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差院士的尚方寶劍

談《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修訂與教科書的編輯

王仲孚(台灣師大歷史系教授)


3月20日,《聯合報》第3版刊載了一則令人矚目的消息:「高中歷史,台灣將作主軸」,「教科書編審大突破,規劃88學年度起高一上歷史整學期讀台灣史」。

原來國立編譯館為了高中新課程的實施,組成了「高中歷史教科書編輯委員會」,主其事的一位院士聲稱,該委員會已達成「共識」,認為新頒布的高中歷史課程,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而提出了他自己的「新構想」。在此前一天晚上,《聯合報》記者曾打電話徵詢我對此事的看法,我直接的感覺是:荒謬絕倫、不可思議。所以對記者表示,這位院士個人的學術特殊觀點,在沒有透過著作,並經學術界檢驗之前,不可放入教科書當實驗品。

我所指荒謬和不可思議者,尚未涉及「台灣為主軸」、「同心圓」式的教學課程內容及理論,而是指國立編譯館「教科書編輯委員會」的主任委員,竟可以用達成「共識」的方式,一聲吆喝,就否定了教育部剛剛公佈、尚待實施的《課程標準》,事後,不僅其個人仍喋喋不休,與其理念「契合」的某報繼之隨聲附和,美其名為「史學革命」,某私立大學歷史系主任(現在的系主任是選舉產生為系服務的,與學術成就無關)更站邊表態,說甚麼課程有何不可改變云云,從一片瓦釜雷鳴之中,除了其作此重大的改變用心,已昭然若揭不必多說以外(這大概也是許多史學界的人不願去說它的原因),我發現包括這位院士在內,似乎不甚瞭解《課程標準》和教科書之間的關係,以及產生教科書應經過怎樣的程序。如果這些一概不知,那麼問題就模糊了焦點,不能瞭解我為甚麼會覺得其荒謬和不可思議,現在先將《課程標準》和教科書有關事項作一簡介:

《課程標準》是對學校課程的一種約束,也是各校共同遵守的規範,由教育部制訂公佈,大約每十年修訂一次,明令公佈,公私立學校皆須遵守。以高級中學《課程標準》為例,現行《課程標準》係72年公佈,實施至今,新課程標準係84年公佈,預計自87學年度開始實施。

《課程標準》分為二大部分,一是《總綱》,主要規定高中課程的科目名稱及每週授課時數,二是分科課程標準,規定該科的教學目標、教學時數(須依《總綱》規定),教材大綱,及實施方法等項。因為《總綱》中規定了高中各年級的有歷史課,所以才有「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擬訂,作為教科書編輯的依據。

教科書的編輯有二種方式,一是「審定本」,民間書局編輯,經教育部審定(由編譯館執行審查工作)始得發行;一是「統編本」,由編譯館統一編輯,民間書局不得參與。所以「統編本」教科書只有政府發行的一種版本,但不論「審定本」或「統編本」的編輯,皆須依據《課程標準》的規定,所以章節結構應是大同小異。這一點,世界各國皆然,只是《課程標準》的名稱不同而已。

新的《課程標準》《總綱》規定的課程與現行──即72年公佈實施至今的《課程標準》規劃的高中歷史架構,有很大的改變,列表於下以明之:

現行高中課程標準公佈之總綱所列歷史課程(73年公佈,即將廢止者。)
修訂後的高中課程標準總綱所列歷史課程(民國84年公佈,即將實施者)

年級 上學期 每週節數 下學期 每週節數  
一年級 本國史 本國史 必修,教科書本國史三冊,外國史一冊。
二年級 本國史 外國史
三年級 中國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中國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選修,教科書各二冊共四冊

《課程標準》的修訂及公佈,都是教育部的職權,國立編譯館是教育部的屬下單位,而「教科書編輯委員會」又是編譯館聘請相關人員組成的臨時性的「工作小組」,它的惟一任務,就是為國立編譯館編輯教科書。自民國四十年代以來,公民、國文、歷史、地理四科為「統編本」,所以編譯館才有「歷史教科書編輯委員會」的成立。現在負責編輯教科書的「委員會」,居然由主任委員大吼一聲,要把高中歷史課程的架構改變,也就是否定了《總綱》的規定,須依下列的「新構想」編輯高中歷史教科書:

年級 上學期 每週節數 下學期 每週節數  
一年級 本國史 本國史 必修,教科書兩冊
二年級 世界文化歷史篇 世界文化歷史篇 與「世界文化地理」、「現代社會」三科必選二科
三年級 中國文化史 中國文化史 選修,教科書各一冊共三冊

這種課程「新構想」的設計究竟在「想」甚麼?它是否會錯亂了青年對歷史的記憶?是否要改變青年對中國歷史的認同;本文暫都不去討論,似也不必討論,大家應該一望可知。筆者在此要感慨的是:

年級 上學期 每週節數 下學期 每週節數
一年級 台灣及其周邊 不詳 中國史 不詳
二年級 中國及其周邊 不詳 世界史 不詳
三年級 歷史與文化 不詳
仝左 不詳

教育部屬下單位編譯館屬下的一個「委員會」主委竟自認有「行政裁量權」(笑話),居然可以廢棄教育部明令公佈正待實施的《課程標準》,依個人的「新構想」編輯教科書,豈不令人罪夷所思?就算是「新構想」取代了《課程總綱》,但是在還沒看到「分科課程標準」之前,居然立即編出了「台灣及其周邊」的章節大綱。這完全砸亂了行政倫理與秩序,也談不上是甚麼「史學革命」,倒像是封建帝王時代的「欽差大臣」,手執尚方寶劍,愛怎麼砍就怎麼砍,一切便宜行事。嗚乎!20世紀即將告別了,專制餘毒在台灣島內的每個角落都還要繼續流行嗎?

文中所言之「欽差院士」,據查證為中研院史語所杜正勝院士。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