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


五月二十五日華航由台北飛香港班機失事,由於機上兩百多名大半是經香港轉機赴大陸的乘客,陳水扁大膽島講話炒熱的兩岸三通話題頓時又成為各界(尤其是商界)議論焦點。陳水扁葫蘆裡究竟賣的什藥,本期楊開煌教授大作提出其分析,指出阿扁大陸政策的根本問題在「反中國化和愛台灣的精神枷鎖大大限制了陳水扁想試行的新中間路線」;張麟徵教授則由實力原則看胡錦濤訪美結果,認為兩岸「一個不敢獨,一個不敢統,因此只能致力爭取美國,牽制對方。」而看各自的實力,「台灣顯然已經出局,剩下的就要看大陸與美國的實力如何消長。」

本期轉載祁鈞先生一篇原刊美國《波士頓紀事報》舊文,文雖是兩年前發表,但兩岸形勢至今不脫文中分析的框架,其中有頗值當道思考者:「共產黨只要有一支筆一張報紙,就能讓那些主張兩國論、夾擊論、感謝日本打敗中國的傢伙及其同黨,在政治上永世不能翻身。」說也湊巧,五月十一日李登輝與他那幫同黨就上演一場比誰聲音大的「正名」鬧劇,對此鬧劇與五月十九日一場「救台灣,反台獨」遊行,本期有所報導,並刊出相關文獻作歷史紀錄。

阿扁政府為幾近壟斷的微軟利益動用刑法對付國人,赤祼祼將帝國主義的真面目擺在學子眼前,如本期傅昆成教授大作標題所云,激起了「台灣學生的新五四運動」。我們樂見學子的覺醒,除刊出傅教授大作,並登載學子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