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兩岸政策的困境與出路

徐博東
(北京聯大台研所教授兼所長)


一中無心 台獨無膽

 五.二○前夕,陳水扁曾信誓旦旦地向台灣民眾公開承諾:新政府就職後,兩岸關係將會「柳暗花明」云云。人們原以為,陳水扁如此信心滿滿,似乎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緩和和改善有十足的把握,他上台執政之後,或許會真的以二千三百萬台灣民眾的福祉為念,改弦更張,在兩岸政策上會做出像樣的調整,比其前任有所作為、有所突破。

 然而,時至今日,陳水扁新政府上台執政業已過去整整五個月的時間了,「聽其言、觀其行 」的結果,使善良的人們愈來愈感到失望。人們看到,陳水扁除了採取所謂「以柔軟勝剛強」這種他自以為得計的新策略,在言辭上、身段上表現得比其前任李登輝要謹慎、克制和柔軟之外,其他一切照舊,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分裂中國、對抗統一的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所謂「一中無心、台獨無膽、依美抗統、拖以待變」,推行「沒有李登輝的李登輝路線」,乃是陳水扁新政府執政五個月來在兩岸政策上的最大特點。正因如此,兩岸危機不但未能解除,反而在表面的平靜中聚集著愈來愈大的能量。「山重水復仍無路」,何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實上,兩岸關係之所以會發展到今天這種地步勢所必然,因為道理至明:既然陳水扁在其就職之前就已為他的兩岸政策方向預設了「讓中共雖不滿意,但找不到藉口」的基本思路,那麼人們就不應奢望他上台之後會在兩岸問題上做出什麼實質性的讓步和突破。進一步而言,陳水扁「讓中共雖不滿意,但找不到藉口」的兩岸政策,說穿了,其實就是「走鋼絲政策」,或曰「戰爭邊緣政策」.推行這種政策的危險性,並不亞於李登輝的「兩國論」。

 對此,對兩岸關係發展觀察細微、頗有見地的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早在六月下旬就有如下評論,他說:「在兩岸關係上,陳水扁其實都是說些人民愛聽的話,這與解決兩岸僵局是兩回事」,「兩岸關係的嚴重性並未因陳水扁總統的善意言論而緩解。陳水扁不應把兩岸問題當成表演政治,這不但解決不了問題,還可能加深兩岸的誤解」。並預言:「陳水扁政府還在享受民眾給他們的蜜月期,但問題還在等著他。」(台灣《中國時報》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報導)

 果然,伴隨著「八掌溪事件」的發生 ,陳水扁政府與台灣民眾之間的「蜜月期」提前結束,於是所有原本存在的問題便都一一浮現出來,並愈演愈烈而一發不可收拾。

拖不成 談不了 憋不住

 自陳水扁上台以來發生的以下幾件事,突出地反映出陳水扁新政府的兩岸政策業已陷入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困境:一是由陳水扁授權李遠哲出面主導的所謂「跨黨派兩岸小組」的難產與變質,以及李遠哲的九.二講話所反映出來的陳、李二人在國家、民族認同與兩岸政策上的矛盾分歧的表面化。可以預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陳水扁仍然頑固堅持其「台獨」立場,不肯調整其分裂的兩岸政策,李遠哲勢必會因難以自處而不得不和陳水扁分道揚鑣;其次是朝野各黨派圍繞著陳水扁本人應不應該接掌「國統會主委」一職,以及《國統綱領》要不要修改,乃至九二年兩岸兩會究竟有沒有達成過「一中」口頭共識的激烈爭辯;三是陳水扁與謝長廷之間先是關於謝要不要參訪廈門,爾後是有關所謂「統一選項」問題的不同說法所引發的民進黨內部派系之間的激烈過招和政治風波。至於核四廠續建問題、唐飛的去職、所謂「全民政府」的垮台,以及近期股市的暴跌等等島內政經局勢的動盪和混亂,表面上看來是台灣的「內政」問題,但從深層次分析,都無不與兩岸問題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聯。總之,依照筆者的觀察研判,目前陳水扁兩岸政策的困境,可以概括歸納為以下「五不」,即:「獨不敢、統不願、拖不成、談不了、憋不住」。

 所謂「獨不敢」,是指其迫於來自島內外各方的強大壓力,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明目張膽地公開搞「台獨」,從而挑起台海戰爭,破壞東亞與世界和平。眾所周知,陳水扁雖然屬於民進黨內的「溫和獨派」,但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台獨」分子則是確定無疑的。直到這次「大選」,陳水扁還多次在公開場合露骨地高呼「台獨萬萬歲」,聲稱他的「理想」與「台獨基本教義派」一樣,只是在如何實現「理想」的「方法」上和他們「不完全一樣」而已。並公開推出所謂《憲政白皮書》,主張「未來憲法應確立台灣主權獨立;明確規定中華民國領土包括台澎金馬及其附近島嶼以及其他國家權力所及之地區;同時,台灣主權獨立現狀之變更應經台灣人民公投決定」等等,其「台獨」面目一目瞭然。然而,陳水扁在勝選後的五.二○就職演說中,卻一改往日露骨的「台獨」論調,不僅隻字不提「台灣主權獨立」和「台灣前途公投」等主張,而且公開向世人承諾所謂「四不一沒有」,暫時收藏起了他的「台獨」尾巴。原因無它,只因大陸曾一再發出嚴正警告:「台獨」即戰爭,分裂沒和平。於是面對一觸即發的兩岸危機,為了「讓美國滿意,國際社會肯定」,同時也為了消除多數台灣民眾對其上台執政的恐懼,穩定島內政局,陳水扁不能不強抑其「台獨」理念和主張,向殘酷的政治現實低頭。這也適足說明,「台獨」是何等地虛弱,何等地不得人心和昧於政治現實。吳乃仁寄台獨希望於美軍

 所謂「統不願」,是說陳水扁雖然不敢公開露骨地搞「台獨」,但並不等於他願意和大陸搞「統一」,相反,出於其內心深處根深柢固的「台獨」本性,同時也耽心失去其權力基礎——至今仍死抱著「台獨」黨綱不肯放棄的民進黨及其「台獨基本教義派」的支援,因而他對於推動兩岸統一,可說是一百個不情願也不感興趣,勢必千方百計地軟拖硬抗。人們應還記得,在這次「大選」後期,在連、宋、陳「三強鼎立」、選情膠著的關鍵時刻,陳水扁為騙取選票拉台選情,曾大談他的所謂「台灣心、中國情」,並曾呼籲兩岸「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甚至授意其親信把他與當年打破中美關係堅冰的尼克松相比擬,似乎唯有陳水扁勝選,兩岸僵局才有望打破、統一可期。然而一旦他當選之後卻立即變臉,時至今日,他不僅拒絕承認九二年的「一中」共識,說是「沒有共識的共識」,甚至連自己是「中國人」都不肯承認,把台灣同胞說成是和生活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以及其他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一樣,僅僅與大陸人民「歷史上、血緣上和文化上」有相同背景的「華人」而已。「一個中國」也只是「未來」海峽兩岸需要「處理」和「討論」的「議題」而不是「前提」,更不是「原則」。至於兩岸的「統一」,也只不過是台灣前途的諸多「選項之一」,而不是「唯一的選項」。當然,以統一為唯一選項的《國統綱領》和為此而設置的「國統會」,也就成了陳水扁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儘管不敢公開予以「廢除」,但卻被他指稱為「不是不可以修改的神聖圖騰」。為此,陳水扁在體制外另設「跨黨派兩岸小組」,並至今拒絕出任「國統會主委」和拖延改組、召開「國統會」,企圖利用李遠哲的聲望,利用這一御用的「跨黨派小組」製造假「民意」,為其日後推行分裂的兩岸政策鳴鑼開道,從而達到對抗統一的目的。其「司馬昭之心」,可謂「路人皆知」矣!

 那麼,何謂「拖不成」?陳水扁既不敢「獨」又不願「統」,唯一的辦法當然就只有「拖」,拖一天算一天,能拖多久拖多久,「拖以待變」。「變」者何?一是期待大陸「變」,變得「政治民主化」之後,大陸自上而下的「民族主義情緒」會逐漸「淡化」,會允許一個「友好的台灣獨立」。或者是「變著變著」,大陸會發生內亂,自顧不暇,而「台獨」也就可趁機而起;二是幻想著大陸經濟發展富裕起來之後,「變」得怕打仗,怕喪失好不容易才取得的經濟建設成果,從而會容忍台灣「獨立」或海峽兩岸永遠「維持現狀」;三是盼著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有一天早上會「變」得放棄「一個中國」政策,轉而同情支援台灣脫離中國……。以陳水扁為代表的民進黨人,正是這樣一批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者。的確,無論台灣、中國大陸還是國際社會,無時無刻不在「變」,但是不是如陳水扁民進黨人士所企盼的方向變,則是另一回事。事實上,大凡頭腦還算清醒的人都不否認:時間老人並不站在「台獨」人士一邊,越拖下去對「台獨」、對民進黨越不利。拖的結果,台灣籌碼盡失,路愈走愈窄。不料,「台獨」人士卻有另類思維,近日島內傳來消息,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先生宣稱:「時間是站在台灣這一邊」,其理由是「過去沒有一中的原則,還不是撐了那麼久」,甚至斷言:「只要台灣不主動挑釁,相信美國會維持東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不會發生戰爭」云云。(據「中央社」台北十月十七日電)

民進黨政府還能矇混多久

 吳乃仁先生此言差矣!不要忘記,過去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儘管大陸方面對李登輝主流派推行「明統暗獨」的分裂路線十分不滿,並進行了必要而嚴肅的鬥爭,但不管怎麼說,國民黨畢竟還搞了個「國統會」和《國統綱領》,而且從未敢否認「九二年共識」和排除兩岸未來的「統一前景」。因此,不可諱言,中共總還對國民黨抱有某種程度的期待。而如今民進黨有什麼呢?有的只是《台獨黨綱》。中共領導人耳邊所聽到的,儘是民進黨人一波接一波的「台獨」鼓噪;大陸人民所看到的,只是陳水扁新政府在「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上不斷玩弄文字遊戲。人所共知,大陸方面原本就對民進黨陳水扁無任何信任度可言,而今可說是愈加「雪上加霜」。再者,識者無不看到,近年來大陸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已因美國轟炸中國駐南使館事件以及堅持「台獨」立場的陳水扁上台執政,受到了強烈的刺激而空前高漲。要求中共領導層對台用武、早日解決台灣問題、完成國家統一的呼聲從未像今天這樣強烈和急迫。民進黨吳乃仁輩須知:企圖無限期地拖延兩岸統一談判,就是對中國主權的挑戰,就是「台獨」。和仰人鼻息的「台獨」人士根本不同,大陸人民在美國人面前從來不是「軟腳蝦」,美國也決不會為保衛「台獨」而戰,民進黨人士切不要以為抱著美國人的大腿就可以有恃無恐、高枕無憂。忍耐總是有限度的,大陸人民的民族主義情緒不可低估。近來,中共領導人一再發出警告:「台灣問題不能久拖不決!」此話涵意甚深,決非戲言,陳水扁、吳乃仁等島內「台獨」人士萬不可誤判形勢,鑄成大錯。

 至於「談不了」,則不言自明。五.二○中共中央台辦和國務院台辦曾受權發表聲明強調:兩岸可以「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進行對話與談判,實現雙方高層互訪」,「當前,只要台灣當局明確承諾不搞『兩國論』,明確承諾堅持海協會與台灣海基會一九九二年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我們願意授權海協與台灣方面授權的團體或人士接觸對話。」(《人民日報》二○○○年五月二十日)大陸領導人多次表示: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兩岸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大陸方面對於恢復兩岸對話談判的立場和態度是十分堅定和明確的。然而時至今日,儘管陳水扁一再向大陸呼籲,希望盡快恢復兩岸的對話談判,甚至表示要以南北朝鮮領導人為「學習的榜樣」,呼籲中國領導人江澤民和他坐下來「握手和解」,共同「改寫歷史、創造歷史」云云。但空話說了一遍又一遍,卻偏偏迴避了「一個中國」原則這一關鍵問題,矢口否認兩岸兩會一九九二年曾達成過「一中」口頭共識,而一味侈談什麼「九二年精神」等等 ;雖然承諾不會將「兩國論」入「憲」,但事實上卻仍在頑固推行不說「兩國論」的「兩國論」分裂路線和政策。在這種情況下,恢復兩岸的接觸對話和協商談判,當然也就無從談起。近日。就連國民黨陸工會主任張榮恭也說:李遠哲主導下的跨黨派小組「在執政者推翻『九二共識』的政治指導下,只能就陳水扁總統所謂『九二精神』進行闡述,難有創意空間,小組雖然可協助政府短期性地拖延兩岸問題,但無助兩岸重行復談」。(據「中央社」台北十月十五日電)不過,近日吳乃仁卻一語道破了天機。十月十七日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我方不斷呼籲中共恢復對話是『做給美國人看的』, 但民進黨的基本態度是:中共要談,很好;不談,也無所謂。」(據「中央社」台北十月十七日電)「不談」真的是「也無所謂」嗎?我們倒要看看,兩岸僵局持續無解,對話遙遙無期,民進黨政府如何「讓美國滿意,國際社會肯定」?如何穩定島內政局、安定民心?民進黨政府還能混多久?

扁政府快「尿褲子」了

 最後是「憋不住」。何謂「憋不住」?對於目前海峽兩岸的這種政治僵持狀態,台灣王曉波教授曾發明一種所謂「憋尿理論」來加以形容。其大意是說:兩岸官方互不妥協、中斷接觸對話和協商談判,如同實行「憋尿政策」,看誰的膀胱大,誰就憋得住,誰的膀胱小,誰就「尿褲子」(即最終不得不向現實低頭,調整政策)。王曉波教授的這一比喻雖不太雅,但卻頗為生動形象。事實上,自一九九九年七月李登輝拋出「兩國論」以來,兩岸便已進入了「憋尿」階段,迄今已達一年多時間了。陳水扁新政府上台之後,並未履行競選承諾,只知空喊政治口號,不僅未採取任何實際步驟來緩和改善兩岸關係,相反仍罔顧台灣主流民意,堅守「台獨」立場,做「民進黨的總統」而不是「全民總統」,致使僵局依舊、「憋尿」繼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已愈「憋」愈「急」。台灣的「膀胱」畢竟比大陸的「膀胱」小得太多,以十月初唐飛的突然去職、所謂「全民政府」的垮台為標誌,海內外有識之士均已預感到台北新政府已經快「憋不住」了。近幾個月來,台北股市一路下跌,十月十九日已暴跌至接近五千點大關,演出了全面崩盤的走勢,則預示著民進黨少數政府已面臨「尿褲子」的臨界點。一向自視甚高的陳水扁近日已不得不放下身段,邀請在野黨黨首,密集召開「圓桌會議」,開始尋求與在野黨的合作,並緊急約見李遠哲,寄望於李遠哲的「跨黨派小組」早日達成某種「共識」,為其已走入死胡同的兩岸政策解套。

 「執政」畢竟與在野時代的「政治作秀」有本質上的不同 ,它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來不得半點浮誇、投機和虛妄。面對目前島內仍在急劇惡化的政經亂局,陳水扁政府已是焦頭爛額,嘗盡了甜酸苦辣的滋味,上台之初在八成左右民意支持度下的那種沾沾自喜和狂傲已經蕩然無存,但從目前島內傳來的資訊看,陳水扁仍在歧路上躑躅徘徊,「放不下兩邊,則走不向中間」,陳水扁政府唯一的出路,就是真正趨從台灣的主流民意,放棄脫離現實的「台獨」立場,盡快改弦更張,毫不含糊地承認九二年兩岸兩會達成的「一中共識」,重開兩岸對話談判大門。若果如此,兩岸關係自當「柳暗花明」,島內政經亂象也才有可能一掃陰霾,步入穩定發展的正常軌道。被陳水扁錯過的機會已經太多了,如今時乎已迫,何去何從?現在已到了真正考驗陳水扁及其親信幕僚們政治智慧和勇氣的關鍵時刻了。如果再走錯一步,那就不是陳水扁三年半之後能不能競選連任,而是他這一屆「總統」究竟還能做多久的問題了。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海峽評論》2000年11月號 第1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