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
台灣最近很喜歡用「斷」這個字,動不動就要斷這個、斷那個。林滴娟在大陸「斷魂」,民進黨失魂落魄,大叫「斷流」,國民黨官員也喜歡講要採取「斷然措施」,但說來說去,全是阿Q。
「國、民」黨何必說「斷流」,真有種,敢氣中國,不理美國,那為何不乾脆宣告獨立?
「國、民」黨從來就反對與中國交流,一直在力圖斷流,只是人民有需要,觀光、投資、做生意,要斷也斷不了。
其實林滴娟只是一個追求情慾解放的「新人類」,不幸因男友的經濟糾紛而誤死,這在她最好的朋友的一篇懷念文章中說得很清楚,她高中時連台語都說得很爛,只是政治改變了她的一生。她的枉死,與政治無關,與大陸的治安好壞也無關,台灣治安之壞、警察之無能,比大陸還差。連台灣法醫也承認大陸法醫水準高,但在台獨的情緒下都被扭曲了,林滴娟的迎靈弄得像孫中山奉安似的,實在可笑。林滴娟生前反對被男性掌控,死了竟還被男性利用,真可謂「枉斷魂」。
「台諜案」應說清楚
台商間諜案報紙的報導實在令人糊塗,請問,他們到底是不是間諜?是不是情報局派出去的?如果不是,那他們為何會「招供」呢?那我政府為何不「抗議」、「斷流」呢?
如果不是我方間諜,那又何來「重大立功」呢?又何會「讓我相關部門憂心」呢?家屬又怎會被「有關單位派出人員告知,家人回台後,不必急於回家,先找個地方休息再說。」又怎會「製造我情治系統內部紛爭?」「要不要處分周等三人將是兩難,如果周真的出賣同志……」
請問,他們到底是台商還是國特?如果是後者,那中共抓人判刑有何不對呢?家屬怎麼開始還叫說「不要叫中共欺負我們」?
「和統會」只是從另一管道幫涉案人的忙,怎麼又是「預留『第二管道』介入空間」?那此案當然就是為了培植「和統會」了?
話能不能說明白點?
蠻不講理──自己
為了台獨,但又不敢公開喊台獨,各種蠻不講理,毫無邏輯的說法就出來了。
林滴娟命案,本是一件單純刑案,中共因其為民進黨議員,已予特別重視,這已經是為了安撫「台灣人情緒」的「泛政治化」行為,結果還是吃力不討好,相較之下,深圳王姓台商命案在惡性程度上可能更大,但因沒政治干涉,誰也不關心,真令人感到不平。
但在台灣,白曉燕命案不是一樣受到比當時其他綁架案更多的政治重視,而使其他受害人家屬表示不平嗎?
某國安會高官竟說:「北京不放棄武力、台灣無政治談判空間」,「政治談判就是統一談判,就是消滅中華民國」,這也不知是何邏輯?任何國家都沒有放棄武力,國際間政治談判還不是到處在進行?政治談判又不是敗戰後的投降停火談判,怎麼統一就是消滅中華民國呢?那台獨才是拯救中華民國了?要台獨,就理直氣壯說出來,為何要如此拐彎抹角呢?
當7日的報紙頭條是台灣進口衰退,一個大「慘」字時,該官員又說台灣經濟成長是最佳的「亞洲模式」……而一直為穩定亞洲金融而致力使人民幣不貶值的中國政府,卻被說得一片黑暗,因此該官員又說應談「經濟問題,而非泛泛的政治問題」。事實上,泛泛的我好敵壞論並不理性客觀,而且此也與是否應政治談判無關,要台獨,也可以政治談判,沒有心情,也可以不談,但若說談了就是消滅中華民國,則就是蠻不講理,毫無邏輯了。
錢復談李登輝
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最近說李登輝訪美是一錯誤,這項宣示台獨的作為引起兩岸的緊張。
事實上,李登輝訪美的後遺症迄今仍不斷出現。前台灣外交部長錢復,在卸職前曾向監察委員講到了一段他的先見之明,他說李登輝得知美國恩准其訪問後,大喜,即找來錢復,要其陪同前往,錢復說不行,李當場臉色大變,問說「為何不行」?錢還向在座的人比了一個李拉長臉的表情,錢復說,因為我們向美國說是私人、學術之訪,若,外交部長同行,必升高為政治層次,不好,故錢建議李帶中研院院長李遠哲或一大學校長同去,如此較好,李聽了怒氣稍歇,乃不再強迫錢復同去。但李仍帶了新聞局長同去,又刻意做政治談話,結果是在兩岸關係上火上加油。
錢復對李登輝的金錢外交、台獨路線、修憲皆反對,他是國大議長,但卻以參加婚禮為名而不在修憲文書上蓋章,現在又說國大代表連鄉鎮代表皆不如,可見他痛心之一斑。
匪諜就在你身邊
新聞界要找新聞、情治單位要製造杯弓蛇影的氣氛、政客要炒作反中的敵我意識,某主任秘書因忠誠問題去職的新聞就這樣出來了。
最先報紙說國安會某人因不受長官信任而去職,知道此人的朋友與同事都很驚訝,因為此人向來口風甚緊,緊到令人無趣的地步,怎麼會洩漏長官機密呢?後來新聞愈報愈奇,說他因為中共聯繫洩密而去職,這就更令人不解了。因為此人在意識型態和平日言談上絕少有親中的可能,也不可能與中共搭上線,待其主管都出來闢謠,謂此人系因可以退休,民間又有高薪之職相待,故選擇退休,此應為合理之解釋,也經朋友們向當事人求證,邀請他去民間公司任職的朋友也證實了此事,但記者向正需要建立忠誠檔案的情治單位,他們竟不闢謠,還默認確有主任秘書因忠誠去職之事,台獨的立法委員就據此質詢,還有洩密時間次數表,弄得煞有其事,結論竟是該主管洩密,要李總統徹查令此長官辭職,本來是一件捧該長官的記者特稿,被新聞界一陣炒作後竟是要該長官辭職,這豈不是滑稽?
這件烏龍證明我們這個社會太需要「假想敵」了。沒有?找嘛,總找得到的。◆
社論
國際經濟與兩岸關係
外交與國際政治
文藝春秋訪李登輝
兩岸休兵和「辜汪會晤」
一國兩制與直航
台灣事情
認識台灣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