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美國攻擊蘇丹和阿富汗
評美國攻擊蘇丹和阿富汗
98年8月13日和8月27日加拿大安省《多倫多星報》在Haroon Siddiqui的專欄內刊出了他的《為什麼美國是恐怖分子的對象》和《對導彈轟炸的猜疑在增長》。筆者節譯上述兩文,然後談談感想。
甲、「為什麼美國是恐怖分子的對象」:
這次非洲兩所美國大使館遭受恐怖分子攻擊後,美國迴避指責這次攻擊是誰幹的。因為美國在1995年Oklahoma的轟炸和1996年TWA飛機的爆炸後都錯誤地責備是伊斯蘭教組織幹的。不管怎樣,很多推測上述非洲的攻擊是伊斯蘭教組織幹的,理由如下:
一、回教徒到處都有,包括百萬回教人現在在西方國家居住。他們厭煩指責伊斯蘭教的演說。這些演說被認為是北美洲和歐洲公開的宗教講道。
反伊斯蘭教的成見,早已在西方歷史上,從基督教的拜占庭(Byzantium),十字軍東侵,到中世紀天主教審判異端分子的法庭。叫人感到驚奇的是,這種把回教徒說成是魔鬼的言論接近是種族歧視,甚至,在有理智的和老練的人們中有同樣的言論。
二、美國外交政策的地緣政治學現實有以下四大特點:
(一)美國非常親以色列。
(二)美國顯著地寬恕違反回教徒的人權。好比在巴勒斯坦、波斯尼亞和車尼。
(三)美國插手制裁伊朗、蘇丹、利比亞和伊拉克。
(四)美國不關心幾百萬伊拉克人的饑荒,儘管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呼籲。
由這些看來,美國不是這些回教國家的朋友,實話上,美國是很多伊斯蘭國家的作惡者。
乙、「對導彈轟炸的猜疑在增長」?
美國轟炸蘇丹和阿富汗的理由令人厭倦和它的可信性受到磨損。
不但蘇丹官方和蘇丹普通老百姓說被炸的工廠是用來生產藥(抗生素)的,而且幫助這所工廠裝置生產設備的美國工程師也是這樣講。
外國的外交人員和記者參觀被炸地點沒有發現可疑的東西。
CNN電視台播出有人吞食該工廠的粉狀產品,但照樣沒事兒。
蘇丹提出請聯合國化學專家分析該被炸工廠的土壤和矽石看看有沒有化學武器成份的跡象,美國說「不」。
美國說被炸的藥廠是生產V的,而V是砷經氣體的主要組成部份,但是,根據國際條例,V不是被禁止的化學武器。
拉丹(Osemw bin boden)在1994年由於反對美國在他的沙國國土設立軍事設備,拉丹被沙國開除他的沙國國民資格。拉丹逃到蘇丹。他在蘇丹有各種生意,包括有軍事企業。美國國防部說拉丹有興趣被炸的藥廠,但是,蘇丹政府說「不」。美國官員因此已取消這一想法,改為說拉丹和蘇丹政府共同參加邪惡的聯盟。1996年,拉丹輾轉返回阿富汗。
這次導彈攻擊,使到美國在阿拉伯和非洲的美國朋友說,他們感到美國缺少有說服力的證據,他們的結論是華盛頓犯了一個戰略性的錯誤,打擊像蘇丹這樣的伊斯蘭教國家。
丙、讀後感:
筆者讀完這兩篇文後,感到美國和很多伊斯蘭教國家(美國已關閉了駐馬來西亞的大使館)的關係搞得不好。為什麼基督教的美國(94%的美國受訪者相信上帝)和伊斯蘭教國家過不去呢?
「……這主要指大規模的『原教』運動(fundamentalist movement),包括回教、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等。這也就是偉格(George Weigef)所說的宗教化運動是20世紀末最主要社會運動之一」 。〔註1〕
為什麼宗教化運動是現在最主要的社會運動呢?
20世紀末冷戰結束了。沒有了冷戰和熱戰(包括軍事競賽)的話,美國經濟的發展就缺少了推動力,我這句話,從下列兩篇文章的節錄可以得到直接或間接的證明。「兩年前重振美國聲威的海灣之戰──沙漠風暴的雄風,一舉讓失業救濟的長龍吞噬殆盡……」〔註2〕「這種商業精神又為美國當時盛行的『清教主義』所加強。清教主義既是一種教義,又是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生活方式。它想方設法證明,努力工作就能取悅上帝……。」「但是,早自殖民地時期開始,就暴露出個人主義動力的另一個方面,即擴張和種族主義」。〔註3〕換句話說,宗教化運動已成為取代
冷戰的作用。上述這些都是從美國方面去考慮。回教方面又是怎樣看回教的處境呢?回教作家法蒂瑪‧梅尼希(Fatima Mernissi)在「回教與民主」一書中說「西方獨力決定衛星是要用來教育阿拉伯人或用來向他們丟炸彈。它粉碎了我們的潛能,侵入我們的生活,掠奪我們的市場,控制我們的資源……這是我們對處境的認知……」。
一句話,要基督教同回教協調與合作,牽涉到它們代表不同的利益,這不是容易解決的難題。
〔註1〕1993年11月《海峽言論》「重建」獨立之中華文化兼評杭廷頓之「東西方文化衝突論」。
〔註2〕1993年3月《海峽評論》《「求變」的美國政治》。
〔註3〕1993年2月《價值觀‧人權‧利益──美國人權與人權外交研究》。◆
社論
國際經濟與兩岸關係
外交與國際政治
文藝春秋訪李登輝
兩岸休兵和「辜汪會晤」
一國兩制與直航
台灣事情
認識台灣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