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1996年12月18日發表政策分析家斯蒂芬.耶茨撰寫的《美國在香港的利益》的背景報告。從報告中可知,美國在香港將接替英國人走了之後,所留下的西方勢力,其霸道完全無顧於中國的主權和尊嚴,但也不能不承認香港回歸是「美國無法改變的結局」,那什麼是美國可以改變的結局呢?編者
序 言
1997年7月1日,英國將把對香港行使的主權交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政權交接是英國和中國在80年代進行談判的結果,也是美國無法改變的一種結局。然而,香港確實關係到美國的重大利益──這些利益在明年7月政權移交後仍將長期存在。在香港由英國管轄轉為中國管轄的過程中,美國最關注的是在香港的三萬五千多名美國人和一千多家美國公司的安全。除了這一最根本的國家利益外,同香港當局在對付諸如販毒、洗錢、非法移民以及武器和敏感技術擴散等國際性威脅方面實行合作也符合美國的利益。
香港的過渡對美國在區域和平及市場准入方面的長久以來的利益將產生巨大的影響。由於美國對中國的貿易和投資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香港進行的,所以,香港繼續保持自由、開放和安全的商業環境對於美國進入中國市場具有切身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北京以什麼方針對待香港的自由市場民主制度,將成為判斷北京打算如何對待台灣及亞洲其他實行自由經濟的民主實體的重要依據。倘若中國侵害香港的自由和自治,或者中國在香港的駐軍耀武揚威,那就會加劇同海峽對岸的台灣之間的緊張局勢,使整個亞洲地區對安全問題的已經與日俱增的擔心變得更加嚴重。移交香港的法律,依據是1984年12月19日簽署的關於香港問題的中英聯合聲明。該聲明已經作為一項雙邊條約在聯合國備案。
在1992年制定的《美國對香港政策》中,美國承認中英聯合聲明是合法的國際條約。《對香港政策法》宣稱,在香港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的同時,美國支持在香港建立民主制度,保護人權,保持香港的信心和繁榮。該法律還要求國務院向國會提出有關香港政權移交情況的年度報告,因為這些情況與美國在香港的利益有關。
這種年度報告應當包括諸如立法局和行政長官的選舉是否公開和公正、司法機關是否獨立以及香港權利法案的地位等內容。但是,由於美國不是上述條約的締約國,美國不能對英中雙方根據這項國際協議所承擔的義務作出任何法律解釋。
距離7月1日越來越近了,但是關於北京是否願意或能夠信守它在香港自治程度和保持它的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方式方面許下的諾言,仍舊存在些重大的疑問。關於美國能不能做些什麼事情來確保在聯合聲明中規定的義務得到履行,也依然存在疑問。
美國對香港的關注
美國有好幾個理由對香港過渡的進展情況感到關注。美國首先應當關注過渡所涉及的重大安全和經濟利益。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向來是保持和平與穩定、航行自由和市場准入並使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支配這一地區而排斥美國。如果香港的過渡失敗,那就會威脅美國在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的利益。它不僅會破壞香港的穩定,而且會破壞中國同其亞洲鄰國及美國的關係的穩定。它還會增加台灣海峽地區、南中國海或東海地區發生武裝衝突的可能性。
香港作為世界上最自由和效率最高的港口之一,對航行自由和進入市場、特別是進入中國市場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香港是美中貿易的一個重要的貨物集散地。1995年,美國輸往中國的貨物中有42%(價值49億美元)、中國出口美國的貨物中有60%(價值274億美元)是經由香港運輸的。
香港是美國重要的經濟夥伴。它在美國出口市場中居第11位,在美國的貿易夥伴中居第15位。1995年,香港本身就從美國進口了價值142億美元的貨物,比1994年增長25%。此外,單是1995年,香港吸納的外國直接投資就有138億美元。最重要的是,美國需要保護在香港的一千多家美國公司的財產和居住在香港的三萬五千多名美國公民的安全。
香港依靠貿易 香港對外貿的依賴是人們感到關注的一個原因,因為倘若香港失去自治地位,它在全球的競爭性就將削弱,數百萬工人就會有失去就業機會的危險。1995年,香港的貿易總額為3,670億美元,相當於它的本地生產總值的256%。1995年,香港的商品貿易額居世界第八位。對貿易這樣嚴重的依賴,使香港經受不起政府的干預──不論這種干預所採取的形式是以嚴格的管制破壞其競爭力,還是實行其經濟機構的政治化。
限制自由和民主 限制自由和民主不僅使政治活動分子感到關注,也使商人感到關注。強行規定的政治限制會削弱經濟增長和損害市場的效能,即便不是有意識地要這樣做。
腐敗與法治 香港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為外國人同中國做生意提供了一個乾淨而現代化的商業和法律環境。儘管自1975年以來香港的廉政公署在同腐敗鬥爭方面確實取得了成功。但是,如果腐敗被引進香港,那會大大減少它作為一個地區性國際商業營運中心的吸引力。
香港的生活水平超過英國、瑞典和大多數其他西歐國家。它是僅次於歐盟、美國和日本的世界第四大貿易實體和僅次於倫敦、紐約和東京的第四大金融中心。如果沒有一個成熟、有效、廉潔的立法和司法體系為之服務,這些好處香港就全都享受不到了。
人民解放軍 1997年之後,人民解放軍在香港的作用對於過渡的成功與失敗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中國的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取代香港現有的英國駐軍,這是過渡過程的一部分。人民解放軍在香港的任務是捍衛這塊領土,不得干預當地事務。《基本法》第14條規定,特區政府可以向北京請求讓「(人民解放軍)駐軍幫助維持公共秩序」。
感到樂觀的理由
儘管有上面這些關注,但人們也有感到樂觀的理由。香港的事情不僅與香港本身和美國的利益密切相關,而且也與中國的利益密切相關。中國比任何別的國家都需要一個自治的香港為它帶來商品和資本、防止台灣宣佈獨立。總的說來,促使中國保持香港自治的這些重要因素使得人們感到樂觀的理由超過感到關注的理由。
中國在經濟上對香港的依靠 香港在中國的大量投資(不消說還有中國在香港的大量投資)可能是香港最大的安全保證。香港在促進對中國的貿易和投資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中國的經濟發展依靠外國的投資和貿易。由於中國與外國貿易及獲得外國投資的機會取決於香港繼續實行法治及資本、商品和信息在香港的自由流通,北京可能不會傾向於做任何有損於香港的穩定或破壞國際上對香港的信心的事情,否則會給它自己的經濟發展帶來致命的打擊。
香港是推動中國經濟改革進程的引擎。它為中國經濟提供投資資本,促進它的商品貿易。中國每年的外匯收入中有三分之一、自1979年以來中國所獲外部投資的將近60%都是來自香港。香港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1995年吸納了中國總出口的24%。香港還為中國提供著就業機會和熟練勞動力。據估計,現在約有12.2萬香港居民在中國工作,而香港公司單是在鄰近的廣東省僱用的中國工人就有400萬以上。
香港是中國重要的貨物集散地,因為中國出口產品約有一半是由香港處理的。在香港的轉口總額中,有88%是來自或轉輸到中國的。自1978年至1995年,經由香港出口的中國產品由7.81億美元增至920億美元。同期內,經香港轉口到中國的商品由1978年的4,600萬美元增至1995年的490億美元。
中國在香港也有大量投資。現在,中國的幾乎每一個省、市、自治區在香港都設有常駐辦事處、代理人或經銷商。截至1995年年底,在香港註冊的中國大陸企業有1,800家,資產總值為500億美元。到1994年12月,獲准在香港營業的185家銀行中有18家是中國的。中國銀行及其12家姊妹銀行現在是僅次於匯豐銀行的香港第二大銀行集團。香港的金融市場自然是中國公司的融資工具,而在亞洲首屈一指的香港銀行系統自然是中國存在的保險場所。
台灣因素 背棄允許香港自治的諾言會對台灣的獨立運動產生不可小覷的影響,這是使人們可以持樂觀態度的又一個理由。在北京對香港問題的權衡中,台灣的重要性無論怎樣估計都不會過分。中國設計「一國兩制」的模式,就是考慮到與台灣統一的問題,而香港就是對這個模式具有決定意義的第一次考驗。
聯合聯絡小組取得的進展 在使香港獨立的立法與司法制度適應1997年以後的需要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的進展。自1984年以來,中英聯合聯絡小組為給平穩過渡鋪平道路做了大量的工作。聯合聯絡小組的主要成績包括中英雙方關於修建新機場的協議、關於在1997年7月1日建立香港終審法院的決定、關於香港繼續參加30個國際組織以及大約200項國際條約在1997年之後繼續適用於香港的決定。
美國的作用
儘管一種能保持香港高度自治的順利過渡顯然符合中國自身的最大利益,但是,美國在努力保護它在此次過渡中可能受到損害的利益方面還是應當保持警惕。美國必須在保護香港許多美國公民和企業的同時,盡力減少由於人們對香港前途沒有把握而給市場准入以及地區和平與穩定造成的風險。實現聯合聲明中保證給予香港的那種程度的自治對美國是最為有利的。
為了保護美國的利益、幫助維持香港的自由、穩定和繁榮,美國應當:
★注意美國對華政策給香港帶來的影響。美中之間因政治問題產生的貿易摩擦,例如因揚言取消給中國的最惠國貿易地位而造成的摩擦,會使美國在香港的利益受到威脅並破壞香港的穩定。
★向中國領導人清楚地闡明美國在香港的利益。清楚地瞭解美國打算如何保護在香港的三萬五千多名美國公民和一千多家美國公司的安全以及它的巨額投資及貿易利益,將有助於中國領導人在對美國在香港的行動作出反應時避免作出錯誤估計。
★在香港保留大量美國人員。美國官員、商人、學生和遊客是重要的信息來源。他們的存在向香港人民證明美國在密切注視過渡的過程。
★強烈敦促北京允許現有的以民主方式選舉產生的立法局任職到期限屆滿。如果北京堅持要更換現有的立法機構,美國應當敦促北京現在就為盡快在1997年7月1日之後舉行選舉做準備,以縮短臨時立法會的任期。
★支持香港繼續參加國際組織。作為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香港應當在國際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領導世界朝著建立更自由、更開放的貿易制度的方向前進。
★敦促北京簽署各種國際人權公約。中國若這樣做,就能消除那種導致香港居民要求頒布權利法案政令的恐懼心理。
★與香港特區政府緊密合作,同販毒、洗錢、走私和生產假冒產品等活動進行鬥爭。要使這種合作行之有效,重要的是,美國不能讓它同北京之間的分歧導致它與新的特區政府的疏遠或者使特區政府處於危險境地。
結 論
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不僅僅是中國本國的問題。它是一個具有全球影響的歷史性事件。香港將是對中國的「一國兩制」國家統一模式的第一次決定性的考驗,也是對中國同它疆域之內的一個民主自由的市場打交道的能力的一個考驗。中國如何同香港自由市場下的民主體制打交道。這將成為判斷它打算如何同台灣以及亞洲其他自由市場民主國家打交道的重要依據。這關係到全球的戰略與經濟利益以及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命運。香港的順利平穩的過渡對於中國和全世界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保證:香港人民在享有高度自治的情況下治理香港。美國已承認這項聯合聲明是一項國際條約。因此,締約雙方信守在聯合聲明中承擔的莊嚴義務,這是一個國際法的問題。美國應當強烈敦促北京給予香港已經在聯合聲明中許諾的那種程度的自由。
目前,對香港未來的自治持樂觀態度的理由超過感到關注的理由,但是,只有在聯合聲明中作出的許諾得以兌現的情況下,香港所涉及的美國在經濟和安全方面的一些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社論
美國與中國
中共對台政策
竄改台灣史教育
李登輝政策批判
新黨現象
台灣的政治與經濟
其他
海峽隨筆
國際簡訊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