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真的沒什麼可紀念?

胡楊


台北市府與教育部為「中正紀念堂」與「大中至正」牌匾的保衛戰,一場假「保護古跡」之名,實為倒蔣與護蔣的衝突,演變成教育部主秘跳出來充當民進黨打手的鬧劇;民進黨立委甚至在立法院提出近乎「誅連三代、九族」的所謂二二八事件究責法案;躲在轉型正義大旗下,偷射陰毒的冷箭。然而,在藍綠政治角力背後,國人真正應該思考的是,中正紀念堂真的沒什麼可以紀念而非拆不可?台灣共同體意識的內涵應如何界定才能成為不分藍綠的共同信仰,而非內部自我分裂的開端?建立可為多數國人接受的台灣近代史觀,難道不是藍綠真正和解共生的第一步? 

在倒蔣與護蔣的對立中,綠營從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出發,對國府領導八年浴血抗戰,大陸同胞犧牲千萬生命換來的台灣光復,根本否定;並且避開蔣中正及經國父子二代,對台灣邁向現代化國家的貢獻,反將推動台灣現代化的功勞,硬是記在日本殖民統治者頭上。對台灣光復初期爆發的二二八事件,總是誇大當時國軍的暴行,編造死傷人數,再把最大的罪責推給蔣中正。從而在對戒嚴體制的全面批判中,將兩蔣父子治台期間的一切作為全部「罪惡化」、「污名化」;再從否定國民黨統治的正當性中,建立台灣地位未定論的基調;最後,甚至不惜在文化上與血緣上與中國切割,並且進一步把支持中華民國國體者,推向統派,再把統派推向賣台派。實際上,綠營最大的敵人不在對岸,而是國民黨所代表的藍軍政治勢力以及中華民國國體意識。

問題是,綠營強力放送的台灣近代史觀,除台獨擁護者外,實在很難為多數台灣民眾所認同。畢竟硬將台灣與中山先生革命切割、將八年抗戰切割;仍至對日本據台統治者的歌頌,連本省人都難以接受。對於戒嚴體制,縱使在政治面上確實為惡「罄竹難書」,但在60至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邁向開發國家的事實,綠營如何一筆抹煞?在中共發動大躍進與十年文革浩劫時,台灣如果不是綠營最厭惡的國軍「老芋仔」挺過古寧頭與823炮戰,台灣能免於接受中共統治?平心而論,國民黨治台近一甲子的貢獻,不同樣也是「罄竹難書」?

對於兩蔣的歷史功過,史家自有公正客觀的評述;但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構建屬於台灣自己的近代史觀。只有建立能為多數台民所認同的台灣史觀,台灣生命共同體意識才有成長的沃土。然而,當前掌有執政權力的民進黨如果一味強銷獨派史觀,不也是在建立另一種當年黨外政團口誅筆伐的「黨國意識」?如今蔣家人早已淡出權力核心,民眾反而追念過去兩蔣的樸實,與當年眾多公忠體國、廉潔自持的元老重臣,這些重臣不也多是綠營認為是不愛台的外省人嗎?實際上,兩蔣治台,早已和台灣無法分割,綠營一味倒蔣、毀蔣,類似中正紀念堂改名的爭議,不但無助於建立台灣生命共同體的信仰,反而使台灣民眾對台灣史觀的建立更加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