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時報》專訪台灣李登輝
《沖繩時報》專訪台灣李登輝
李登輝接受日本媒體專訪,公然說釣魚台是日本的領土,激起全球華人的憤慨。李登輝究竟是怎麼說的,本刊特將李登輝在專訪中的自供全文譯載,作個歷史紀錄。專訪分兩天刊在九月二十四與二十五日的《沖繩時報》。編 者
本連載是試求以「亞洲之視角」於本月十六日對台灣前總統李登輝進行的採訪,前總統對沖繩問題的關注比預想的更高,他同時表露卸任後的現在對與沖繩的經濟合作有著很高的意願,採訪中他還談到了釣魚台列島的領土歸屬問題。首先他明確表示「沖繩是日本的領土」。以下是採訪的主要內容:
有關琉球的歸屬問題,我的看法是非常坦白的,結論就是「幸好是歸屬日本」。我小學時候的記憶,有關琉球的處理應該是從一八七二(明治五)年開始的。由於複雜的歷史背景,現實儘管多多少少受了一些中國文化的影響,但是,我認為沖繩仍然是有它獨特的地方特色存在的。
沖繩人的獨創性就在於它的「接受」。
我想這與中國的冊封統治是有關係的。另外,就歸還日本本土後的沖繩而言,沖繩人主張自己是「琉球民族」是不奇怪的。本來,一個國家就很難只是由單一民族構成的。一個國家沒有理由必須是單一民族的。以不同的創造性來進行不同的事物,這樣才能使國家多彩。
在台灣,近來「台灣人意識」日益高漲。這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完全在於沖繩所歸屬的,歸還給的日本是一個「民主主義國家」。就普遍意義來講,共產主義是不可能有「我的主張、想法」的。所以必須要把自由民主主義與共產主義區分開考慮。
尖閣諸島的領土屬於沖繩,自然就是日本的領土。中國無論怎樣主張主權都是沒根據的。從國際法來看,中國的主張是沒有明確的依據出處的。即使國際法的根據有「中國的領土權」,但沒有「駐紮軍隊的事實」的話,是沒有主張領土權的資格的。
過去確實有過所謂的「國共合作」。香港的情報人員煽動蘇澳的漁民。漁民鬧事的時候我曾派軍艦出動阻止過。
我認為對台灣漁民來說更重要的問題是漁業權。
戰前的日本國會,決定將尖閣諸島、與那國、基隆的漁業權讓給台灣。戰後日本政府卻不再提起此事。關於這一點,也希望日本認真考慮。
提到台灣與中國在歷史上的關係,其實比想像的要短。國民黨政府長期以來一再強調與中國歷史的共通性,但在我看來並不是很長的時間。台灣曾是一個「無主之國」。沖繩不也是一樣嗎?明朝【專訪原文,譯者】時期(康熙皇帝)實行「禁海政策」,當年從大陸來台的全是男性。那時,台灣的原住民有十族。有泰雅、雅美、平埔族等。在之前更多,具體記不清了,好像有二十族左右吧。人數最多的是平埔族,現在已不存在了。結果都混血了。不過,現在遺留著原住民的文化。這些文化是不會造假說謊的。
我的祖先是福建省永定縣的客家。我對出身並沒什麼興趣,只是愛著現在所居住的台灣。對中華思想以及中國文化是採取批判的態度。因為它是「不反省的文化」,司馬遷雖然寫了《史記》,但那只不過是編纂的「皇帝的歷史」。
我認同孫文的《三民主義》的理念,但它確沒有實踐。即使是共產主義實現也不會變成「人民的歷史」。國民黨到台灣以後,與在大陸時同樣沒有進行選舉。蔣經國死後,我就任總統。最終廢除了《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戒嚴令),明確指出「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
李登輝在其著作《台灣的主張》一書中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面對大陸的「文攻武嚇」,李登輝勇敢地提出「台灣經驗」和「台灣模式」的立場。他明確喊出「台灣的自信心」。並且大膽地強調這種經驗模式「不只是台灣的,而且是所有中國人的。將來,也會是統一後中國的經驗模式。」
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國民黨)將首都移到台北,國民黨在台灣實行了強權且獨裁的政治。「白色恐怖」橫行。國民黨以及隨國民黨一起從大陸來台的外省人對居住在台灣的本省人進行了鎮壓。相當長的時間裡,台灣與民主遠離。
由於蔣經國去世(一九八八年),作為本省人的李登輝坐上了總統的位子。並且在一九九六年的民選投票中獲勝。從白色恐怖到民主化的進程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可以說首先沒有他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台灣的現在和未來,台灣模式、台灣經驗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在他的著作中可以略見一二。在這部著作中引用了美國的政治學者杭亭頓的話,「台灣的民主,即使在李登輝死後也將會繼續下去。但是李光耀的政治體制,將會隨著他的過世而葬於墳墓!」
對此,李登輝是用「生為台灣人的悲哀」變成是「生在台灣的幸福」的語言來回應的。
總統任內,我對「沖繩的經濟以及如何能生存下去」等問題十分關心。當時(一九九六年)曾經探討過日本政府和沖繩間實行「一國兩制」。我曾以這種「一國兩制」確實能實現為前提,而認真地探討過十億美元的投資計畫。比如說觀光業、農業,以及養豬業等等的投資內容。
在台灣,從養豬業進行技術開發而使人的皮膚復原成為可能。另外,家電產業的技術遠比大陸的水平高出許多。比方說在沖繩建立加工區,向日本本土出貨。這樣又可以節約關稅。種花類、盆栽類也都是可行的。在台灣培育苗木後移植到沖繩,同樣向日本本土供貨。我同時還是農業方面的專家,我認為與沖繩農業方面的協作是有可能的。
但是,卡住脖子的是稅制問題。台灣的法人稅率是百分之十七,而日本的法人稅率較高(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即使如此,我還是曾派遣調查團。而且,日本本土經濟的V氏,當時的自民黨幹部K氏、補佐役O氏,以及沖繩縣的幹部Y氏等人相繼來台灣訪問,針對「如何發展沖繩經濟」進行過多次討論。
結果,由於這位對沖繩有著巨大影響的大人物Y氏的反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沒能實現一國兩制和對沖繩放寬規定。稅金太重了。很是遺憾,只好放棄投資計畫。(上述人物名字的寫法是記者的考量)
日本政府、官僚的腦子是僵硬的。如果問「如何解決沖繩問題」的話,回答是「有問題,政府會給錢的」。在沖繩,政府有進行公共設施方面的投資,但是那些投資的公共設施沒有對沖繩居民的生活發生作用。好像是白來的一樣,如何充分發揮其作用的觀念是非常缺乏的。
日本政府的政策給人一種並沒有認真考慮沖繩人利益的印象。這樣他們就無心工作了。可以說是一種懶惰政策。針對美軍基地的不滿,只是用錢來讓沖繩人閉嘴。沖繩這樣獲得的錢拿來做什麼也是個疑問。
目前,日本和台灣之間沒有外交關係。但是有過殖民地時代(一八九五~一九四五)的歷史背景。先不討論其它的。在文化、經濟方面的關係是好的,而且仍維持著很好的管道。
為了加強這種關係,我認為構築沖繩與台灣的合作關係是非常必要的。構築台灣與沖繩互補的經濟關係的計畫,就是當初「十億美元投資」的目的。
實在來說,沖繩和台灣可以說是日本的生命線。特別是沖繩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對美軍基地問題的解決方法我不能表達什麼。但就美國基地存在本身而言,對亞洲的安定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我認為應該克服由於美軍基地問題而派生出來的對國家財政過於依賴的毛病。沖繩,應該更具有「自主性」才行。
剛剛前面提到的稅制問題,不可以與本土實行同樣的稅制,沖繩應該強烈要求。只要有錢,到最後真的變成懶惰政策了。只看眼前的話就無法展望未來。我以為構築沖繩與台灣的經濟方面的關係是重要的。
據我所知,沖繩與大陸的廈門之間有定期的船運,情況並不好。與上海之間也有空中航線,情況也是同樣。我認為現在大陸人到沖繩,對沖繩的觀光事業,各種行業進行投資還為時尚早,還沒有達到那種能力。
我個人很希望訪問沖繩。我的妻子和女兒都去過多次。我現在卸下總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我想簽證不成問題的。不過我認為日本的外務省對中國太軟弱了。你們如何看呢。本人很想仔細地視察一下衝繩本島、先島地方。聽說在八里山居住著很多台灣人。
作為農業經濟學專家,有感受沖繩的自然風情的魅力。並且,對沖繩有一種近鄰的親密感。很遺憾十億美元的投資事業沒能實現。不過,我的心情還是希望今後無論如何要與沖繩建立起經濟合作的關係。
回歸的真正意義何在。
李登輝翻開手邊的《民族的史,漢民族和中國社會》(山川出版社)的內容,裡面有篇關於「沖繩回歸日本本土」座談會的紀錄,這本書是一九八三年出版的,也就是這個座談會是沖繩回歸日本本土十一年以後舉行的。
當中有戴國輝的發言,現在也不斷地在問「回歸的真正意義」。「沖繩回歸為什麼把琉球民族定位於大和民族的一個分支,只強調兩者的相似性,強行使其歸一於大和民族……」。
「我認為首先有日本民族這個概念,在它裡面有琉球民族的存在,有大和民族、鄂倫春族,有愛奴民族的存在,本來應該是這樣的。實際上說作為近代國家的日本國是由日本民族構成的才對」。
三十年已經過去了,戴氏所提及的沖繩縣民,現在在進行著什麼樣的討論呢。「獨立論」、「一國兩制」等等的論調動搖著沖繩縣民的心。
傾聽一下近鄰的聲音,似乎「琉球民族」的存在,現在也沒有失去它的現實性。李登輝就指出「沖繩人主張自己是琉球民族是不奇怪的。本來,一個國家就很難只是由單一一個民族組成,以不同的創造性來做不同的事情,這樣才能使國家豐富多彩。」
戴氏對大和民族就等於日本民族的觀點提出過質疑。鄰國的視線,像是又在向沖繩提出「民族的意識」質問了。
【以下為《沖繩時報》編者對李登輝的簡介,略】◆
社論
中國問題
釣魚台與李登輝
台灣光復紀念
達賴與西藏問題
台獨與日本軍國主義
公投與自決
台灣教改
紐約通訊
海峽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