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長選舉之解析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陳建仲
(國家政策基金會特約研究員)


三合一選舉即將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國民黨27日舉辦「反貪污、救台灣」大遊行,咬住總統府高層及民進黨各要員涉及貪瀆事件,凸出扁政府執政無能的現實,將選戰定位為是政黨操守及行政能力的對抗;而民進黨則另以「要改革、護台灣」為名,猛攻國民黨黨產、黨政不分的所謂「18%」超領退職金問題,企圖將國民黨打成反改革的特權黨;並且抹紅國、親兩黨與大陸政黨交流平台及藍軍縣市長頻繁走訪對岸,祭出「綠營縣市長過半」才能確保台灣主體及國家主權的意識形態牌,圖使獨派基本選票回籠。然而選戰發展迄今,民進黨卻陷入執政縣市保衛戰危機,藍軍選情反開低走高。究其因,高捷案、禿鷹案的爆發,對TVBS的整肅,綠營卑劣的非常光碟再現,聲寶公司再遭股市禿鷹襲擊等事件;再度暴露民進黨不僅不知省改,反沈迷內鬥、放任所屬違法亂紀。

為保選勢不至全面崩潰,民進黨中央最後關頭,只有激化藍綠對抗,主打意識形態牌,以求逼出綠營選民不至因民進黨背負貪瀆弊案,而不願投票,希望以此挽回嘉義市、宜蘭縣等落後縣市的選情。另外,動員所有資源全面「綁樁、拔樁」,力拚台北縣、屏東縣,並進軍澎湖縣,以求保住主席蘇貞昌不至敗選下台。但由於民進黨高層內鬥已然表面化,新潮流系縣市長候選人及扁系人馬是否互扯後腿,倒謝與擁謝人馬的較勁,民進黨在最後關頭能否成功激化藍綠對決,使綠色選票開出,都是影響選舉結果的主要因素。

正因民進黨選舉末段再度主打台獨牌,選後藍綠版圖消長對兩岸關係將帶來何種效應?民進黨選後是否陷入黨路線鬥爭,公開挑戰陳水扁路線?而國民黨馬英九主席又將如何調整國民黨機制?都是選後必須關切的議題。

台灣三合一選舉,有以下特點︰

國民黨避免選戰主軸遭民進黨轉移,始終低調回應民進黨打出的台獨牌,即使陳水扁又狂言要修憲為台灣正名,黨中央仍號令各部除在台北縣外,不要激化藍綠對決,使得民進黨造勢難以掌握著力點。如進一步分析此次縣市長選舉有以下特點;

一、是對扁政府執政的信任性投票︰

過去民進黨引為口號的「綠色執政品質保證」明顯不再為民眾所認同。民進黨執政縣市並未交出亮麗的成績,相反的如同高層一般,迅速與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地方派系、樁腳勢力結合,在大環境不利因素的打擊下,從媒體民調顯示,多數民眾已對民進黨的清廉度高度質疑,高雄捷運案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因而過去民進黨選戰擅長的造勢、抹紅、抹黑,此次選舉並未發揮明顯效應。

二、民進黨明星光環失效︰

最明顯的是第一家庭的光環不再,不論是陳水扁或吳淑珍,第一家庭及其皇親國戚涉及各種特權、弊案,民眾對吳淑珍抄作股市早已不能認同,在陳哲男事件爆發後,第一家庭的操守更為各界質疑。不論是黨內四大天王或所謂名嘴助講團,此次選戰群眾不再回報以往的熱情,從陳水扁的卡車助選到四大天王,民進黨慣常捲起聲勢的政見群眾大會也明顯大不如前。如果綠營選民激情不再,對民進黨將是致命的打擊。

三、抹紅手段的作用遞減︰

由於是縣市長及地方民鄉鎮市級選舉,民進黨以連戰訪問大陸、斷交事件及國民黨黨產問題等企圖轉移焦點,但並未如意。縣市長選舉與立委選舉最大的特點是一對一對決,涉及地方派系今後四到八年的資源分配與實力消長,最後選敗關鍵是派系的「西瓜效應」會向誰靠攏。如果民進黨選情下周未有明顯起色,將使地方勢力開始向看好的候選人靠攏,因而西瓜效應作用加大,會使民調落後的民進黨更難拉抬聲勢,最後衝刺關頭,國民黨如何?住地方樁腳不被民進黨拔除,是繼續確保優勢的關鍵。

四、中共反分裂法及開放台灣農產品進口政策的影響︰

中共反分裂法出台及開放台灣農產品進口政策,重傷民進黨在南台灣的勢力,廣大農村出現反省對民進黨盲目支持的聲音。尤其是TVBS公開批評扁政府阻撓台灣農產品進軍大陸,全省巡迴力挺農民;並且勇於揭發弊案,扁政府的打壓反而造成民眾更加不滿,民進黨抹紅媒體從民調顯示,多數民眾仍難以認同。

五、民進黨弊案纏身黨的形象大傷︰

民進黨弊案纏身、使羅文嘉、林佳龍等新生代被拖累,高捷案重創謝內閣,民進黨新潮流與陳水扁嫡系內哄表面化,黨政系統各有盤算,謝長廷、蘇貞昌心結未解,民進黨淪為為自身辯護,而不如以往對國民黨的腐敗大加攻擊。民進黨失去以往的火力,對眾多重大弊案又無法自圓其說、無法給民眾一個起碼的交待,這是造成民進黨陷入南台灣執政保衛戰困境的主因。

六、藍軍整合相對成功︰

過去國民黨因地方派系分裂造成民進黨坐收漁利的情形,此次選戰大有改善。反觀民進黨則因涉及選後黨內派係爭權奪利,四大天王卡位問題,地方整合吃力。尤以黨內「倒謝」集體的運作太明顯,與謝系人馬的反撲遭遇戰難以避免;加上新系與扁系子弟兵的交手,綠營過去坐享藍軍分裂的漁利,此次選戰反倒是藍軍較佔優勢。選後,親民黨空間被大幅壓縮,也有利泛藍整合,使政局向二黨化的形態靠攏。

七、民進黨傳統「民主聖地」出現支持度大幅滑落的變盤︰

不論是宜蘭縣或嘉義市,向有黨外民主聖地之稱,民進黨執政超過廿年,但此次選舉卻被藍軍壓過,民調未有起色,證明民進黨只靠台獨意識治國連泛綠的支持者也不肯買帳,這是民進黨最大的危機。除非民進黨最後關頭能激化出綠營選民的危機感,再度發揮「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的愚忠效應,並且運用資源全面洗樁;否則,如兩縣市失陷,民進黨高層勢必人仰馬翻。

八、民進黨獨佔南台灣的優勢被削弱︰

不論是雲林縣、彰化縣或屏東縣這些原本被認為是民進黨勝算最大的縣市,選情竟然告危,連台北縣也落後,民進黨支持者明顯鬆動,但藍軍執政的縣市卻選情相對穩定,執政能力差的民進黨明顯失去民心。民進黨即使最後資源耗盡拼回這些選情造緊的縣市,但藍軍得票大幅成長,民進黨以往動輒席捲南台灣的優勢已被削弱。目前唯一令國民黨擔憂的是澎湖縣,因地方派系左右選舉因素太大,如抵擋不住民進黨拔樁的誘惑,澎湖縣有被逆轉的危機。

選舉結果的預估︰

從而此次選舉可以預判民進黨可能遭遇執政以來最大的挫敗,原本執政的地方版圖可能大幅縮減。其中嘉義市及宜蘭縣,藍軍勝出機會不小,民進黨最後關頭應該會全力搶救台北縣、雲林縣、彰化縣及屏東縣,其中台北縣有機會再度成為國民黨的執政縣。國民黨執政有機會增加三到四個縣市,而民進黨不僅難以收復藍軍執政縣市,原有執政縣市難以保全,而且即使勝選,優勢也被削減;就算搶得澎湖縣,仍是得不償失,這對2007年立委選情將造成重大衝擊。由於民進黨選盤除台南縣市、嘉義縣外,都非常吃緊,最後資源的投放必須面對黨內派系的爭奪拉扯,藍軍只要不出重大差錯,緊盯敵營可能採取的賄選、舞弊動作,情勢對藍軍有利。尤其最來檢調機構乃至情治單位力抗扁政府壓力,勇於執行公權力,揭發弊案表現,凸出扁政府粗糙的執政手法已掀起行政部門的反彈。更諷刺的是,一再打著改革、反賄選、反腐敗的民進黨,近來反而跟特權腐敗劃上等號,連民進黨涉及賄選案也頻遭檢調查獲。除非綠營選民真的發揮愚忠效應,使民進黨轉危為安,否則,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只是小敗與大敗的差別,大敗的可能性是難以排除的。

選後對政局的效應︰

如民進黨選舉挫敗將導致陳水扁提前跛腳、黨內派系鬥爭激化;謝內閣如改組、謝長廷下台,則黨政運作更無力。蘇貞昌如為敗選負責下台,四大天王重創,民進黨黨內團結更困難。因而陳水扁可能下詔罪己,一人扛下責任,而使蘇、謝繼續留任,則此為高招;但如陳水扁向下卸責,則民進黨政爭難以避免,新潮流系會對陳水扁開炮。另外一個可能發展是謝長廷與蘇貞昌兩敗俱傷,各自下台。尤其是周禮良被開除黨藉事件,及黨內倒謝集體運作,屆時情勢發展陳水扁可能也無力收拾。如果謝長廷最後關頭選擇玉石俱焚,則波波及範圍可能高至第一夫人,一旦敗選,民進黨內部分裂的危機將檯面化。

影響所及將使陳水扁制憲工程受挫,陳水扁黨內外聲望俱失,無力捲起台獨冒進路線的號召,提前跛腳的總統,將為維繫急速下墜的威信而東奔西走。藍營勢力擴大後,藍軍立委得以不必為爭取地方建設回應樁腳壓力而對行政部門妥協;從而在馬英九強勢主導下,扁政府將更難抵擋泛藍軍在立法院的攻勢。

縣市長選舉一旦挫敗,民進黨為求自救,黨內路線爭論非常可能再度出現,派系鬥爭也更形激化。民進黨長期阻撓三通,限制企業赴大陸投資、發展的落伍政策將首當其衝。羅文嘉倡議的所謂「新民進黨運動」將再度起動。民進黨內沈寂已久的黨內自清路線,有機會起死回生。這對民進黨長期發展至關重大,如果民進黨不能面對事實,正視黨的急速腐敗問題,面對當前兩岸現勢下,急獨路線必須向維持現狀修正的迫切需求,則民進黨未來發展必定遭至重大困難。民進黨唯有務實面對兩岸現勢,面對台灣內外困境與當前台獨運動難以克服的瓶頸,勇敢西進,務實調整黨內路線,才能與藍軍爭奪主導兩岸事務的權力。否則,形勢所迫,民進黨一再自外於兩岸交流,自甘淪為美、日右翼打手的格局,隨著兩岸經貿及美中關係的進展,民進黨更難在中國掘起之後,找到黨的定位。

選後對兩岸新情勢的影響︰

一、一旦民進黨敗選,黨對陳水扁路線必定出現反省的聲音。尤其選前新系中壯代已按捺不住,連轉投扁系的立委王拓也公開呼籲陳水扁要修正拖延三通的政策。如果黨內對兩岸務實派能勇於跨出關鍵的一步,尤其是向來較務實對待兩岸問題的謝長廷人馬,一旦謝長廷下台,對陳水扁路線的批評將會展開,新潮流系也可能加入。因為在2008年的總統爭奪戰中,只有有能力因應兩岸情勢的候選人,才有機會勝出。民進黨光靠台獨牌,效應明顯遞減,除非整個四大天王願隨陳水扁一同陪葬,否則,民進黨誰能接棒關鍵在誰能獲得較大的民間聲望。而已然受傷的四大天王,在兩岸政策上的進展,將是個人積蓄支持的重要環節。在此前題下,如中共對民進黨人士解禁,民進黨前進大陸的轉變也可能出現。

二、由於民進黨在南台灣情勢的轉變,使對岸更加深信,台灣廣大農民長期被民進黨孤立在兩岸發展現勢資訊之外,是南台灣支持台獨的根本因素,因而將會全面開展對南台灣民眾的工作,加強兩岸農業交流、合作,與民進黨爭取繼續獨化農村的戰略相互對抗。如果大陸在開放台灣水果登陸之外,進一祭採取拉高台灣農民的開放政策,將使南台灣不再自外於兩岸交流。一旦大陸印象進入南台灣,修正農民對大陸「匪干」的刻板印象,獨派勢力將遭重擊。如果南台灣出現藍軍執政的縣市,民進黨將更難以南部十縣市對抗北台灣,繼愚弄善良台灣農民的台獨運動,也可能被迫現形而失去支持。

三、藍軍縣市長過半,兩岸將開展縣市政府層次的交流,這對釋放台灣活力是一大關切,藍軍在最後關頭,因應綠營的台獨牌攻勢,大可以「反對綠色戒嚴、釋放台灣活力」為訴求,號召台灣民眾拒絕民進黨獨化台灣,造成台灣自縛手腳、國家奄奄一息。民進黨敗選,代表抹紅戰術遭民眾唾棄,藍軍更可乘勝追擊,在立法院加快推動兩岸交流的各項法案。尤其是黨主席馬英九在對回應兩岸議題是略顯保留的談話,立即使他的民調支持度下滑;足見多數民眾對兩岸三通歹戲拖棚早已不滿。藍軍不能在推動兩岸交流上退卻,只有繼續主導兩岸政策,才能壓著民進黨的台獨運動,也只有使兩岸交流正常化早日實現,民進黨在台灣搞去中國化的「新文革」亂象,才能被掃平。

四、新聞局選前對TVBS的強權干預與抹紅作法,明顯不被其它媒體接受。當中時晚報停刊之日,也正預告台灣媒體經營環境大不如前的事實日益惡化。民進黨依靠搞所謂廣告主聯盟來威嚇媒體的手段,媒體界雖敢怒不敢言,但選後對新聞局粗暴的行政干預,勢必掀起媒體的共同抵制,未來兩岸媒體的合作與交流,是台灣媒體自救之道,不僅企業為求生存必須前進大陸,媒體更不能自外於此洪流。從而扁政府如只知採取強權禁制,必定與媒體走向對立面,將來民進黨也會在失去企業向心之後,失去媒體的支持。

五、兩岸政黨合作平台在選後將持續進一步開展,尤其在聲寶公司遭股市禿鷹襲擊,凸顯當前對企業限制赴大陸投資法令的荒謬與不合時宜。選後陳水扁政權將迅速衰敗而馬英九溫和掘起。兩岸可望在政黨合作平台上繼續加深合作、與政策的良性互動。民進黨如不及早從急獨路線回頭,及時修正大陸政策,則2008年總統大選,民進黨根本無法挑戰溫和掘起的馬英九時代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