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地方產業

首長赴大陸責無旁貸

汪明生(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最近開放地方行政首長赴大陸訪問的政策,除代表兩岸關係的重要進展外,更應積極地與提升國家及地區競爭力的主題一併視之,並兼顧謀求目前台灣產業轉型及高失業困境的突破。

近十年來,台灣本土建設發展模式的轉型、加上大陸各地(已不只是沿海)風起雲湧的蓬勃發展,乃至全球經貿體系的重組都顯示地區經濟發展時代的來臨。然台灣在同時進行政治民主化建構的過程中,此以經濟發展為主軸,並強調地方自主的基本發展概念卻迄今仍難獲中央單位充分的支持,而地方政府在爭稅爭權之餘,亦少見主動扛起責任、自我期許,而除產業界外的社會大眾以及監督施政的民意代表更普遍缺乏以引進產業、創造就業機會,與增加地區所得為最高指導原則的共識。

民主國家如美國的地區經濟發展也是歷經將近半世紀的修正與擴散才逐漸成形、產生效果。而其發展過程與方式又可大致分為供給面(自1930年代至1970年代)及需求面(自1980年代起)二種,前者系以降低產業生產要素之成本(包括土地、勞力、資金)、吸引外資,並與其他地區形成招商競賽為主;而後者則系以為在地的新創與既有產業開拓外地市場,並以策略規劃方式有選擇地促進地區產業與產品的開發與經營。半世紀以來的經驗更形成對地區經濟發展要件的明確認識:

第一是必須公私協力(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廣義而言,即政府必須為企業塑造一良好的經營環境,並密切結合私部門有遠見、具專業及管理技能,及公部門可承擔風險與具整體資源分配能力的長處。

第二是分權化,即聯邦對州及地方在財政、貨幣、貿易、土地、環保及勞工政策上的授權鬆綁,並刻意讓地方形成「創造就業機會」的競賽。

第三是不靠規劃,即系以產業與就業機會的增減及地區優劣勢的發揮與迴避為主的策略規劃,來取代傳統上以土地及公共設施提供為主的藍圖式規劃,並強調地區各界對策略發展目標及手段共識的參與及達成。

第四是強調資本的重要性,亦即確認資本與產業的創造比勞力來得根本與重要。換言之,要確保就業率與勞動生產力的提升,根本之圖還是在於產業資本面的投資與改善,而非勞工的技術訓練與福利提供。

以美國為例,自1980年代開始,由於來自聯邦的種種地方補助減少,雷根政府亦鼓勵州與市自力更生、謀求出路。在1985年的全國市長聯席會議上,「如何尋求與私部門合作,以填補聯邦補助款減少所產生的資源空缺」成為大會的主題。此政策調整的基本假設為:私部門所擅長的效率、效果及遠見是促進國家與地區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但需要政府提供足夠適切的誘因與協助,則必能形成地區經濟發展的良性競賽,將產業與地區資源分配的過程與結果適切化。

而對各地方經營環境的評估則系由數個民間或非營利經濟發展機構完成與公佈,成為企業選址決策的重要依據;反觀台灣,則除了企業經營本身的評比資料(如天下一千大)外,對各縣市企業經營環境的評估則似乎尚付之闕如而有待加強。而對各種企業選址考量調查的重要發現為:各地方政府在租稅方面提供誘因的效果對企業而言主要在於形式而非實質,亦即此舉系主要顯示地方對企業的歡迎,但基本的決定因素乃在於勞力、土地及市場可及性等方面。而在對勞力與土地相對較不易發揮的情形下,地方政府最能致力協助的即是為地方企業尋求市場出路,進行產業行銷。

此外,對地方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指標──創造就業機會──長期研究的主要結論有二;第一是,決定某地就業機會增減的最主要因素為當地企業家數的增減與擴張或收縮,而非企業的遷入與遷出,前者與後者的比例十分懸殊,平均約50比1;第二是,就業機會的創造愈來愈靠中小企業,自1970年代至1980年代就業人數在20人以內的企業創造了66%的新工作,一百人以內的企業創造了超過80%的新工作。

而對目前台灣各地方行政首長常掛在嘴邊的「高科技產業引進」,據美國的地方經濟發展經驗顯示:

一、高科技產業所創造的新就業機會較少;

二、高科技產業亦無法避免其他產業所必經的景氣循環;

三、高科技產業極須聚集效果,換言之,新增者多選擇在有數的既有集中地區,而不會均衡普及分佈至其他地區;

四、地方政府對促進高科技產業成長的所知所能極為有限,更不易影響與促成。

總結上述,地方政府在經濟發展上最能與最應發揮的即是:如何為在地的新創與既有企業開拓外地(包括國內外)市場,並以策略規劃方式選擇性地促進地區產業與產品的開發與經營,亦即前述的「需求導向的地區經濟發展」或「地區產業行銷」。因此美國幾乎每一州皆會在紐約市設立經貿辦事處,許多州更自1980年代起至世界各主要經貿發展地區(包括中國大陸)設立地方性的經貿辦事處。

以此檢視目前的兩岸關係與經貿發展,則台商早已大量赴大陸投資設廠,走在政府政策前面。長遠觀之,台灣各地方更應主動及時在政府主導下進行策略式的發展規劃思考,以鞏固與促進地方自身的產業發展利基,否則一旦直航三通,除了一時好奇與激情所帶來的人潮與商機外,恐怕更大的衝擊是加速各地產業與人口的赴陸外移,則台灣的地方發展更是前途堪虞。

陸委會總算在各界千呼萬盼下開放了地方行政首長的赴陸之旅,但除了文教活動外,似乎亦應早日允許地方首長進行以促進經貿交流為主的地方行銷活動。而除了新竹市與宜蘭縣等少數地區外,其他各縣市則亦應早日開始由政府主導進行與完成獲得地方產、官、學、民、媒等各界參與及共識的策略發展規劃,則台灣近年來民主政治的發展成果方能與40年來的經濟奇跡充分結合、一併展現,不但對內可確保與促進國家與地區產業與經濟發展為主的競爭力的提升,對外更才能在兩岸互動交流中獲得長期最大利益的確保與增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