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高峰會議的觀察

福蜀濤
(英國.倫敦)


一、

一個全球儲蓄匱乏的幽靈正在世界經濟體系裡徘徊。這是七大工業國領袖在倫敦高峰會中難以迴避的幽靈。

東歐與中東對資金的需求不斷增加,而歷來偏低的儲蓄率早已激高利率,進而威脅到世界經濟的成長。為應付這種局面,美國決策者已呼籲降低掛牌利率。

對開發中國家而言,儲蓄匱乏早已不是新聞。20年前是資金完全由已開發國向開發中國家輸出,而今天照世界銀行的開發報告所說,是資金全向已開發國輸出。

造成這種轉變的主原因是已開發國的毛儲蓄額銳減,1974-79年間還佔她們總收入的23.1%,1980-90年間只佔到0.6%。

其中民間儲蓄減少一點五個百分點,政府儲蓄減少一個百分點,在比率上政府儲蓄降幅更大。

結果是工業國經常帳收支由1967-73年間占總收入1.1%的剩餘轉為1980-90年間占總收入0.3%的赤字。

1988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會員國儲蓄佔全球總儲蓄的74%,投資則佔到全球76.2%;中低收入國家儲蓄佔21.6%,投資卻只佔20%,剩下的儲蓄都流到經合組織去了。

但要著重指出的是,照資料所說,1988年全球儲蓄仍超過投資1,350億美元,表示世界與它本身的經常帳收支出現剩餘。不過趨勢卻相當明顯:中低收入國經常帳剩餘由1974-80年間占世界總收入的0.1%增到1980-88年間的0.5%,但同期間它們的投資額卻從占世界總收入的6%降到4.5%。

開發中國家投資下降是全球儲蓄減少造成利率上揚的結果。1950和60年代,實際利率在1-1.5%間浮動,70年代下半期降到負利率後隨即躍增到4-5%。

70年代末期,金融機構大量貸款給開發中國家,80年代初期,在美國轉而需求資金的情況下實際利率上揚,許多開發中國家因此無法償還本息。結果在開發中國家內可供投資資金下降。世銀估計,實際利率上漲一個百分點,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會因此減少0.2個百分點。

國際貨幣基金估計,今後五年內,工業國的經常帳赤字會增到總收入的0.6%;世銀也預測道,今後數年中,實際利率的上漲會進一步減緩世界經濟的發展。

看來問題倒不在儲蓄的匱乏(一直就不足),而在資金的供需差距是否會進一步拉大。工業國的政策舉足輕重:美國只要增加占國民生產毛額1%的儲蓄,即足應付東歐、蘇聯所需的資金。

已開發國的儲蓄會隨美國預算赤字下降而增加嗎﹖恐怕不太可能。倒是有二件事可以肯定的:短期掛牌利率的降低不會增加全球儲蓄資金的供應量;其次不能設法降低日本的經常帳剩餘。德國已陷入赤字之際,日本成了唯一的大儲戶,她存款越多越好。

二、

7月17日七大工業國表示同意用六點計畫「將蘇聯整合到世界經濟體系中來」,其中無一牽涉到現金援助。前晚飛抵倫敦的蘇聯領袖也相當知趣,連西方專家預期他為穩定盧布可能要求的資金援助都隻字不提。

六點計畫中,除了答應用幾個國際組織協助蘇聯經濟改革和邀請戈氏明年再次出席德國主辦的七大高峰會外,其餘如改國防工業為民生工業、加強行銷、增進國際貿易等計畫,說實在的,倒不如建議戈氏在蘇聯推廣具體的「台灣經驗」省事。

倫敦七大高峰會中值得注意的一個結果,大概要推東道主英國首相梅傑特別強調的限武問題。昨天由布希和戈巴契夫共同宣佈的戰略武器協定在限武問題上樹立了新里程碑,對未來世界經濟會有舉足輕重影響。

雖然協定還有些技術問題未解決,但大體上雙方已首度同意削減而非凍結各自的戰略武器,布希與戈巴契夫也表示他們將在7月30、31日的日內瓦高峰會中籤署這項協定。

依照這個協定,美蘇兩國要各自削減30%的戰略核武,減幅雖不及原先擬訂的50%,但畢竟是兩國頭一次同意削減。

由於近年媒體焦點都放在蘇聯經濟問題上,限武、裁武對美國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倒少人提及。

美蘇冷戰可說在美國獲勝的形勢下結束,對美國而言勝利當然值得驕傲,但不能忽視二次世界大戰後繼歐洲興起的美國經濟,它在戰後的繁榮中很大部份是靠東西冷戰局面支撐。

美國經濟在1980年代的風光,有一大部份原因要歸功當時雷根總統在美蘇已經開始和解之際仍不惜血本增加國防支出。雖然因此為美國積累了空前的預算赤字,但畢竟在80年代美國也有過一段風光日子,雷根還成了近年來美國極受歡迎的總統。

今後在刺激經濟繁榮上,美國能否找到冷戰的代替品是當權者必須面對的課題,也是他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至於英國國防大臣近來為了削減國防訂單、裁撤冗余兵員而在英倫三島引起的激烈爭議,如果與美國找不到刺激經濟繁榮的冷戰代替品對世界經濟所產生的影響相比,這些在英國國防廠商遊說團(即令將美國廠商算進來)主導下的爭議不過是茶杯裡的風波而已。

從這個層面來看,英國政府倒應安排為七個「小矮人」提供服務對象的「白雪公主」歌劇答謝戈巴契夫,怎好安排女王和七大領袖陪他看「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