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大作 全無必要

評香港的一國兩制(下)

董慶園


兩制並行下的問題

首先,由於兩種制度的衝突,一方是合法的,另一方可能是非法。在香港,反對一黨專政是合法;在內地,反對一黨專政是反共反黨,是非法。在香港,提倡西方自由民主是合法;在內地,提倡西方自由民主是和平演變,是非法;在香港,色情娼妓是合法;在內地,色情娼妓是非法;無論政治、經濟、文化,兩制之間的衝突舉不勝舉,防不勝防。

其次,為了維持兩種體制的平行運作,必須在香港和內地之間劃出界線,規定雙方來往的關係。香港、內地都得各自立法來指導雙方的進出。法律條文的不嚴密處就會發生大大小小各種漏洞。如果雙方的立法嚴格,要維持這樣的法制會造成不知多少的關卡、訴訟、官僚和間接費用。最可能的結果是,既不能防止漏洞,又在形式上投下大量人力物力去維持平行的關係,造成雙方比國與國之間更煩瑣的交往。以致香港與內地好似咫尺天涯,遠不如國際上與香港來往的方便。香港本身也必然愈隨經濟的發展愈往外傾斜,越來越離心。

國家主權的狹義化

更嚴重的是,國家主權的侵蝕。「一國兩制」將國家的主權界定為只有狹義的國防外交權。基本法中,國家除了維持國防外交權以外,其他權力全部放出。現代社會中,國家主權當然不止於國防外交。不論貨幣、關稅、資源、環境、通訊、文化、輿論、司法等等,只要對外來往,都牽涉到國家的主權。最簡單的例子,如果反華反共的「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在香港設立辦事處,有沒有侵犯到中國的主權?香港對外承諾的條約或義務,如果其中含有對中國的制裁,是不是侵犯了國家的主權?當前西方對中國定下了兩手政策,一方面經濟上加緊掛鈎,另一方面在人權、民主、宣傳等方面加強對中國的壓力。這些都可預見將利用香港作為主要基地。事實上,過去已經如此,由於香港不是在中國管理下,還可聽之任之。以後在一個中國的名義之下,中國如何應付?

國如何整合

香港在回歸之前與內地的關係就是不平等的關係。香港是以港資、外資的資本家面貌出現於中國的。資方香港、勞方內地這一公式在回歸之後,也因一國兩制而保持不變。作為中國一部分的香港,利用現有的優勢,在經濟上佔盡了便宜。香港在回歸之後,不承擔任何經濟義務,不繳賦稅,香港居民出入內地幾乎不受限制,而內地人到香港限制極嚴。資本主義殖民地的香港,一夜之間變成了社會主義特權的香港,讓國人作何感想?

香港回歸後,將是與上海並駕齊驅的兩大經濟中心。但香港的經濟完全獨立,國家整體經濟的部署和調動,也就完全不能發揮香港這個經濟中心的作用,更不要說安排和調整香港在中國的比重了。相反的,香港為了自己的發展,必然儘量吸引內地的經濟資源,這又怎麼同國家的長遠利益相配合呢?另外,中國的國防部署,大概也不包括香港,因為即使在香港駐軍,也都要立法通過,那香港也不可能參與國家的決策了。連民間的來往都限制重重,民心又如何團結?

雙軌制度下漏洞的擴大

今天,在中國,貪污腐敗的來源主要是國家採用雙軌制度,造成無數的特權、走後門、官倒現象。香港本來就是官倒的洗錢中心,在全國法定的兩種制度之下,又多了兩種體制的大雙軌。給特權階層以可乘之機。任何可以利用兩制圖利的門道,都將打開。特權進軍香港,取得香港資本家身分,兩制逢源;香港內地的中間地帶的黑市黑道交易以及打通關係的行賄貪污等等,都是預料得到的。

以上只是就兩制的基本矛盾舉出顯而易見的弊端。其實,總的道理很簡單:如果兩種制度沒有根本的差別,就沒有實行兩制的必要;如果兩制差異極大,那也不可能法定為長期並存:要不然是名義上並存,實際上漏洞百出,要不然是並行形式的取消。兩制的長期化、永久化必然會傷及國家的命脈。

「一國兩制」還可能有兩種變化:一種是,在香港實施的制度,如同目前台灣和其他東南亞國家實施的制度,法治是假,官治是真。明是一套,暗是一套,法律只是具文。這不僅失去了利用「一國兩制」作為法制示範的作用,而且將造成香港社會內部弊端百出,成為藏污納垢的中心。另一種是,香港的制度永久化,中國內地的制度向香港靠攏。此一發展,也許是設計者不願明言的實際打算,也許是順理成章,因為中國的經濟採用資本主義商品運作方式,而無相應的法治。如果如此演變,也就宣告中國社會主義的徹底死亡。這不僅不為中國的工農和社會主義者所不容,也不為中國的民族主義者所樂見,如果學習資本主義學到以西方殖民地為樣板,豈不是永遠要當西方的尾巴,這正是最令人憂心的。

六、新的全球化下「一國兩制」的危險性

「一國兩制」的另一嚴重失誤,是造成香港的國際化。

在中英談判中,「一國兩制」經中英雙方同意,成為中國對英國,從而對所有國際資本家的承諾:保證香港實行西方式的資本主義制度。中國把國家內部制度的問題變成了國際問題。香港成了中國自動讓出來的地盤,其地位遠遠超過了過去的國際貿易自由港,變成政治、金融、商業、文化上完全國際化的自由城。

西方對香港的國際化早已做好準備。今年6月1日《紐約時報》的文章說得很明白:「最近五年,美國公司紛紛將東京總部遷往香港」。「美國的金融業和銀行業在香港建立地區基地」。作為法律和官方政策,華盛頓在7月1日之後對香港的立場是,根據中國「一國兩制」的承諾將香港視為一個完全獨立於中國之外的實體。

要瞭解國際化的嚴重後果,必須結合當前的大形勢來分析。今天的國際形勢,被統稱為「全球化」。其特徵為:

跨國公司在國際經濟中形成超越國界的網絡,一方面打破民族國家的界限,建立凌駕國家之上的結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人權組織等等),不只是經濟上的跨國,而且是政治、思想、文化、輿論的跨國。另一方面彼此利益競爭,出現貨幣戰、兼併戰等經濟戰爭,其規模之大,牽動了整個國家、整個地區,於是又形成國與國、洲與洲之間的較量。

在維持超國家結構,也就是新的國際秩序的運作上,美國已經不只是代表美國公民的國家,而成為國際資本家和跨國公司在軍事、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總代表。也就是說,凡是維護和擴張跨國公司和國際資本家共同利益的政治經濟文化行動,必然以美國為主,其他發達國家為輔。這一形式,不論在海灣戰爭、波黑戰爭、北約擴張等軍事行動上,還是在人權、民主、政治行動上,都表露無遺。在彼此較量上,各國、各地區都在強化本身和結成區域同盟。例如,歐洲聯盟就是一個典型。

中國是目前發達國家之外唯一的尚未完全受制於此一全球化秩序的國家。同時又是資本主義發展最快的新領域。美國所代表的跨國公司和國際資本家在進入21世紀之時當然把中國視為戰略必爭之地,中國遲早要加入國際間的經濟較量。而「一國兩制」對自己國家而言,分散了國力,連金融戰爭中的武器(貨幣)都各自獨立;對外而言,恰恰給與了國際資本可乘之機。在資本運作方面,中國的第二制完全附屬於國際資本之下。在上層結構方面,第二制又是處於不設防的狀態。這就形成了以美國為首,國際跨國公司在後的全面進軍。香港原先的親英人士改向美國輸誠,要求美國作為香港民主的保護者。美國在這方面的做法也非常積極。從金里奇開始,他以美國議長的身分,在香港公然表示美國不能忽視香港的民主。而美國的輿論界每天報導香港回歸之事,把香港的回歸看成當前美國政策中的切身大事。

美國對香港的干涉勢所必然,香港將成為國際資本同中國較量的戰場。中國必須面對這一嚴峻事實。

在中國看來,「一國兩制」是釣西方資本上鈎的魚餌;在跨國公司和國際資本家看來,「一國兩制」是孫悟空鑽進中國腹中的方便之門。以眼前利益換來腹心大患,怎麼值得?

七、結 語

在今天香港回歸的大喜日子裡,「香港回歸,中華騰飛」正高唱入雲,批評「一國兩制」未免太掃興了吧?並不見得。「洗雪民族恥辱、趕走帝國主義」之興是掃不得的;但是寄望「一國兩制」帶起「中華騰飛」這樣的興,最好等一等。如果「一國兩制」確有問題,還是讓我們早些面對現實,及時補救,準備迎接21世紀的風暴吧。

老董,1997年6月29日【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