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訪美與台灣問題

張麟徵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自布希上台,中美關係一直起起伏伏。在對台諸多出格的親善表示惹起北京不悅之後,二月份布希主動要求走訪北京。雙方氣氛稍稍緩和,美國又邀湯曜明赴美。北京雖然氣得抗議連連,但在江澤民「原則頂住,細節不計較」的政策下,胡錦濤還是如期走訪了美國。

胡錦濤訪美出於美國主動邀請,原因是想藉此能近距離的對胡有所瞭解;胡的應邀,則是想在接班前與其未來主要對手先建立關係。雙方各有所圖,都不想搞砸這趟會晤,所以準備工作都做得很扎實,對於對手可能提到的問題,都做了標準答案。從這個角度看,這次雙方對許多相互關切問題的表態,顯示了雙方在這些問題上的政策趨向,值得重視。

就台灣關切的焦點來說,當然是想知道在這次訪問中,布希團隊與胡錦濤在台海問題上究竟有哪些對話?雙方立場與前此有無出入?對未來的兩岸關係會發生何種影響?

一 穩住中美關係,表現不俗

無論是對胡錦濤個人來說,或對大陸整體而言,這次訪問都相當成功。胡錦濤溫文儒雅的外表,固然立即爭取到許多好感,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言談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既不失本身立場,也不給人咄咄逼人感覺。譬如對於台灣問題,他既不提「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也不提「外國無權干涉」,只說「不能容忍台灣獨立」、「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應由兩岸中國人自己解決」。語雖溫和,立場堅定,分寸掌握得極好,使得美國政府中對大陸立場無論是屬於鷹派與鴿派,都覺得可以接受,媒體對他也頗多好評。但這些都屬於個人層次。

就大局看,透過胡錦濤這次訪美,中美的雙邊關係似有改善跡象。何以言之?這次訪問中,胡錦濤在各個場合不斷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要是台灣問題出現任何狀況,美中關係將很難向前推進,甚至可能倒退」。這些談話看來老生常談,江澤民、朱鎔基等人也都說過,但也許胡錦濤是未來布希交手的對象,這次美國的回應卻出乎意外的積極。在與倫斯斐及布希會晤時,胡錦濤先後從他們口中得到美國支持「一個中國」政策、「恪守三公報」、「不支持台獨」、「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等承諾。其中「不支持台獨」,特別是「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等話,二月份布希訪問北京時都沒提出,何以這次對胡錦濤特別大方?固然胡是未來中國領導人,行情看漲,需要套點交情,但恐怕還有別的因素考量。

二 灣「呷緊弄破碗」,反助大陸

布希上台後,雖然對大陸疾言厲色,對台灣釋盡善意,但基本操作方向還是要維持台海蹺蹺板不至於失衡,避免捲入。最近台灣在布希大力支持之餘,似乎有點得意忘形,行事愈見囂張。陳水扁近日所推動的兩項政策,一是台灣正名,嘗試要將駐外館處統一正名為「台灣代表處」,所以駐美「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也應更名為「台灣代表處」。另一是透過美國國會議員運作,希望取得簽證,讓陳水扁赴華府訪問,發表演說,這是更大的外交突破。這兩件事政治意涵之高,不言可喻,可以說是將台灣由「事實獨立」推向「法理獨立」的重大步驟,美國如果認可,形同對台灣主權國的默示承認,絕對會引起大陸不可預測的反制。台灣這一政策出招,超出美國耐受底線,因而引起美國政府相當反感。這或許可以說明,為何兩個多月前在北京時,布希尚惜言如金,現在布希與倫斯斐卻對胡錦濤說出「不支持台獨、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這樣的話。此一表態固在向胡示好,也在向陳示警。

「不支持台獨」這話以前說過,但「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則是新的詞彙。何謂「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何種作法是鼓勵台獨勢力發展?其定義可以說存乎一心,其界定指標是依何者對美國利益有負面影響而定。由上述美國政策轉折可知,駐美代表處更名與陳水扁訪問華府,都有可能造成美中衝突,有損美國利益。因此,允許其發生就是鼓勵台獨勢力發展。

三 預防外交,相互探底

胡錦濤這次美國之行負有「預防外交」的使命,其所要預防發生者,一是陳水扁訪問華府,另一應是美台之間的實質軍事同盟繼續推進。關於前者,雖未見報導,但私下雙方一定有所溝通,此事被認為是「紅色底線」之一,中共不可能坐視,對美國也沒有什麼實益,美國政府當然識得輕重,所以官方被問及陳水扁訪問華府的可行性時,宣稱「可能性很低」,顯見胡錦濤此一任務已經收到成效。至於美台軍事合作,胡錦濤指出,如果美國持續軍售台灣,中美關係將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不過眼前來看,軍售可能無法切斷,因為此事對美台雙方都有利,雙方在指管通情等方面的合作也還會持續推進,這並非胡錦濤一趟美國行所能完全翻盤。不過只要大陸保持壓力,防止美國躁進,阻止其對台獨給予錯誤訊息,風險應在掌控之中。

胡錦濤美國行主要目的當然是要穩住中美關係,這不是他個人接班建立聲望的問題,而是關係中國發展、未來前途、兩岸統一的問題。大陸經濟發展雖然看來欣欣向榮,但潛藏的問題也多,加以入世帶來的嚴峻考驗,舉辦世運、萬國博覽會等大型活動的籌備工作,絕對需要一個安定的環境來循序解決、推動。內部環境能否安定,取決於外在大環境能否安定,而美國,是決定外部環境能否安定的主要因素。如果中美關係能穩住,台灣問題就是茶壺裡的風暴,翻攪不到哪裡去。台灣問題如果提前引爆,則會讓大陸整個亂了套。這是何以大陸領導人,包括胡錦濤要一再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的原因。

四 台灣反應,章法混亂

對於胡錦濤訪美,台灣內心其實相當忐忑。陳水扁為給自己壯膽,既輕描淡寫的說胡錦濤訪美並無新意,有關台灣問題的談話亦無特別之處,這是胡錦濤的「認識之旅」,認識到民主、自由及人權的普世價值;又刻意「唱衰」胡錦濤,說他未經民主程序選出,可能無法全面掌權,個性上也無法獨立思考判斷,又曾經在西藏鎮壓藏人,很難對他有過度期待等等。這種滅他人威風,長自己志氣的話,說起來過癮,但是否有必要說,說了有無後遺症,說前實在應該考慮。所以言猶在耳,陳水扁卻忽然在大膽談話,呼籲對岸領導人過來喝茶開講,難免讓人錯愕,這話難道只是講給江澤民聽的嗎?他全然忘了胡錦濤即將是他的對手嗎?如此,前兩天為何還把胡批得一文不值呢!

陳水扁何以前倨後恭?恐怕是經過解讀,華府官方說陳水扁華府之行「可能性很低」,布希與倫斯斐親口說「不支持台獨」、「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這些發展似乎顯示,事情並不像陳水扁早先說的:胡錦濤訪美「並無新意」;也不像簡又新說的:對台灣沒有不利影響。可能正是因為後來瞭解茲事體大,加以布希政府對台灣推動的「正名」與「訪問華府」兩政策的不滿,所以才有「大膽談話」。

此一喊話,對像看似大陸,其實卻是針對美國與台灣內部。不是針對大陸,因為陳水扁既未承認「九二共識」,也不接受「一中原則」,大陸根本不會理會,陳水扁不會天真到以為他的喊話有魔音穿腦的效果。他說八月要派「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組團訪問大陸」,但台獨黨綱未廢,還要由該黨「中國事務部」組團,大陸怎會同意其訪問?這是普通常識,證明「大膽談話」不是針對大陸。

針對美國,因為美國「二不一要」的政策始終未變,那就是「不獨、不武、要對話」,既然「正名」與「訪問華府」走過了頭,惹惱了華府,自然要在兩岸對話問題上表表態,表示尊重美國意見,歡迎大陸領導人來喝茶對話,對方拒絕不來,罪不在我。陳水扁似乎忘了江澤民早就說過,只要台灣接受一中原則,他馬上就會起程訪台。美國想來也不會被這篇談話蒙住。

針對台灣內部,這番話顯然是要安撫急於推動直航、鬆綁跨海投資、就業、就學者的不滿情緒,轉移因為旱災而升高的民怨。陳水扁就職已經兩年,但扁政府始終在狀況外。競選內行,鬥爭內行,執政外行,處理危機更外行。缺水反對造水庫,缺電反對建核電。這是什麼時代?「與人斗其樂無窮」也就罷了,「與天斗其樂無窮」可就把老百姓害慘了。

五 爭取美國,兩岸較勁

胡錦濤訪美之後,美國的兩岸政策確有調整跡象。可以佐證的事例之一是胡錦濤與倫斯斐的會晤,此事具有相當象徵意義,因為倫斯斐是布希團隊中頑固的藍派,對大陸素無好感,結果兩人見面不僅氣氛不錯,倫斯斐主動說了「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雙方並同意恢復軍事交流。另一事例是布希政府同意,協助台灣申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大會(WHA)的觀察員,使台灣無比振奮,浩浩蕩蕩去到日內瓦造勢,結果美國代表,即其衛生部長,在會裡會外都未替台灣發言,這是什麼支持?由這兩個例證中可看出,大陸與美關係似乎開始回暖,台美關係似乎也沒有那麼水乳交融。

不爭的是,兩岸都極盡所能的取悅美國,因此都對對方表現無限「善意」,目的都在凸顯己方解決台海問題的彈性,投美國所好,以便拉住美國,不要一面倒的倒向對手。

大陸取悅美國是為了爭取時間,先安內,後攘外,有了實力再來解決也不遲。就大陸而言,台灣再怎麼變,變不出台灣海峽,早晚終將了斷。所以不要以為大陸對陳水扁的調門已降低,新華社的署名文章在為民進黨開脫,為自己政策找下台階,大陸對台政策即將改弦更張。事實上這些也都是說給美國聽的。大陸堅持統一的政策不可能變,目前的轉折,委屈求全,只是希望訴諸溫情,可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要是委屈而不能求全,為了對歷史有交待,該怎麼做還是會怎麼做,到時候美國也擋不了,美國願意蹚渾水,盍興乎來。

台灣也是一樣。台灣取悅美國是因為非要美國的支持不可,捨美國,談什麼獨立,連維持現狀都不可能。從「四不一沒有」到「大膽談話」,陳水扁都是在討好美國,並無解決問題誠意。只要「美國滿意」,陳水扁就不會真正改變。一切都是包裝,即便推動拿掉台獨黨綱,代之以台灣前途決議文,那還是包裝,陳水扁的台獨立場與基本教義派的差別只在彈性與包裝,骨子裡沁透的台獨本質是一樣的。美國說「不支持台獨」、「不鼓勵台獨勢力發展」,雖然會給陳水扁等民進黨人一些挫折,但他們的理解「美國並不反對台獨」,也不完全錯誤。美國其實也在玩兩手策略。

陳水扁當然不會不知道美國牌的風險,問題是台獨的唯一依靠就是美國,永遠只能看美國眼色。不像大陸,還有一些牽制美國的籌碼,只要不怕犧牲,可以硬拚。台灣本身沒有脅迫美國,硬拉美國下水的本錢,因此,台獨成敗完全繫於美國,這才是台獨的悲哀。

兩岸目前都無法放手推動自己的政策,一個不敢獨,一個不敢統,因此只能致力爭取美國,牽制對方。胡錦濤對台的溫情喊話也罷,陳水扁對大陸的笑臉邀約也罷,布希對兩岸的虛情承諾也罷,都是過場戲。歷史證明,無論國內國際,問題的解決都靠實力,這個三邊關係最終如何演變,兩岸分合最終如何解決,都要看各自的實力。在這一點上,台灣顯然已經出局,剩下的就要看大陸與美國的實力如何消長,利益如何盤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