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共不反中?去統保台灣?

公知范疇的瞎說與一廂情願

黃鐘
(資深媒體人)


這幾年華人文化公知圈裡,突然出現一位號稱「跨界思考者」范疇,針對東西文化、中美博弈、兩岸關係,甚至中共內政、外交、台灣政局等問題大發議論,議題無所不包,也無所不談,幾乎集作家、政論、時評、戰略與思考等家於一身。台灣媒體、政界、學界也特別捧場,給他採訪、報導、專欄、出書等。但究竟是否真有見地?是否禁得起現實考驗?學養與名氣是否名副其實?可能要重新評估。

以他3月27日發表在《聯合報》言論版的文章為例,就很有可議之處。

「得台灣者得天下」涉及剽竊

前半段標題「得台灣者得天下」,此說其實不是他個人原創,而是剛剛才投書彭博社的英國知名學者、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佛格森(Niall Ferguson)金言,這位曾在2004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之一的大師級史學家,評論拜登政府應謹慎處理中美關係,尤其是對台政策,他將台灣問題比擬如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大英帝國因處理不當而成為衰落的開端與象徵,美國趁勢取而代之。於今若台灣問題處理不當,美國霸主地位勢必為中共所取代,因而得出「得台灣者得天下」的結論。

范疇文中不提佛格森半句,有剽竊侵權之嫌,復而放言中共最怕的是「其控制下人民對西式民主生活產生嚮往,導致和平演變」,美國最怕的是中共「向世界輸出其日益精進的數位化極權系統」。美國是否真怕中共輸出極權價值系統,筆者不敢妄言,至於說中共害怕西式民主或和平演變,這就大可質疑了。不說目前中共政權的民意支持度遙遙領先大多數歐美民主國家,習近平上台後提出的四大自信,早早就給了答案,尤其在經過30年前「蘇東坡」風潮的考驗,大陸上下一心,在中共卓越領導下,已展現改革開放的亮麗成就,世人豈能視而不見?

范疇還自拉自唱說習近平自知「他自己撐不了太久,不在民族主義下挑起國際事端就難以保權保身」,這樣的隨心任想,也只有這位「跨界思考者」有此能耐。恰恰相反,習上台後迎難而上,專心致力於國內建設,打擊貪腐,整黨建軍,已使中共面貌煥然一新,對於國際爭端,只集中在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從不惹事生非,更非如川普之流到處擺譜,力爭維持世界霸主地位,平庸的拜登則「川規拜隨」。

他還津津樂道多年前即預為提出「中共不等於中國」的大戰略原則,殊不知這是國民黨早在40年前就提出的反共八股,已經老掉了牙,只有余茂春、蓬佩奧才會把它奉為金科玉律。

范疇又替台灣人認知到「中國平民也是中國共產制度的受害者」,這樣的認知不知所據何來?有作過民調嗎?還是自己的想當然耳?或者把台灣人都當成白癡?其實有不少台灣民間基層經常都在思考,何以40年來大陸蒸蒸日上,人民越來越富有?台灣反倒每下愈況,收入還不如20年前,「台灣錢怎不淹腳目了?」

於是他以先知口吻,提出保台的兵家之道,點出後半段標題「反共去統不反中」主旨,強調「說此話者保台灣」,令人啼笑皆非。

「反共去統不反中」享萬年執政?

依范疇的意思,只要台灣當政者「反共」、「去統」、「不反中」就可長保安定和平,可享萬年執政,真有這麼容易?以言反共,這是冷戰時代遺下的意識型態思維,早就被尼克森拋棄,老蔣還因此鬱鬱以終,象徵一個舊時代的終結,及至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大幅改善,開啟大和解、大交流、大合作的新時代篇章,兩岸人民心中早就沒有芥蒂,反共思維也早束諸高閣,若非這些年來民進黨善於操弄民意,鼓動民粹,兩岸早就一家親了。美國這些年來見不得中國崛起,處心積慮挑起仇中恨中意識,台灣當局甘為棋子、馬前卒,將來一旦大局丕變,老美對華政策大幅調整為和中,互利雙贏,台灣當局敢不風行草偃?

「去統」利基也是短視而暫時的現象。目前台灣主流民意確是維持不統不獨現狀,支持統一是支流,甚至被視為逆流,只是民意如流水,誰能保證兩岸形勢永不改變?誰又能確信中共一定採行和平統一政策?更重要的是台灣要去統,對岸會同意嗎?會永遠忍受下去嗎?

《反分裂國家法》中,已明確提出和平統一絕望時,只好採取非和平方式的手段,自認「去統」就可安身立命的想法,過於一廂情願,自欺欺人。

「去統」不僅不是保台之道,其實還是台灣一切的禍源。坦誠而論,如果現在是國民黨執政,承認九二共識,繼續維持真正的現狀,兩岸共存共榮絕對是有保障的,將來以和平方式解決兩岸爭端,處理歷史遺留下來的共業,也是可以期待的,至少不會尖銳對立,兩岸關係也不致走入絕境。當然,中共也不可能永遠讓兩岸維持現狀,在民族偉大復興一圓「中國夢」過程中,台灣問題勢必要搬上檯面,兩岸必然要務實而認真地面對,但那是另一碼事了,不過絕對不可能搞到兵凶戰危。

范疇不從長遠戰略眼光謀台灣長治久安之道,反教唆台灣當局「去統」,奢言這是保台之道,若不是居心不良,就是招搖撞騙。

他又說要台灣「不反中」,刻意要與中共劃清界限。目前台灣當局基於政治立場和政策需要而反共,大幅限制兩岸人民正常交流,又煽動民粹仇共恨共,連帶無辜的大陸人民也一齊反了,兩岸同胞敵意越來越深,大陸民意本來對台灣尚存憐憫顧慮之心,現在則一片武統殺伐之聲,將來若真的點燃戰火,兩岸同胞直接受害,又如何分辨政府與人民?反共不反中的二分法之說,無異自欺欺人。

范疇若真有三韜六略,不妨教教善良的台灣人民,如何有具體的反共不反中,以減少大陸民間對台灣人民的怨懟之氣。

美國「一球兩制」,中共「一邊一國」

說穿了,范疇終究站在美國的立場來看待世局發展,並以西方的普世價值觀來評價中共的所作所為,其中殊少中華文化的元素,或者根本毫無國學素養。他在許多場合暢談他的國際觀,說美國以民主價值區分世界為「一球兩制」,中共則以勢力範圍主張地球上是「一邊一國」,看似很有創意的思考與戰略分析,都是一得之偏見和淺見,不切實際。即以歐洲民主國家為例,法國、德國會只因制度相近,而與美國亦步亦趨嗎?其中涉及各自國家利益,還不是各走各的?即使是兄弟之邦的英國,也沒有全聽美國的,處於東亞的日、韓兩國,也因美軍駐紮當地,身不由己而已,將來形勢變了,自有其自謀生存之道。以民主價值結盟的國際社會,終究是靠不住的,也是脆弱的。

至於說中共在搞「一邊一國」,難道是阿扁給他的靈感?未免太沒深度了,也沒有真正瞭解中共的戰略意圖。中共過去奉行鄧小平韜光養晦的戰略方針,說白了主要是中國太窮了,當務之急是搞經濟建設,且要「悶聲發大財」,才不致打草驚蛇,引起老美的側目和防範。如今錢有了,翅膀也硬了,放下遮掩,暫時抒展一下手腳,又何錯之有?最重要的是中國從不搞對外擴張那套,更不會走殖民掠奪的帝國主義路線,對外政策基本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型態。習近平曾說:「中國一不輸出革命,二不輸出飢餓和貧困,三不去折騰你們」(指第三世界),可說是典型中國傳統外交政策最扼要的闡述。怎可誣衊中國有擴張稱霸的野心?

現在中共急於解決台灣問題,在南海吹填造島,主要在維護既有的領土主權,聲索的是過去失去的,或上一代未能達成的任務,希望在他手中完成而已,怎可與那些霸道帝國作為相提並論?

范疇還嘲諷中共的「一帶一路」是以扶持開發之名,實為侵略擴張,還武斷說「一帶一路在民族文化上過不了穆斯林這一關」,「是腦子進水了」,理由是中亞地區有太多穆斯林國家,不可能接受這項開發計劃。

這又是把昔日帝國主義那套強加在中國身上。中共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濟弱扶貧,不計毀譽,不求回報,提出了比當年「馬歇爾計劃」更為偉大艱鉅的復興計劃,穆斯林世界歡迎都來不及,又怎麼會抵制反對?尤其他舉鄭和七次下南洋為例,竟稱若非鄭和是回族,「半路搞不好就被宰了!」這真是聞所未聞的歷史創見,只能說太有才了。

「善意方」與「敵意方」

范疇在《聯合報》的文章中說:「台灣最該立刻做的事:明確標出敵意方將會付出的最高代價,及明確標示善意方介入的最低代價。」

這樣「國際上善意方就會知道支持台灣的最低代價,而敵意方也會因此知道他會付出的最高代價。這才是保台兵家之道。」

照筆者對這段話的理解,他說的「台灣」實指民進黨政府;他說的「善意方」實指美國統治菁英;他說的「敵意方」是反對台獨的中共。從個人善良的願望解讀,范先生或暗示蔡政府,「敵意方」中共會不計代價,前仆後繼,保衛國家的領土主權完整,而國際上的「善意方」,則要看民進黨政府標示的台獨底價,看能撈到多少好處才介入。如范先生的意思真是這樣,尚不失有點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