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美國對台武售的大戰略

奉勸扁政府勿玩火自焚

簡大和


在「一連串微妙的事件」的前奏聲中,島內又掀起了武購的序幕。世人的眼光不免好奇的投注在上台屆滿一年的陳水扁身上,看他在這一大買賣中,扮演的角色究竟為何?扁政府是否仍得打腫臉充胖子,隨著甫又得勢的美國共和黨背後的武售集團起舞?台灣人民是否又落得破了財還不能消災?

近期報載各方對武售事件的解讀,雖角度廣泛,但嫌直覺性的反應居多,輕忽了美方進行全球戰略調整與部署背後所受到本身的局限,與欲補強此一局限或弱點所演生出對台武售的戰略思考。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本文從美方向以自身需求與實質利益優先的一貫思維出發,試從科技的角度剖析此一影響深遠的事件。

一、正確解讀美方清單

武售案之內情錯綜迷離,這從「尹案」已經揭露部份盤根錯節的廣大人事牽連可見一斑。然美方的武售清單本身,素來表達了三個要點:戰略佈局的需求,大量庫藏品或報廢品之出清牟利,為求達成交易所採取的模糊戰術--清單「灌水」。今年清單的龐大、開價高昂,遍受各界矚目外,不尋常的是清單中赫然出現了歐方武售的專賣品--柴油動力潛艇。反常的是德、荷、瑞典等方立即出面否認參與其事,而五角大廈人士卻跳出來澄清,宣稱美方正在為埃及承造這款潛艇。此外依報載,日方、英方專家及我軍方及民間相關人士亦相繼放話,各有所懷抱的猛敲邊鼓,肯定這是樁難得的買賣,反凸顯了這樁交易項目之蹊蹺。至於其他品目則一如既往,不乏舊品或除役品(前蘇聯甚至按廢五金販售),灌水、障眼、促銷之伎倆明顯,無需贅述。

二、美方兜售潛艇之真正目的

涉獵過重大科技投資或採購的專業人士應會同意,美、日、英為首的遊說集團共同運作的核心目的在於要阿扁「承諾」台灣政府對這類柴油引擎潛艇採購的決心,同意「立項」,並逐年編列採購經費(著眼於動用「國防特別預算」)。美方必定承諾,無論這批潛艇將從何而來,如何設計(台海與紅海潛艇之特性設計條件恐有天壤之別),有那些配備,只要扁政府簽下切結書,一切條件都「好談」--至於如何面對全島人民與立法院的審核均是枝節問題。這固然是美方為達成武售所策動的關鍵性的第一步,但依筆者之見,這絕非其底線。其居心尚包括下述面向:

獨佔台灣的海軍武售市場

眾所周知,台灣想要建立潛艇戰鬥群是近乎神話,遙不可及,而美方擬專為台灣整建潛航技術與潛艇生產體系,打造過時的柴油潛艇,亦屬騙局;買空賣空恐僅是表象而已。吃力不討好,本不是美方生意人的作風,但是憑藉著台方的切結書,美方武售集團即可對歐方發動攻勢,取得獨佔市場的具體優勢。一旦其運作成功,即可收編其競爭者,現買現賣,轉手圖暴利,尚可一魚數吃,並實現其建立「永續經營」與全權掌控台海攻防情勢的策略。

利用台灣軍費改善其相關產業的競爭力

略諳二戰後美蘇武備競賽大勢者均瞭解,美國系一大陸型的國家,國防思維的重點首在天際,次為陸地,再次為海洋。因其四周海域平和,故海軍之戰備,除核子動力級的大型遠洋艇、艦外,小型的深潛科技的發展已積弱數十年。美國的造艦活動在二戰後急速縮減,到一九七○年代幾已停頓,相關科技與能量已轉移至海上鑽油活動,而該產業現又已不景氣。故各造艦重鎮與相關的產軍企業體系多已面臨資源枯楬,尤其是技術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而英國的情況更糟,嗷嗷待哺。故類同台海周邊的「內太空」對美方的海底戰略部署能力而言,不啻成為其「阿基利斯的腳跟」,亟待補強。運用台灣的軍費資助其研發、創造就業機會、培訓人才,調整並改善其相關產業能力與競爭力,才符合美國地方上的現實需求。埃及和扁政府等遂成為「爭取合作」的對象。

發展海底霸權

日本戰後在美國的扶持下重新武裝,軍費負擔十分有限,故到了一九七○年代以後,民生經濟與輕、重工業均得以迅速的發展。近十年來其對海底科技與海底資源的開發不遺餘力。例如其小型「科研潛航器」之深潛能力已追上獨立國協,藍色雷射也獨霸市場。二戰期間,日本海軍已對東南亞海域瞭若指掌。美國借重日本科技之優勢與地緣的關鍵地位,加上英國海軍對潛艦設計與纏鬥經驗的遺產,利用台灣的資金,發展在遠東地區的海底霸權,才是美方真正欲促銷柴油動力潛艇的目的。

三、裁製危機是售武的障眼法與必勝術

美國是全球武售第一大國。其軍售市場開發集團在全球布樁,從政權內部裁製危機,炒作衝突,透過「買辦政府」保障交易,是不爭的事實。

前謂「一連串微妙的事件」包括:

(一)「尹案」復出,台獨及情治人士熱心赴歐奔走的戲碼,實是「項莊舞劍」,意在暴露歐方的海軍武售管道,拔除其在台的「堂口」,使歐方武售集團動見觀瞻,處於劣勢,美方才好從其口袋掏貨轉賣。

(二)不久前,美國的「果敢」號(Joides Resolution)海洋探勘船首度前往台海執行任務,到龜山島海域勘查海床穩定性,並將在台灣東側海域,表面上打著科研合作旗號,「協助台灣開發海洋古地殼、古生物、環境及黑潮變遷的研究能力」,主要目的實在「重新勘察台海周邊海域的大陸礁層、海溝、海脊、地質、洋流等國防資訊」,俾利於戰術上的運用,對核四廠基地之地震安全性作再評估,並順便對釣魚台海域之石油資源的再探勘,同時建立美、日新世代海測船設計的參數與資料庫,以及小型軍事潛艇設計之基準等。在目前政府面臨空前的財政危機,每年繳交約五十萬美金的部分會員費,所得權利實又不敷研究的需求,說得通嗎?扁政府以學術為煙幕配合運作,開放領海,自不待言。在美方主導下,真正參與「果敢」號作業的國家又包括了我們一再撞見的日本、英國、荷蘭與法國的商社。

(三)月前李登輝赴日,扁政府傾力相助,而李在日卻反常的自制。李返台前,日方發動群眾熱烈相送,是時,日本的極右派勢力復出,改組內閣,而此一期間正是美方對台提出武售清單的「敏感」時刻。相信只要台灣購武案未確立,小泉的邊鼓也不會放緩,一為自己造勢,二作順水人情,以免台灣「脫鉤」。這一連串跨國事件循序的浮現,說明了幕後細密的佈局,且必源自不可觸及(Untouchable)的層峰的指令,五角大廈直接介入操盤,自不令人意外。

(四)為日後艦艇交易計,台方恐需中船、中鋼充當作業「窗口」,故扁政府執意先「綠化中鋼」,置島內國際一流的基礎鋼鐵產業之前途與數萬員工之生計於不顧,又豈僅是基於照顧民進黨的利益或為選舉固樁層面的考量而已?

(五)李登輝訪日後,其與扁互通款曲,出賣國民黨之情由暗轉明。而李近日一再發飆,媒體亦隨著日方一介侍女之著作瘋狂炒作等情事,不啻在為台獨集團打強心針。而李本人又可挾倭自重,糾合舊部。仔細體會其真正目的恐仍是在受命為武售的大買賣轉移目標,借模糊戰術助武售案暗度陳倉。無怪乎李此刻又對扁政府立院席位問題積極經營,扁且又將走訪美國去談「美國利益」問題,實因事關美方此世紀戰略佈局之契機與厚利。試問李、扁等輩能不搏命效忠嗎?與此一大戰略相比,李、扁集團的私慾與國人的福祉又是何等的渺小?只要媒體繼續把「國家安全」的大帽子扣在台灣人頭上,人民又能不感恩戴德,慷慨的奉獻出稅金嗎?

四、台灣切勿捲入國際武售地盤爭奪戰的致命漩渦中

上述諸事件在在顯示:承繼李政權利益的扁政府涉入武售事件已深,民進黨在美、日極右派的長期與多方的資助、精心策劃與長期指導運作下,承其教父「和平轉移」謀得政權,對美方武售的利益能不投桃報李,全力配合促成?但是,此番美方的運作早已超出索取「保護費」的範疇。但歐方武售集團又豈會就此罷手?抖出「尹案」幕後教父,易如反掌,會不待價而沽?民進黨若愚蠢的捲入其間的矛盾、衝突與地盤的爭鬥,損傷的又將是台灣人民。山雨欲來,敏感的鼻子或已嗅出其間隱藏的血腥味。

由此可知,「購武安心」說、「飛彈威脅」論均是美方指導扁政權用來恐嚇台灣人以利售武的托辭。媒體屢屢引述美方研究報導謂 「大陸隨時會封鎖台灣」來作文章,其實不自覺的中了買辦集團炒作行情的圈套。自一九六○年代的越戰過後,台灣的地位與安全實已不靠武力在保障。兩岸走向和平統一的默契才是金、馬、台、澎解嚴的動力。況購武的質量在李登輝政權時已不是事件的核心,利益均沾才是拍板定案的關鍵,卻是「麻煩製造者」於一九九五、九六年間提供了對岸實施飛彈「標定射擊」與加強部署的機會。

兩岸競武,台灣人民首先要花費數百億美金買拼裝貨,一旦動手,大陸與日本對幹起來,台灣必陷入毒硝火海之中。屆時美國伺機釜底抽薪,坐收漁利,才是其對台武售新思維下的最大戰略。前南越總統阮文紹出亡西貢時說:「美國是最可怕的盟友」,蘇聯解體時戈巴契夫亦悔之莫及。奉勸幼稚的扁政府切莫甘為犬馬,企圖藉謊言與假象來誤導民眾,以便揮霍台灣人民的稅金購武媚外來保其權位。一旦玩火自焚,必將帶給台灣人民無法挽救的大災難。能否化危機為轉機,端看台灣人民集體智慧的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