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奮鬥,統一中國

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七十週年

龔忠武(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


評價歷史人物,特別是偉大的歷史人物,往往很難得到一致公認的定評,棺雖蓋而論難定。對於中國近代政治人物而言,大率如此。但孫中山先生也許是唯一的例外,雖然他是個悲劇式的歷史人物。

台灣國民黨尊稱孫中山為總理和國父,因為畢竟是他創建了國民黨,締造了中華民國。中國共產黨推崇孫中山為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因為畢竟是他倡導資產階級革命,推翻帝制,結束了中國的封建社會,使中國進入了現代世界。

這充分證明了國共兩黨儘管彼此之間存在著重大的思想和利益分歧,但都一致肯定孫中山對中國國家和人民所作的不朽貢獻;換句話說,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是兩岸中國人共同珍惜的歷史遺產,是一條存在於兩黨和兩岸之間斬不斷的歷史和精神紐帶。

在紀念孫中山逝世70週年之際,我們除了緬懷孫中山推翻封建專制帝制的不朽功業之外,更應發揚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傚法他所樹立的大公無私,不戀棧權位的光輝民主典範,和實現他晚年念茲在茲的和平統一中國的偉大遺願。

在孫中山一生最後的13年中,他曾兩次為了謀求中國和平統一而作出了巨大的犧牲,甚至最後不惜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第一次是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三個月後,於4月1日毅然辭職讓位給野心家袁世凱。促使孫中山讓位的一個主要考慮是,他竭力避免南北繼續陷於分裂,加劇內戰,使生靈塗炭。這種作法,後世史家固有苛評,但孫中山出於愛國愛民的善良意願,不惜放棄個人名利,竭力促成中國和平統一的苦心,是值得我們諒解的。

第二次是1924年10月下旬,當馮玉祥致電孫中山謂,北方曹錕、吳佩孚政府已被打倒,請他北上主持政局時,他毅然不計個人安危得失,慨然應允隻身北上,再次謀求中國之和平統一。

臨行時,孫中山對當時送行的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說:「余此次赴京,明知其異常危險,將來能否歸來,尚不一定;然余之北上,是為革命,是為救國救民而奮鬥,又何危險可言耶?況餘年已五十九歲,雖死已可安心矣!」這種視死如歸,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大有壯士一去兮不復返之慨。及今讀之,仍然令人低回感佩不已!請看,國民黨的創始人是何等的胸懷氣魄!

不幸他的預言竟一語成讖,70年前的3月12日上午9時30分中國的一代偉人在北京因肝疾復發,屢治無效而與世長辭,彌留之際,口中還在不停地輕聲念著「和平、奮鬥、救中國」。他當時所謂的「救中國」,就是他遺囑中所說的通過召開國民會議,讓全體國民共商中國和平統一大計。

孫中山的這項主張同江八點中的第三點所主張的「在和平統一談判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兩岸各黨派、團體有代表性的人士參加」,何其相似!於此可見,孫中山的遺囑甚至在70年後的今天仍然具有強烈現實意義,閃耀著政治智慧的光芒!

孫中山在遺囑一開頭就說,他致力革命的目的,是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這個目的,中國共產黨已代他完成了。目前中國作為一個國家,在國際上不僅自由了,而且與各國平等來往。但一個在國際上享有自由平等的國家,竟然還處於分裂狀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跡近荒謬的不合理現象。

孫中山將當時中國之分裂狀態主要歸因於軍閥和帝國主義。但今天,軍閥早已成為歷史陳跡,帝國主義也成為強弩之末;它雖然仍在積極干預中國內政,延長中國分裂,但其氣焰和影響力已遠非孫中山時代可比。

那麼什麼是目前延長中國分裂的主要原因?

我們認為,除了帝國主義的殘餘影響力之外,孫中山在台灣的信徒和追隨者,喪失其總理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缺乏他那種大公無私的高尚革命情操,以一點經濟成就而沾沾自喜,偏安一隅而無遠圖,實為主要原因。

為今之計,李登輝應趁此紀念其先總理逝世70週年之際,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捐棄成見,坦誠相向,善意回應江八點,傚法孫中山晚年北上赴京,同中共共商和平統一大計,以實現其總理和平、奮鬥,統一中國之偉大遺願,建此不世殊功!這樣才不愧為孫中山的真實信徒!才不愧為優秀的炎黃子孫!

我們深願孫中山先生的巨大歷史形象和精神感召力量能夠縮短兩岸的無形距離,早日促成中國統一,結束現代中國長期的分裂局面,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