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緣起
1997-98年東亞各國遭受嚴重的金融風暴肆虐後,多能從經濟蕭條中,得以「浴火重生」。海峽兩岸的大陸和台灣,雖然也受了些衝擊,但都能維持穩定的局面。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多認為和平的政權轉移,為台灣步上民主政治最重要的一步。出乎一般人預料的,台灣的執政當局只會選舉、鬥爭,不會治國,也不會為民創造福祉,致執政七年以來,政治上並未使民主扎根,社會上也未取得和諧共榮,經濟上徒有3.8%的成長率,人民的生活不但未獲改善,卻日蹙一日,過去七年來,是東亞國家中表現最差的一個,致從「四小龍」之頭淪為「四小龍」之尾。同時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也一天不如一天。台灣人民對消費信心也大不如前。執政當局對台灣經濟發展情況的認知,卻與台灣一般社會大眾之感受,竟是背道而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將最近七年,阿扁執政的成果,放在東亞經濟展覽台上,看看它所代表的是上升、抑下沉?而下沉的原因是什麼?而下沉的台灣經濟是否還有「浴火重生」的機會。
二、台灣在東亞經濟地位之下沉
儘管執政當局不承認,台灣經濟下沉之事實,但東亞各國經濟指標的比較會答覆這個問題。
我們將1995-2006年分二段時間來觀察,即1995-2000年和2001-2006年,前六年為國民黨執政期,後六年為民進黨執政期。在前期,台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為5.86%,在四小龍「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中,較韓國、香港為高,較新加坡為低;與東亞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相較,也以台灣為最高。若與東協五國「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菲律賓和越南」相較,除台灣的經濟成長率也是最高的。至於日本,它自1990年泡沫經濟破滅之後,在經濟表現上,有13年抬不起頭來,但它仍然是世界上第二富有國家,其科技水準也凌駕東亞各國之上。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維持高度經濟成長,在前六年平均成長率高達9%;其成長率之高,為東亞各國之冠。再就後六年而言,台灣經濟平均成長率為3.37%,較前六年為低,較同期之其他三小龍,也是最低的,再與四小虎相較,它們的經濟成長率均比台灣為高(見表1)。
表1.東亞經濟情勢(1995-2006):各國成長率(單位:%)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平均 1995-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平均 2000- 2006 | ||
中國 | 10.90 | 10.00 | 9.30 | 7.80 | 7.60 | 8.40 | 9.00 | 8.30 | 9.10 | 10.00 | 10.10 | 10.40 | 10.50 | 9.73 | |
日本 | 1.44 | 2.07 | 1.10 | -1.83 | 0.35 | 2.82 | 0.87 | 0.41 | 0.14 | 2.07 | 2.74 | 2.50 | 2.20 | 1.68 | |
東亞四小龍 | 台灣 | 6.42 | 6.10 | 6.59 | 4.55 | 5.75 | 5.77 | 5.86 | -2.17 | 4.25 | 3.43 | 6.07 | 4.00 | 4.60 | 3.37 |
韓國 | 9.17 | 7.00 | 4.65 | -6.85 | 9.49 | 8.49 | 5.33 | 3.84 | 6.97 | 3.10 | 4.64 | 4.00 | 4.80 | 4.56 | |
香港 | 3.92 | 4.22 | 5.12 | 5.46 | 4.00 | 9.97 | 3.63 | 0.64 | 1.84 | 3.14 | 8.23 | 7.30 | 6.80 | 4.66 | |
新加坡 | 8.04 | 8.17 | 8.56 | -0.76 | 6.83 | 9.64 | 6.75 | -1.95 | 3.17 | 1.36 | 8.41 | 6.40 | 8.10 | 4.25 | |
東亞四小龍 | 泰國 | 9.24 | 5.90 | -1.37 | -10.51 | 4.45 | 4.75 | 2.07 | 2.17 | 5.32 | 7.03 | 6.17 | 4.50 | 4.80 | 5.00 |
印尼 | 8.22 | 7.82 | 4.70 | -13.13 | 0.79 | 4.92 | 2.22 | 3.83 | 4.38 | 4.88 | 5.13 | 5.60 | 5.20 | 4.42 | |
馬來西亞 | 9.83 | 10.00 | 7.32 | -7.36 | 6.14 | 8.86 | 4.30 | 0.32 | 4.35 | 5.42 | 7.14 | 5.20 | 5.70 | 4.69 | |
菲律賓 | 4.68 | 5.85 | 5.19 | -0.58 | 3.40 | 5.96 | 4.08 | 1.75 | 4.45 | 4.50 | 6.03 | 5.00 | 5.50 | 4.54 | |
越南 | 9.54 | 9.34 | 8.15 | 5.76 | 4.77 | 6.79 | 7.40 | 6.89 | 7.08 | 7.34 | 7.79 | 8.40 | 8.20 | 7.62 |
資料來源: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east Asian Development. East Asian Economic Perspectives. Feb. 2006, Vol. 17, No.1.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2007 Economic Forecast for Asian Industrial Region, Mar. 2007.
三、台灣經濟下沉之事實
我們不妨從很多角度去觀察台灣經濟在兩個不同時期的差別程度,藉以瞭解到台灣經濟是否下沉?
先從經濟成長率作比較。在前期(1995-2000)台灣經濟成長率平均為5.9%,在後期(2001-2006),則降為3.5%。或許有人認為2001年為全球性電子資訊業衰退,致使經濟成長變為負值。在該年,新加坡也是因電子資訊業衰退,使其經濟成長下降1.95%。可是2002年,新加坡有3.17%的成長,台灣為4.25%的成長。1997-98年東亞金融風暴發生時,所有東亞國家,除中國和台灣外,均呈負成長。這表示在那個時期,台灣尚有能力消除金融風暴的襲擊。再從美元表示的每人平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來看,在前期平均成長率為3.4%,在後期為1.9%,表示新台幣對美元是貶值的(見表2)。
表2. 重要經濟指標的變化比較(單位:%)
經濟成長率 | 平均GDP(美元) 成長率 | 消費者物價指數 變動率 | 失業率 | |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
6.4 6.1 6.6 4.6 5.8 5.8 |
7.5 4.7 2.8 -8.9 7.4 6.6 |
3.67 3.08 0.89 1.69 0.17 1.26 |
1.79 2.60 2.72 2.69 2.92 2.99 |
平均 | 5.9 | 3.4 | 1.79 |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 -2.2 4.6 3.5 6.2 4.1 4.7 |
-9.7 0.5 1.3 7.1 6.4 5.7 |
-0.01 -0.20 -0.28 1.62 2.31 0.60 |
4.57 |
平均 | 3.5 | 1.9 | 0.67 |
資料來源:council for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6.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2006年,2007年春季。
台灣是以對外貿易為導向的經濟;其對外貿易的成長是經濟成長的主動力量。可是在前期出口的成長率6.8%遠遠超過後期的2.8%;換言之,經濟成長的動力顯然是今不如昔。失業率的高低是衡量一個社會經濟是處於繁榮期,抑是蕭條期。在前期,失業率最低為1.79%,最高為2.99%,可是在後期,失業率最低為4.00%,最高為5.17%,顯然後期的就業情況不及前期。再觀察一下通貨膨脹,在前期,通膨率平均為1.79%,是溫性通膨,對人民生活不會有不利的影響;在後期,通縮率平均為0.67%;通縮率太低也會不利於生產者及消費者。
由以上諸指標可以肯定地說,台灣經濟的指標在前期都優於後期,也可以說台灣經濟呈下沉狀態。
四、台灣經濟下沉的原因
造成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因素為民間消費支出,固定資本形成和貨物及勞務輸出。先就民間消費支出而言,在前期,經濟成長率平均為5.9%時,民間消費支出成長率平均為6%,而固定資本形成成長率平均為5.9%,而輸出成長率平均為6.8%。在後期,經濟成長率平均為3.5%,民間消費支出為2.1%,固定資本形成為0.4%,而輸出為2.8%。由此可見,構成經濟成長的三大力量在前期的影響力量大,在後期的影響力量小。這三大力量的減弱是造成經濟成長下降的根本原因(見表3)。
表2. 重要經濟指標的變化比較(單位:%)
民間消費支出 | 固定資本形成 | 貨物及勞務輸出 | 外人投資 | |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
5.6 6.7 7.1 6.2 5.5 4.6 |
5.8 3.3 14.1 8.6 -0.2 3.9 |
12.4 6.7 8.5 6.4 2.6 3.9 |
79.4 -15.9 73.4 -22.8 27.0 81.8 |
平均 | 6.0 | 5.9 | 6.8 | 37.2 |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 0.7 2.3 0.9 3.9 3.0 1.5 |
-22.2 -0.7 0.5 23.8 -0.1 1.0 |
-4.8 1.7 0.8 7.0 1.7 10.3 |
-32.6 |
平均 | 2.1 | 0.4 | 2.8 | -8.4 |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台灣地區國民所得,民國95年及96年各期。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這三大力量會今不如昔?我們需要探索影響這三大力量的因素。
(一)政局不穩
對任何國家而言,祇要政局動盪不安,很難獲得較高的經濟成長,如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大陸、1980-90年的菲律賓,都是明顯的例證。造成政局不穩的原因很多,主要的為:
1.五權憲法經六次修改變成獨裁憲法,造成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變成總統的幕僚長,李登輝執政時的國民黨負最大責任。
2.為勝選,製造族群衝突,如「228事件」被炒來炒去,使癒合的傷痕,再三被撕裂,削弱社會大眾的向心力,擴大其離心力。
3.官僚的翻雲覆雨:執政者對人民不誠實,十多年前,政治人物有「尋根認祖」熱潮,今天變成「去根滅祖」,且不承認擁有中華民族的血統。尤有進者「反中國化」的行動在官方正如火如荼地在執行,除破壞族群間之感情,更使人陷入「文化大革命」的惡夢之中。
4.破壞文官制度:為了酬庸,竟將建立50多年的文官制破壞,官位之安排不問專業,但問黨政關係,造成人事不公平,工作士氣低落。
5.鎖國主義:近年來,台灣執政當局之鎖國主義甚濃。在全球化浪潮下,無論人才、資金,甚至技術都有交流上的自由。在人才方面,對於大陸人才不表歡迎;在大陸一流大學受教的台籍學生,不承認其學籍;對大陸來台觀光者,受各種限制,不得暢通。在資金方面,對大陸資金嚴加拒絕,致使很多台灣的資金流出而不流入,使台灣金融市場得不到健全的發展,反而成為國際投機客炒作的場所。
6.在過去七年之內,換了六位閣揆,而財經首長也換了六位;每位閣揆都有自己的大計畫,尚未執行,即掛冠而去。
7.司法不獨立,致成為執政者的爪牙,對貪腐者偏袒,對政敵打壓,造成社會不平之鳴。
(二)兩岸關係僵化
自1996年以來,兩岸關係即處於僵化狀態。執政當局的「台獨」主張,無疑是引爆兩岸武力衝突的導火線,也使兩岸不能直接三通,人力不能交流的藉口,致台灣處境一直在風雨飄搖之中,有錢的人向美、加、澳等國移民,外商撤離者日多,台商出走者不絕如縷。
(三)台灣社會失去安全保障
由於經濟情況欠佳,就業困難,不少年輕人欺詐、盜竊、搶劫,鋌而走險者愈來愈多,致生活環境失去安適,社會安全亮起紅燈。
(四)台灣貧富差距日趨加大
過去八年以來,大學畢業生就業待遇未見增加,軍公教人員待遇未調整,一般中產階級的薪資縮水者多。尤其近年來工商界流行的「派遣」,一方面壓縮初就業者的薪資,使其失去年薪制及退休金的保障,另方面,使中年在職者名為「優退」,實為中年失業。科技新貴、金控公司決策階層(CEO),年薪高達二、三千萬元,致百萬元/坪的豪宅有「向隅現象」,二、三十萬元/坪的房子,中產階級卻買不起。台商外移後留下的是失業勞工;若不外移,因產品賣不出去,老闆也會變成卡奴。政府的稅收全落在所謂「中產階級」身上,而高所得階層因免稅,逃稅有術,卻納稅不多,致中產階級向低所得階級傾斜。這就是何以失業率居高不下,全家自殺之案例日有所聞的原因。
(五)投資環境未見改善
與鄰近國家相較,台灣的投資環境未見改善,過去所擁有之優點卻逐漸褪色。在硬體建設方面,由於民間自主意識提高,任何硬體建設都難以順利執行。在大陸,二年可完成一座跨海大橋,或三百公里的公路,在台灣,十年也完成不了。核能四廠的建立,建了又廢,廢了又建,不但浪費公帑達千億元之多,且迄今尚不能取代待除役的核一廠和核二廠。利用媒與石油發電已受暖室效應的影響,不再繼續增產的,致各產業所需能源短缺又是大威脅。在軟體建設方面,行政效率固比新加坡、韓國落後,也不及大陸,而且因意識型態的作祟,廠商受到莫名其妙的限制,致美商會、歐商會多有批評,執政當局充耳不聞,反指是干涉內政。他們祇有用「腳」來表達他們的反應,致近年來無論美商或歐商撤走的很多;即使在台的台商,也紛紛選擇股票在香港上市,這些反應充分表示台灣的投資環境大不如前。
以上五項原因是影響民間消費支出不振,投資支出低迷,而輸出成長率不下降的主原因。
五、台灣經濟還能「浴火重生」?
無論從統計數字的比較,或個人的感受,台灣經濟確在下沉,尤其在東亞經濟展覽台上作比較時,昔日的璀璨竟變成今日的黯淡,昔日的英姿竟變成今日的頹喪。其實我們的遭遇不是外來的原因而是內在的傾軋,分裂與失去發展的價值觀。在1997年韓國遭受東亞風暴的襲擊,韓國所奠定的發展基礎,幾乎被摧殘殆盡,然而韓國人上下一致,全國齊心協力,終能浴火重生,而且在經濟表現趕過了台灣,成為四小龍之首及OECD的成員。韓國人民能,台灣人民為何不能?
其實,台灣民間企業有種堅毅不拔、開拓新領域的精神。1990年以前它們為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跡,為世人稱羨。1990年以來,它們又成功地擺脫傳統的生產方式,而成功為進入高科技產品的生產,且成為世界上電子資訊業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它們的潛力並未受到執政當局的認知,而它們冒險犯難的精神也未受到執政當局的喝采。它們卻背負著不愛「台灣」的罪名,成為它們精神上的負擔。
自199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觀念及各種組織已漸漸清除國際間交流的障礙,具遊牧民族性格的台灣中小企業,鑒於廉價勞力的比較優勢漸失,而新台幣又升值,不利出口競爭,便到海外冒險打拚。如果它們留在台灣,恐怕絕大部分歇業或關廠,在那種情況,不但留下大量的失業,而自身生存也不保。可是它們採取了海外打拚的方式,經過二十年的刻苦奮鬥,有不少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企業竟變成大企業,像頂新的方便面便征服了大陸人的胃口,成為大陸首屈一指的飲食企業;二十年前旺旺,在台灣是默默無聞,現在也成為大陸上最大的飲食業之一;資產第一的鴻海(富士康),在二十年前,是個小企業,今日卻是台灣第一大企業;再如良機實業,所製造的冷卻水塔,十年前在台灣已經飽和,無發展的餘地,它也冒險到了大陸,現在大陸各個城市無不有良機的產品「ι」品牌。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為什麼它們能壯大,且成為兩岸的明星企業?因為它們掌握了大陸生產因素所擁有的比較優勢,同時也掌握了具潛力的大陸消費市場,故能由小變成巨人,在東亞放光。同時,它們並沒有忘掉台灣,像鴻海是台灣納稅最多的大企業之一,而它返台灣佈局所創造的就業機會也在增加。
台灣的企業必須具國際觀,且有走出去的能力,執政當局無必要給它們太多的限制。應讓它們的資金能自由流動,能自由流出,才會有自由流入。它們愛不愛台灣,絕不是在台灣就是「愛台灣」的唯一要件,而且這種狹窄的自閉意識,對台灣只有害而無利。
六、結 語
台灣經濟的日趨下沉,幾乎完全是政治因素所致。台灣的企業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也是表現最優秀的企業,而台灣政治如不作徹底地改造,台灣前途是堪虞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台灣不能再有七年的蹉跎,七年的內鬥,更不能再有任何形式的「文化大革命」。唯能如此,台灣經濟才有「浴火重生」的希望。◆
社論
超越與崛起
入聯公投
教改與去中國化
蔣渭水與台胞抗日
美國的慰安婦決議
馬英九和選舉
戒嚴史台灣經濟
海峽200期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