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一致向日本算總帳
團結一致向日本算總帳
建立在中國犧牲上的日本第一
近幾十年來,西方的亞洲學專家,每每喜歡談論何以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始,短短數十年,得以完成其現代化,一躍成為世界強國,而中國雖是努力再三、革命不斷,卻仍是貧窮落後,過去學者們的解釋總是從文化傳統、政治狀況、價值觀念、社會習俗等角度來議論,結果多半給人一種似是而非的印象。
中國自鴉片戰爭開始,積弱即已暴露無遺,可是事後仍然有同治中興洋務之興建,可是自從甲午一戰敗潰之後,整個國家就一蹶不振,自甲午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內有革命運動和軍閥割據,外受帝國主義的連年宰割與侵襲,於是現代化工業之發展,始終遲滯不前。甲午前之30年當中,尚有相當規模之建樹,如船塢及軍事工業的興建,礦場鋼鐵業之設置,海軍隊之訓練,犖犖大者,不乏其數,然自甲午以後,幾乎指不出任何稍有規模的設施,此故安在?
本文所指的論證,是要從經濟立場說明,自甲午戰起,到二次世界大戰為止,中國工業化,現代化所需求的資本和資本累積的潛力,幾乎全數用來提供日本現代工業建設與軍事建設之需,換言之,戰前日本現代化所以能有奇蹟性的飛躍式發展,並且對內未曾發生通貨膨脹之苦,對外又無舉債纍纍之累,其所以能得到如此輝煌之成就,很大程度上是有賴於向中國長期的榨取和徹底的剝削所致,也就是說,日本戰前現代化的成功,是建立在中國的犧牲,向中國持久的勒索,從中國不斷輸血的結果。
資本積累的目的是基礎建設
在列舉數字和史實之前,謹先提供一個公認而簡單的理論基礎,此理論是任何一個社會,在其現代化的過程之中,必須經過一國資本累積的階段,這個資本累積的目的,是用來作社會一般性的基礎建設所必須有的投資,用近代美國經濟史學家羅斯托(W. Rostow)所用的名詞來說,這就是一般社會基礎性建設的投資,即Social Overhead Capital Investment ,羅斯托稱這種投資是社會現代化的先決條件之一。這種資本的累積之必要性,也是所有經濟學家皆同意的。這種投資的內容,包括交通系統的設置,基礎工業的建立,能源的開發,以及國民教育的普及。這類投資通常不是個人力量所能達到的,也不是投資後,直接可以即刻賺回來的。即使是美國,直接間接,也經過政府籌劃協助而得以完成的。
失去資本積累力量的中國
以下本文將從兩方面來說明,第一,說明甲午戰後何以中國失去了資本的來源和資本累積的力量。這些資源大多數是用來提供日本,作為日本建設工業和現代化所需之來源。第二,日本從中國榨取所得之賠款,以及殖民式剝削所得之利益,皆成為日本現代化穩定金融的基礎,日本一般社會性基本工業建設的財源,以及由日本軍備擴充成為強國的必要經濟條件。這些史實,是西方學者經年累月研究後所提出來的結論。
第一,甲午戰後,何以中國集聚資金的能力全然為之剝奪殆盡了呢?最明顯的理由,是因兩筆大賠款所致。第一筆賠款是甲午戰後《馬關條約》所強加的。第二筆款項是八國聯軍後庚子賠款向中國所索取的。
《馬關條約》日本向中國索取的賠款是白銀二萬萬兩,由於三國干涉還遼。賠款數字又加了白銀三千萬兩,再加上戰爭期間,清廷所舉的債務,所有總數共達白銀三萬萬兩左右。這筆數字是當時清廷三年收入之總和。這筆款項,一半借自俄法銀行集團。此數加上利息,到1940年償清時之總數在白銀六萬萬兩左右。
第二筆賠款常稱為庚子賠款,是拳匪之亂八國聯軍戰敗的結果。總賠款數是白銀四萬萬五千萬兩。其時,向外國貸款已無處可貸,故是用中國整個關稅和鹽稅的收入來作抵押。因不能一時付清,分40年來付,加上利息,其本利和到償清之日,約為白銀十萬萬兩。事實上,由於美英所得之數,日後歸還中國作為教育基金之用。到世界大戰爆發,德國部分也停止了支付。不久帝俄部分,也因俄國革命而終止,故到1940年,這筆款項之支出。總數未到四萬萬兩,而其中對日本部分幾乎全數償清。
以上兩筆賠款實際支出的數字,據費正清等學者的計算,將近白銀十萬萬兩。而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付給日本鬼子的,換言之,自從1895年開始,中國背債纍纍,每年要向日本,輸出大批黃金和白銀。自同治設立海關開始,其收入是用來作為工業建設、以及現代化的財源所由。自此二筆賠款開始,不僅收入全然泡湯。連鹽稅收入,也一併交給了日本。中國所可能集聚的一點餘資。幾乎全被壓榨無餘了。中國自此失去了集資的能力,從何而可以再談交通網的設置,基礎工業的興建?國力也自然一蹶不振了。故不論由何人來當政,也無法把國家置諸現代化的道路上。從經濟立場來看,就是這樣一個結果。
剝削中國是日本發展的腳凳
另一方面,試看日本的景況,都全然相反。從甲午到二次大戰結束,這50年,日本是飛躍騰達,其對中國的收刮和剝奪是可以分三個時期來看︰從甲午到日俄戰爭的十年,是收刮金銀和現款的時期。日俄戰後到九一八是殖民經濟的剝削時期。九一八到二次大戰結束是直接侵佔,全面收刮時期。簡言之,日本的近代發展史,沒有一個時期不是大量從中國收刮、剝削、壓榨來供應其發展所需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僅就第一個時期來看,日本從中國收刮的現金完成了些什麼建樹呢?試引幾位近代西洋日本權威的研究來看。
老一輩的日本近代經濟發展史權威,普林斯頓大學的拉克吾教授(William Lockwood)指出,明治維新的頭25年,日本經濟建設無所成就。工業化的項目,亦甚有限。生產方式,大多停留在手工業階段。
自從1890年代中期以後,一切都起顯著的變化。這些變化無疑由於中日戰後所得的果實。第一,由於自中國所得的現款,使日本黃金的存量大大增加,致能在1897年改為金本位,成為穩定日本近代金融的基礎,其次,日本得以大大擴充軍備,十年內軍力加強了四倍,以作為向帝俄挑戰的準備。由於軍事運輸,政府對航運與造船業的種種優惠,使造船運輸業於短短數年之中,倍加於前。基礎鋼鐵工業之生產,由中國賠款,能於九州建立最大的矢田鋼鐵中心,1896年興建,1901年投產。原料供自漢冶平公司。此外,新興銀行、中小企業與商團的發展,如雨後春筍。這些急速的發展,全未受到過外債之累。查其原因,多是得自中國壓榨之結果。
向中國剝削用來興建日本之說,早在1916年,便為西方學者所指出。麥拉倫(Walter McLaren)在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發表的明治時期日本政治史一書中已指出,甲午戰的中國賠款至少使日本完成四件工作︰一、付清其戰時用的軍費;二、擴充其軍備到足以向帝俄挑戰;三、建設其新得之殖民地--台灣與朝鮮,以作其進一步剝削之基礎;四、發展其重工業,作進一步軍事工業發展之腳凳。
哈佛大學的日本專家們在賴世和(Edwin Reischauer)領導下所研究的結論是日本自甲午一戰到歐戰爆發,這20年工業發展的飛躍,不論港口、鐵道、橋樑、水庫、鋼鐵、造船等以及各種軍事工業之興建,幾全數是靠自台灣、朝鮮和中國大陸之剝削所致、亦即甲午戰後,短短的幾十年,日本工業發展能創出如此成績--原料生產增加三倍,工業產品增加十二倍(是此期世界平均增產之四倍)。出口品增加二十倍,這些的增進全與向中國的剝削和榨取是不可分割的。
至於日本在甲午戰後急速的軍事建設,英國的日本專家畢思禮(W.G.Beeseley)說得最清楚。他對甲午戰後中國賠款對日本軍事建設之研究,尤為細到。畢氏指出,日本於戰後三年之內,將第一線的陸軍擴充加倍,騎兵與炮兵於同時期內,分別為獨立兵種。步兵與炮兵所用的火器,全然翻新。至於海軍艦隊的擴充,更不在話下,到日俄戰前,主力戰艦增加了四艘,巡洋艦增加了16艘,驅逐艦加多了23艘。此外,各種大小艦艇加建了六百艘之多。每年軍事預算,甲午戰後較甲午戰前,增加了四倍。而軍事費用能以如此之擴充,政府無需有任何之外債。其故安在?這便是因來自中國之賠補。自此,日本的軍費不但大增,再加之以重工業的發展,造船航運業的加強,鋼鐵及基礎工業之興建,皆由於中國不斷輸血和政府大力推動下,而完成的。
在如此大規模的興建下所需要的原料和勞工也是顯而易見的。普林斯頓大學的強生教授(Marius Jansen)在他的近著中說得極為明白,甲午戰後,日本以在中國新開港口,設立工廠,用中國的原料,賤價勞工,以及銷售於當地的市場,以謀暴利。強生發現在甲午之後,日本將其賤價輕工業品的生產,如低檔的綿織品、火柴肥皂等日用品,蹩腳的兒童玩具等,皆轉向在中國之口岸來生產。
團結一致向日本算總帳
以上這種殖民地的經濟剝削、長期吸取,是日帝在中國第二時期榨取的特色。九一八之後,日本軍國政府,透過中國各地區的偽政權,侵佔中國國土、徵糧納稅、徵兵徵工,進而姦淫婦女、荼毒百姓,加上種種暴行,無惡不作,對於中國同胞的凌辱,更是罄竹難書。
如今到了80年代晚期,中國仍相當貧窮落後。多少與日本50年的剝削、壓榨、和荼毒不無關係。不論是站在二次大戰中國勝利的立場,或是僅以人道立場來看,中國是應當向日本結結帳了,這筆帳,不是任何領導或任何政權可以替老百姓慷慨了之的。幾十年來,犧牲的是中國老百姓,受辱的也是中國老百姓,流離失所的也是中國老百姓,中國的老百姓應當起來向日本結一次帳。
(本文原載《九一八紀念特刊》,1988年9月,美國紐約出版)◆
社論
社會主義與中國改革前途
七七與日本侵華
彼岸觀點
每月評論
台北觀察
青年之聲
大陸事情
歷史檔案
通訊
編輯室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