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為何質疑中國的繁榮

《聯合早報》


近來,對中國經濟繁榮的疑問和對官方統計數據的不信任,在美國學界和政界達到了一個高潮,為此,中國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四月十七日專門為此做詳細解釋。美國為什麼要質疑中國經濟的繁榮。對這個問題,應該從國際戰略高度進行理解。

世界銀行最新資料表明,二○○○年按匯率法計算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是日本的百分之二十三點一,德國的百分之五十七點八,英國的百分之七十六點四,法國的百分之八十四,已經超過意大利,躍居世界第六位。國家統計局核算司司長許憲春認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於二○○五年超過法國,二○○六年超過英國,二○一二年超過德國,本世紀中葉,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與中國的繁榮相比,美國的情況則令人不安。據美國商務部的報告,二○○一年美國公司的稅後利潤下降了百分之十五點九,與前一年百分之九點七的增長構成了鮮明對照。

這樣問題就出來了。中國經濟上揚,增長率仍然在世界上名列榜首。有這些條件在,外資就會湧入,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結果是,中國的國力繼續提高,軍力繼續加強,與美國叫陣的資本越來越雄厚。

惟我獨尊的思維模式

於是,美國人自覺不自覺地開始問,為什麼中國會「這邊獨好」﹖中國人比美國人聰明嗎﹖這無疑和考克斯之流的經典問題同出一種思維﹕中國人不如美國人聰明,科研條件不在同一檔次上,資金不可同日而語。美國人用了三十年才研製出來,中國人只用十年就搞出來了,為什麼﹖在這樣一種思維定勢裡,答案只有一個﹕偷美國的。

在中美經濟態勢的強烈對比面前,美國人很容易又陷入了同一個思維模式。經濟當然不能是偷來的,那麼就只能是假的。也就是說,中國的繁榮是假的,經濟增長數字是假的,那個百分之七點三當然也是「水分大於真貨」。為此,美國人當然要找證據,要說得合乎邏輯。這即解釋了為什麼至遲從去年開始,就有許多人在尋找中國「造假」的證據,但直到日前才把這一「打假運動」推上第一個高潮。

對中國官方的經濟統計數據,西方一直半信半疑,但一直沒有「擺到桌面上」。在去年七月底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一書中,美國華裔律師章家敦首次公開提出中國經濟繁榮是假的,在美國引起很大的震動。美國國會還專門為此開了聽證會。章家敦說,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壞帳如山,已經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在此之後,章多次在美國、香港等地推銷這一觀點。他要麼說「屬於中國的世紀將是短暫的,頂多只有十年」;又說中國經濟會在奧運會之前崩潰,而不是之後。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經濟正在衰退,並且開始崩解。」章不遺餘力地宣傳這一觀點,雖然還沒有很明顯地影響美國商家的對華投資,但在學界和政界已經激起了相當的波瀾並招徠了一批重量級呼應者。對此,台灣的李登輝也給予公開的呼應,警告台灣那些要到大陸投資辦廠的商家要慎重,不然會哭著回來。加拿大著名的經濟學家、現任國務秘書麥考洛姆,對中國去年經濟增長率達到百分之七點三的數據也表示懷疑。

是否繁榮自有公論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專家和學者認為,中國經濟雖然有一些問題,但確實在突飛猛進、前景看好。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增長率到底是百分之七還是百分之五實際是沒有很大差別的。這應該是一種比較客觀的態度。最近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公佈的二○○一年《中國經濟半年報告》,對中國官方的統計數字給予了肯定。報告指出,在許多國家都陷入衰退的時候,中國仍然能夠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外資企業經濟表現最為強勁,增長了百分之十一點九,國有企業增長了百分之八點一,集體企業增長了百分之七點二。中國經濟「風景這邊獨好」的主要原因是﹕國際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雖然較大,但中國國內需求的增長仍然是總量經濟運行的主要驅動力。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西方的投資人去年仍然爭先恐後前往中國,直接外來投資高達四百七十億美元。

自去年以來,西方學者質疑中國的經濟繁榮已經成為一種時髦,近來達到高潮,主要是出自兩個原因。其一,維護「民主優勢」論的正確性,即西式民主是繁榮的前提,發達國家都是西式民主國家。其二,對中國迅速崛起感到擔憂,並在思索應對之道。就某些西方人的理解,中國的繁榮是由四百七十億美元的外資支撐的,如果使這筆錢撤出中國市場,中國的經濟則會受到極大打擊,很可能會一蹶不振。那樣,來自中國的威脅也就被釜底抽薪了。這應該是一些美國報刊盡力抹黑中國經濟的根本動機。

(轉載五月一日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