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經濟協作與歐洲共同市場

講於夏潮基金會「21世紀兩岸關係展望」學術研討會

陳坤耀
(香港嶺南大學校長)


根源在73年黃金美元脫鉤

今天的課題是從兩個國際的因素,去看21世紀大中華華人經濟協作的問題。兩個國際問題之一是,過去一年來金融危機、金融風暴的事件;另外一個因素是我們可能忽略的,那就是今年5月開始,歐洲共同市場的出現。而且明年開始,歐洲大概會有統一的匯率,2000年開始用統一的貨幣。

這兩個國際的因素,對大中華協作的關係影響很大,這兩個問題不單只是經濟的問題,其根源仍是政治和國際關係,今天我從經濟的角度提出一些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還必須靠經濟學家、國際關係學家共同解決。

第一個問題是金融風暴的問題。雖然我們對此已經談論很多,過去幾天的情況也很嚴重,大家從報上看到香港的情況,也看到俄羅斯的情況,今天雖沒有時間深入的探討這個問題,所以只引述金融風暴是怎麼來的?

其中一個來源不單祇是亞洲文化的問題,也不單是亞洲人腐敗貪污的問題。我覺得金融風暴的來源是1973年布列登協議Bretton Woods(黃金和美元脫鉤)以後的問題,有個很長遠的來源,這就是一個為什麼過去五、六年來亞洲金融的根源問題,而今更為嚴重。現在我們面對的問題,不單只是過去一年的問題,而是該如何去面對國際金融的環境。

73年以後金融制度完了以後,基本上是從金本位(gold standard)到美元 (dollars standard) 的標準,這世界的情況是完全改變了,以前金融工具、貨幣的供應是由黃金去決定的,是有限的,73年後就沒有限制,而美元的增長是快的不得了,美元也是全世界外匯儲備主要的成分,美元現在有70%以上是在美國以外流通的,是美國以外的人持有的,每一天金融系統的膨脹是很厲害的,這是基本的問題,若不解決這問題,這一次金融危機就人口是一個很小的問題,有很多更大的問題將要出現,所以現在要解決的不是亞洲的問題,而是整個國際金融關係的問題,現在是重新檢討整個世界金融制度的時候。

幾個大基金壟斷金融市場

現在金融市場工具很多,每一天流動的基金大概有三萬億美元,例如美國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就有兩百多億,如果四、五個基金加在一起就有一千億。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外匯是有一千億的,所以它如果要衝擊每一個地區是易如反掌,這是世界金融制度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香港過去幾天的干預,有人說是破壞自由市場,但反觀從1973年開始,世界的金融市場是無自由與競爭可言,只有壟斷,尤其是幾個大基金的壟斷,因此對自由市場的干預,是不得已的防衛。

要改變這一現象不是單靠一個國家就行的,而且不論國內的監管如何好,因為過去基金的流動很容易,監管已經不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問題,香港、新加坡的監管是全世界一流的,不過還是出現了問題,問題不是地區的監管,而是全世界應有監管制度,因為基金流動的速度快且無國界,應該有類似國際警察一樣的,有人去看這問題,現在雖有IMF,它這是代表西方的利益,尤其還是代表美國的利益。從這角度看現在的金融制度對美國、對西方是最有利的,如果要他們繼續監管,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現在要改變國際金融監管與調控的問題,必須是有能力可以跟IMF、與西方有討價還價的力量,現在日本也不行了,只有大中華是唯一可以挺身而出的力量,所以大中華所屬的兩岸四地不要小看自己,我們的力量加起來是不得了的,看外匯的儲備,三個地方加起來約有3,200多億(香港約有1,000億,台灣約有850億,大陸約有1,400億),佔了全世界外匯儲備的22%,這是很重要的,所以現在中國人不能自己對抗,國際經濟的問題需要大中華的合作,要團結在一起,因為我們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現在唯有大中華可以和IMF等相抗衡,所以希望有中國人的地區金融的能力能聚在一起,成立一個新的世界金融秩序(new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並且扮演國際金融的警察角色以對抗金融衝擊(financial flow)。比方說索羅斯(Soros)在任何地方都為所欲為,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索羅斯要衝垮香港經濟

他現在更公開的表示要衝擊香港,要打破香港的聯繫匯率,這背後明顯的表示他不喜歡這一個制度,這是意識型態的問題。在美國有一群東歐為主的移民,他們藉著美國的資本主義建立了很好的商業成就,他們覺得全世界最好的經濟制度就是美國的、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亞洲過去20年的成功,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不喜歡亞洲的生活提高了,而是亞洲的成功有別於西方的資本主義(是另有一套的)。是「準資本主義」(quasi-capitalism)是不純正的。索羅斯成立了東歐基金(East-European funds),在東歐要搞改革,這不單是商業的目的,更為其達到意識型態的目的。以香港而言,在索羅斯的眼中是一個在社會主義國家主權下不可能成功的資本主義模式,一定要把香港拖垮。因此大中華不單是金融風暴的問題,是整個世界73年以後該正視的問題。大中華在未來是有機會、有發展空間的。

歐盟的問題其實對亞太、大中華影響是很大的,因為歐盟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系,從GDP來說,歐盟15個地方約佔全世界20%,美國26%,日本18%;若從國際貿易來說則不同,歐盟約佔全世界40%,美國14%,日本7%,若將歐盟之中的國與國的國際貿易改視為國內的貿易,則歐盟的國際貿易量仍占世界貿易的21%,美國則佔20%,日本則成了11%。

而其影響有兩方面,一是不利的,也就是歐盟與大中華之間的貿易量一定下降,尤其是對歐的出口前景將不容樂觀。這問題的產生是歐盟采一體化與貨幣聯盟以後,歐盟各國失去可以宏觀調控的貿易政策。因而在強大的工會壓力之下,必然會採取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在未來的五年內這將是歐盟解決內部問題的唯一方法。

21世紀初歐洲是一個很受保護的地方,像美國在雷根時代是保護主義的地方,亞太地區大中華該如何看待出口至歐洲的問題呢?匯率的變化又如何?現在大家談論最多的就是歐元出現後,有多少外匯儲備會從美元轉變成歐元,比率是多少?

大中華經濟區與歐盟

雖然有上述的改變,但美元可能還是主流,以下從三個角度來看:

(一)許多國家的負債仍是以美元計算,以美元計算的債券比其他貨幣多出許多。

(二)從風險的觀點來看,因美國只是一個國家,其風險遠低於多國組成的歐盟。

(三)近年來美元是強勢貨幣,持有美元所獲的回報率較高。

因此,將持有的美元轉換一部份致歐元的速度應該不會太快。

亞洲地方大中華有全世界外匯儲備的22%,這其中有70%是用美元的,下一個世紀歐盟出現了以後,要將這70%降到何種程度, 大中華在這方面是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我們不自知,這都是我們要關心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有利的,歐盟整合統一以後,很多管制沒有了,資源的流動完全沒有控制了,有關價格的透明度是完全開放的,這情況若在2000年出現,其結果為競爭越來越厲害,從歐洲的公司來講,過去兩年已經看到很多合併、收購和歐盟有關係,因為管制消除後競爭變大,很多中、小公司變成大公司的子公司。

在競爭強的情況下,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到亞洲投資,把成本降低,組成一個商場的網絡,這對亞洲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大中華應該配合這樣的發展努力去吸引歐洲的直接投資,因此下一個世紀大中華應該將重點放在歐洲,因為歐洲有一個和亞洲重要的發展聯繫將出現。從產業上來講,歐盟可能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從金融方面來說,大中華的力量比想像中要大,這是影響下一個世紀的兩個國際因素。

現階段經濟的問題很多程度是政治因素來的。希望從經濟的合作去化解政治的問題,經濟吸收了政治的問題,兩岸的統一可藉由經濟的合作一步步而達到政治的統一,從經濟的合作來講有五個階段:

(一)半官方的,主要是民間的經濟合作;

(二)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三)關稅的聯盟 (customs union );

(四)共同的市場 (common market );

(五)貨幣聯盟(monetary union),這是最高的經濟合作層面,這代表每一個地區放棄了經濟的主權。

兩岸四地是否通過經濟的合作而達到政治的統一,這也是一個可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