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獨已無客觀成立的條件

選後觀察台灣政局的新指標

吳瓊恩
(政大公行系教授)


國民黨並未「慘敗」

二○○一年十二月一日舉行的第五屆立法委員與第十四屆縣市長選舉終於順利結束。此次選舉結果出乎專業學者的預料甚多,但事後分析亦可發現其中重要的規律或訊息,對往後政局的演變具有相當的指標作用。

此次選舉,國民黨並未「慘敗」,在二十三個縣市中,國民黨與民進黨各拿下九席,親民黨攻下二席,新黨也首度贏得一席,另外二席則屬無黨籍。如果以「泛藍軍」與「泛綠軍」來區分,則上一屆的縣市長選舉,「泛綠軍」總共拿下了十四席,「泛藍軍」僅得九席。此次縣長選舉中,「泛藍軍」則攻下十三席,而「泛綠軍」僅得十席。

在立委選舉方面,從一九九五年(第三屆)、一九九八(第四屆)、二○○一年(第五屆)各黨的席位及其比率,各黨的得票率如下表:

1995年(164席)
席 位 席位佔有率 得票率
國民黨 85 51.83% 49.97%
民進黨 54 32.93% 35.95%
無黨籍 4 3.13% 7.82%
新黨 21 12.80% 14.05%
親民黨    
台灣團結聯盟    

1998年(225席)
席 位 席位佔有率 得票率
國民黨 123 54.70% 49.97%
民進黨 70 31.10% 35.59%
無黨籍 21 9.3% 16.95%
新黨 11 4.90% 8.5%
親民黨    
台灣團結聯盟    

2001年(225席)
席 位 席位佔有率 得票率
國民黨 68 30.22% 49.97%
民進黨 87 38.67% 35.59%
無黨籍 10 9.3% 16.95%
新黨 1 0.6% 8.5%
親民黨 46 20.44% 21.04%
台灣團結聯盟 13 5.78% 8.79%

從以上的資料可知,國民黨的席次佔有率,從五成降到三成,得票率也大約如此。民進黨的席次佔有率,則從三成多一點,向上提升到接近四成,得票率則從三成五,跳升到三成七。

若從「泛藍軍」與「泛綠軍」兩大陣營來觀察,則二○○一年「泛藍軍」的席位是六十八席加四十六席加一席,等於一百一十五席,佔百分之五十一點五;而得票率則佔百分之五十六,這個得票率實際上即大約等於親民黨尚未崛起時,上一屆(一九九八年)的立委選舉國民黨的得票率(百分之五十五點九一)。由此可見 ,國民黨的「失敗」,並不在於民進黨的「勝利」,而是自己內部分裂的結果,民進黨立委得票率在最近三屆,從百分之三十五點九八、百分之三十五點五九,一直到這一次的百分之三十七點八二,並未增加多少。

以上得票率的計算是以不分區為計算單位,若以區域立委為計算單位,則國民黨得票率為百分之二十八點五六,民進黨百分之三十三點三八,親民黨為百分之十八點五七,台聯黨百分之七點七六,新黨百分之二點六一,無黨籍百分之九點一二,依此標準,則「泛藍軍」的得票率為百分之四十九點七四,「泛綠軍」為百分之四十一點一四。

選民結構沒有明顯改變

去年總統選舉,陳水扁得票率為百分之三十九點三,連戰為百分之二十三點一○,宋楚瑜為百分之三十六點八四,連宋兩人合起來共得百分之五十九點九四。由此可見,從去年阿扁的得票率到今年「泛綠軍」立委的得票率,成長極為有限,僅得百分之一點八四而已。而連宋合的得票率為百分之六十(四捨五入後),在今年立委選舉則「泛藍軍」僅得百分之四十九點七四,這個數字如果加上無黨籍的百分之九點一二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八六,因為無黨籍者很少從民進黨退出,大部份都是從國民黨退出者,此一比率數字非常接近百分之六十。可以說,從一九八○年代開始,「黨外」發展成「民進黨」,以至於今日的「泛綠軍」,其得票率大致上從三成往四成的方向發展,迄今與「泛藍軍」大致為四比六的比率。

從以上的分析,可得知此次選舉有幾個特別意義,值得說明如下:

一、族群衝突不如表面喧嘩那樣聳人聽聞。

選舉期間,李登輝狂妄地大叫:「中國國民黨滾回大陸去」、「外省人不能當總統」,這種毫無民主觀念與素養的人,足證美國人封他「民主先生」的虛妄。儘管台聯黨人與馮滬祥發生群眾鬥爭的衝突,似乎有嚴重的省籍糾紛或族群衝突,但從這次選舉結果來看,這個問題並不嚴重。

從朱立倫當選桃園縣長、胡志強當選台中市長來看,並無省籍衝突問題,且「北藍南綠」也非宿命論(後詳)。再從一九八○年代開始,歷次選舉大致上泛藍軍與泛綠軍維持在六比四左右或上下徘徊,大結構並無改變,而且無論國民黨執政或民進黨執政,對地方派系而言,並無多大意義,他們只重視利害關係,黨的屬性並不重要,更別說什麼省籍衝突,他們清一色幾乎都是閩南人或客家人。

二、民進黨的勝利,並非得票率提高很多,也非政治路線的勝利或成功。這種認黨不認人,反而使形象不佳的候選人當選,實在是扭曲了民主政治的優質發展。

從區域立委得票率與得票席次兩者相除,則國民黨為○點五三八,民進黨為○點四八,親民黨為○點五三;若從不分區立委得票率除以席次則國民黨為○點四七,民進黨為○點四三,親民黨為○點四五,由此可見,民進黨一個立委席次所用掉的得票率都是最低的,其次是親民黨,最後是國民黨。民進黨的得票率增加十分有限,大約不到百分之二點五,但比起上屆立委席次,則大幅增加十七席,可見配票技術是成功的,絕非李登輝所說「不是配票技術的成功」。所以,這次的選舉無關乎政策意義或政治路線的鬥爭問題,如果是有關政策或路線決定成敗,則以民進黨一年半來的政績,應受到全民的唾棄而下台,但民進黨並未下台,可是得票率又未大幅增加,這個現象只能說民進黨的支持者態度十分堅定,認黨不認人,合作配票成功,再加上「泛藍軍」不夠團結,影響到部份支持者動搖意志,因而游離支持民進黨所致。

三、台灣的政治生態經過這次選舉,首次演變成為多黨體制,其後續發展值得我們密切注意其動向。

台灣的政治體繫在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解除戒嚴令以前是一種Giovanni Sartori所謂的「霸權一黨制」(Hegemonic one-party system)。一九九二年立委全面改選(第二屆),國民黨獲一○二席,民進黨五十席,其他九席。台灣正式進入兩黨制體系,亦即兩黨席次加起來超過百分之九十,國民黨佔百分之六十三點三五,民進黨佔百分之三十一點○五,均未超過百分之七十。一九九三年新黨成立,一九九五年立委選舉,國民黨獲八十五席,民進黨五十四席、新黨二十一席,其他四席。有的學者如洪永泰認為台灣從此進入多黨制政治體系,一九九八年立委選舉,國民黨一百二十三席,民進黨七十席,新黨十一席,其他二十一席,亦維持多黨制〔註一〕。其實,洪教授這個說法是不精確的。

台灣已進入多黨政治體系

根據吳玉山的分析〔註二〕,將各黨在國會中的席次佔有率平方相加,得出政黨體系的集中指數(Herfindahl-lirschman Concentration Index),亦即

nΣpi2 i=1

(pi為政黨席次佔有率)

而集中指數的倒數就是有效政黨數目,亦即

1nΣpi2i=1

根據此一公式得出立委選舉自一九九二年以來的政黨體系集中指數與有效政黨數目如下表:

立委選舉 集中指數 有效政黨數目 政黨體系
1992 0.457 2.19 兩黨
1995 0.393 2.54 兩黨
1998 0.407 2.46 兩黨
2001 0.287 3.48 多黨

以上這個算法比較有科學根據,不是根據表面政黨席次而論斷。所以,筆者認為只有從這一次立委選舉結果才能論斷台灣已進入多黨政治體系。

四、縣市長選舉結果並不表示「北藍南綠」的政黨版圖已經固定化,因為在多數選區中,雙方的得票率差距並不大,往往只要幾個百分點選票流動,就會發生本質上的大改變。〔註三〕

從有關選區前兩名候選人得票率之差來看,台北縣百分之三點一五,宜蘭縣百分之三點七○,新竹縣百分之七點二二,台中市百分之八點三四,台中縣百分之八點四六,彰化縣百分之七點一九,嘉義縣百分之二點九七,台南市百分之五點八三,台南縣百分之七點○二,花蓮縣百分之七點九八,台東縣百分之七點三九,這些縣市橫跨南北,且前兩名候選人得票率相差不到百分之十,最高為百分之八點四六,最低為百分之二點九七。換言之,如果得票率較少的候選人只要稍加努力,取得得率票率差距的一半加一,即可勝過對方,或者政黨提名人選再好一些,整個情況就改觀,由此可見,南北差距問題,不如我們表面想像那樣鐵板一塊,各政黨應努力開拓或鞏固已有及新有的票源,即有變天的可能。

五、新黨的失敗,不在於提出「一個中國」原則,而是格局太小,再加上親民黨崛起,早已注定其失敗的命運。

王建煊在選前短短兩個月宣佈參選台北縣長,結果得到八○多萬張選票,佔百分之四十八點六九,比蘇貞昌百分之五十一點三一相差不到百分之五。王建煊在敗選後感歎:「新黨沒有黑金,候選人素質又高,結果失敗,不知敗在哪裡?並對自己的些微失敗高唱聖經『奇異恩典』以感謝支持他的候選人。」

一廂情願者未有不敗者也

其實,王建煊及新黨的失敗就敗在他們執迷不悟,不知敗在哪裡?從學理上簡單分析,他們的失敗有如下兩大點:

(一)候選人與選民的互動乃一體之兩面,凡未能適應選民需求,而一廂情願自以為很優秀者,未有不敗者也。王建煊從頭到尾,一股腦兒充滿基督教牧師傳道氣息,從未超脫宗教類別、省籍氣質、階級屬性(中產階級)之上,以更大的政治包容度如宋楚瑜般學台語,接近中下階層民眾、無宗教色彩那樣,形成更寬廣的政治格局,而新黨候選人除少數如仉桂美態度謙和、平易近人外,幾乎都以高學歷傲人,難怪與基層民眾都有一種說不出的「基本隔閡」。

(二)政治家最嚴肅的挑戰是一方面必須隨時權變以因應民意如流水的動態發展,另一方面更要有變而不失其常的原則堅持,以領導民意往政治路線或政治理想的方向集中,這種難度需要當事人具備「辯證思考」(Dialectic thinking)的能力和「人格感召」的魅力與耐心。新黨的格局始終停滯在都市小市民的調調,不願深入農工群眾中開拓票源,許多領導人又 見風轉舵,不能持久奮鬥到底,有的人又 流於權謀過深,缺乏人格感召的魅力,這些都是失敗的基本原因,一旦時移境遷,親民黨崛起,也就注定敗亡的命運。所以,新黨之敗,非「一國三制」或「一個中國」政策主張之敗,因為這次選舉,非以政見或政策取勝,而是領導整合問題、彈性應變不足問題,以及欠缺全國型領袖如國、親、民三黨者,皆為主要原因。

六、這次選舉若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無論台灣內部的選舉如何改變,國際政治的現實,早已將台灣四周築起一道防火牆,以「一個中國」原則的框架,布下天羅地網,使台灣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因此,真正愛國的台灣人應反思台獨已無客觀成立的條件,而懇切地面對四百年來台灣人的真正歷史,及四百年來中西文明盛衰起伏消長的過程,恢復歷史的記憶,重新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中國人,祇有這樣的認知,台灣人才能頂天立地昂首闊步向前,才有方向感,否則將像無頭蒼蠅般亂飛亂闖,在族群衝突和統獨爭鬥中虛耗光陰,破壞經濟成長的穩定力量,因而使文化價值日趨崩解,社會失去統合凝聚的精神力量。

以上六點,是觀察台灣政局的新起點和新指標,站在中國和平統一的立場來看,台灣的族群衝突問題並不如每次選舉有心人挑撥那樣不可救藥,今後應加強兩岸青年及社會人士的密切交流往來,至於配票問題、多黨制問題、北藍南綠問題、新黨式微問題,皆為台灣內部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只有重新認識到最高的共識單位即「典範」(Paradigm)為「一個中國」的憲政架構,才是突破兩岸僵局、化解族群衝突、使選舉上軌道的各項制度改革之最後基礎。

〔註一〕:參見洪永泰,〈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對政黨體系的影響〉收入於《選後台灣政局新走向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山盟等主辦,二○○一年十二月八日。
〔註二〕:參見吳玉山,〈多黨制、聯合內閣與中華民國的民主發展〉收入於《選後台灣政局新走向研討會論文集》。本文所列政黨體系集中指數與有效政黨數目表格與原文略有刪減。
〔註三〕:此一發現出自王業立〈縣市長選舉結果與地方政黨版圖變遷〉,收入於《選後台灣政局新走向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