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眾者必失眾

評美國《紐約時報》

聞銘


當前,中美關係呈現改善的勢頭。這不僅對中美雙方的長遠利益,而且對整個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都是十分有利的。美國許多有識之士,其中包括一些曾對中國有過偏見或誤解的「思想庫」人士,正在以積極的姿態,推進這一勢頭的發展。

然而,美國某些新聞媒體在對華報導上,依然固守其傲慢與偏見,不僅對中國進行無端攻擊,而且對主張改善美中關係的美國人也橫加指責。在這方面,《紐約時報》的幾篇文章可為佐證。

自去年以來,《紐約時報》登了若干文章散佈「中國威脅論」,鼓吹要對中國實行「全面遏制」。最近,它又接連發表文章,指責美國政府調整對華政策,將其比作當年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它使用十分尖刻的語言攻擊一些美國企業家「在思維、言行上都跟著北京走」。它鼓吹美國政府要對付中國「排外的民族主義和好鬥的實用主義」。更有甚者,這家報紙還載文號召「抵制中國貨」,以迫使美國政府對華採取強硬政策。

《紐約時報》文章的氣急敗壞之態,連美國新聞界人士都覺得太出格了。它反映出在美國有那麼一些人至今仍頑固地抱著冷戰心態。他們極不願意看到「全面遏制」中國政策的失敗,字裡行間流露著一種明顯的失落感。

「美中發展經貿關係,得利的只能是中國人,而不是美國人。」這種話根本經不起推敲。眾所周知,中美兩國在經濟上有極強的互補性。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中國是美國的第五大貿易夥伴。兩國發展經貿關係是互利互惠的。據統計,中美經貿每年以15%左右的速度遞增。去年兩國的貿易額高達408.3億美元。如果取消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美國的消費者每年將不得不多付出150億美元,並將造成20萬人失業,美國的小麥、化肥、飛機等產品在中國市場所佔的大量份額將有可能被別人佔有。克林頓總統表示,一個安全、穩定和繁榮的中國符合美國的利益。這才是正確的判斷。

至於《紐約時報》提到的美方在對華貿易中的鉅額赤字,連一些美國報紙都認為被過分誇大了。據《今日美國》報導,美中商會認為,美中兩國的貿易差額被誇大了50%,中國已取代日本成為導致美國貿易赤字的主要國家的說法是一種誤導。美國學者雷格.馬斯特爾在為美經濟戰略協會撰寫的一份報告中明確表示:「解決美國貿易赤字的辦法並不是我們不買中國貨,而是要讓中國人購買美國貨。」

還有人在《紐約時報》上就中國弘揚愛國主義做文章,試圖給美國人一個錯覺:中國到處都籠罩著排外情緒。然而,凡是到過中國、同中國人民有過直接接觸的外國人,恐怕都不可能產生這種感覺。中國願意同所有平等待我的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中國的對外交往活動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頻繁,中國社會正在向更加開放的方向發展。這一切都是不爭的事實。某些人的偏見比無知更有害。

中國人民在涉及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問題上是認真的,他們迫切希望祖國發展、強大和早日實現統一,這種愛國主義的熱情無可指責。而且在中國,絕大多數人的愛國主義很有理智,把中國人民理性的愛國主義說成是排外的民族主義,這無非是想給中美關係的改善再設置一道障礙。

縱觀中美關係近50年的歷史,從1949年美國對華實行封鎖政策,到1972年尼克森總統訪華,實現中美關係正常化,直至今日美國對華實行「接觸」政策,這一切都不是以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新聞媒體理應順乎歷史潮流,尊重事實,積極推動兩國關係的發展。如果《紐約時報》仍像其幾位論者那樣囿於一孔之見,重彈前朝曲調,遲早是要失信於讀者的。

(原載1996年12月20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