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冷戰時期的美國全球戰略

從「主權過時論」和「人權無國界論」談起

翁啟元
(華府中國戰略研究會)


兩件歷史大事和「兩論」

1991年12月上旬,兩個有歷史意義的會議在歐洲召開,一個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個斯拉夫族的共和國在明斯克的會議,正式宣告蘇維埃政權的解體。另一個是德法英等西歐共同體國家在荷蘭的會議,為西歐國家在政治、軍事和財政的統一作出決定性的通過。

在這兩件大事作為註腳的世界局勢之前,美國前此不久拋出了兩個外交主張的論點。即屬於美國情報系統的前美國駐華大使李潔明到處鼓吹中國「主權過時論」,認為中國政府要順應國際潮流就應讓台灣、西藏,甚至新疆、內蒙之屬獨立;還有美國代表在聯合國想推動的「人權無國界論」,即美國有權對世界各處違反人權國家進行干涉,據美國官員在美國會的解釋,由於美國憲法高於國際法,所以只有美國可以干涉他國,而他國無權過問美國內政。這「兩論」是美國向全世界赤裸裸的公佈了它要維持霸權的全球戰略。

飽嘗稱霸的甜頭

美國在和蘇聯爭霸的競賽中,固然終於拖垮了蘇聯,但是富了日本、飽了台、韓,自己則國庫空虛,負債纍纍,人民失去信心,國內社會問題嚴重。而且除了國防、軍事有關的工業外,其他製造業,逐漸失去了競爭能力,它迫切需要外國每年提供上千億的貸款(通過購買它發行的債務券,或直接投資),需要第三世界源源不斷提供它廉價的能源、勞力和礦產等以維持它的消費,需要中國印度等提供優秀的科技工作人員,以維持它科技的發展,不但需要廣大的市場買它的可樂、煙草等非必需品,更要外國購買它昂貴的軍火,要順利的達到這些目的,就需要維持它超級軍事力量,保住它的霸主地位。否則不難想像,如果日本不跟它購買債券或中東國家不提供石油,或不向它購買軍火,或外國出生科學家全部撤出,美國恐怕會如蘇聯一樣掉進陰溝裡。

「主權過時論」和「人權無國界論」的提出,正是對全世界宣告,它有權用軍事和顛覆等方法干涉他國內政。表面上是對付中國,實際上是在採「殺雞儆猴」的手段,威逼其他國家,這是以前蘇聯為了軍事干涉東歐,提出的「主權有限論」的翻版,和日本為侵華提出「反共」口號如出一轍,和19世紀時英美帝國主義,為了傳播「基督文明」而四出侵略掠奪是同樣的侵略者哲學。

最近的實例,在1991年初對伊拉克的戰爭,美國以霸主地位挾聯合國以令諸侯,以最現代化武器,任意大量屠殺伊拉克軍民,真是威風十足,不但嚇壞第三世界國家,而且向各國勒索了數百億美元,這種稱霸的甜頭,使它不欲罷,也不能罷。

「兩論」拋出的時機

「兩論」拋出的時機和前述兩件大事息息相關,蘇聯的崩潰,過程二、三年,我們不在此討論,可是以它龐大的帝國和軍需力量,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在今(1991)年8月政變失敗,注定蘇聯解體之前,美國還真時時提防它「敗部復活」,因此對中國這位過去口口聲聲被稱為「天然盟友」的國家,雖然因和蘇聯的解凍,和「六四」事件的芥蒂,而逐漸疏遠冷淡,但仍時時暗通款曲,不敢真正翻臉。特別在對伊拉克戰爭時,為了怕中國在聯合國跟它作對,更怕中國乘它防務空虛時,在台灣海峽作些手腳,著實採用了一番笑臉拉攏政策。蘇聯注定無藥可救之後,轉眼反臉不認,不僅針對中國拋出「兩論」,從9月底起,在美國報紙幾乎每星期都可以找到美國當局在中國身上作文章,從中國人權、出版權、監獄產品輸出,核技術輸出、飛彈輸出等等。輕則口頭警告,重則20幾家中國公司被抄家封產。這些事是芝蔴蒜皮,有些是十幾年前陳帳,更多的是道聽途說,未經證實,最妙的是核技術和飛彈的輸出國度,一次報導換一個,言來鑿鑿,若有其事,令人可憐中國駐美的朱大使,是不是每天要到美國國務院去報到解釋。11月底乃演變至美國國務卿貝克到中國登門教訓。更改革更開放的中國,數年之間,受此不同待遇,這一切其實只說明,蘇聯垮後,美國自認天下無敵了。

西歐的統一使美國有緊迫感

西歐共同體的逐漸形成一個統一國家,對美國的世界霸權構成一個很大的威脅,原因是統一後的西歐和已併入的東德將形成一個人口、科技和經濟力量超過美國的國家。如加上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而等在門口的一些東歐國家和一些以前的蘇聯共和國作為它的衛星。再進一步擴大自己的軍事力量,則其勢力更難以估量,不但美國將失去左右世界的力量,一旦歐洲發達起來,國際壟斷資本如離開美國回到歐洲,就像二次大戰前從歐洲遷到美國一樣,則美國有變成二流國家的危險。最使美國惱火的是,蘇聯崩潰,西歐是最大的受益者,柏林圍牆一拆,西歐國家間接或直接的要求美國撤軍,而且西歐國家的對外政策,越來越不聽從美國的指揮棒。它們不熱心美國到處實行軍事干涉,對第三世界資源的掠奪也有不同程度的估價,最近更率先對中國採取「解禁」,一些國家領導人還訪問了中國。另外一個美歐矛盾是出於美國的軍火工業集團和猶太財團,這兩個財團控制了美國新聞傳播媒介,最能左右美國政治外交方向。而西歐是美國軍火輸出最大的競爭者,而且又是普遍的排猶,猶太勢力很難進入統一的歐洲謀利,歐洲的統一步調一加速,將使美國產生越來越大的緊迫感。

美國的攻守策略

仔細分析,美國要維持其霸主地位,單關起門來,依靠其日益衰落的美洲大陸經濟是不行了。估計它將進行兩個策略。1.積極支持英國和西歐各國反統一的力量,特別是醜化德國,以分化歐洲統一步驟,最低限度,要拖延時間,使美國爭時間,從容佈置,但由於歐洲是美國文化所來自的地方,要做這種勾心鬥角的事,美國不見得能佔上風。2.搶佔東亞地盤,東亞在過去20年是經濟發展最快的地方,而且照現在情形來看,未來20年也將是發展最據潛力的地區,其中以中國大陸為甚。事實上自去年起,美國和東亞的貿易已超過和其他地區的貿易,說明這地區對美國的重要性。這地區自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在美國絕對控制下,但自從80年初中國大陸採取改革開放的政策,投入這地區的經濟體系後,東亞情勢逐漸改變,特別是這地區的日趨富裕和美國的日趨窮困,正是鮮明對比。日本的成為經濟巨人,終使美國逐漸失去控制,最近幾年發生的一連串事情,如日美在貿易的摩擦,台灣和大陸人民的來往,南北朝鮮的和解,日本對中國大陸的特別經濟關係,馬來西亞推動東南亞經濟共同體等都是在美國反對下發生的。而這些國家地區,所以有勇氣違反美國的意旨,最主要就是有一個軍事上強大、政治上獨立,而經濟又繁榮的中國存在。 美國結結實實的在韓戰和越戰從中國得到了教訓,而不敢在東亞冒然使用武力,這和現在它仍在中東和中美洲動不動就出動軍艦飛機大炮可以作一個比較。因此要使中國像蘇聯一樣的解體,將是美國一些野心家為控制東亞而夢寐以求的願望。

美國的東亞戰術和戰略

美國在東亞純粹用武力干涉既然不太可能,只有訴諸於挑撥離間,軟硬兼施的外交,經濟上的制裁和顛覆收買等戰術。尤其是顛覆收買的手段,在對伊拉克戰爭有成效,在使蘇聯解體上立了大功,因此布希總統在美中央情報局局長蓋茨的就職典禮上,讚賞之餘,保證在美蘇冷戰結束之後,情報局每年三百多億的預算,將有增無減,而且要大量增僱人員。可預見將來,為了增加美國手中可以運用的「棋子」,和台灣的「台獨」一類,所有東南亞各國內,美國培植的反政府組織活動將大量增加。最好的一個例子,是89年中國發生的「天安門事件」及其後的餘緒,可以說是集美國顛覆、收買、外交壓力、經濟制裁一個綜合性的精彩演出。而「主權過時論」和「人權無國界論」以及美國積極的收買組織來自各國的留學生,正是說明它將進一步深化分裂他國,干涉內政的行動。

美國另一個戰略就是鼓勵日本整軍,日本軍國主義長期以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隱藏力量,隨著日本經濟的成長,這個勢力又有抬頭的趨勢,這軍國主義勢力有它歷史的傳統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營養,它的複雜面無法在此討論。只想提醒讀者注意,歷史上中日甲午戰爭和日本侵華戰爭初期,美國都有鼓勵的功勞,為的是平衡在中國的列強勢力。當然日本還是最大獲利者才會將計就計,樂於效力。這次美國再鼓動日本整軍,一方面用以平衡來自中國的壓力,一方面利用東亞國家對日本的舊恨新恐,可以作出保護者的姿態,另方面以藉此向日本軍國主義分子表示是穿一條褲子的兄弟,增加推銷軍火,真是一石多鳥之策。日本新首相宮澤喜一上台就在美國讚許下向日本國會提出出兵國外的議案,但未能通過。可見美國在國內經濟情況日益窘困之下,這種稱霸全球的如意算盤能實現多少,是一個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