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侵伊戰爭在二○○三年三月二十一日拉開序幕,到布希在五月二日正式宣佈戰爭結束,為時不過一個多月,實際戰鬥的時間更短,大約只有三個星期。這個戰爭的結果並不出人預料,但戰爭本身對國際關係的許多影響卻很值得探討。
一 歐盟內部關係的裂痕
侵伊戰爭的第一個影響,就是使歐盟與北約內部的團結受到嚴重撕裂,此一撕裂情形在歐盟特別引人注目。
歐盟國家在這次伊拉克事件中分為兩派,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堅定追隨美國立場,屬於主戰的一方;法國、德國、比利時等國則屬於反戰的一方。美國對於法國德國的反戰表態十分感冒,批評彼等為「老歐洲」,揚言要加以制裁。英國等主戰國家與法德等主和國家,關係因此產生裂痕。非僅如此,由於東歐國家在安全問題上擁抱美國,在對伊戰事上,不顧法德立場,一面倒表態支持美國,是美國口中鍾愛的「新歐洲」,使得法德等國也甚為不快。心想這些國家尚未進入歐盟,已經在對外政策上與歐盟大國大唱反調,未來豈不更是美國的棋子?對這些國家加入歐盟的申請是否應更為審慎考慮?
因此,美英侵伊戰事把歐盟內部搞得烏煙瘴氣,離心離德。但是「新歐洲」必須要考慮的是,安全不能當飯吃,致力於經濟改善就得加入歐盟,要想加入歐盟,就不能在外交政策上再犯一面倒的錯,所以歐盟候選國的「新歐洲」,為挽回在伊拉克戰爭中過份親美言行的負面效應,最近紛紛強調加入歐盟的重要性。事實上,據世界銀行的估計,加入歐盟,這些東歐國家的經濟可以獲得百分之零點八至百分之二不等的增長。
至於英國與法德間的不快,雙方也不想加以深化。其實英國內部民意,對布萊爾政府亦步亦趨追隨美國的作法也多所批評,反戰的聲音也不小,因此,為了在美歐間採取比較平衡的作法,所以布萊爾以其對小布希的影響力,在相當程度上緩和了美國的鷹式外交作為,使聯合國在對伊戰爭前後還都扮演了一定程度上的角色,這也有助於歐盟裂痕的修補。
歐盟內部這次的吵鬧雖然令人側目,但危機也許就是轉機也說不定。第一,有這次教訓,即將在明年五月一日入盟的東歐候選國家或許會在對外政策上更為謹慎。第二,經過這次的風波,可能使歐盟更體會到形成一個「共同的外交與防務政策」,確實是當務之急。四月十九日,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表示,歐洲應該朝著擁有共同的外交和防務政策方向發展,培育一個真正的政治實體。他說:「我們不能僅僅履行歐洲財政方面的責任,而把安全領域留給美國。」
但是歐盟成員不僅在對美關係上看法不同,對推動共同外交與防務政策的看法也不同,期待很快出現一個為所有盟國都同意的共同外交與防務政策,並不切實際,所以德國總理施諾德和法國總統席哈克正計劃推動一個「願在外交和安全政策上加強合作的,由歐盟國家組成的新聯盟」,這個新聯盟將首先包括德、法、意、荷、比、盧,而且法、德兩國的領導人已經向歐洲制憲會議提議,在未來的歐洲憲法中,加進允許部分歐盟國家,在外交和防務等領域,率先加強聯合的條款。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說,伊拉克戰爭是對推動歐盟共同外交與防務政策的新刺激。普羅迪曾說:「伊拉克危機把我們引到一個新的十字路口。我們必須選擇一條新的道路。如果歐盟希望在國際舞台發揮更有效和更積極的作用,就必須擁有更有效的防務。」其實,這樣的趨勢已經形成,三月三十一日歐盟部隊已正式接替北約部隊,開始在馬其頓執行維和任務。這是歐盟部隊首次在歐洲地區執行軍事維和任務。
二 「反戰國家」與美國關係走向
戰爭結束後,美國與反戰國家的關係會如何發展,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
伊拉克戰事爆發前,德國因為選舉,候選人要爭取選票的關係,所以施諾德最早表態反戰,此事雖讓美國十分不快,但是由於美德之間一向關係友好,戰事結束之後,德國又馬上見風轉舵,所以秋後算帳,美國大約將放過德國。法國由於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反戰的影響較大,並曾揚言要在安理會否決美國對伊拉克用兵的提案,加以二次大戰後美法關係一向起起伏伏,所以美國對法最不諒解。最近美國媒體對法國有一連串的指控,直指法國支持海珊,這些報導指控似乎正是為美國制裁法國開路,因此,法國總統席哈克大表不滿,除澄清絕無此事外,並指責美國鷹派「妖言惑眾」,對法國進行有組織的攻擊。法國雖然有其立場,但也不想與美國鬧僵,所以席哈克及其外長維爾平最近語調都較軟,後者甚至說,儘管法國堅持自己的觀點和原則,但是法美擁有「長期傳統友誼」。所以美國是否有必要對法國維持高姿態,還有待觀察。至於俄國,雖然其反戰態度與法國一樣堅定,但因其地位特殊,美國在反恐與防止武器擴散上都需要俄國的合作,縱有不滿,也不敢太過得罪。
戰後解決伊拉克問題又回到聯合國機制中,美國之所以重返此一機制,一方面顯示其對此一機制還是有一定程度的依賴,用以建立美國行動的合法性、正當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國自信手中握有很多籌碼,這一回合輸不了。但是為求順利解決,前幾日,美國國務卿鮑爾僕僕風塵去到法國、俄國、德國等地爭取支持,但結果並不完全順利。除德國表達支持之外,法俄兩國還是有不同程度的保留。即便鮑爾一再向俄國表示,美國會支持伊拉克還清欠俄國的八十億美元借款。
法俄兩國的保留究竟為何?這得先瞭解美國在安理會的新提案。五月九日,美英西三國針對伊拉克問題向安理會提議,內容有三:一,立即解除對伊拉克之制裁。如獲支持,這等於廢棄了安理會一二八四號決議,即終止了對伊拉克的武器查核,讓美國不會因為在伊查不出違禁武器而下不了台。二,要求四個月內逐步取消「以油換糧」計畫。美國認為這給了法俄兩國時間,來兌現在「以油換糧」計畫下,法俄所取得的契約利益,美國希望能因此減少法俄反對美國提案的阻力。第三,要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任命伊拉克問題高級協調員,以及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的代表組成援伊基金國際顧問團。此點主要在堵法俄的悠悠之口,讓聯合國在伊拉克重建中扮演一個有名無實的邊緣化角色,因為「協調」、「顧問」也者,其實都發揮不了作用。
美國的打算其實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法國的變通反擊之道,就是不死抱一二八四號決議,搶在美國之前,於幾周前就以伊拉克面臨人道災難為由,提出了一個暫時中止對伊拉克制裁的提案,但只是對伊拉克民用物資開放進出口。法國依然認為,聯合國在解決伊拉克後續問題中應扮演核心角色。至於俄國的態度則始終如一,要求恢復對伊拉克的武器檢查;堅持聯合國扮演核心角色的重要性,在伊拉克合法政府組成以前,主張應由安南代管簽訂新契約及分配收入等事物。
雖然看起來美國的提案能否通過前景尚不明,但是美國目前的處境甚為有利,這是因為:一,雖然法俄等國對美國提案有保留或反對,但鑒於伊局已經是生米熟飯,掌控在美國手中,反對陣營很難再度組成。第二,美國既然已經實際控制了伊拉克,時間、地利都在他手中,美國事實上已經取消對伊的制裁,坐享石油貿易利益,在談判桌上拖下去,其實對法俄兩國並不有利。第三,伊拉克局勢混亂,懸而不覺將更添困難,美國將來可能以人道理由譴責法俄,這也是法國率先提議的先見之明。
雖然目前法俄要堅持立場,處境不利,但是讓步也可能帶來未來外交上的難題。那就是:一旦在美國新提案上讓步,似乎就認可了美國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那當初反戰豈不錯了?如果不能堅持由聯合國主導未來伊拉克的政局,那伊拉克這塊肥肉不就由美英獨吞了?
未來兩周,美英與法俄在安理會內外的外交過招將有可觀。因為目前聯合國「以油換糧」的半年計畫效期只到六月三日,時限之前兩方如果找不到妥協之道,美英可能再度置安理會於不顧,在伊拉克自行其是。
三 美國是否贏了這場戰爭?
在伊拉克美國雖然佔得先機,贏得了戰場上的戰爭,但是美國真的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美國的戰爭目的來作檢視。美國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為何?不是為了推翻海珊,建立「民主的伊拉克」,展開對整個阿拉伯世界民主化的「政治工程」嗎?不是為了釜底抽薪的徹底瓦解「恐怖主義」嗎?不是要掌控中東的石油資源嗎?不是想為以阿和平建構一個更有利於以色列的客觀環境嗎?從這幾個戰爭目的來看,美國是否贏了戰爭,答案就很令人玩味了。
(一)在中東推行民主化,何其天真?
就戰後的伊拉克來說,伊拉克人民對屬於遜尼派的海珊垮台也許並無遺憾,因為遜尼派只佔伊拉克人口的三分之一,卻統治了三分之二的什葉派人;但伊人對美國的進駐也不歡迎,對於社會的脫序,民生供給的短缺更是由衷的不滿。美國想在伊拉克扶植一個親美的政權,聽任美國操控那可就困難。美國所支持的什葉派教士侯埃在四月十日於納亞夫市被謀刺,是徵兆之一;流亡伊朗二十三年,最近返回伊拉克的什葉派領導人哈金,呼籲成立伊斯蘭教國家,不僅批評美國發動對伊戰爭,傷害伊拉克人民利益,而且揚言,如果美英聯軍在伊駐軍太久,他將起兵反抗,這是徵兆之二;行蹤成迷的海珊,五月七日傳真「阿拉伯日報」一封六頁長信,呼籲伊拉克人民保衛家園,不要放棄自己的石油財富,以清真寺為基地,反抗美英聯軍佔領,這是徵兆之三。伊拉克境內因為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宗教派系之爭,美國也許可以加以利用,但是美國需領悟的是,無論他扶植哪一派上台,未來的伊拉克政府及其人民,都不會歡迎美國的頤指氣使與干預。美英打算佔領伊拉克一年,以便有時間鞏固他們在伊拉克的影響力,未來一年中,伊拉克什葉派的領導人與兩派教民與美英的互動,是否平順將是觀察指標。
伊拉克的政局如此詭譎,伊斯蘭兩個教派的領導人都對美國有戒心,伊拉克人民又無民主的素養,美國即便在此製造一個表象上的「民主政府」,民主也難以生根。非僅如此,民主化後的伊拉克,其反美的正當性將更為突出。
美國想將伊拉克做為其在中東的民主實驗室,由此出發,逐步推廣。美國相信中東亂局就是出於不民主,一旦民主化,阿拉伯國家內部就井然有序,與美國的關係就可以改善,這種想法顯然幼稚。第一,任何制度都有其發展的環境,不能強行移植,沒有適合的環境,即便移植,也是橘逾淮而為枳。第二,中東國家從東邊的伊朗,到西邊的敘利亞、約旦,再到南邊的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多數都不是民主國家,即便也感受到內部日益升高的民主化壓力,如沙烏地阿拉伯王室,但他們想要的民主,也是適合伊斯蘭教式的民主,而非美式民主。第三,阿拉伯國家歷史上受盡了土耳其、英國、俄國、法國、美國的殖民欺凌,排外心理強烈,再加上從以阿糾紛中體驗到的西方對彼等之差別待遇,凡是西方所宣傳的,必是他們所懷疑的,豈能輕易為美國所說服?因此,美國想要在這個地區試驗推廣美式民主,注定是一場歡喜一場夢。
(二)以暴止暴,反恐注定失敗
美國發動戰爭的另一個理由,即反恐,恐怕也要落空。目前伊拉克內部層出不窮的反美突擊且不去說他,五月中旬就連續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德,與摩洛哥的卡薩布蘭加爆發連續性的自殺攻擊,沙烏地的攻擊中,死了約四十人,其中美國人七個。摩洛哥的攻擊中死亡也有四十名左右。據美國說這些攻擊都是蓋達組織發動。根據倫敦戰略研究所的報導,賓拉登的蓋達組織在911之後,雖然在阿富汗的基地受到破壞,人員受到損傷,一億二千五百萬的資金也遭凍結,但是其活動力仍然很強,其人員散佈在全球九十個國家,激進人士提供的資金也源源不斷,活動力也仍相當旺盛,去年在印尼峇裡島及肯亞的攻擊行動都是此一組織發動。伊拉克戰事之後,美英咸信此一組織的攻擊行動還會擴大,所以不斷呼籲警戒,但是再完善的警戒都難免漏洞,也很難永遠保持高度警戒,所以有沙烏地阿拉伯及摩洛哥的攻擊,造成死傷無數。美國現在還警告,下一波最危險的地區就是沙烏地阿拉伯、肯亞、馬來西亞、印尼、巴基斯坦等伊斯蘭教國家。從這些發展看來,「恐怖主義」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僅生,還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其實美國應該反省,以暴制暴本來就解決不了問題,要求心安理得過日子,不受「恐怖」威脅,就需要追本溯源,去除「惡因」。「惡因」是什麼?就是美國藉民主、人道之名,力圖掌控中東國家政經大權,壟斷戰略與石油利益,褊袒以色列,歧視伊斯蘭文明。「惡因」不除,「恐怖」的「惡報」就難止。
至於爭取石油利益,如果是取之有道,也許可以成功,但是美國如果想以武力或武力威脅,巧取豪奪,恐怕就會遇到阻力。伊拉克戰後,美英打的如意算盤是,對部分戰前取得的採購合約,價值約一百億美元,在四個月內予以履行,這其中包含俄國的十五億美元,法國的三億美元。但以後就終止「以油換糧」,如此伊拉克的龐大石油收入就完全落入美國手中。法俄對此的反對已如前述。如果對已經為美國操控的伊拉克石油,法俄與伊拉克人民都如此杯葛,美國想操控整個中東地區石油,又談何容易。最近兩個世紀的國際關係史,相當大的部分都是資源爭奪史,除非美國設想出更好的「分享」方案,否則紛爭會持續。
(三)除非解決以巴舊怨,侵伊新仇難消
阿拉伯國家與美國間的恩怨,相當大的部分源自美國對以色列的褊袒。在以阿糾紛上,許多聯合國決議皆因美國的雙重標準而無法落實,使阿拉伯及伊斯蘭世界抗爭不斷,極端勢力與恐怖主義也相應而生。
911事件為解決中東問題提供了血的教訓,在這個背景下,聯合國、美國、歐盟和俄羅斯四方才在去年提出解決以巴衝突的「路線圖」計畫,對以巴和平建立了明確的時間表:諸如巴勒斯坦政府的政治改革、以色列停止建立猶太人屯墾區、二○○三年下半年巴勒斯坦建立臨時國家、二○○五年巴勒斯坦建國等。但後面還有許多難題,如巴勒斯坦難民回歸問題、巴勒斯坦屯墾區的法律地位、東耶路撒冷的歸屬以及以巴邊界的確定是。
伊拉克戰後,以巴衝突和中東和談重要性格外凸顯。因為阿拉伯國家,除科威特之外,對美國侵伊戰爭無一支持,只是迫於美國威脅,敢怒而不敢言。美國對此情況也頗瞭解,所以戰後決定從沙烏地阿拉伯撤軍,又刻意與約旦黎巴嫩埃及等國修好,即便對敘利亞,也頗給顏色。但瀰漫在中東的這片反美情緒,並不是這些表面的修好表態所能化解。如想突破,一定要另闢蹊徑,解決以巴糾紛就成了最好的切入點。
眼前美歐方面致力斡旋以巴,廓清雙方在恢復和談問題上的爭議和主張。巴勒斯坦依照「路線圖」計畫,要求以色列先從加薩走廊與約旦河西岸撤軍,停止建立並拆除猶太人屯墾區。以色列則堅持要巴勒斯坦先採取措施,禁止對以色列的自殺式恐怖襲擊。雙方立場僵持。
以巴糾紛最後能否解決,相當程度取決於美國。雖然911後美國態度已經作了一些修正,但是傳統親以的政策一時還是難以扭轉,加上美國政府鷹派當家,在以阿之間是否能維持絕對公正,實有待觀察。如果以巴僵局不能突破,則美國要化解因侵伊戰爭所製造的新仇就成為奢望。
戰爭必有其政治目的,如果政治目的無法達成,戰爭算勝利了嗎?
四 兩岸在侵伊戰爭中的立場及其影響
在這次侵伊戰爭中,中共採取了溫和反戰立場,要求通過聯合國機制,持續進行對伊拉克的武檢,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中共雖佔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動向舉足輕重,但始終不對否決權表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共與美國之間有太多盤根錯節的利益糾葛,各自都握有反制對方的籌碼,但也都各有其痛腳。既然有法俄等國打頭陣,中共也就不必強出頭,以免壞了與美國的關係。所以在這次衝突中,中共的能見度不高,美國對它也並無太多不滿。
至於台灣,民進黨政府認為這是爭取美國歡心的大好機會,所以支持美國侵伊,唯恐落人之後,早早就表態要求海珊遵美國要求離境,又揣摩美國心意提供伊人道救援。如果不是美國怕中共反彈不敢接受,民進黨一定會向美國表示派軍隨同美國參戰。
不過,不管台灣如何表態,將很難改變美國在兩岸政策上的大方向。原因很簡單,國際政治講實力,美國在解決國際問題上,無論是反恐、限制武器擴散、解決區域問題、經貿發展上,都需要與中共合作。布希政府支持台灣不假,但是以不損害美國利益為前提。瞭解這一點,台灣就不必對美過度表態,過度卑微,因為那除了令人看輕,別無實益。
不講什麼反戰與人道的大道理,台灣其實應該體會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與美國維持適當距離是必要的,否則,在下一波的「恐怖攻擊」中,台灣可能也會受到青睞。想必陳水扁政府也有點心虛,不然一樁很單純的貨車司機因不滿交通罰單,自殺攻擊的衝進交通部,何以一直被國安單位說成「動機不單純」,又要對總統府加強防衛,甚至造成民眾很大的不便,卻又始終不交代哪裡「不單純」?◆
社論
外交與國際政治
認識中國
SARS與世衛
向民進黨喊話
統獨交鋒
書評
海峽短評
通訊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