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政府非外來政權

批判謝長廷之謬論

戚嘉林
(國際關係學博士)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於本年七月九日在台北舉行一場「歷史與政治的對話」座談會,這是馬英九與謝長廷各獲政黨提名後的首次同台,故引發各界矚目。該座談會原是為紀念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的創立八十週年,但馬謝各自闡述蔣渭水所代表的本土意義,卻衍生成國民黨政府是否為「外來政權」的激辯。謝長廷直言「不管日本政府,國民黨政府,都是外來政權,外來政權對土地沒有感情,不願讓人民分享權力」。而馬英九單槍匹馬,勇敢直入虎穴的綠營地盤,提前面對綠色的台獨史觀,有領導全台的氣勢,黨內不作第二人想。當然,國民黨在台六十年,故其對台灣歷史方面的論述,有其歷史的諸多包袱。本人研究台灣歷史二十餘年,試從台灣歷史的厚度與廣度切入,就民進黨的「外來政權」論述,略述不同見解如後。

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

「國民黨政府是外來政權」此一論述在台灣浮現,是始於1994年4月李登輝與日本反華作家司馬遼太郎在台北總統府官邸傾心長談後,所發佈的對話實錄。此論述經李登輝說出,立即引起台灣閩南人與外省人間不同政治立場的反映,同時也迅速在台灣廣為流傳。

就台灣閩南人而言,尤其是上一代的台人菁英,李登輝與司馬遼太郎的對話內容觀點,早已在流傳。但許多說過同樣話的人,在白色恐怖年代,卻遭到逮捕,甚至被處決。因此,李登輝的「外來政權」說法,除說出許多上一代台籍菁英(尤其是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的心聲,當時李登輝是以中華民國的「總統」,兼中國國民黨黨主席的身份地位,為這種說法背書,自有其意義,故獲得許多閩南人的共鳴。當然,這種現象也是事出有因。例如1947年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統治,本省人慘遭迫害和殺戮(雖然外省人也遭迫害、殺戮也遠甚本省人),及本省菁英遭排擠在中央統治核心之外等因素影響,使某些台籍菁英認為本省人是被支配者(subordinated people),從而扭曲了某些本省菁英的歷史情境感受。

日本殖民政府才是「外來政權」

國民黨政府決非外來政權,至於將其與日本侵略者相較,不但曲解歷史,更屬不倫不類。因為日本是千里遠來台灣進行赤裸裸地侵略戰爭與殖民統治;國民黨政府來台,先是收復失土,後是改朝換代,中央政權遷移他處。

君不見,自1895年日軍侵入台灣以來,台灣同胞抗日風起雲湧,前期1895-1902是激烈的大規模武裝抗日,後是零星武裝抗日,接著是1920-1936年間的非武裝抗日;但在1945年8月15日台灣光復時,台灣民眾張燈奏樂、燃爆掛旗、歡聲若雷慶光復。兩個月後1945年10月17日國軍登陸台灣的那一天,台北全城如沸騰般的熱鬧,台灣客家人吳濁流回憶當天情形稱「……至於那五十年間的皇民運動,只僅一天就被吹走了」。日本殖民政府與國民黨政府相較,反差是如此明顯,何者是「外來政權」,答案簡單明瞭。如果國民黨政府是「外來政權」,台灣同胞怎會如此般地歡迎國民黨政府呢?

事實上,台灣回歸祖國後的第二年,國民黨政府舉辦首屆的省縣市等各議員的選舉。當選的30名省參議員與523名縣市參議員,全都是本省人。而截至1946年11月前止,新招訓警官496人,其中本省人417名,占84.1%。警員2,215名,其中本省人2,167名、占96.3%。試問國民黨政府如果是外來政權,怎會自己辦理一個省與地方縣市議員全由本省人當選的選舉?怎會在新招訓的警員中,96.3%是本省人?新招訓的警官中84.1%是本省人?這段無法磨滅的歷史,說明了國民黨政府不是「外來政權」。

南明鄭氏政權非「外來政權」

及後,國共內戰,國民黨政府遷台,是如同歷史上的改朝換代,例如我國歷史上宋朝政權的南遷與南明鄭氏政權的東遷一樣,是整個中央政府的遷移。對於明鄭政權,台灣同胞不但年年紀念鄭成功,2007年執政的民進黨,從中央的內政部、文建會到地方的台南市政府,還舉辦鄭成功文化節的各種相關活動。也就是說,謝長廷所屬的執政黨,不但未將南明鄭氏政權視為「外來政權」,還年年紀念並肯定南明鄭氏政權。

關於紀念南明鄭氏政權的遷台,也曾引發了一個小插曲。有一位學者,在演講時表達了鄭成功率大軍東遷是「外來政權」入侵,從而引起台南市鄭氏宗親會理事長、鄭成功祖廟管理委員會主委鄭昭明和其他鄭成功信仰者的極大不滿。因此,他要求這位學者對他的錯誤言行進行道歉,否則他要聯合全台信仰鄭成功廟宇的信徒進行抗議,最後終於迫使這位學者登報道歉。

隨著時間的流逝,國民黨政權與南宋政權、南明鄭氏政權一樣,逐漸地「中央政權在地化」。台灣先人曾歷經南明政權遷台的「中央政權在地化」歷程,希望後人也能以同理心的情懷,回顧接納國民黨「中央政權在地化」的歷史,不要再用兩套標準,視國民黨政權為「外來政權」。台灣應該是屬於現在所有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的台灣,大家團結向前行都來不及,怎可自我分化。

南明鄭氏政權與國民黨政權另一雷同的時代政治,就是三百多年前鄭成功政權遷台,南明鄭氏王朝在台高官職缺儘是隨鄭成功來台的文武百官所據,至於荷據時期先移民前來的舊移民,在當時的明鄭王朝中,想必也無法出任南明鄭氏王朝的高官。這種整個政權遷移的政治現實,在台閩南人的先人也曾經歷過,這是時代的歷史現實,除了以寬闊的情懷理解歷史外,實在無解。

二元分權體制與台人分享政治權力

如同前述,一如南明鄭氏政權的遷台,1949年國民黨政府也是以中央政府的體制架構遷往台灣。當時,許多大陸各省的中央民意代表,都隨政府來到台灣。在法統上,國民黨政府畢竟曾統治過全中國,因此國民黨政府堅持其對全中國的法統與代表性。而那些於1946年由全中國(含台灣省)所選出來的中壯年民意代表,也就成為國民黨政府維繫其對全中國代表性的象徵。故當時的情勢,國民黨政府不可能進行改選。此外,國民黨政府是整個中央政府遷往台灣。因此,國民黨政府在台執政初期,外省菁英佔據中央職缺,從而壓縮本省人菁英在中央政治權力的份額。這與明鄭王朝遷台初期一樣,是那個時代的歷史現實,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國民黨政府作為全中國大陸中央政權的特性已經在地化。更何況,目前台灣的政治現實,經過二位台灣人總統李登輝與陳水扁前後長達十八年的統治,整個台灣政權都可說已經完全台灣化了。

此外,國民黨政府遷台之初,為了使本地菁英也能參與政治分享權力,國民黨政府於遷台後立即開放地方性的參政管道。例如1950年7月,國民黨政府就辦理第一屆縣市議員選舉,次(8)月及10月辦理第一屆縣市長選舉及第一屆鄉鎮縣轄市區長選舉。1957年4月,國民黨政府進一步地開放省級選舉,辦理第一屆省議員選舉。經由民主的選舉,台灣幾乎所有的鎮長、縣長、縣議長、市長、市議長等地方首長都是本省人。不但如此,國民黨政府並將全台准行政部門的農會、漁會總幹事、理監事等,全由本省人出任。從而形成「中央--外省菁英」與「地方--台籍菁英」的二元分權體制,共同分享政治權力。這是上個世紀1950-80年代,生活在台灣的本省人與外省人所共同走過的歷史,所共有的歷史記憶。謝長廷稱「外來政權」是不願讓人民分享權力。因此,國民黨政府以二元分權體制的方式,主動與本省人共同分享政治權力,顯然國民黨政權並非謝長廷所言「外來政權」。

與台人公平共享教育資源

真正的「外來政權」,不但是不願與人民分享權力,尤其是不願與當地人民分享教育資源。例如千里遠來侵略的日本殖民外來政權。

在統治台灣二十年後的1915年時,日本人才在台灣設立第一所普通初中。台灣人學齡兒童小學就學率僅9.6%(但在台日人學齡兒童就學率則為94.1%)。

日人據台三十年後的1928年時,全台中學在校學生共4,646人,其中台灣人僅1,908人,佔全部學生人數的41.1%,在台日人卻多達2,738人,佔全部學生人數的58.9%,但1928年時在台日人僅佔全台人口總數的4.8%。換言之,4.8%的在台日人卻享有58.9%台灣的中學教育資源。

日人統治台灣已經四十三年後的1938年,當時全台灣公私立男子中學共14所,該年報考中學校的台灣學生為5,248人,錄取724人,錄取率僅13.8%,但報考中學校的日本學生僅1,925人,卻錄取1,266人,錄取率高達65.8%,是台灣學生錄取率的4.8倍(1938年報考工業職業學校、商業職業學校與農業職業學校者均亦然,日本學生錄取率分別為台灣學生錄取率的6.2倍、4.7倍及4.3倍)。此種教育上的歧視,直至日據末期亦然。

1936年總督府把台人也可入學的台北醫專併入台北帝大為醫學部,在日人統治台灣已經四十八年後的1943年,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的學生共454人,其中台籍學生才69人(其中64人念醫學部)、日籍學生384人。也就是說,日本人學生占當時台大學生的84.8%,但當時在台日人僅佔全台人口的6%。

國民黨政府在台則是實施公開公平的教育制度。例如,在從小學、初中、高中、至大學的各階段升學過程中,所有學生(包括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與原住民)均參加政府舉辦的各階段聯合招生考試,例如初中聯招、高中聯招、大學聯招等,考試時以准考證號碼替代面試,替代族群、籍貫與姓名等資料。經由真正公開公平的考試制度,台灣各族群的下一代得以有公平的機會,接受各階段的教育。這個公平的制度,是我們這一代人大家所經歷見證的。相信這也是國民黨政權不是「外來政權」的最好證明。

外省本省共同歷經白色恐怖苦難

至於謝長廷口口聲聲國民黨政府曾在白色恐怖時期,屠殺了許多台灣人。這種論述,可說是相當偏頗。因蔣介石政權的白色恐怖政治迫害,是冷戰加內戰的產物,對像包括本省人與外省人。以白色恐怖為例,1970年政治犯李敖透過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秘書長Martin Ennals公諸於世的「國防部泰源監獄政治犯」名單,共計511名政治犯,其中台灣人占42.6%、外省人占57.4%,然而當時外省人僅佔全台灣人口的13%。也就是說,外省政治犯的比例遠高於外省人在台灣的人口比例,白色恐怖時代外省人所受的迫害遠勝於本省人。但是日本殖民政府的迫害,顯然是只有台灣人,而不及於日本人,日本殖民政府才是「外來政權」。

關於白色恐怖,可說是冷戰加內戰的產物。其中某種程度是屬於內戰產物的部分,這在三百年前鄭清內戰時的南明鄭氏政權,也有類如國民政府遷台後的白色恐怖統治。史載「賜姓(鄭成功)遂有台,……,用法嚴峻,果於誅殺」「成功立法尚嚴」「嚴法令,稍犯者雖親信不免」。試想鄭成功二萬五千人大軍抵台,軍兵面對茫茫大海,何日再返對岸故鄉,渺渺難期,復以乏糧,日只二餐,兵心嗷嗷。合理推斷,如果鄭成功不果於誅殺,恐難穩定軍心。因此,回首國府遷台前期白色恐怖的政治大整肅,好似三百年前南明鄭氏果於誅殺的歷史再現。

國民黨政府經濟成果全民共享

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大力建設,就是愛台灣,認同台灣這塊土地的具體體現。如果國民黨政府不認同台灣,怎會在台灣從事史無前例的三七五減租與耕者有其田的農業改革,嘉惠廣大台灣農民。及後在台灣從事眾所周知的十大建設。為了提升台灣的經濟發展,國民黨政府早在1973年就前瞻性地成立了「工業技術研究院」,1987年時該院規模工作人員達4,500人,經費預算為2.1億,內設電子、機械、化學工業、能源及礦業、工業材料、工業標準及計量。另一重要前瞻性舉措,國民黨政府早在1970年代末就開始,構想將半導體、電腦、電腦軟體及通訊串聯,制訂1980-89年資訊工業發展方案,更於1981年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供國內外高科技企業在區內營運,經由官民一體的努力,終於建立了日後台灣引以為傲的高科技電子資訊工業。國民政府如果不是對台灣這塊土地有感情,認同這塊土地,怎會如此挖空心思,前瞻性地規劃台灣未來,造福全體台灣居民。

突破「外來政權」魔咒

目前台灣居民的人口組合為,外省人占13%,本省閩南人占73.3%,本省客家人占12%,原住民占1.7%。由於台灣實行西方美式,不問智愚均是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外加前述台灣上半個世紀的歷史現實與我國固有的省籍觀念,這就注定了選舉在台灣,必然訴諸族群矛盾,而且一抓就靈,這是選舉制度使然。

在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下,本省閩南人佔全台總人口的73.3%,就本土政黨的民進黨而言,理論上是可輕鬆贏得選舉。一如南非,白人只佔南非總人口約14%,理論上南非永遠不可能再選出白人總統。然而,無奈本土政黨民進黨首次連續執政八年,其貪污腐敗無能的程度,已完全超出人們的想像,即使部份閩南人也難以接受,這才使外省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有勝選的可能性。由於民進黨的極度失政,使該黨無法向選民訴諸政績,而只有訴諸於極終武器--即族群矛盾,而「外來政權」正是訴諸族群矛盾的經典論述,其衍生的想像,對選舉中所產生的影響,盡在不言中。但國民黨不知為何一逢對方「外來政權」的抨擊,就似乎喪失了戰鬥力,喪失了對國民黨政府正面列表的辯解能力,盼國民黨機器能強化意識形態的歷史論述能力,勿為民進黨的曲扭論述所迷惑,突破昔日該黨黨主席李登輝所提「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