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與學期總成績:2005年三合一選舉

與2008年總統大選

楊志誠
(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國民黨無燎原之勢能

2004年台灣總統大選的二顆子彈震碎了國民黨的夢,也挫傷幾百萬泛藍支持者的激情;相對而言,阿扁的執政權威如果需要立基於該二顆子彈,說來也是重大挫折。本來,綠營意圖藉由2004年立委選舉再一次徹底擊潰藍營(割喉之戰),重構執政權威;沒料到(其實應該是有想到)卻是「欲振乏力」。這樣一來,藍營又燃起了一線希望;這一線希望總是處於「星星之火」的狀態,延續著如此一點香火,冀以醞釀成燎原之勢。客觀來說,這一點香火並沒有因為內在的能力而壯大,卻因外在的流風而擴張:具燎原的有利環境,卻仍無燎原之勢能。這就是這一次三合一選情的大勢。

顯然地,一般都看得出來,這次的三合一選舉實質就是2008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尤其是「三合一」很可能會將投票率拉高到接近於總統大選的投票率,而且泛藍與泛綠的政治板塊將由此突顯而出,並逐漸地固定下來。如此一來,這次選舉的結果對2008年的總統大選就更具有指標性及預測性。

然而,另有一層意態也暗含於這次選舉之中;那就是,這次選舉的結果將反映阿扁在2008年與2012年之間的政治板塊。換句話說,阿扁可以對2008年民進黨執政權的爭奪戰冷眼相待,卻不能不對這次選舉嚴陣以待。也正因為阿扁的太在意,更容易犯下「進退失據」的錯誤。

首先,在人選的提名方面,阿扁根本忽略了「民進黨勝選的考量」,而主要以「阿扁嫡系」為要旨,除非是在任者競選連任,如翁金珠、楊實秋、許添財等人,否則概以嫡系親疏為提名準則;結果導致了「可能當選者未獲提名,被提名者將落選」的不利局面。譬如南投縣的林宗男與蔡煌琅、台中縣的林豐喜與邱太三、台中市的陳大鈞與林佳龍等,如果以林宗男、林豐喜和陳大鈞等人在地的實力再加上民進黨的提名,其當選的可能性必超過目前被正式提名的候選人,阿扁捨近求遠,其理何在?

「靠勢很容易被勢所誤」

其次,也因為太在意這次選舉,一切思維無意中都被選舉所擺佈,也把別人的作為都當成選舉的策略來對應,終致對陳哲男的貪污弊案處理得「進退失據」;由此衍生TVBS案時,其處理不僅缺乏理性,也無策略可言,不僅激起民憤,甚至還引起美國的關切與介入。阿扁低估了媒體「舉發」弊案的爆發力及殺傷力,他還以為採取處理陳由豪政治獻金案及「福爾摩沙基金會」的方式:否認、模糊焦點、議題炒作、轉移焦點,將可以逐漸迎刃而解,甚至化危機為轉機、進而創造選舉利基。事實上,阿扁應該一開始就想到他的成功既然拜媒體所賜,將來如果要敗也必然會在媒體。當他看到TVBS2100爆料的那些人,大部分曾經是他過去的功臣時,就應該有警惕才對;然而,可能是權力容易使人傲慢,台灣話說「靠勢很容易被勢所誤」,導致猶豫不決,本來應在第一時間點上就採取「斷尾求生」,卻延誤了時機,事件發展變成需要「斷肚才能求生、甚至於想求生都不可得」,只好橫下心來任其腐爛了,「不然你要怎樣!」。

平心而論,阿扁對選舉確實有一套,可以說已經達到專業的境界。在現代化的民主社會,議題是引導公共利益(包括權力和金錢)產出及分配的機制;對選民而言,對於利益的分配最有切身利害的感受,而且情緒的反應也最激烈。公共利益的產出靠的是政府的能力,這是執政者的責任,目前來說是執政者的痛,阿扁當然不會扎自己的痛處;相對來說,公共利益的分配則是社會運行機制的果,也是社會矛盾既存現象的根源,更是權力形成的背景,最可以被政治人物炒作。過去,因為台灣人民長期被不同政權的統治,對權力分配的不均具有高度的敏感,也特別激情,所以阿扁常常炒作政治權力分配的矛盾,如兩岸的主權矛盾議題、族群矛盾的議題、歷史遺留下來統治群體與被統治大眾的矛盾議題等。其次,隨著工業化及現代化的推動,社會經濟利益的分配也顯現分殊化的現象,於是經濟分配的差異問題也成了現代化社會政治炒作的有利議題。

根據這項準則,阿扁本來是想炒作兩岸議題作為最優先的考量,因此打出了反對「和平促進法」及抗議「國民黨邀請陳雲林訪台參加論壇」的選舉議題,本來也預期可以順利帶動選民的激情,進而模糊焦點,甚至將焦點轉移。沒想到被一些老朋友如胡忠信、鄭村棋等人識破,即時通知了藍營,適時踩了煞車;另一方面是中共方面一直沒有回應,使得阿扁的陰謀功虧一簣。接下來,照理應該是炒作族群議題,可是從整體利弊得失的評估,一方面是弊案的敏感度很可能超過已失去新鮮感的族群議題,另一方面也擔心族群議題的兩面刃作用,對本身也會造成傷害,阿扁其實也沒有把握能夠抓到分寸。至此,最佳方式將是拉長戰線,讓弊案持續爆料,等到利空出盡,再出招;阿扁設想的時間點是,一直要等到最後的衝刺時機,才讓議題盡出,以利決戰。而既然等到利空出盡,那麼就必須先呈現次要的議題,再呈現主要議題。基於此,顯然阿扁會先提經濟性議題——軍公教18%利率的取消(激起中產階級與貧下階級的對立,以穩住基本盤);再推政治性議題——制定台灣新憲法(催動兩岸矛盾衝突,再造新選情)。看來這次小布希在日本的談話,阿扁應該不會放過,又將成為這次選舉可以炒作的話題了,但是只要中共不強烈回應,效果還是有限。

陳水扁的賴字功

面對高捷弊案、金融禿鷹案以及二次金改爭議的衝擊,阿扁依然還能發揮他的選舉長才,實在令人刮目相看。阿扁運用選舉策略轉移弊案焦點,模糊弊案本質,一方面意圖扳回選情的頹勢,另一方面隨著選舉激情及社會對弊案批評聲浪的同時升高,順勢牽引台灣人民的思維,將弊案融入選舉之中。如此一來,不管選舉的結果如何,隨著選舉的結束就可以同時埋葬弊案的民憤:如果選舉勝利,泛綠歡呼、泛藍挫折,將可能沒有人會有心再去關注弊案,就算有人持續關注,到時候只要一句「輸的人輸得不甘願」,多少程度就可以堵住對方的嘴;如果選舉結果不利,泛綠同情、泛藍歡呼,也會沒有人再持續關注弊案,就算有人持續關注,到時候也是一句「殺人不過頭點地,輸都輸了,不然你要怎樣」,一樣可以堵住對方的嘴。

不管怎麼說,面對如此嚴厲的民憤,阿扁還能夠開著卡車全面下鄉助選,而且還講得有聲有色,一般人確實不得不佩服他。就憑著這種精神,泛綠支持者會再勉力奮起,而泛藍氣勢則可能會稍微收斂。所以,這次三合一的選舉,泛綠應該還能守住基本盤,不至於全面崩盤。整體來看,透過這次選舉,泛藍將可以收復半壁江山--台中以北,進一步對綠營基地做重點突破,如嘉義市、雲林縣、宜蘭縣。對於綠營基地的內盤則可以採取犧牲打,藉此塑造藍營的改革形象:年輕、清廉、能力,以備2008年總統大選之需。

2008年還有得拼

總而言之,從這次三合一的選舉來看,就有如一次期中考試,成績的好壞當然會影響學期總成績--2008年總體執政權的決戰,但是期中成績並不是最後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藍營目前的優勢並不是因為自己能力的提升,而是因為綠營天天泡在網咖,為了享受而「傷風敗德」,所以這次考試的成績可能會很差;就算藍營這次贏了,也不表示學期總成績一定能夠超越對方。時代正在快速變遷,國家需要的是具有新思維的領導團隊,以及有能力快速回應日新月異的世局;長遠來看,國民黨這個老店新開的部分只是表面的裝潢而已,而煮出新菜所需要的創新思維和能力,顯然大大的不足。將來就算執政,是否有「辦法」把台灣帶到一個平安樂利的境界,仍然令一般人質疑。不管如何,吾人還是殷殷期盼藍營能夠奮起,好好學習,把握期末考試,靠實力爭取執政權,總不應該將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對手的失敗吧!同時也不要忘了,綠營還有二年的執政優勢,他們將會堅忍不拔的修練和學習;說明白一點,2008年還有得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