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的時代困境

後殖民主義與「暴沖」人格

周陽山
(前新黨召集人)


最近一段時間,在中正紀念堂風波中,許多人都不禁納悶:「為什麼蔣家已結束了這麼多年,還有人要用如此強暴的方式來對待歷史?難道,他們自己不知道,如果沒有蔣中正的土地改革,陳水扁這樣的三級貧戶,如何可能考上台大,考上律師,由社會底層踏上總統的寶座?而如果沒有蔣經國的經濟改革與十大建設,現在台灣如何可能有所謂的經濟奇跡,台灣人民又如何能享受今天的繁榮與均富?」

但是,我們卻也不能否認,的確有許多人受過兩蔣統治的苦,不管是白色恐怖或二二八,或是國共內戰與冷戰對峙,許多錯誤的政策與不公不義的委屈,的確需要補償、撫慰、療傷與和解。因此,「轉型正義」確實是一項巨大而沈重的任務,亟待開展!

但是,為什麼「轉型正義」的工作,在民進黨執政八年之後,猶未全面開展呢?民進黨政府掌握著教育部、文建會、國史館、國家檔案館和許許多多的執政機制,為什麼看似一無所成呢?難道這一切還是因為國民黨陰魂未散,在下野之後還控制著「黨國」體系和文化霸權不放,導致執政黨一無所成,遲遲無法開展對「前朝」的清算任務?

如果民進黨的回答是:執政八年的時間太短了,不足以完成這極沈重的歷史任務;還需要另外好幾個八年,最好是讓民進黨「永續執政」,才可能完成這樣的歷史重任!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期待民主化與「政黨輪政」的國人而言,這樣的答覆恐怕不具說服力。因為他們對民進黨政府的最大期待,是盡早結束國民黨過去的黨國威權統治。

釐清歷史的真相,撫平戒嚴時代的傷痕,並提出有別於國民黨的執政政綱,讓人民有一個全新的選擇。可是,過去八年來民進黨執政的政績卻已清楚的證明:民進黨並沒有解決上述諸項問題的能力,而且他們和過去國民黨的威權作風一樣,只見民粹威權,不具民主襟懷,只有仇恨埋怨,沒有寬容和解。因此,他們不能原諒國民黨,不能感謝蔣經國,不能接納馬英九,不能包容郝龍斌,他們甚至也不能容忍讓過去的同志許信良、施明德、沈富雄繼續留在民進黨的陣營裡!

他們恨中共,恨國民黨,恨外省人,恨所有中國人。恨美國,不幫他們完成台獨!恨國務院,定期聲明反對「入聯公投」!恨國際社會,竟然支持「一中」!恨所有的外國勢力,讓台灣衰成「亞細亞孤兒」!他們也恨所有不支持他們的台灣人,因為這些人讓他們執政夢碎,丟人現眼!他們根本就不愛台灣!

於是,我們看到了杜正勝、莊國榮、謝志偉、葉國興、林佳龍……,一個個看似高學歷、有教養、談吐不俗、儀容不凡!但只要一談到民進黨執政政績,一談到國民黨歷史遺產,立刻陷入「後殖民」的情境,性格立刻出現「暴沖」情緒,甚至「他媽╳的」這樣的話也立刻出籠,至於什麼教養、學歷、風範,頓時也煙消雲散!他們實已陷入「後殖民主義」的泥淖中,想超越自己,卻已不得自拔!

如果我們天真的以為,民進黨的執政者想要的只是繁榮、富貴、風光、作秀;民進黨政府的問題只是無能、貪腐,吃相難看!這恐怕都忽略了在這一浮相之後的真正本質,那就是──民進黨已陷入「後殖民」的情境而不得解脫:獨立無門,執政無能,建國無望!而在這一切的虛妄即將崩解之際,那就只有藉助「暴沖」與「出格」來宣洩一切內在壓力了!

這種從「成熟」回歸「童稚」,從「文明」回歸「粗陋」,從「教養」回歸「原始」的返本歷程,正是「後殖民」人格的具體顯現,也是讓最後的支持群眾依然欽佩易狂喜的動源所在!但在狂喜之後繼起的焦慮與抑鬱,卻將變為另一波社會動亂之源。因此,面對「暴沖」人格浮現之際我們大家也只有多多祈禱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