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看統獨爭議

兩岸關係的再思考

郭正昭


一、序言──台灣自由主義的傳承

時序進入1995年,臨別多年的家鄕傳來了一則訊息,名作家李敖和任敎維吉尼亞大學的史學敎授汪榮祖,正埋首於浩瀚的現代史料中,窮兩人積鬱多年的功力,合作構思,擬近期內,運用他們淵博的史學史識和如椽健筆,結合台灣、大陸及海外學者三方面宏觀的視野,寫出一部40萬言的《蔣介石評傳》,以較為嚴謹的學術觀點,為蔣介石做歷史的定位。相信以兩位學者博洽精煉的造詣,這部著作不僅可為蔣介石蓋棺論定,而且著作本身也將「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為一家之言的史學經典,不廢江河萬古長流。他們既然把這項企劃多年的寫作出版工作,比擬為「挖掘秦始皇陵」的大工程,便可想見其艱巨了。我們在此以最高的期許,來祝望他們的成功。

70年代初,因緣際會,由台灣旅居美國,如今算來,離別家鄕已經20餘年了。如果說10年是一個世代,那麼我浪跡美國,也算經歷了兩個世代了。正因為有了這段時空的間隔,當我回頭遙望太平洋彼岸,用更寬廣的眼界來觀照整個東亞,特別是中國與台灣的社會變遷,不僅不覺得陌生,有時反而更感受到一種深刻的洞察,更能探索到超越現實的眞相與本質,以及深潛時代潮流的生命力的脈動。為什麼李敖和汪榮祖兩人合寫《蔣介石評傳》的一段書訊的報導,會如此引起我的關注與振奮呢?還是要從一段早期的因緣去追憶。台大歷史系求學時代,李敖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怪傑。其後進入文星書局,主持出版工作,輯印「文星叢書」,又創刊《文星》雜誌,鼓動了當代自由主義的思潮,對60年代台灣社會文化的變遷產生激烈的衝擊和深遠的影響。汪榮祖留學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師承了當代名儒蕭公權敎授,融薈了他的學術理念與思想精華,在史學方面漸成一家之言。他們兩人共同的思想基礎,都深嵌在自由主義的傳統裡。因此我今天論述的題旨,也就以「自由主義的傳統」為主軸,來解析一些基本觀點,並且以這些基本觀點來詮釋兩岸關係的再思考,進而對統獨爭議,省籍情結到族群的融合等課題,提供一個理性而客觀的探索。

60年代末,我曾參與《大學》雜誌的創辦工作,其後又成立「讀書出版社」,先後在李敖與汪榮祖引介之下,出版了蕭公權敎授的《跡園文存》與《跡園詩抄》,譯印了普林斯頓大學布拉克氏(C.E.Black)的《現代化動力》(The Dynamics of Modernization),更轟動一時的乃重新刊出了《林語堂選集》小册。在那個威權統治高壓的時代,特務橫行,台灣為一股恐怖的專制氣息所籠罩,特別在「《自由中國》事件」、「《文星》事件 整肅的陰影之下,我居然一無憑藉,卻鼓足了信心、勇氣與毅力,走出中央研究院的象牙塔,投身到一個四面楚歌的曠野,希望為自由主義的理念薪火,做出一點傳承的貢獻,那種精神的動力,內心世界的意志與靈契,乃深受當代一群傑出的自由主義者的啟蒙、鼓勵和感召。20年後回溯起來,《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這種思想源流的脈絡,從自由主義的傳統這一角度觀察,乃一脈相承,尤清晰可鑒。

二丶台大傳承北大自由主義學風

要解析「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幾乎不必捨近求遠,先從個人最切近的師承談起。台灣大學求學一段歲月,乃是一生中最快樂、最充實的一段時光。記憶歷史系的敎授群,都是當代的名師。沈剛伯、姚從吾、勞幹、李濟丶董作賓、凌純聲、臺靜農、英千里、梁實秋;郭廷以、吳相湘、李定一;薩孟武,還有殷海光與許倬雲。這些敎授的學格,顯然承襲了極濃厚的北京大學的遺風。北大是近代中國自由主義傳統的搖籃與重鎭,從早期的嚴復、蔡元培、梁啟超、胡適、蔣夢麟到後來的馬寅初,蔚為一股自由主義的學風。這股學風由傅斯年的先知遠見,以台大為據點傳承到台灣,北大型的自由主義傳統的種籽,乃散播在海島,終於生根發芽,茂密成林了。其中最具關鍵性的人物是殷海光,他的力作《中國文化的展望》足以代表他的自由主義的歷史觀、價値觀與思想體系。他的兩大弟子,李敖與陳鼓應,還有一系列的人物,幾乎可構成一個學派。他們的終極關懷在大陸,有濃厚的大中國沙文主義的文化色彩,因此,這一類自由主義者可歸屬為「大陸型」或「祖國型」。

另一個自由主義的群體可以彭明敏敎授為代表。他在《台灣自救宣言》與《自由的滋味》所體現出來的自由思想的體系,可定性為「本土化」的自由主義的傳統理念。他早期接受胡適與薩孟武的影響,也習染了一些北大遺風,知識背景也廣涵了高度國際觀的視野,但由內在意識的覺醒,使他堅定地轉向本土化,成為一個先知型的台灣本土自由主義傳統的奠基者與守護神。他為此一職志犧牲奮鬥不懈,付出極大的個人代價,流亡國外20餘年,鍥而不捨,老而彌堅。彭敎授堅持「台灣主體性」與「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建國的基礎,不在於種族原姓、文化、宗敎或語言,而是在共同命運的意識和共同利益的信念」。他鼓吹新國民主義;提倡「住民自決」,希望把台灣從「東方專制政治的文化歷史決定論」的困境中解脫出來,超拔出來。這一派民主政治的思想根源,可遠溯到20年代「台灣文化協會」以及其後的「省憲自治運動」的先驅性的啟蒙和影響。這一自由主義的傳統深潛著浪漫的海洋文明的性格。逐漸蔚為一股強大的本土化的思潮,進而型塑成台灣獨立運動的理論基石,我們將這一類自由主義群,歸屬「本土型」,或「獨立型 。

另一類「國際型」的自由主義傳統的代表,以知識體系中的而又擁有高度國際學術聲望,在專業領域中臻入了卓越的成就和造詣的學人為典範人物,例如余英時、許倬雲、金耀基、張系國、杜維明、及坐鎭中研院的李遠哲與張光直等傑出的敎授群。他們無疑地都是學術自由與政治民主的崇信者與實踐者,他們在自由主義思想的基礎上有許多共識,超越了狹隘血緣與地緣觀,對民族主義的詮釋,也充滿了國際化的理念。以中硏院院長李遠哲來說,他在1月22日近史所舉行的「近百年中日關係研討」會中致詞時指出:「中國一百年前受到列強壓迫,海峽兩岸至今仍不能擺脫民族主義的歷史包袱,顯然不利於未來的發展。」他呼籲:「兩岸應該放棄過時的民族主義情緒,以更寬廣的胸懷走向下一世紀。」從國家至上的民族主義的觀點看來,國家主權與領土的完整當然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從自由主義的觀點看來,人權的保障,人性尊嚴的維護,住民自决的權利,乃至言論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免於匱乏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都是不可剝奪的。更可以質疑的是「主權在民」乃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為什麼台灣人民卻不容許以公民投票自決其命運呢?在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的絕對要求,與住民自決的相對要求的分野裡,如何探尋出一種動態的平衡,一條理性的道路,恐怕也是國際化的自由主義群,面臨的極嚴肅的政治課題了。

三、自由主義的眞諦

我們粗略地檢驗了台灣當代自由主義傳統中的三個群體,三個流派。那麼為什麼是自由主義呢?自由主義的理念與眞諦在那裡呢?衆所週知,自由主義的傳統乃是西方文明的精華。關於自由主義的詮釋,學派極多,衆說紛紜,百家爭鳴,莫衷一是。我們在這裡只裁取了一些最通俗的,近乎常識的觀念,對自由主義的意涵,稍做解析。

一般地說,「自由主義」(Liberalism)乃是一種廣涵的政治意識,強調「自由」(Freedom)與個體(Individual),進而延伸到人權的保障、人性尊嚴的維護等,從這些基本理念演化出來,第一個流派是一種「烏托邦」式的人間理想,強調自由自在的生活境界。在中國文化思潮裡,從老莊的哲理,到林語堂的生活觀,都充滿了這種浪漫的自由主義的色彩。老莊哲理,大家耳熟能詳,他們那種「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的「無為而治」的政治哲學,正是無政府主義的原始宣言。我要特別強調這一派「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對「隱私權」的尊重,以及「道並行不相悖,萬物並育而不相害,此天地之所以為大」的多元觀,都是非常嚴肅的,符合現代化自由主義理念的觀點。彷彿林語堂說過:「做人」比「救國,更重要,「生活」比「革命」更重要的話,都可用來詮釋「個體主義」,或「個人主義」的精義。

自由主義理念的另一個層面應該是一種「理性主義」(Rationalism),尤其是多元社會,多元價值觀所必須的寬容與開放的精神,更必須面對族群、民族、國家等集團價値觀的嚴厲挑戰。如何在理性基礎上,確立每一個領域的獨立性與自主性,以及自由意志的尊嚴,此所以胡適堅決反對意識形態化的敎條主義,提倡「多硏究問題,少談些主義」,到了晚年更體認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哲理。從另一個層面看理性主義的凊議形像,是必須具備批判力的,是一種「異議或「抗議」的精神。這種理念與經驗的累積,可以做為反省現狀,展望未來的參考原則,也正是社會改革與進步的動力,因此自由主義者往往也是一個社會的改革主義者。英國的費邊社(Fabin Society)與當代理性主義的哲學家羅素,即是近代西方自由主義最具典範性的代表。

最近,台灣成立了「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推出「自由論壇演講系列,是台灣首次有系統介紹自由主義的基本學說,進而反省討論自由主義的現代社會所能發揮的作用與功能。台灣戰後幾近半個世紀以來,在威權體制與獨裁統治的籠罩之下,累積了非常多的問題,慣性支配力是根深柢固的,弊病的改革決非易事。以去年省市長選舉過程來觀察,傳播媒體的公正性與超越黨派的客觀立場,便大大值得質疑。所謂「三大電視網」與「兩大報系」對新聞的壟斷,便牽涉到「傳播媒體與新聞自由」的嚴重課題。從新聞哲學的觀點看傳播媒體的功能,無論報紙或電視都是社會的公器,要為廣大民衆提供訊息,維護人民「知」的權利,進而培養「有見識的社群」發展社會輿論的力量,不容任何野心家運用陰謀手段誤導公衆的判斷力。因此做為「公器,傳播媒體必須開放,其運作的權力也必須監督與制衡,即此一端,足見「新聞自由」的重要性了。

四、自由主義的誤導與內在矛盾

自由主義精神的詮釋、傳播與闡揚,固然有助於台灣社會發展自由開放的制度與文化,但自由主義的誤導與曲解,也往往推演出社會的動亂,分裂與失序的危機。法國大革命的暴亂,使自由變成罪惡的藉囗。「自由」與「平等」兩個價値觀,始終有一種弔詭式的(Paradoxy)的矛盾,自由傳統中的「精英主義」(Elitism),在實踐過程中,往往背離了平等主義的基本人權觀,特別是種族優越論者,或階級優越論者最容易犯下這種嚴重錯誤,在人類文明史上導致那無數的屠殺、動亂、戰爭災難與浩劫。希特勒的納粹黨集體謀殺猶太人,史達林殘害烏克蘭農民,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台灣的「二二八事變」都是血跡斑斑的歷史見證。自由主義思想傳統中的另一個弔詭式的矛盾,乃多元社會力與多元價値觀一旦形成,社會文化的分離性與分裂性連鎖地推演又依靠什麼超越的力量來「整合」(Intergretation)呢?社會的「穩定性」(Stability)的動搖,一種文明秩序的倫理觀的錯亂景象,又要依靠什麼超越的力量來拯救呢?即以我們生活中的美國社會而論,20多年來,我親身經驗,見證這個社會的敗壞、沉淪、墮落,彷彿在一部吉朋(Gibben)的《羅馬衰亡史》(The Decline and Fall OfRoman Empire)。30多年前,精神分析學家佛洛姆(E.Frum)與日本的鈴木大拙合著《禪與心理分析》即曾指出西方人正處一種「精神分裂性的無能」,追求理性主義,卻沒有能力體驗愛心和靈性的情操,更不用說東方哲理所闡揚的心靈解放了,這種「理性世界」與「感性世界」由疏離而分裂的結果,乃使西方經歷一場「精神危機」,造成一系列的「時代症候群。這種「精神危機」和「時代症候群」也浮現於台灣及其他亞洲社會,犯罪和暴力狂潮的氾濫,金權與黑道的橫行,破壞了人類文明整體的價値觀。這一切「世紀末的現象」,都應該是當代自由主義者,所要面對與關切的嚴重課題。

五、台灣社會的多元化 。台灣四百年來移民的過程與歷史背景,構成了台灣社會基礎結構的第一個最明顯的特質,即「多元化」。族群的多元化,社會力的多元化,價値觀的多元化,文化屬性也是多元的,涵容了高山族的原始文化,中國漢民族文化,西洋文化,還有日本文化。

日本殖民統治台灣垂半個世紀之久。後藤新平銳意經營台灣,貫徹了殖民統治的三大政策;皇民化、工業化、基地化,企圖把台灣建設成為南進的橋樑,海洋帝國的一個跳板。50年前,台灣繼承了日本明治維新現代化的遺緒。再上溯到鄭王朝的建立,憑藉的不僅是武力,更重要的是16世紀以來,海上貿易的新動力。鄭芝龍以海盜起家,所以鄭王朝可以說完全依賴海上的商業力量建立的政權,它象徵了東亞海洋時代的開始。再上溯至荷蘭統治台灣3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憑藉了軍事、宗敎、組織三種力量,相當有效地經營了南台灣的領域。那時候台灣還處於草昧階段,連橫在《台灣通史》描述的境況是「土番所處,海鬼所踞,未有先王之制」的野蠻狀態。喀爾文敎派荷蘭傳敎士首度傳播到了台灣,卻沒有產生深遠的影響。但是,荷蘭統治下的台灣,已經開始了轉囗貿易,成為日本、中國、南洋與歐洲等地貨品的集散中心,可以想見當年安平港的繁華。

所以從16世紀到17世紀,台灣一進入歷史時期即躍入以貿易為導向的海洋文明體系。由荷蘭人充當「首動者」(Prime Mover)的引導與開拓,貿易竟成了日後台灣歷史與社會發展的持續性特色。也可以說,台灣的開發,與世界走向海洋時代,大體同時,所以一開始便納入世界史的範疇。加上閩粤移居台灣的族群,天賦便具備活潑、浪漫、好奇心,以及冒險犯難的拓荒精神。這些歷史背景,有力塑造了台灣社會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導向的特質,而且在族群融合方面,也表現出濃厚的海洋文明的性格。這一切的性格背景與特質,為台灣自由主義的傳統,提供了優越的生態條件。型塑出極具開拓性和創造力的人文環境。

六、台灣的四大權威體系和四元文化

從族群分化的角度看,台灣的族群是四元化的:高山族(即10種原住民),福佬族(即閩南一帶大部份是漳、泉的移民),客家族,以及戰後移居台灣的外省族。從台灣社會力的多元觀點看來,至少也是四元化的,即以李登輝為代表的行政體系,是一種政治權威;以李遠哲爲代表的知識體系,是一種學術權威、以證嚴法師的慈濟世界代表的信仰體系,是一種宗教權威;以王永慶(台灣的經營之神)爲代表的企業體系,是一種經濟權威。再以文化結構來看,也明顯表現了四元的特質,即高山族原始文化,中國民族文化,日本文化,西洋文化(荷、西、英、美),因此總結地說,當前台灣所展現出來的,乃是一個典型的海洋性格取向的開放的、多元的文明秩序,與中國大陸性格取向的、封閉的、高度封建一統論的文明秩序,恰成一種強烈的對照。兩個社會異質性如此巨大,如何運用劇烈的暴力手段強行統一呢?

七、結論:多元價値觀的和平統一

自由主義的傳統乃是西方文明的精華,一部英國史也是根據自由主義的傳統發展出來的。美國立國從獨立宣言,林肯的蓋茨堡演說詞,威爾遜的14點原則到羅斯福的四大自由,以及聯合國憲章有關世界和平人類福祉,基本人權的倡導,都顯示了自由主義傳統的精神。特別在族群融合方面,以多元價値觀的偉大胸懷,才有可能塑造從一個「民族大熔爐」(Melting Pot),一個達爾文遺傳優生論的「基因池」(Gen Pool Theory)。中國擁有12億的人囗,百餘種方言,56個民族,而各族群的宗敎信仰,風俗習慣,文化的特質差異性均相當巨大,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並不多見,如此龐雜的社會,如何依靠單元的政治力加以統合呢?

所以中國政治家「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謀略是富有高度政治智慧的;既然說「和平」,就排除了戰爭的暴力手段,既然是「兩制」便隱涵了多元化的價値觀;既然有「50年」不變的承諾,便要容忍長遠的和平演變的過程。

當代自由主義者應聯結起來,整合起來,凝聚出一種共識,燃起腳前一盞明燈,承擔一項歷史使命,以理性的、寬容的、多元價値觀的胸懷、態度和立場,爲統獨爭議與族群融合的困境,探尋出一條光明的康莊大道。

〔編按:本文是郭正昭博士在1月4日紐約《僑報》「兩岸關係座談會」上的談話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