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課程的新動向

國民中學一年級的「認識台灣歷史篇」《課程標準教材綱要》與教科書章節目錄

編輯部


台灣五十多年來,中學歷史課程──包括國民中學(初中)和高中,分為「本國歷史」和「外國歷史」兩大類,其中國中「本國歷史」共三冊,分別在國中一年級上下學期,二年級上學期講授。其中有關台灣的歷史,分散在各章節適當的地方講,也就是把台灣歷史放在中國歷史的大框架之中。編者

民國84年教育部修正的《國民中學課程標準》,把「本國歷史」從三冊減為二冊,在國中二年級上下兩學期講授,每週二節,另外,從過去課程所列的歷史、地理、公民三科中,分別抽出一冊改為「認識台灣歷史篇」、「認識台灣地理篇」和「認識台灣社會篇」。在國中一年級施行,上下兩學期,每週一節。

以上所列新課程,將從下學年一即民國86年9月開始實施,今後對於青少年的歷史記憶將產生何種影響還不得而知,本刊謹將「認識台灣歷史篇」之《課程標準教材綱要》及教科書章節,列印於後,以供參考。

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課程標準

教材綱要

導論

一、考古遺址與原住民的部落社會

(一)考古遺址

(二)原住民的部落社會

二、國際競逐時期(荷蘭、西班牙)

三、鄭氏治台時期(或明鄭時期)

(一)政制建置與文教發展

(二)屯墾與貿易

四、清領時代前期

(一)治台政策

(二)農墾與商業

(三)漢人社會的建立與發展

五、清領時代後期

(一)開港與國際貿易

(二)日軍侵台與治台政策的改變

(三)近代化的經營

(四)反割台與「台灣民主國」

六、日本殖民統治

(一)統治政策及其演變

(二)殖民經濟的發展

(三)差別待遇的新式教育

(四)抗日及政治文化運動

七、中華民國在台灣

(一)戰後初期台灣的政局

(二)戒嚴體制下的政經與社會

(三)解嚴後多元社會的發展

(四)中共威脅下的國防與外交

八、未來展望

國民中學《認識台灣》(歷史篇)全一冊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史前時代

 第一節 文化演進

 第二節 原住民社會

第三章 國際競爭時期

 第一節 漢人與日本人的活動

 第二節 荷蘭人與西班牙人的活動

第四章 鄭氏治台時期

 第一節 政治與文教

 第二節 墾殖與貿易

第五章 清領時代前期

 第一節 政治演變

 第二節 經濟活動

 第三節 社會與文教發展

第六章 清領時代後期

 第一節 開港與國際貿易

 第二節 日軍侵台與清廷治台政策的改變

 第三節 建省後的積極建設

第七章 日本殖民統治

 第一節 台灣民主國與武裝抗日

 第二節 政治與社會控制

 第三節 殖民經濟的發展

第八章 日據時期的教育、學術與社會

 第一節 教育與學術發展

 第二節 社會變遷

 第三節 社會運動

第九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政治變遷

 第一節 戰後初期的政治

 第二節 中央政府遷台後的政治發展

 第三節 外交與兩岸關係

第十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文教與社會

 第一節 經濟發展

 第二節 教育與文化

 第三節 社會變遷

第十一章 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