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與地方選舉後的觀察

張麟徵
(台大政治系教授)


選舉結果跌破眼鏡

十二月初的立委與縣市長選舉,結果頗出人意料。在立委選舉方面,民進黨雖然在得票率上沒有什麼增長,但因配票得宜,在議席上大幅成長,一舉攻下八十七席,使其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國民黨則慘敗,只取得六十八席,新黨更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一席,親民黨則呈倍數成長,獲得四十六席。初成軍的台聯黨也拿下十三席,成績亮麗。泛綠陣營相加有一百席,即使仍未過半,但主導政策的正當性已相對提升。這可能是選民回應了民進黨與台聯黨的訴求:給我們國會多數,可以順利施政。

在縣市長選舉方面,則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民進黨在北部與中部失去數城,使得執政縣市銳減為九個。藍軍方面,國民黨攻佔九個縣市,親民黨兩個,新黨一個。而即便民進黨勝選的若干縣市,如台北縣、宜蘭縣、嘉義縣等,勝幅也不高,只贏幾千票而已。民進黨在百里侯之爭的挫敗,主要原因在執政績效不彰,操守令人質疑,以及藍軍的未分裂。

國會選舉結果影響未來政黨的實力消長、政策走向,地方選舉結果則預言了進一步的中央與地方的紛爭。二者加總,對未來的總統選舉、兩岸關係、台灣經濟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先就政黨實力消長而言,這次民進黨加台聯黨,綠營的得票率衝到百分之四十一,可以說幾乎已是綠軍票源的極限,未來增長的空間有限。再說這次選舉,投票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六,相對來說比較低,有利於政治動員能力強,意識型態較狂熱的政黨。比較中道的政黨由於欠缺狂熱,支持者相對而言比較理性,即便對現實政治失望,但一般都會區選民、知識份子或個人主義色彩重的選民,由於對政治冷漠、政治參與感不強,加上對民主政治的失望,使他們對投票不熱中,也因此較不利於溫和訴求的政黨。

雖然泛藍軍的得票相加仍為百分之五十九,但相對而言,泛藍軍三個政黨內聚力較差,新黨已經泡沫化,國民黨又大幅挫敗,兩黨士氣都十分低落,重振路途坎坷。親民黨雖然是一個上升的政黨,但其能量在這次選舉已大量爆發,未來要大幅擴充並不容易。這三個系出同門的政黨,國新兩黨間關係尚佳,但它們與親民黨的關係則相對較為緊張,矛盾不易化除。就支持者來看,如果發展正常的兩黨輪替政治,這三個泛藍政黨應該合併,選舉時,泛藍軍的選民就呼籲三黨整合,但可惜的是,只有泛藍的選民,沒有泛藍的團隊與機制。

國親兩黨的整合困難與未來走向

國親兩黨的整合困難主要來自內部利益矛盾,以及過去的私人恩怨。國民黨中固不乏對宋楚瑜有成見,甚至厭惡的人,而親民黨中許多人也沒有因李登輝的離去,而稍減對國民黨的敵意與批評。這兩黨之間本來就有嫌隙,這次選舉合作破局,親民黨對國民黨多所指責,國民黨都會區的選票又有相當部分被親民黨挖走,國民黨的感覺不可能愉快。儘管內部有一些不同意見,從大局著眼,國民黨主席選前選後都還是傾向與親民黨合作,對親民黨始終持友好態度。親民黨方面,選後對國民黨態度較為好轉,從選前的批評指責轉為選後的呼籲民進黨不要再挖國民黨牆腳,希望國民黨能穩住陣腳。

親民黨態度之所以轉變,主要是有鑒於泛綠陣營這次選舉結果出奇的好,國民黨則出奇的壞,國民黨如果進一步裂解,恐怕不少的人會倒向綠營,親民黨未見得能完全吸納國民黨的票源與資源。以票源而論,國民黨在台灣南部還能吸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選票,其本土色彩不容置疑,親民黨大約只有百分之十的選票,親民黨主席如果還想問鼎總統大選,非得國民黨的選票補強不可。即便不參選總統,有企圖心的政黨當然都志在執政,親民黨要發展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或過半數政黨,在可預見的未來,殊少可能。因此,親民黨如果沒有國民黨的合作,執政的機會選項就剩下與民進黨合作一項,而在這種情況下,其政治身價就會大幅跌落。有鑒於此,親民黨當然希望國民黨能穩住。

這次選舉親民黨幾乎將新黨的票源完全囊括,雖然使其席次有所增長,但大批新黨人士轉換跑道到親民黨,大批新黨支持者湧入,未必沒有負面的影響,因為在新黨泡沫化後,在概括承受下,親民黨無可避免的也要承受「外省黨」、「統派政黨」的招牌,雖然其黨主席一再否認這些標籤,但有些事是感覺問題,很難說清。此一情況對本來在南部就很弱的親民黨來說,開拓票源將更辛苦。

國民黨會否進一步裂解?那要看國民黨改造的結果與下幾次選戰的成績而定,眼前看來危機不大,頂多也只是零星的出走。但選後國民黨似乎還沒有大刀闊斧的作為,年輕化的程度幾乎看不出來。如果國民黨無法抖脫舊有包袱,還在排資論輩,把黨職視同與行政職務平行的位子,擺脫不了一些老面孔,就很難激得起選民的期待與向心。國民黨應該不要怕改革帶來的短期陣痛,甚至若干立委與黨員的出走,只有徹底的、破釜沉舟的年輕化、改頭換面,否則就沒有明天。照目前這種改革法,國民黨即使不會進一步裂解,也會逐漸萎縮。

泛藍合作的可能性

就政黨發展與台灣政局來看,民進黨加台聯黨過不過半其實已經不是重點,重點在泛藍陣營能否整合。只要泛藍陣營持續分裂,民進黨執政就可以長長久久,就不可能出現新的政黨輪替。泛綠陣營危機感高,同仇敵愾氣勢強,所以這次選戰打得漂亮。泛藍三黨既不能如泛綠政黨相互拉抬,把餅做大,配票得宜,互蒙其利。相反的,反而相互攻訐,互挖票源,肥了中間,瘦了兩頭不說,更傷了和氣與合作的根基。台灣選舉年年有,如果在未來幾個月國親兩黨不能把北高兩市市長與總統大選配套人選談妥,如果還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則泛藍整合只是夢想。

以未來的總統選舉而論,連戰由於民意支持度始終難以拉抬,恐難再戰。宋楚瑜雖然民意支持度仍不弱,但與陳水扁較量,在年輕化的趨勢下,年齡較吃虧;再說,由於先前的恩怨,國民黨死忠選民的票未必投得下去。最好的作法是連宋兩位在世代交替下,共同推馬英九出戰,與一位親民黨的本土人士搭配。馬英九曾在市長選舉上打敗陳水扁,在國親兩黨中較無爭議,又有婦女及青年票的票房,再說國民黨執政的九個縣市的基本面較看好,由他出戰陳水扁可能較有勝算機率。不過令人擔心的是,鑒往知來,國親新等政黨一直在個人的小恩小怨中打轉,跳脫不出來,否則,走了最大的撕裂者李登輝後,還有什麼解不開的結?以目前兩黨對北高兩市市長選舉的放話看來,期待國親兩黨把格局拉高,視線放遠,置個人利害於度外,放國家前途於胸中,似乎是奢望。這個局,基本上還是一個殘局,泛綠陣營會贏得選戰,但會輸去台灣前途,泛藍陣營則將面臨雙輸局面。

兩岸關係上的僵局

選後民進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又有台聯相助,聲勢上揚,無論在新閣組成及政策主導上,信心一定更為增加。在新閣的組成上,民進黨主導的正當性增加,陳水扁在選前所提出的跨黨派國家安全聯盟,無論組不組得成,其實都已不重要,所以兩大在野黨在選後宣稱不參加此一定位不明的組織,也不參加「聯合內閣」,並尊重民進黨的組閣權,應為明智之舉。今後在野黨最好順勢而為,也就是說保持忠誠的在野監督地位,除了在關鍵問題,如修憲、兩岸關係上應把穩關口外,其他問題則不妨在表達立場,留此存照後,放手讓民進黨政府去做,如此一來,施政好壞,政治責任歸屬將一目瞭然。

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與台聯的勝選難免使僵化的關係更為低迷。一方面民進黨與台聯黨可能會因勝選而錯誤解讀民意,認為民意支持其現行的大陸政策,從而更加堅定其目前的政策方向,甚或更趨躁進。從選後民進黨政府一再呼籲大陸要重視台灣民意,掌握與陳水扁政府的接觸契機,可以看出民進黨正在對大陸打「民意牌」,從最近宣稱即將在護照上加注「台灣」,即可以嗅出躁進風向。另方面,期待大陸不把這次選舉結果,解讀為台獨勢力進一步得到鞏固,恐怕也不容易,因為民進黨的國家定位很清楚,那就是: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按照憲法,目前國號為中華民國。換言之,兩岸為兩國。無論是重新提升為綱領地位的《台灣前途決議文》,還是從陳水扁政府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談話,還是從陳水扁對亞太經合會、世界貿易組織的態度,都可以看出此一堅持。大陸可能的反應應該還是冷處理,靜觀待變,在一中立場上不會妥協,這一態度從選後國台辦的談話,以及最近海協會成立十週年的表態都可以肯定。

但是如果國親新三黨能掌握他們地方執政的優勢,未必不能在大陸政策上以地方包圍中央。國親新三黨即將分別在基隆、台中兩大港,連江、金門兩個前線地區執政,如果他們能彰顯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與大陸地方政府的往來,如金門與廈門、馬祖與馬尾、基隆台中與上海之間的往來,則未必不能在政策上挑戰中央,迫使中央做適度調整。其實只要這些縣市啟動與大陸對應地區的互動,中央很難不受撼動,這是為什麼陸委會對於地方政府首長能否訪問大陸的政策,始終遲遲不能出台的主因。

對台灣分離主義情勢發展,大陸的憂心情溢於辭,但換個角度,大陸也有相當信心。就像康熙當年對台使用「禁海困島」的經濟箝制手法,迫使鄭經政權垮台一樣;今天大陸所使用的另一招經濟手段,那就是「抽資移民」,使台灣經濟面臨空洞化,最後不得不靠向大陸。所不同的,今天台灣所面臨的大陸「抽資移民」政策,有一半的動力來自台灣政府本身的為淵驅魚。

台灣經濟前景黯淡

選後要如何挽救台灣經濟?這可能是台灣人民最為關切之事。陳水扁將執政一年半以來的台灣經濟急速衰退,歸咎於世界經濟不景氣、恐怖事件影響、反對黨處處掣肘。總之,千錯萬錯他人錯,新政府似乎是不沾鍋,毫無責任。這也是我們贊成在野黨在選後放手讓陳水扁施政的重要理由:不再給陳水扁便宜的藉口,釐清政治責任歸屬。台灣經濟大幅衰退固然受國際影響,但本身經濟結構發生問題,缺少前瞻性的經濟發展規劃、政府資源配置錯誤、扭曲兩岸經濟活動的互動互補,都是重大原因。前兩項固然是李登輝執政後期有所疏忽,但民進黨上台後並未能及時設法,亡羊補牢;政府資源用於社福支出,遠高於提升研發、強化經濟競爭力;再加上在環保、勞工與兩岸關係等政策上意識型態掛帥,使疲弱的經濟越發雪上加霜。如果民進黨不引進經濟人才加強規劃、重新調整國家資源分配、破除意識型態框架,就是在野黨事事放手,其實台灣經濟也難起死回生。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台灣是契機,但也是挑戰。如果準備工作作得好,能順勢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又能拋開「國對國」的妄想,開放直航三通,則可以搭上大陸經濟起飛的順風車,使台灣經濟振衰起敝。陳水扁政府一直強調台資西移(往其他地方移動似乎沒有關係)會造成台灣的資金失血,經濟空洞化。他們的作法是一方面限制資金與技術西移,限制兩岸直航,一方面向國際招商,共同投資大陸,但這根本是相互矛盾的作法。因為限制資金技術西移,即顯示這不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市場;限制兩岸直航,即是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再加上兩岸局勢陰晴不定,外資那敢輕言投資台灣?更不要說台灣在土地、房屋、勞務、環保等各項投資環境都不如大陸。因此,以陳水扁的兩岸政策來看,即便兩岸都已入世,兩岸經貿交流仍然不容樂觀,台灣經濟回春的期待也春信遲遲。從當前陸委會對兩岸經貿交流所持的保守態度,從對大陸資金人員來台的高度設防,對台港航權談判的刻意凸顯國家地位,對開放大陸人士來台旅遊觀光欲開還閉的作法,都可以斷言,陳水扁政府囿於意識型態,很難掌握大陸經貿機會,改善自身經濟環境。如果國際景氣轉好,台灣會得到一些利益,但相對其他國家的務實作法,台灣經濟前景未來仍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