得利益。這就是在挑戰美國價值觀念之地位。

現實的一面:唯錢是問

川普來自商人家庭,所信所奉是錢、錢、錢。因此他在「美國價值」與「美國利益」中當然選擇「美國利益」。從川普言談中得知他採行「現實的期待」,顯然不作空想。他不在乎美式世界秩序是否可永垂不朽。他在乎是否有利可圖,於是美國領導的「西方秩序」也就不重要了。

川普的這一構想直接影響到其外交政策,他重視的是「消極化世界秩序」。在這種思維下,川普放棄了維護西方基督教文化至上的必要,也就是完全脫離維護西方價值觀念之「幻念」,而採用現實式外交方策。

川普認為,美國不應再以世界道德維護者自居,強迫他國也採取美式民主。他認為這種作法,不但引起國際矛盾、摩擦,也會製造區域間之鬥爭,如他從未認真地要求朝、伊等國改善人權,因他知道不可能對他國既作政治又作人權上要求。川普多次批評歐巴馬在人權問題上對某些國家持續施壓,是不符美國利益的。

緊縮移民政策

移民是歐洲國家高唱人權至上之標的政策,尤以歐洲自由派人士更是以移民為傲。然而川普不作此想,斷然拒絕歐洲倡行之人文思想。明顯地可看出,川普是拒絕歐巴馬式移民政策的。當此美國影響力有慢慢減弱之時,川普當然不會放棄此一機會,明顯地作出抵制移民的新方策,他在美墨邊境築了「萬里長城」就是一個例子。川普的元配及第三任妻子均是第一代來自東歐的移民。他曾譏諷參加2020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中有移民血統者應該「回到他們來的地方,幫忙修補那些完全崩潰且犯罪猖獗的地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認為川普對移民有粗魯的種族歧視言論,英國首相梅伊開口轟擊,認為川普的這些話「完全不能接受」。歐巴馬抓住此一良機,炮轟川普在「煽動白人民族主義」,《紐約時報》則在2019年7月16日發文痛擊川普,認為他「公然、持續、挑動種族仇恨,是多年來所首見」。

聯俄抗中

川普對俄羅斯有好感,是人人都看得到的。他曾在莫斯科主辦過世界小姐選舉,曾蓋了大飯店,與俄有直接生意上來往,由此推論他為何親俄就很清楚了。另一個原因是,他曾攻擊希拉蕊非常規使用電郵,結果是川普在大選上以泥巴戰小勝希拉蕊。選戰愈來愈走偏鋒,參選人以資訊作戰,然而卻以發假訊息為主戰場,究其實,資訊並非知識,這就是當代民主國家大選之真相。

有鑑於此惡質之選戰,名政論家艾倫哈夫特(Allan Ehrenhaft)寫了一本道盡現代美式民主的官場現形記,介紹這類假民主之名而行欺騙之實的紀錄。書名《美國野心:政客、權力及追求公器》(U.S. Ambition: Politicians, Power and the Pursuit of Office),此書1992年由蘭燈書局出版。作者於該書第五頁這樣寫著,「選舉時之政客,尤如餐館服務生,客人就是選票」。而川普就是名最成功之服務生。

在說明川普之對俄政策前,應先提一提當年尼克森「開放中國」政策之來由,在1968年尼克森競選總統時,懍於社會反越戰風氣日盛一日,乃急思與中國妥協,期待中方瞭解,而早日從越戰中脫身,另外一個大目標是實施「聯中抗蘇」政策,作為「平衡外交」政策之起手式。

在這樣子的一個外交框架下,今日川普之對俄政策已然成形,那怕民主黨仍在誇大俄之侵略性,川普均置之不理,而採取對俄之「冷和平」政策。很明顯地可看出川普此一概念來自某些俄羅斯專家之報告,例如政論家羅斯菲(Steven Rosefield)之專書,克里米亞被吞併後西方與俄羅斯關係轉壞,作者就認為美應與俄取得共識維持「冷和平」,因為「冷戰」對世局是有傷害的。

大對抗:對中政策

川普對中政策以二條基因組成,其一是多層次。美中對立成形,相互較勁,令人注目的是,在後冷戰時代,美方對中國所作之全方位之對立,筆者名之為「大對抗」第二道基因則是「曠時」之敵對。

川普上任後逕自對華發動貿易戰,殊不知此一激戰僅是鬥爭之一,真正的目的是阻止中國繼續上升。於是科技戰就成為雙方真正較勁之主要項目,華府深知北京方面在2001年9.11事件後即埋頭努力提升國力,然而卻未料到中國現代化進程快的出奇,自從201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一躍而為第二名後,更是快馬加鞭,不但在軍力、經濟方面向前,也在海外戮力推廣「孔子學院」。這些成就均為美方所注意,因此「阻擋」政策才成為今日美國對華之主要準則。「阻擋中國」就成為2017年後美國對華之戰略指針。

這一方針可用一句口號形容,即「制約敵人,強大自己」,很明顯地可看出今日美對華態度就是「大棍子」政策,「胡蘿蔔」不出現,這就是美式「大棍子制約政策」,直接跳過「軟性」而搬出「大棍子」。北京方面應認識到一個現象,即當前貿易戰或有妥協,華府對中敵對政策是不會改的。當前華府對華政策仍在持續施壓,不可能就此「哥倆好」。

川普並未就此訂下時間表,因為「制約中國」已是國策,未竟之前,是不可能收工的。於是就捏著北京政府繼續使力,是一場沒日沒夜的長期鬥爭。問題在中國也不是省油的燈,不可能因為華府諸般武器就動彈不得。雖然不太可能予以巨大反擊,然而亦不會就此丟盔卸甲,落荒而逃。這是一場持久戰,因此筆者乃稱此一鬥爭為「曠時之爭」。美方的底線是「鬥爭」可以,卻絕不可真的「陷入戰爭」之漩渦。

在此政策指導原則下,美國將持續巡弋南海,然而卻絕不開第一槍。一定僅以「刷」存在感為目的,不讓北京認為可用武力將美海軍趕出此一海域。就國際環境以觀,美國的小弟日本可在南海擔負美之側翼工作,下一步就是盼望印度、澳洲等國成立「印太聯盟」,穩住美軍在此區域活動的「自由」。

就維持美國在東亞之影響力,美當加強與東協諸國合作,擴大中國與此地區諸國之矛盾,因此之故,華府有可能加力尋找中國在此地區缺漏之處。如加強菲律賓對黃岩島之主權堅持,藉以分裂中菲友好關係。總體而言,華府將更加努力地修建其與東亞諸國之夥伴關係,而明確地對中全面鬥爭。

川普外交政策大檢閱

川普的外交政策似無實有。他的自傲、善變、粗魯、無情等個性將川普塑造成一個大老粗、暴發戶、投機者的形象。實際上他胸中仍有一套套盤算,他也有其整套理論及辦法。你可以看不起他,從早到晚罵他,然而他在外交上仍有一些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的地方。

他的對外工作建基於下述幾個關鍵:第一就是敵人可以多,主要敵人一個就夠了,就當前的世局,這主要敵人就是中國,於是俄、伊、朝等國就是一般敵人,而中國才是主力攻擊的對象。況且俄羅斯總統普丁與川普互看順眼,了無敵意。對伊、朝點到為止,這也就是為何金正恩肆意以為,川普不以為意。如美韓定期軍演經小金放話抗議,也就延期了。再如伊朗明顯不甩川普,美軍忍之,最後仍和平收場。

第二則是對敵人應以武力為後盾,施壓再施壓,然而卻不可貿然「戰爭」,就是fight(鬥)可以,war(戰)不行。換句話說就是以「守勢對抗武力」。也就是外交上可以鬥,而且要多多的鬥,可是不能破。

第三是支援友好國家,不必強加「美式民主」在他人頭上,這「友好」也可說成「有利」。如此則可減少一些不必要之紛爭,也就是只要對美國有利,對方是個民主或是獨裁國家就不必在意了。

第四是美國不必既作國際警察又作國際法官,是以對某些國際組織就應審視是否應續參加。川普之意思很簡單,那就是拒作龍頭,卻不放棄對某些國際組織之影響力,如退出聯合國文教理事會,如此一來省卻日常繁雜任務,卻不放棄影響他國有關事項之運作。

第五項原則是於國際爭端時,如退出對己有利,則一定要保留撤走空間,以免為他國繼續消費,即國際責任之維持歸他國,美國政策以利為導向,如有傷美國利益,則應不計國家聲譽單方面退出。留下的問題由他國解決,如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永遠要保留他日可退出之機會。

結 論

川普的外交理念及路線有如鎖在秘室中之寶藏,需要有心人挖掘、分析。川普多與人負面印象,少有人深究其思想之內涵。他言語粗俗,行為奇異,「推文」治國就是一例,他對幕僚始則「哥倆好」,最終多不歡而散,人們多同情去職者,卻未抓住問題之核心,即川普非粗人,然而也非文化人,他是以建商性格應對世事,他的長處易為人忽視,他的短處為知識分子抨擊,他在歷史上是一號人物,雖然一直遭知識分子抨擊,卻抹不掉他在歷史上應佔有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