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西部經濟開發與中國農、畜、漁業的進步

張鏡湖
(中國文化大學董事長)


中國可分為三大部分。東部指遼寧至廣東的沿海七省和平、津、滬三個直轄市。中部北起黑龍江、吉林,南至江西、湖南共八省。西部可分為三大副區:(一)西北的陝西、寧夏、甘肅、內蒙古和新疆;(二)西南的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和重慶市;(三)海拔超過四千公尺的青海和西藏高原。

西部疆土遼闊佔全國土地面積71%,生態環境差異甚大。西北地區乾旱除陝西外年雨量低於450毫米。西南地區潮濕年雨量超過一千毫米。青藏高原寒冷,年雨量在400至600毫米之間。

2004年,中國人口129,988萬,東部占38%,中部33%,西部29%。

生產總值

自1978年改革開放至2004年,中國生產總值實質成長12倍,領先世界各國。2004國民生產總值(GDP)163,240億人民幣。(19,739億美元)人均生產值12,558元人民幣(約1,519美元)。但東部人均生產值為2340美元,中部1,134美元,西部898美元。東部為西部2.62倍。

中國經濟發展快速原因之一為外商大量投資。2004年共606億美元,其中東部投資額高達85%,中部9%,而西部僅6%。

世界各國每一美元所能購買之物資不同,此一差異可用「購買力平價」(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表示之。美國的PPP為GDP的0.99、日本0.85、台灣1.77、中國則高達3.67。

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每人每天所得低於一美元者為「赤貧」(abject poverty),低於二美元為貧窮。1998年,貴州3,300萬人為赤貧。其餘除新疆外西部十個省區市和中部六省共65,000餘萬人都是貧窮。2004年經濟大幅改善,只有貴州3,900人為貧窮。但從1998到2004年東部和西部人均所得的差距從2.44倍增至2.62倍。

產業結構

生產總值是由三種產業組成。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第二產業包括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和建築業。第三產業包括所有其他行業,例如交通運輸、零售和服務業。中國每位工作人員的生產力,工業為農業的8.2倍,服務業為農業的4.4倍,約與其他國家相似。

從1978年到2004年,中國第一產業占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從28減至13,第二產業從48增至50,第三產業從24增至37。雖然農業在中國經濟的比重逐漸下降,但離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的社會仍有一段距離。中國都市人口占37%低於世界平均的47%,更低於歐美的80%左右。中國農村人口每年約減少1%。就服務業的產值而言,中國僅佔37%,而已開發國家則在65%以上。

第一產業

2004年,中國第一產業總產值20,897萬元。農、林、牧、漁分別占51%、4%、35%與10%。西部第一產業占產業總產值20%,遠高於東部的9%,但東部的第一產業產值卻為西部的1.6倍。

2004年,中國農田播種面積15,300餘萬公頃。其中穀物(包括稻米、麥類與玉米)占51%高於世界平均之44%。但1991年此一比例高達63%,此後持續下降,中國逐漸用較少的農地供養更多的人口。中國穀物產量每公頃5,187公斤,遠高於世界平均之3,078公斤。究其主要原因有三:(一)中國灌溉面積占種植面積36%,為世界平均之一倍。(二)中國單位面積施肥量在世界重要國家中居首位。(三)近三十年中國品種改良成效卓著,尤以袁隆平育成的「雜交米」增加產量約30%左右,貢獻最大。

西部穀物平均產量每公頃4,606公斤比東部的5,525公斤低20%左右。但比世界平均高1.5倍。西部灌溉農田僅佔耕地29%,在許多乾旱地區用水量不足。新疆灌溉面積占耕地86%,榖物產量即高達每公頃5863公斤。目前西部正在開發的水利計劃有寧夏衛寧、廣西百邑和內蒙古古尼爾等水利樞紐。西部施肥量比全國平均低20%。施肥效益因地而異,例如貴州「天無三日晴」,陽光不足光合作用偏低,施肥效率亦低。

中國豬肉產量占世界47%,居第一位,牛肉11%,居第三位;羊肉百28%居第一位,禽肉18%居第二位。上述四種肉類占中國肉類總量之百分比分別為66、9、5、20。西部肉類總產量佔全國30%,但其中羊肉產量卻高達49%,主要集中在牧草面積廣大的內蒙古和新疆。西部羊只以提供肉食為主,每隻羊剪毛量平均僅2000克,遠低於澳大利亞的5000克。中國紡織羊毛不足,為世界最大的進口國。

工業和礦產

第二產業占西部產業總值45%,但僅佔全國第二產業15%。就工業而言,不僅交通不便運銷成本昂貴,缺乏工程及管理人才,遠離高消費市場,而且許多地區缺乏硬度低的工業用水。

2004年西部工業產值佔全國5%以下的有電子計算機、移動電話、電冰箱、洗衣機、拖拉機及化學纖維。在5-10%之間的有空調器、集成電話、化學農藥、乙烯、紗、布和紙。在10-15%之間的有彩色電視機、玻璃、塑膠料、機床和鋼材。15-20%之間的有汽車、水泥和鹼。產值比重較高的都是農產品加工業如糖占83%,捲煙占36%。

西部礦產儲量較為豐富。主要礦產中鐵佔全國29%,其中一半在四川攀枝花-西昌地區。銅占35%,分佈於雲南、西藏、甘肅等地。鋁占56%,雲南最多,廣西次之。錳占72%,廣西即有50%。鉛和鋅分別占68%和76%,都是以雲南為最多。鉻幾乎全在西區,以西藏、內蒙古和甘肅為主。釩占77%,主要在四川攀西地區,磷占51%,雲南最多,貴州次之。鉀鹽產於青海五個鹽湖、新疆托克遜、四川自貢。除上述主要礦產外由鈧釔鑭系17種元素組成的稀土金屬有許多用途。中國稀土金屬儲量占世界86%,產量占92%,幾乎全在內蒙的白雲鄂博。

中國雖然是礦產生產大國之一,但需求量大,近年進口大量鐵、鋁、銅、錳、鉻及磷肥。

最近已動工或正在計劃中的西部採礦工程,包括廣西、貴州、重慶、蘭州、西寧、包頭的鋁,雲南的銅、鉛、鋅、四川的釩、鈦、甘肅的鎳,青海柴達木和新疆羅布泊的鉀,雲南、貴州的磷,以及蒙古的稀土。

能源

中國煤礦儲量占世界12%居第三位。其中約有一半在西部,尤以內蒙古最多佔22%。中國為世界最大煤炭生產國。煤炭占中國能源76%,比例之高居世界之首。西部總產量佔全國27%,其中內蒙古最多,占9%。內蒙古東勝並設有煤炭液化廠,以五噸煤生產一噸汽油。

中國石油儲量僅佔世界2%。其中西部占30%,新疆最多佔16%,陝西次之。2004年,中國石油生產17,000餘萬噸,西部占23%。中國石油資源不足,約有一半消費量需要進口。

中國天然氣儲量不到世界1%。其中80%在西部,新疆最多佔22%,陝西19%,內蒙古16%,四川12%,青海6%。第十次五年計劃期間,已完成「西氣東輸」的工程,將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氣用管線輸送到上海。

中國是世界上水能資源蘊藏最豐富的國家,技術上可開發電量約192,000億千瓦小時,其中76%在西部地區,尤以四川和雲南為最多。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的河流有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瀾滄江。超過400萬千瓦的有南盤江、烏江和已建成黃河上游的水壩包括龍羊峽。

中國東部電力嚴重不足,因此有「西電東送」的計劃。雲南南盤江天生橋的水電已輸送至廣東。正在動工的有瀾滄江中游雲南南澗縣的小灣電站、金沙江的溪洛渡電站、貴州烏江的洪家渡、引子渡和烏江渡電站。其中小灣電站建成後年發電量190億千瓦時,規模僅次於三峽水電站。金沙江另有烏東德、白鶴灘和向家灘電站亦將開發成為西電東送的主幹。

中國可開發風能為32億千瓦,在亞洲國家中居首位。其中新疆占37%,內蒙古、甘肅、寧夏次之。近年將在西北地區建造30個10萬千瓦級風力發電站。

第三產業

二○○四年,西部第三產業佔其產業總值35%,但僅佔全國16%。就主要項目而言,交通運輸和郵電佔全國17%,批發零售和餐飲占16%,金融保險和房地產占13%。

西部大開發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加強基礎建設中的「七通」,亦即通電、通郵、通電話、通水(自來水及清潔飲水)、通路、通電視和廣播。例如「西新工程」就是要加強西藏和新疆的廣播電視設施。

交通是七通中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從1998年到2004年,西部鐵道長度增加30%,貨運量增加77%,客運增加27%。2006年7月,青藏鐵路通車,克服了高原凍土影響地基的困難。青藏鐵路對西藏的經濟貢獻可以預期,不僅鐵道兩側200公里的勘礦工作即將開始,對旅遊業的貢獻更為重大。

從1998年到2004年,西部公路長度增加53%,其中包括部分「五縱七橫」的國道幹線。新疆南部塔里木沙漠公路建築在流動性的沙漠上,全長522公里,公路兩旁用埋在地下的水管作滴水方法灌溉,種植兩千萬株紅柳、沙拐棗、梭梭等樹種,林帶全長430公里,才能鞏固路基。

中國鐵路和公路發展迅速。但內陸水道交通卻停滯不前。三萬噸的輪船可達美國密西西比河的中上游。二萬噸的貨輪可達歐洲萊茵河的中游而長江中上游重慶和漢口僅可容納六千噸的輪船。水道是最經濟的運輸方法。據美國的統計用一加侖汽油運輸一噸物資,汽車可輸送96公里,鐵道320公里,貨輪828公里。水道運輸的燃料費用比公路便宜8.6倍,比鐵路便宜2.5倍。

2004年,中國旅遊人數共4,390餘萬,比1995年增加三倍,其中外國旅客占56%。就旅遊的地區而言,東部占77%,西部14%,而中部僅佔9%。西部以雲南旅客最多,四川次之,因其有麗江古城、九寨溝、峨眉山等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生態環境

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必須同時維護生態環境的品質。西部生態環境脆弱,問題重重。

在西北農牧交錯的地帶,因過度樵采,過度放牧和過度農墾促進沙漠化。從新疆南部經河西走廊至內蒙古的大片沙漠地帶,每年春天都有沙塵暴,平均每年沙塵總量達八千萬噸。

每年沙漠化的土地約增加0.6%,分佈在內蒙東部、甘肅寧夏西部、西藏北部及新疆北部四大地區,牧草退化以後,昔日「風吹草偃見牛羊」的情景已淪為「風吹塵揚見鼠」。

長江和黃河上游,因森林大量砍伐,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暴雨時期則洪泛成災。因此西部省區禁止商業性的木材開採。2004年共造林306萬公頃,內蒙古63萬公頃最多,陝西、甘肅、四川次之。

在蒸發超過雨量或人類過度利用水資源的地區,湖泊蓄水量逐漸減少。新疆羅布泊和內蒙古居延海早已在上世紀乾涸。新疆的艾比湖、青海的青海湖都在持續萎縮中,近年黃河源頭的瑪多縣約有三千個小湖消失。

地球暖化以後,中國西部雪線上升,冰山退縮。冬天高山的降雪改為降雨,不復能儲存為冰,待明年春夏之際融化為水供生活之用。因此許多西北部高山附近水資源日益短絀。

中國北方乾旱,但西南地區水源豐富,因此有將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導引到黃河源頭的「西線南水北調」計劃。但此一工程頗具爭議,仍在研討中。

四川和貴州地區煤炭的含硫量高達4%。因此降雨的酸鹼度低於5%,為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酸雨對森林生長、湖泊的水生物和建築物的腐蝕都有不利的影響。

2000年,中國國務院成立西部開發領導小組,大量投資加強西部基礎建設。數年之內除貴州外,西部已脫離「貧困」。但西部地理條件欠佳,生態環境脆弱。外商的鉅額投資仍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但「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和某些礦產對東部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容忽視。

工業和資訊時代,經濟發展有集中在少數中心的趨勢。例如大紐約、大芝加哥(五大湖區)和洛杉磯的生產總值占美國67%。大東京、大阪神戶和名古屋三區占日本總值70%。中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京津勃海區至今僅佔35%,仍有極大成長的空間。今後東西的差距勢必持續擴大。但西部的經濟在審慎的規劃下,其成長率將領先世界絕大多數的國家和地區,殆無疑義。

中國農、畜、漁業的進步

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進步之速,史無前例,自文化大革命至80年代之初,糧票的使用顯示了糧食的極端不足。沒有過去20年農、畜、漁的大幅改善,不可能有今天的經濟繁榮。

1978年,中國人口9億6,200萬,耕地面積9,939萬公頃,人均耕地僅0.10公頃比世界平均0.33公頃低了3倍餘,雖然中國復種指數極高,播種面積1億5,010萬公頃,但人均播種面積仍僅0.15公頃。

1978年至2005年耕地面積增加31%,至1億3,004萬公頃,而人口增至13億756萬,人均耕地面積減至0.09公頃,雖然如此,中國糧食供應問題已大幅改善。2004年,中國稻米產量占世界29.7%,小麥14.6%,玉米18%,馬鈴薯21.2%。增產的原因除了灌溉面積和肥料量增加外,更重要的是「雜交米」(hybrid rice)和「超級雜交米」(super hybrid rice)育種的突破和其他生物科技的進步。

灌 溉

中國灌溉農田面積從1978年的4,465萬公頃至2005年的5,503萬公頃共增加25%,2005年中國灌溉面積占世界18%,僅次於印度的24%。2005年中國共有85,108個水庫,總儲水量5,624億立方米,遙遙領先世界各國,許多水庫都是灌溉的水源。

但是灌溉農業的發展也造成一些環境問題。過量引用黃河的水源曾經造成黃河斷流的現象,華北地區地下水層逐年下降已至80米以上的深度造成地層下陷。

肥 料

2005年中國肥料用量,從1978年的884萬噸增至2005年的4,766萬噸,共增加5.4倍,自從1985年中國肥料用量越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2003年占世界總量28%為第二名美國的一倍。

1978年不僅施肥量太少,而且氮肥、磷肥和鉀肥分別占74%,20.2%及5.8%。氮肥比例太高,違反「調和施肥」的原則,效果極差。2005年中國氮、磷、鉀三種肥料的比例分別為64.4%、21.5%及14.1%,氮肥比例仍嫌太高,例如日本的比例分別為36.1%、37.5%、26.4%。雖然肥料的需求因作物與土壤而異,但不致相差太大,美國的實驗已證實其總肥料用量已達飽和。

作物育種

1978年以後,中國多種作物都因品種的改良而產量增加,其中尤以稻米的育種成就最大,因為稻米花器甚小,除雄不易,雜交困難,在袁隆平的領導下,建立優良品種之雄不孕系,做為母本,與父本(恢復系)做雜交時,可無需除雄工作,且降低種子生產時之勞力成本,雄不孕系則經由保持系維持之,而使稻米雜交育種獲得突破,育成「雜交米」和「超級雜交米」,國際農業界譽為「雜交米之父」。李亞寧認為雜交米是影響人類歷史最重要的99種發明之一,袁隆平曾獲「中國最高科技獎」,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等多項榮譽。

1978年,中國稻米平均產量為每公頃3,978公斤,80年代增至5,000公斤以上,1995年超過6,000公斤,2004年超越6,300公斤,在許多實驗田中每公頃產量超過12噸,1999年在雲南永勝縣有每公頃17.09噸的驚人紀錄。2003年中國稻米每公頃的產量為世界平均的1.58倍超越日本。

除了稻米以外,中國也積極推動基因改造作物的研究,例如基因改造的棉花已能不需要農藥,便可抗拒某些蟲害。

作物面積的調整和穀物產量

1978年糧食作物(包括穀類、豆類及薯類)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80.3%,2005年因單位面積產量增加,降至67.1%。於是油類(花生、油菜籽、芝麻)產量增加5.9倍,糖類(甘蔗、甜菜)增加4.0倍,棉花增加2.6倍。

2004年世界穀物(稻米、麥類、玉米)總產量,中國占18.2%居第一位,美國第二為17.4%,印度第三10.2%,中國稻米、小麥、馬鈴薯的產量都居世界第一,玉米佔第二位,大豆第四位。

畜 產

糧食作物增加以後約有30%用為飼料10%用為釀酒,1978年中國肉類總產量占世界10.7%,2004年增至28.6%,而第二名的美國僅14.9%,幾乎相差一倍。其中豬肉產量中國占世界47%居第一位,牛肉11%居第三位,羊肉28%居第一位,禽肉18%居第二位,若非糧食有餘用為飼料,不可能有此快速的進步。

漁 產

1978年世界海洋漁產6,335萬噸,日本第一占15.5%,蘇聯第二13.9%,中國第三6.9%,九十年代初中國即躍居第一名,2004年中國捕獲量占世界17.8%,秘魯第二11.2%,美國第三5.7%,中國2004捕獲量為一九七八年之4.3倍,除大型漁船快速擴張外,利用遙測等科學方法亦有助於捕獲量之增加。

2004年中國內陸漁產241.9萬噸占世界總量26.2%,產量高原因之一為水庫眾多。中國養殖漁產30.6萬噸占世界總量67%,主要集中在廣東、湖北、江蘇等省。

結 論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穀物、肉類、油類、糖類都供應不足,人民生活極為困苦。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勃朗(Lislie Brown)認為中國根本無法解決糧食問題,必需依靠大量進口。但近年來中國穀物、根莖作物、肉類和漁業的產量都大幅增加,接近或超過世界總量20%,亦即中國占總人口的百分比。究其原因固由於多方面的努力,但「雜交米」和「超級雜交米」育種的突破,厥功最偉。中國城鎮居民的恩格爾指數(食物占生活費用之比例)也從一九七八年的57.5%降至二○○五年的36.7%,農村則自67.7%降至45.5%。

參考資料

1.《中國統計年鑒》 1993-2006.

2.FAO Production Yearbook 1978-2004.

3.FAO Fishery Statistics 1978-2004.

4.AO Fertilizer Yearbook 1978-2004.

5.袁隆平主編 《超級雜交稻研究》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 , 366pp.

6.張亞寧主編 《影響歷史的99種發明》 四川文藝出版社 2005 256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