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使用李登輝這顆棋子的期限將終了(下)

李征
(台灣民間日本研究學者)


(二)右翼自詡殖民台灣是幫助建設;李登輝便說戰前的日本有恩於台灣,是最有良心的統治,幫助台灣現代化,幫助台灣人豎立新的、有別於中國的認同(identity)。

(三)日本始終想保有亞洲霸主的寶座,偏偏90年代後半中國日漸崛起,李登輝便在《台灣的主張》裡鼓勵日本積極出來領導「東南亞國協(ASEAN,簡稱東協)」,且表示台灣願意參加日本領導的「東協」。同時,配合日本右翼的論調,強調中國是「霸權主義」,亞洲國家會覺得可怕,理想的情況是台灣、西藏、新疆、蒙古、東北等確立各自的identity,中國脫離「大中國」,分成七個地方,此即為「七塊論」〔註5〕。這也呼應了《台灣紀行》裡與司馬遼太郎的對話,而將之具體化。

(四)李登輝在《台灣的主張》裡又說,就地理位置來看,台灣及周邊陷入危機的話,日本的海運線(sea-line)也會受到威脅,經濟、軍事日本都會完全被孤立。戰略上,台灣很重要。……台灣對日本是生命線〔註6〕。這樣的論述,根本主客易位,將台灣放在從屬於日本生存的位置,這是「中華民國總統(台灣)」說的話!

(五)右翼懷念從前的「武士道」,李登輝就寫稱揚「武士道」的書(日本人代筆,李登輝掛名),並穿著武士服拍照為台聯黨助選。

(六)日本政壇人士、特別是右翼不僅本身去參拜靖國神社,亦極力主張日本首相應經常去參拜;李登輝指派的台聯第二任黨主席蘇進強今年4月6日即偕同重要幹部前往東京參拜靖國神社,右翼大加讚揚,台灣社會嘩然。

(七)日本向來把二次大戰的戰敗投降使用「終戰」一辭,李登輝等人推動的台灣歷史教育,講到日本二次大戰的歷史,也改變過去「日本戰敗投降」之類的用語,承襲日本「終戰」(只有簡單的「戰爭結束」之意,沒有戰敗、投降之意)的用法,避免刺傷了日本老大的心。

乙、涉及「台灣尊嚴」、主權及台日矛盾的部分

(一)台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迄今還殘留著不少牽涉到台灣人切身尊嚴和利益的問題。李登輝經常振振有詞喊著「愛台灣」、「台灣尊嚴」等口號,又以「台灣人的代表」自居,可是,凡遇到台灣人向日本討公道的事例,號稱與日本關係良好的李登輝做過什麼?譬如:二次大戰時被強征去戰場的軍夫、被誘騙去為日軍做性服務的「慰安婦」以及「馬克債券」問題等,當日據時代受害的台灣人民要求日本認錯和賠償傷害時,李登輝說過什麼、幫過什麼忙?很遺憾,簡直是「噤若寒蟬」。

(二)2000年4月9日石原慎太郎以東京都知事(首都市長)的身份在陸上自衛隊紀念活動上向受校閱隊員致詞時說「……今年9月3日要動用陸海空三軍,進行防衛東京、防止災害、救災的大演習。看看今年的東京,違法入境的很多第三國人、外國人接連發生非常兇惡的犯罪。東京的犯罪型態已跟過去不一樣了。在這樣的狀況下,發生極大災害的時候,甚至得設想會有很大很大的動亂事件,……。由於應付這種事情,我們警察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正因為如此,到時候懇請各位出動,不單單只是救助災害,維持治安也是其中之一,我很期待各位能執行這個大目標。……」石原的發言令人憶起:1923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在救災之餘,日本軍、警和民間組成的「自警團」聽信「朝鮮奴工密謀作亂、偷襲」的謠言,而任意屠殺了六千多名無辜的在日朝鮮人。

石原是高階政治人物,又是小說家,竟無視日本是國際間「撤銷人種歧視條約」的締約國,公開使用具強烈歧視意義的語彙「第三國人」。在日語的語義上,「第三國人」是對朝鮮人、台灣人、中國人等這些前殖民地人民、受侵略地區居民的歧視用語。──石原等於是將台灣人和中國人兜成一塊兒(不符合李登輝台灣人不同於中國人的說法),連同朝鮮人(南北韓人)一起而加以侮辱,李登輝等人為何沒比照對待中國大陸的老套,搬出「台灣人的尊嚴」來抗議呢?後來當上台灣「國策顧問」的金美齡還上『朝日新聞』座談,為石原辯護!

(三)中國大陸、台灣都跟日本有歷時三十餘年的釣魚台主權爭議。日本政府先前態度上尚採取低調,倒是如石原之類的右翼,向來強硬聲言釣魚台是日本的,李登輝不顧自己為中華民國總統的身份,照樣與之結為「摯友」。李登輝卸任後,2002年9月24日接受『沖繩時報』專訪和10月20日在一項研討會上,接連兩次說「釣魚台是日本的領土」,替日本幫腔,完全附和日方的主張。

今年6月17日,前海軍總部副參謀長蘭寧利中將披露,1990年在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的默許下,國軍曾有秘密登陸釣魚台的「漢疆演習」計畫,並做好了準備;打算撤掉釣魚台上日本的建築物,掛上中華民國的國旗。負責執行的特種部隊人員遺書都寫好了,但在最後階段因李登輝強力阻止而作罷。原來李登輝在擔任中華民國總統期間即戰戰兢兢暗中護衛著「日本的領土(釣魚台)」。

再上溯十多天,6月1日,石原慎太郎在英國《泰晤士報》的專訪說:「如果中國想要佔領(釣魚台)的話,……為了守護「領土」,要像英國的福克蘭群島糾紛,不惜發動小規模的」〔註7〕。乍看之下,這是石原等右翼敢於跟中國開戰的神勇,但這則消息裡實潛藏著一種涵義,即關於釣魚台的主權問題,石原至少將中國視為對手,而隻字沒提台灣,顯示石原要不是無視於台灣的存在(這叫作「台灣的友人」?),就是認為李登輝的政治勢力會和他裡應外合,甚至於已賭定台灣當局理所當然的會臣服於他的意志。

其實,與日本右翼打交道有一點是必須先弄清楚的──由於右翼一向堅決把日本的國家利益擺在第一位,因此就算與之交好,也是必須符合「日本利益優先」的鐵律,意即永遠得居其下風,雙方若有矛盾,當然還是以日本為主要考量。換句話說,右翼示好的對象,也一定是對日本有利、屈從日本的,凡有損日本國權者,皆為其眼中釘且敵視的對象。

因此,若從歷史意識與東亞戰略來看,石原等右翼的主張李登輝都是居下風而亦步亦趨,完全順從而絲毫不敢忤逆。李登輝幫著美化日本的殖民統治,「忘記」了日據時代總督府殘暴、剝削台灣人民的事實,現在一天到晚吹擂台灣自由、民主,卻完全不提他所稱許的日據時代的不自由、不民主。從這個角度來看,李登輝充其量只是沿襲著二戰前日本軍國主義精神的現代右翼政客在台灣的經紀人,他所說、所談「武士道精神」、「日本殖民台灣的「建設」」根本沒有台灣的內涵,只有日本右翼的意旨。

然而,讓人驚訝的是,涉及「台灣尊嚴」、主權及台日利益糾葛的部分,李登輝亦是拳拳服膺於日本右翼的意志,優先護衛日本的利益,這代表著「李登輝活動」做得出色。他口口聲聲說愛台灣,應該是基於他的政治舞台在台灣,總需要拋出漂亮的口號作掩飾,實則他內心深處愛日本遠大於台灣,不然怎麼解釋他大力讚揚日據時代曾經在台灣發威、屠殺過不少台灣人的「殖民統治」、「武士道」、說釣魚台是日本的等行徑。

事實上,對日本政府來說,李登輝承認釣魚台是日本領土並「親日反中」就夠了,其他都是「要五毛給一塊」附加的大禮,不收白不收。

五、日本右翼為什麼能利用李登輝?

小林善紀在《台灣論》裡描繪,李登輝是因受過日本教育才會有這樣的成就,而李登輝亦經常不諱言台灣應多多學習日本。不過,如果從日本人堅持自己理念、立場的特質來檢視李登輝,或許對日本跟李登輝的關係也會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日本政治人物、學者,無論是右翼、左翼或中間派、自由派都是出道的時候是什麼立場,幾乎一生都是那個立場,一以貫之,即使中途有挫折、鬥爭或為選票,頂多也只是選擇退出、沉默,或為自己堅持的立場、服務的利益團體(包括選民)另組政團,不會跑到原本同志的對立面(講白了就是背棄同志),更不會「立刻」跑到原本同志的對立面。

接下來,我們就從廣義的、和一般人類似的政治生活到實際政治運作來看看李登輝的作為。李登輝從其姓名即知他是漢人,但在台灣日據時代「皇民化政策」的高峰期,1940年2月11日殖民當局制定台灣人改成日本姓名的規則,而半年內,全台僅168人改姓名而已,父親為日本刑警工作的李登輝就是其中之一,他更名為岩里政男〔註8〕,在京都大學念一年級時,接受「學徒出陣」徵召,成為日本皇軍的一份子──陸軍少尉。即由漢人(「本島人」)透過改姓名擬變成「純正的」日本人,欲取得與「內地人(日本人)」同一位階,並從軍報效日本軍國主義政府,這也可以算是一種「轉向」吧!

日本戰敗投降之初,岩里政男滯留日本時聽過日本共產黨野參三的演講;台灣光復後,1945年12月9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佈了《台灣省民姓名恢復辦法》,岩里政男返台姓名也恢復為李登輝,就讀台灣大學的國共內戰期間,兩度參加共產黨──40年代末、50年代初國民黨當政肅殺的「白色恐怖」時代,他當年的同志有的伏屍馬場町、有的蹲黑牢數十載、有的逃往大陸,只有他「奇跡」倖免,因此,儘管李登輝也自稱受過「白色恐怖」之苦,但關於他是否出賣同志的論斷始終未停歇。──念台大時,一度轉向左傾。

1971年李登輝又轉向了,加入國民黨,備受器重而從政務委員依次擢升為台灣省主席、副總統,而且1988~2000年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兼中國國民黨主席。當權前期還設置國家統一委員會、派蘇志誠等密使與大陸高層密談。後期則被許多人質疑在搞台獨,1999年7月9日首次提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兩國論」,李登輝辯稱他講過數百次,他不是搞台獨。

2000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當選,國民黨拱手讓出政權,李登輝離開總統之位、也卸下黨主席。2001年8月6日,奉李登輝為「精神領袖」、在台灣政治光譜中比民進黨更台獨、口口聲聲更強調台灣主體性的的台聯成立,自此李登輝便建立台灣國、制定新憲法不離口。──證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之前人們對他的質疑沒有看錯。李登輝並公開與過去造就他的國民黨為敵,說國民黨太笨,不曉得他進國民黨就是要瓦解國民黨等。

很顯然的,李登輝前後「立場」有很多相互「矛盾、衝突」之處,每次轉向都像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李登輝認同日本種種理念,卻「獨漏」日本政界、學界人物執著於立場的特質;他猶如「九拐十八彎」的變換政治立場,這種水平的政治倫理和誠信,在日本是一定會信用破產的、沒人看得起的,但在台灣這種只問意識形態,不講是非、不講政治倫理的地方反而如魚得水。日本人、尤其是右翼如果不知道李登輝的作為,那是無知,如果明明知道卻刻意跟他交好,那鐵定是別有用心。日本人真的不知道?當然不是,台灣從李登輝以來的領導人都極力討好日本,雙方國安單位進行秘密情報合作,台灣政情、軍事在日本面前是赤裸裸的,各政治人物更是被他們摸得很透徹。

日本會首選李登輝,自然是他對日本絕對的「政治服膺」,在亞洲具有無出其右的利用價值──替日本軍國主義辯解、宣揚「日本精神」和武士道、依附右翼東亞戰略、是打擊中國最有力的一顆棋子。除了李登輝,哪還有更好用的人選?

歷史真是很弔詭、很諷刺,日據時代日本只有共產黨、社會主義份子才會來台灣替台灣人鳴不平,聽命於右翼軍國主義政府的在台殖民當局是盡全力在撲滅台灣的獨立運動(先脫離日本統治,再回歸中國),而現在台灣不屬於日本了,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尚不明朗,日本右翼卻反過來支持李登輝所代表的獨派勢力。其意志甚至可透過李登輝來傳達、執行乃至左右台灣的決策當局。也難怪之前台聯稍有要跟中國交流的跡象,無論外表用哪種理由包裝,對日本右翼來說,都會猶如遙控器斷訊或受干擾般地神經緊張。而日本一來電查證,李登輝就迅速將之撲滅。

六、結論--李登輝棋子使用期限已到

台灣在兩蔣時代,無論跟日本有無邦交,雖亦願意與日本保持良好關係,但也不至於像李登輝那樣處處向著日本,該抗議的抗議、該爭取的爭取。

李登輝的心向日本,讓日本的對台政策可以李登輝為棋子而順利施展。不僅切斷中、台聯手的可能性,保住釣魚台,對中國也可以拿「台灣問題」做牽制。

這也難怪2000年總統大選時,日本那麼在意「誰最能延續李登輝路線?」在日本人的心裡,所謂「李登輝路線」真正的意義其實只有一個,即台灣的「親日反中」,事後李登輝證實,他屬意的接班人是陳水扁(當時李登輝那麼反對連戰、宋楚瑜搭檔、促使國民黨二度分裂而導致國民黨敗選的原由一併揭曉),此結果對日本是正中下懷,因為日本視連、宋為「對中協調派」,陳水扁為「反中獨立派」。由於台日的釣魚台主權爭議,日本沒將台灣看在眼裡,如此,民進黨陳水扁的當政,也有利於日本繼續竊占釣魚台而抗拒中國,並爭取時間加強、深化美日安保軍事同盟,以及拉美國背書、支持日本對釣魚台的立場──04年2月2日當時的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Armitage)在日本記者俱樂部答覆記者的提問中,曾講到「依據這條約(指美日安保條約),假使日本施政下的領域遭受攻擊,則視同對美國的攻擊」,日方解讀「日本施政下的領域」,指的就是釣魚台〔註9〕

當前的全亞洲從俄羅斯、中國大陸、南北韓到東南亞,日本都不受歡迎,只有李登輝繼續附和日本、捧日本。而回過頭來看,李登輝這樣貼心日本又得到了什麼?卸任後仍可在台灣政壇翻雲覆雨(司馬遼太郎盛讚他淡泊名利!)、有個台聯箝制陳水扁、獲得赴日簽證……,日本右翼(不是日本政府)透過「李登輝之友會」日本各分部和各類「基金會」資助他,在「正名運動」之類的場合派員助陣等等,可是自始至終隱藏在背後的日本政府竟勿須花半點代價,李登輝著實是日本穩賺不賠的棋子。

台灣現任副總統呂秀蓮8月10日在《讀賣新聞》刊出的專訪中刻意提到美國國防部的年度報告,說「(中國)無限制的擴軍,不單單只是要攻擊小台灣,也是對日本和美國的挑戰」,「中國為了進入太平洋,首先必須控制台灣」,而「美日加強同盟,對確保台灣的安全有很重要的意義」,言語間挑撥中國和美、日的關係,鼓動日本的意味很明顯,而就台日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台,呂秀蓮模糊地表示,那「有特殊的歷史背景,應著眼於未來共享海洋資源等,而不應成為台日的對立點」。這基本上也是李燈輝對日路線的延續,可知日本捏在手裡的李登輝這顆棋子是何其重要、耐用。

只是,李登輝的耐用期限尚有多久?其歷次媚日、出賣釣魚台的言行已嚴重「自我磨損」,台聯黨主席蘇進強去參拜靖國神社,亦令台灣人民錯愕,凡此都讓人們看出破綻、認清其真面目。而更重要的是日方的變化,過去日本媒體都會吹捧李登輝的追求「民主」、袒護其各種政治操作或至少施予同情,但是現今日本政論雜誌在探討國民黨的未來時,已不再遮掩,直說李登輝當權以降的追求民主政黨,實際上僅是「用「黑(黑道)金(金錢)」取代兩蔣時代的特務」而已。「李登輝式的『黑金』政治,當個執政黨可分配利權時是頗有效果的,而一旦失去政權的同時,其神通力也會消失」〔註10〕。就像這樣,即使避開不談李登輝路線「親日反中」的妙用,未來日本人對其在台灣政治「真正的評價」也是會慢慢流露出來的,不難看出,對在強弩之末的「李登輝棋子」,日本也不客套了!

〔註1〕李登輝氏が後ろ盾.獨立派政黨「台連」「政策轉換」對中交流へ,http://www.sankei.co.jp/news/050629/morning/29int001.htm
〔註2〕鄒景雯著,《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成陽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6月,頁129。
〔註3〕《中日友好掛け聲だけ》,《讀賣新聞》,2005年4月27日。
〔註4〕黃智賢著,《戰慄的未來 解構台灣新獨裁》,台北,民主行動聯盟,2004年7月,頁148~149。
〔註5〕李登輝著,《台灣の主張》,東京,PHP,2005年4月27日,p.155、p.186~187。
〔註6〕同前註,p.192。
〔註7〕釣魚台與奧運掛勾,石原在英報紙鼓動杯葛北京奧運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hotnews-2536.asp
〔註8〕徐淵濤著,《日本浪人「岩里政男」》,台北,方言實業,2001年9月,頁19。
〔註9〕李中邦,《324中日釣魚台之爭讓「台灣主權」原形畢露》,《日本綜合情報》第5輯,台北,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2005年2月4日。或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special-14.asp
〔註10〕本田善彥,《「馬英九颱風」は台灣政界を變えろか》,《世界週報》,2005年8月30日,p.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