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有許多台灣人以各種方式對抗台灣總督府不合理的統治,林幼春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參加一般的社會運動團體之外,寫詩也是他抨擊日本當局的武器。
霧峰林家的第一代祖先叫做林石,清乾隆時代,從福建省平和縣渡海來台,定居彰化縣大裡杙莊(今台中縣大裡市),一七八六年林爽文事件爆發,林家受到波及,舉家逃到阿罩霧(今台中縣霧峰鄉)避難,就在此地落地生根,並積極經營,成為當地富豪。
林幼春,原名資修,字南強,號幼春,晚年又號老秋,一八七九年(清光緒五年)一月二十九日生於福建福州,是台灣霧峰林家來台的第七代子弟,因為父親林朝選曾任廣東候補知縣,所以四歲才隨雙親從廣東返回台灣,名詩人林癡仙是他的親叔叔,兩人平日感情深厚,無話不談,而台灣近代民族運動的領袖林獻堂,則是小他一歲的堂叔,林家的門戶地位及家學淵源,為林幼春吸收傳統舊學與時代新知奠定了良好環境,也造就他詩人兼民族運動家的獨特生命。
林幼春自小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受到曾經為官的祖父(清副將)及父親的薰陶,從小便博覽群書,在家庭教師梁子喜的教導下,不僅從當代中西新學中得到啟發,寫作傳統詩的能力也大為進步,奠定他後來以詩聞名的基礎,當時的人稱讚他的詩「直逼老杜」(指杜甫),將他與胡南溟、連雅堂並稱為日治時代的三大詩人。
林幼春向來十分景仰中國思想家梁啟超,早在梁啟超來台灣遊歷之前,就曾與梁啟超有書信往來,一九一一年因戊戌政變失敗而逃亡日本的梁啟超,應林獻堂之邀來台,於霧峰萊園作客,與台灣文人相互唱酬,梁啟超對林幼春的詩作大為讚歎,稱許他為「海南才子」。
除了令人稱道的文采外,林幼春對於保存傳統文化的努力,以及對抗日本強權的精神,對後世影響更大。一九○二年,林幼春的叔父林癡仙有感於台灣在日本的統治下,傳統文化逐漸衰微,於是邀集當代具有影響力的人士,如林獻堂、林幼春、蔡惠如、連雅堂等人在台中共同創立「櫟社」為保存民族文化而努力,參與櫟社的成員,多具有濃厚的反日思想,尤其以林獻堂及林幼春為最;因此櫟社成立之後,許多抗日團體幾乎都曾經接受過櫟社成員的支持和幫助。
一九二○年代以後,世界各民族要求自主的聲音越來越受到重視,台灣民族運動人士為了實際推動台灣的議會運動,正式成立了「台灣議會期成同盟會」,林幼春被選為同盟會專務理事,而台灣總督府卻以「同盟會」組織違反「治安警察法」為名,在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六日發動全台性搜捕行動,這就是日治時代著名的「治警事件」,經過大規模的調查訊問後,包括林幼春在內的十八人被提起公訴,林幼春在二審時被判刑三個月,在獄中留有許多詩作,其中一首七言律詩《獄中寄內》:
床板販薦尚能詩,豈復牛衣對泣時
到底自稱強項漢,不妨斷送老頭皮
夢因眠少常嫌短,寒入春深卻易支
昨夜將身化明月,隔天分照玉梅枝
一九三○年代之後,日本與中國的衝突愈演愈烈,日本政府也逐漸強力鎮壓台灣的民族和政治運動,公開的民族政治活動幾乎完全絕跡,在這種不利發展政治活動環境下,林幼春在壯志難酬的詩棋生活裡度過晚年,享年六十歲。
(林幼春,為台灣霧峰林家,極富民族思想,詩作才情被梁任公譽為「海南才子」,參加非武裝抗日運動,一九二三年因「治警事件」入獄。其詩作多篇收入於陳碧笙編《台灣同胞抗日愛國詩詞選》。作者為林幼春之孫。──編者)◆
社論
中國的崛起與障礙
中日關係
選舉與弊案
向民進黨討公道
講於北京「台灣光復60週年紀念研討會」
歷史探究
人物悼念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