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國際形勢發展論中國統一契機

林國炯
(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政治系博士)


本論文是為參加去年(1991)8月6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的「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而撰寫的。其中主要論點除了在第一政治小組內作報告外,並在研討會的閉幕大會上提出。北京中新社於8月7日以新聞發佈其中結論部份的五點建議,已在8月8日的一些海外報紙如《僑報》《國際日報》等登載。為了使讀者能窺其全貌,現將全文發表。旨在拋磚引玉,共同討論此一當前極其嚴峻的課題。--作者注

一、當前國際形勢發展的特點和趨勢

概括二次世界大戰後40年來的國際政治變化,可以說:50和60年代以東西兩大政治和軍事集團對峙,政治意識型態對抗冷戰,雙方軍備競賽加劇,戰爭的危機一觸即發,美蘇在全世界爭霸,擴張其各地區的勢力範圍。第三世界國家為避免捲入兩大集團的爭霸對抗,成立不結盟集團。中國的軍事力量逐漸加強,外交上聯合第三世界國家,國際地位不斷提高。70年代的國際形勢特點是,東西兩大集團政治上繼續對峙,軍事力量相對平衡,軍備競賽在質和量都加強發展,裁軍談判配合外交戰略時談時停,起伏不定,核戰爭的危機時隱時現,戰爭與和平是國際間人民憂慮的頭等大事。國際政治的鬥爭形式以美、蘇、中國和第三世界的大三角戰略勢力均衡為主體。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更加提高,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的軍備發展達到了最大邊際效用的核威懾,鞏固了國防。常規武器也在量與質方面逐步改善。但在80年代前半期,由於蘇聯加強擴張,進軍阿富汗使得國際形勢急劇惡化,東西兩個集團關係緊張,軍備競賽加劇,核戰爭的危機四伏,世界戰爭與和平處在十字路口。世界人民的裁軍與和平運動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歐美地區,風起雲湧。

核大戰和人類生死存亡的威脅終於使美蘇為首兩大集團達成了政治和戰略上的共識,1985年,美國總統雷根和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在日內瓦高層會議的聯合公報中宣稱:「核戰爭不能贏,絕不能打」。這項關係到人類生死存亡,戰爭與和平的共識使得雙方戰略佈署和計劃上產生決定性的變化,從而國際形勢從緊張對峙轉為緩和,世界和平的希望大量增加。80年代的後半期國際形勢隨著裁軍與緩和的浪潮,更是產生空前的劇變,尤其是東歐各國的政治變化和德國的統一,兩大軍事集團的解體。橫觀當前國際形勢的特點和趨勢,可略述如下:

(1)國際關係緩和與核戰爭對人類威脅的減少

1985年美蘇領導人對核戰爭的共識,即「核戰爭不能贏,也絕不能打」為核裁軍奠定基礎,1987年美蘇《中程導彈條約》的簽定和隨後徹底銷毀各自佈署的各型中程核武器,使核裁軍的路程,跨進了一大步。1986年歐安會關於信任措施的Stockholm Document和1990年11月19日在巴黎簽定的《歐洲常規軍備裁減條約》(CFE),1990年7月北約的倫敦宣言和11月的歐安會巴黎宣言,都對緩和國際形勢做出貢獻。聯合國也在裁軍領域方面關於化學武器、常規武器軍備轉讓,信任措施等問題上取得進展。美蘇戰略核武器裁減談判(START)也隨著國際形勢的好轉有了大的進展。1991年7月底美蘇在莫斯科高層會議上對第一期的裁減30%簽定了協議。日內瓦化學武器談判也可望近期內完成。最近中東海灣戰後,聯合國更在裁軍和維護地區性安全方面做出了具體的行動和措施。譬如對伊拉克關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銷毀和對常規武器的限制,對建立中東無核區的推動等等。

從以上的種種裁軍措施和談判,可以看出當前的國際形勢朝向緩和的趨勢。世界和平的希望大增。核戰爭對人類的威脅逐漸減少,隨著這個趨勢,過去國際間,尤其是兩大集團間政治意識型態的衝突逐步下降,經濟發展和互助的要求上升,90年代可以說是世界經濟發展高度推進的年代。中國在國際形勢緩和,世界和平在望的環境內更有利於經濟建設,加強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政治意識型態衝突的消退與和平共處互惠互利的共識

由於國際間對核戰爭與人類生死存亡的共識,緩和了國際形勢,對「求同存異」和平共處,互惠互利產生了共同點。過去的各種主義間針鋒相對,相互排斥的政治意識型態也逐漸緩和,在國際經濟貿易,世界經濟相互依賴,科技高度發達和競爭等客觀因素的壓力下,各國均希望盡速發展其國民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種共識有助於世界和平。過去國際間以政治意識型態為手段藉口達其爭霸奪取勢力範圍目的的企圖,在核武器發展到走火入魔,構成人類毀滅威脅時,美蘇領導人和世界人民均意識到政治意識型態的空虛,從而追求實際的經濟發展和國家富強的捷徑。中國在80年代的經濟發展與改革開放政策可說是對此國際共識已超前了一步,奠定了當前「眾皆亂,我獨穩」的基礎。

(3)國際間經濟發展現代化合作要求的必要性

隨著各國經濟發展與國家現代化的要求,國際間的合作產生了必要性。如今高科技發展時代,除了極少數的大國,如美國,能自成體系之外,各國在國際貿易,經濟發展激烈競爭下,必須互相取長補短。尤其是中小國家,由於資源、人才、市場、資金等因素更需相互合作,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立足。甚至高度工業化西歐各國,近年來都積極地推動歐洲經濟共同體,以配合西歐各國的獨特能力發展科技,聯合資金要和美國、日本在國際市場上一爭長短。最近美加自由貿易市場與共同關稅協定的推動,他是北美區域性合作的措施,以加強美國在國際市場上貿易的力量。日本近年來也意識到國際競爭的劇烈和嚴重性,為保持其當前的一些優勢,也試圖建立亞太地區經濟共同圈的構想,更極力加強對亞太地區各國,尤其是和中國的關係,其他世界各國也都力求推動區域性的經濟合作,法國近來推動非洲法語系國家間的合作。中美洲各國及南美各國都各自推出相互間經濟合作的方案。

從以上區域性經濟合作的發展,可以反映將來在高科技發展與競爭之下,中小國家極難像過去一樣地獨立發展其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立足。而必要有區域合作,以雄厚的資金,強大的科技人才,豐富的資源,而逐鹿於國際市場。中國在這幾項因素中,都處於中等。資金較次,科技有基礎,但不強大,資源儲藏豐富但有待開發。優勢是人力充足,人民勤奮。勞動力強大而有待適當的發揮潛力,海峽兩岸的經濟合作可以取長補短,互惠互利。發展中國的生產力,是為兩岸互動正面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國際間政治統一與分裂的矛盾性

在當前國際形勢劇變之下,國際間的政治統一和分裂出現了矛盾。也就是有些國家人民極力要求統一,而某些國家卻面臨分裂的危機,譬如1990年10月東西德的統一,南北也門的合併,南北朝鮮統一的推動,中國台灣海峽兩岸的統一互動。而他方面,蘇聯面臨著各加盟共和國的要求獨立和國家分裂的危機。南斯拉夫面臨著少數民族加盟國獨立內戰的威脅。從這些現象究其原因,總的來說可分析如下:

1.過去數十年在「政治意識型態掛帥」之下,一切服從於主義的信仰,使得一些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不得抬頭,或者民族主義的統一要求在外力干涉之下無法實現。如今一旦政治意識型態的凝聚力解散,經濟發展的需求加強,有共同種族文化背景的民族主義隨之復生。所以有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民族主義,因不滿蘇聯經濟落後,生活水平低落,要求獨自發展其道路的獨立運動。南斯拉夫的情況亦然,而面臨內戰威脅。然而,東西德雙方屬同一民族,因為戰後盟國的干涉,外力強制使其分裂。因此,一旦美蘇關係改善,國際形勢緩和,外力干涉解除後,雙方立刻實現統一。所以,在當前的國際形勢變化,經濟發展要求強烈的趨勢下,被外力壓迫的民族要獨立以改善其經濟發展,而被分裂的民族要統一,以加強其國力和經濟發展。這是近數十年來民族主義在政治意識型態消退下的再抬頭。

2.封建意識與民族意識的矛盾性:某些國家在過去政治意識型態不同主義的對峙和傳統封建主義的結合下,借用外力產生了國家的分裂。譬如南北朝鮮、中國的國共內戰造成的分裂。如今雖然政治意識型態的對峙逐漸消除,外力解散,但由於傳統封建的意識,壓抑了民族主義的意識,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超越了國家民族的利益,使得國家仍不能立即實現統一。

二、海峽兩岸關係的互動發展與中國統一的矛盾

從理論上說,中國內戰尚未結束。一九四九年以來,海峽兩岸處於分裂與敵對狀態,直到一九八八年蔣經國去世以後,過去國共對峙的敵意才逐漸減輕,兩岸關係開始互動,尤其經貿關係和台灣人民到大陸探親旅遊。大陸方面所提「三通」部份實現,但「一國兩制」構想仍未能被台灣方面接受。目前對統一方面的發展仍然緩慢。其中原由錯綜複雜,但仍不外乎政治與經濟的因素。

(1)政治意識型態對立的消長

過去海峽兩岸分裂四十餘年,主要是國共兩黨政治意識型態的敵對,這種敵對實際上是二次世界戰後國際大環境東西兩大集團政治軍事爭霸對峙下的產物。美國支持蔣介石的國民黨政權,使得中國的內戰和分裂延至於今。東西兩大集團政治軍事對峙於50年代到80年代經歷了反覆的波折。國際關係時而緩和,時而緊張,軍備競賽與裁軍談判關係著世界戰爭與和平,人類的生死存亡。這種反覆直到1985年美蘇關係逐漸改善後,國際形勢開始緩和,政治意識型態的對立開始下降,裁軍談判大有進展,世界和平在望。隨著國際大環境的改變,海峽兩岸政治意識型態的對立也開始緩和。這種緩和應歸功於:1.大陸方面在文革之後,80年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從過去的「政治掛帥」改為「經濟掛帥」,從事經濟發展與推動現代化建設。對台灣的政策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構想,做為中國和平統一的藍圖。2.台灣方面在經濟發展略有成就後,面臨勞工成本提高,經濟結構轉型的困難。經濟壓力使得台灣有意與大陸開展經貿關係。海峽兩岸對經濟的互惠與共識沖淡了過去政治意識型態的敵對。1988年初蔣經國去世後,結束了蔣家王朝的統治,封建意識逐漸解體。1991年所謂「動員戡亂時期」於5月1日廢止。台灣當局開始正式將中共視為「控制大陸的政治實體,我們稱他為大陸當局或中共當局」。李登輝表示在國統綱領的原則下,「呼籲兩岸都能本著和平、理性、對等、互惠原則良性互動,共同為中華民族開創新的時代作出貢獻」。實行了四十餘年的戡亂臨時條款結束後,對兩岸的正常關係作出貢獻,降低了雙方政治意識型態的對立,為中國和平統一奠定了基礎。

(2)中國大陸政治運動對中國統一的延緩

中國大陸自1949年之後,政治運動大大小小接連不斷,諸如「反右」以及空前的「文革」等等。「文革」造成了中國經濟破產的危機,人才教育的斷層,使得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倒退,國民經濟面臨崩潰。中國的社會革命成功後,本應全力發展生產力和經濟建設,然而革命的狂熱壓抑了現代化建設的理智。政治運動的內部鬥爭成為大陸方面的主要矛盾,而無心無暇推展海峽兩岸中國統一事業,尤其更有外國勢力,美日方面的阻礙和台灣島內的台獨運動。80年代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有了成效後,才開始重視正確處理兩岸關係,提出了包括「一國兩制」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兩岸分裂和統一延遲的利弊,暫且難以評估。但依常理和原則,盡早統一對全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建設發展總是有利的。

(3)台灣「地方主義」的台獨運動和權力鬥爭的各方面

中國自秦漢以來,封建社會和小農經濟的結構造成封閉思想和嚴重的「地方主義」色彩。各種地區方言,風俗習慣的不同,交通和訊息的困難,往往使地方的獨立性超過國家的統一性。過去主要以傳統儒家思想文化做為中華民族維繫的動力,對現代國家意識的觀念不深,這更加深了各地區人民「地方主義」的傾向。

清朝時期,閩南人大量移民台灣,但清政府視台灣人為「化外之民」的二等公民。中日甲午戰後,《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日本,成為殖民地的「順民」。二次大戰後,台灣歸復中國,國民黨政府對台灣人民卻倍加欺壓,是有「二二八」事件。蔣介石政權退居台灣後,仍然百般歧視台灣人民,黨、政、軍、情、治部門鮮有台籍人士掌權,此種情況使得不少台灣有識之士及民間產生所謂「台灣意識」的地方主義情緒,從事「台灣獨立運動」。台獨在50和60年代借助美日的支持,在國際和海外風起雲湧。70年代中美國關係改善後,台獨無外力資助,無力推展而逐漸消退。但在島內仍醞釀著「台灣意識」的地方主義。蔣經國時代,為緩和「內地人」和「台灣人」之間的矛盾,採行了「本土化」政策。在當政方面,尤其地方政府,提升許多台灣人掌權。使得台灣人在國民黨內勢力逐漸壯大。到了蔣經國去世,蔣家政權時代過去,李登輝掌權後,過去的封建式統治解體。民主憲政初步抬頭,政黨政治興起,過去台灣的黨外運動以國民黨內「內地人」獨裁為批評攻擊的對象。現在國民黨已由台灣人掌權,失去了原來的攻擊目標。因而,以地方意識為號召興起的「民進黨」轉進「台獨」的公開活動。透過政黨政治的程序,拉攏民間的「台灣意識」的地方主義情緒,以求對國民黨進行權力鬥爭,因此,民進黨內對「台獨」立場的激烈,諸如是否列入黨綱的問題等等。同時對過去國民黨的殘餘問題,民主憲政,老輩立、監委和國大代表的代表性提出嚴重異議並百般攻擊。企圖以「台灣意識」作為號召壯大其在立法、國大機構的勢力。一些激烈的台獨份子,更在這種過渡時機,成立台獨社團,進行公開的活動。譬如1991年6月6日,「台灣建國運動組織」在台中市西屯路的辦公室升起「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盟旗,並高呼「台灣獨立萬歲」,他方面,國民黨內的當權派,包括台籍人士,則以「如搞台獨,中共將以武力犯台」,作為對付民進黨奪權的武器,以保全其權力,所以官方正式避談台獨,其最佳方案在於維持現狀,得以保全黨內當權派人士的權勢。身為總統的李登輝,自然希望盡量維持現狀,至少在其任內政局不變。但在國際形勢已大改變之際,台灣當局卻實際上對「台獨」採「只能做,不能說」的策略,最近進行「彈性外交」「雙重承認」的活動,一反其過去「一個中國」的態度。譬如開展銀彈攻勢收買一些小國家的外交承認,如巴哈馬和中非共和國等。並企圖進入一些國際組織和機構。揚言願以東西德模式走入聯合國,加入關貿總協(GATT)等等。尤其甚者,台灣方面於199年7月8日在《紐約時報》上公開刊登政治廣告,以「務實」為題,提出「中華民國對中國分裂問題已以較商業取向的處理方式代替以往的對罵叫囂,比方說,中華民國正式宣佈接受其他國家的暫時性雙重承認。……」,如此,台灣當局首次明確宣告願意接受暫時性的雙重承認。對此,大陸方面指出,此說乃實質上主張「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深表關注並堅決反對,台灣的一些有識之士認為,「台灣的政治發展路向已是在空前嚴重的十字路上」。如此可見,台灣當局不論當權或在野都明的暗的意圖重燃「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台獨活動。尤其如今台灣人的地方主義意識滲透入執政的國民黨內,已無所謂過去「外省人」的國民黨了,而佔少數人口的「外省人」感到有遭受歧視的危機,有意於兩岸統一的推動。因為,當前政治意識型態對立消減而外省人當權勢力衰弱。如今,台灣島內政治走向更趨「地方主義」意識,朝向實質的「獨台」或公開的「台獨」。最近,民進黨更公然將建立「台灣共和國」列入黨綱,明目張膽地進行台獨活動了。

(4)兩岸經濟發展與現代化互惠互利的引誘性

台灣經濟的弱點是缺乏資源、重工業和高科技。但過去20年由於世界經濟發展走向亞太地區以及美國之參與朝鮮戰爭和越戰,使得台灣廉價勞工的優勢得以發揮,推展其外向型貿易經濟。今天此種優勢已不復存在,勞工成本提高,改而向資本密集的高科技轉型。但是由於政治因素的考慮,許多大企業家對長期投資裹足不前。佔90%台灣中小企業更是要求急功近利,不願冒險。政府也因政局難測,投資不力。再者美國施加壓力,要求新台幣升值,進口美國產品,購買其高科技成品,平衡入超的差額。在這種種壓力之下,台灣中小企業只有另求出路,向大陸投資設廠,利用大陸的優惠廉價勞工而生存,台灣的間接貿易政策使台灣中小企業蒙受不必要的損失。看來,直接通商近期內勢在必行。

大陸方面,優勢在於資源豐富,人力充足,廉價勞工。缺點在於「大鍋飯」政策培養下的制度不適競爭性的工業化發展國際環境,效率質量差。加上層層官僚作業使得廉價勞工的優勢未能充份發揮。大陸方面,如能擺脫制度的束縛和層層官僚,經濟發展當可望急速起飛,不但兩岸可合作發展輕工業和民生工業,同時協助台灣發展高科技的經濟轉型,使其進入高層次的經濟發展。兩岸經濟發展條件各有千秋,相互有吸引力,如何可能打破其間的障礙是奠定中國和平統一基礎的重要課題。未來國際上的貿易競爭日益艱巨,需要高科技為基礎,目前世界各地區都正在建立經濟合作謀求生存和發展。台灣的經濟前途在於發展高科技,因此兩岸的經濟合作乃最佳途徑也是必然的趨勢。

(5)國際地位的自豪感與民族意識的凝聚性和地方主義排斥性的矛盾

百年來中國人民倍受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者的百般欺壓,一直內憂外患,民不聊生。如今,國際地位提高,在國際舞台上舉足輕重,使中華民族的華夏子孫增添了無上的自豪感。這種民族意識是將來祖國統一的凝聚力。台灣在國際上毫無地位,使得一般人民嚮往大國的自豪和民族的自尊。東西德的力求統一是日耳曼民族意識凝聚力的表現。南北朝鮮也已朝這個方向進展。台灣的台獨運動是過去傳統地方主義意識的表現,而非民族意識的反映。民族的大利益遠遠超越狹窄的地方利益。地方主義意識往往是某地區人民或某集團的部份利害因特殊原因所推動。台獨運動更不同於現今蘇聯或南斯拉夫所面臨的少數民族分裂運動。目前,國際大環境的政治意識型態對立消減,外力干涉削弱,民族要統一這是大趨勢。當務之急在於如何以民族大義國家大利推動統一的共識,同時兼顧台灣現時人民所關切的一些特殊經濟利益,配合國家和人民的意願,突破國家和地方的矛盾。

三、中國統一的展望與建議--結論

在當前國際大環境急劇變化之際,中國和平統一的前景正處在嚴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在於微妙之中。究其負面和正面的因素可分析如下。

1.國際形勢緩和,東西兩大軍事集團解體,美蘇關係改善的結果,使得中國失去了過去美、蘇、中,大三角戰略軍事均衡上的優勢。美國及西方集團逐漸在戰略平衡上無求於「中國牌」。數年後,一旦蘇聯的政治體系改革符合西方的要求後,中國將成為其下一個政治意識型態攻擊的目標,企圖改變中國的政治社會制度以符合西方的制度要求。將中國納入以美國及西方集團為首的國際新秩序的一環。在這過程中,中國將面臨種種藉口的挑戰,譬如裁軍問題,人權問題,經貿和最惠國待遇問題,甚至台灣地位問題等等,台灣當局極可能利用此一矛盾和機會加緊其「獨台」或「台獨」的活動,於中國在國際形勢變化失利之際,求助西方集團而相互利用,達到其維持現狀或台獨的目的。過去美、日推動的所謂「台灣主權未定」等論調都將再度出籠。

2.台灣島內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現時都在明的或暗的進行「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活動。一旦國際上時機成熟利用外力牽制中國,達到其分裂的目的。目前島內「地方主義」意識的醞釀加劇。官方也一反過去「一個中國」的立場。

3.在台灣島內,多數「外省人」和一些民間人士都意識民族大義在政治上贊同統一,但在經濟上卻要求維持現狀,保證其現有的利益和生活水平。

4.台灣的經濟在國際經貿劇烈競爭壓力之下,力求出路。海峽兩岸互動和經濟合作是其最佳的選擇。是以某些台獨人士主張兩岸政治獨立,經濟上合作的方案。

5.大陸方面對台政策中「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已有九年之久,但未見成效。台灣方面置之不理。近年來非官方的對策均不外乎「一中一台」、「兩個中國」的模式,不願接受「中央和地方」關係的「一國兩制」方案。其實台灣當局正是以此迴避和拖延策略力求維持現狀。

在此正負因素互動,祖國和平統一處於十字路口上的關鍵時刻,兩岸應相互為統一大業而努力。其方案可略述如下:

1.明確排除分裂運動的企圖和行動:在經過各方磋商後,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對台灣問題法案」明確規定排除分裂運動。一旦台灣島內出現正式的獨立行動或正式宣佈在國際上獨立,則以武力解決。如此,可以阻止當前島內台獨意識和活動的擴張以及使其逐漸消弱,並且能排除外國勢力將來的公開干預和陰謀插手。

2.確立祖國統一的時間表與步驟:為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決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應和有關各方包括兩岸政府當局及民間團體和政黨確立統一的時間表,譬如,以公元2000年為統一的時限,在這十年中安排各項朝向統一的實際步驟,逐步實現。譬如三年內實現「三通」,五年內完成兩岸有關法規條例的共同準則等等。此種步驟的實現可以威脅使用武力為後盾。如果兩岸政治意願成熟,可以考慮更早的統一年限和各項有關步驟。

3.在國際上以聲明(Declaration)的方式明確保證台灣經濟社會自主權與高度地方自治:為了台灣人民的信心,中國政府可以在聯合國適當的場合以聲明(Declaration)的方式明確保證台灣現有經濟社會制度百年不變和自主權並實行特別行政區的度度地方自治。

4.修改憲法,確立中央與地方權力關係與經濟社會制度:積極地準備召開全國代表包括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和海外華僑的協商大會,磋商修改憲法,其中包括確立中央與地方權限和特別行政區。憲法的修改可在本世紀末前實現,以配合我國當前現代化發展的具體情況以及國際形勢的演變。在憲法中可確立台灣特別行政區地位及其經濟社會制度。譬如推行「一國兩制」。

5.推展海峽兩岸關係的信任措施:為建立兩岸人民,尤其是台灣人民對大陸的信心,大陸的中國政府應在各方面推展有利於建立信任的措施。譬如1)以優惠價格提供石油能源或稀有資源給台灣;2)協助台灣發展高科技,如為台灣發射通信衛星及其他民用衛星等;3)合資發展高科技工業,如汽車、飛機、船舶、學術、科技等交流。其他的信任措施可在統一進程的各步驟逐步採行。

總之,海峽兩岸人民同是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應共同攜手向祖國統一的道路大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