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再出發

歐巴馬訪中之意義及影響
李本京
(中美文化經濟協會理事長)


自1971年迄今共有七位美國總統在任內訪問大陸,他們就是尼克森、福特、雷根、老布希、柯林頓、小布希及歐巴馬。其中小布希在就職一年內就訪問上海,然他並不是為了訪問中國而至上海,而是為了參加該地在2001年10月所舉行之APEC大會。因此當歐巴馬此次以四天三夜之長時間至大陸作國是訪問,就有其特別引人注目之意義,因為他首創以現任總統之身份在就職一年內就至大陸訪問,當然引起世人注意,此行之重要性也就突顯出來。

歐巴馬此行深受大陸朝野各界期待,就在他動身作此次之八天亞洲行之前,大陸之國際問題專家學者即頻頻在平面媒體上作出諸項評論及預測。一時之間,對大陸朝野而言,歐氏之訪華,確實是今年之頭條大事。這種高度之期待,緣自各種不同之源頭,有一個想法就是當大陸正大力從事國家建設之際,世界領袖之美國總統來訪,就說明了中國今天在世界政治上已可與美國平起平坐。一掃十九年前之「六四」陰霾。第二個想法是中國朝野均認為歐氏來華將是中美兩國面向新的關係,於是有大陸媒體就稱此行為「世紀之旅」。

中美就國家利益為先之較勁

儘管這是一次「世紀之旅」,然而在雙方互相亮出各自之國家利益時,仍有諸多歧見。檯面上的外交辭令,仍不可能消除雙方之不同盤算。此次雙方在胡歐高峰會後,原則上達到共識,在細節上,仍留有各自表述之痕跡。在一個複雜的國際環境中,中美所扮演之角色,有時平順,有時反之,絕不可能以一個言詞就可代表雙方之所有關係。不過總體而言,歐巴馬訪華帶來的善意及笑容終是大陸朝野所歡迎的,所期待的。美方之高規格訪華,大陸方面之高規格接待,具見雙方均珍視此一訪問之誠意真心。

在胡歐哥倆好之際,再誠意真心仍無法掩住雙方積極聲訴各自國家利益之事實,就大陸而言,則堅持國家領土完整之理念,一再聲明其核心利益就是台灣。在胡歐會後之聯合記者會中,胡錦濤就特別提及三項公報之重要性。對美國而言,其核心利益就是自由民主,為堅持此一理念,當然也就表示對台灣安全之正視,於是歐巴馬不但在會中提到三公報,他也大聲提及台灣關係法,雙方之此一回合過招,正是各自表述之經典範例。然而在雙方聯合公報中都未提及「台灣關係法」,台北方面對此作了各種解讀,莫衷一是,缺乏共同認識。

另外一個在會中顯示的是雙方對西藏問題之看法,歐巴馬以婉轉之言辭表示了他對此事之看法,有效達到向美國國內自由派份子的一個交代。像這種雙方各取所需之發言,實際上多系為了三個目標而設定,其一是顧及對方之立場,不把話講死,以霧裡看花之姿態講些讓對方看不清,然而卻以具有交代之詞句說出,其二是為了國內某一方面之要求而為,其三是表示各自核心價值之堅持。

中美合作互惠及世界

儘管歐巴馬對日訪問僅有24小時,是不折不扣的一天,比起四天三夜之對華訪問只是點到為止而已,然而下面三點可看出歐巴馬仍對日本有所表示,不會讓新上任的鳩山失了面子,又失了裡子。對日本而言,不論是「脫美入亞」或則是「入亞」,東京不可能主動與華府說Bye Bye。瞭解這一特質後,歐巴馬即主動採取下述二步驟,以應對日益複雜的東亞情勢。其一是東京成為歐巴馬訪問亞洲的第一站,其二是在東京宣佈了當前美國採行之「亞洲政策」,歐巴馬這樣作,總是希望日本能體念到美國之誠意及善意,換句話說,所謂之「歐巴馬主義」就在東京宣示了。

在歐巴馬「亞洲政策」中,他一共宣示了下述幾個要點。其一是華府建構了一個全新的「國際新秩序」,這一新秩序不但將是歐巴馬在任上的對外規範,也是未來美國遂行的亞洲政策方針,其意義及影響自是不凡。其二是歐巴馬此一宣示中特別提到與中國相處之道,美國自1979年與中國建交後,一直是摸著石頭過河,尋找一個長程之對華政策。遠在1990年代初,華府外交政策制定者眼見蘇聯解體,乃期盼中國就是下一個,而提倡了所謂「和平轉變」之構想,殊不知此一空想最終卻是落空。以後又想再圍堵,然而仍是一樣妄想,繼而再以圍堵與交往並行,卻又是一場白日夢。如今歐巴馬正式宣佈「絕不謀求遏制中國」,他並且將此「務實態度與成為新世界大國的中國合作」。其三是歐巴馬眼見美國一手制播之APEC日漸式微,而東協加一或加三已是馬達發動。這一「國際新秩序」正是歐巴馬所必須面對的,此時若不盡快熔於一爐,祇怕美國終將被亞洲各國屏障於門外。所以他必須參加此一日漸茁壯之國際組織,而不得不順應時勢,承認「世界正換主人」,而一刻也不能等的要再度肩負其「引領」亞洲諸國之大任。

從這篇宣言中可以看出歐巴馬之亞洲政策是務實的,是謙虛的。他面對現實,立即反應,重新將星條旗再度飄蕩在亞洲各國之空中。然而他也心知肚明,知道這APEC將不再是一個有何價值之國際機構。於是很自然地就要找尋「與各國建立現實之合作關係」。他的這一論證充分證明了在當今美國政策決定人之前,中國就是亞洲各國之龍頭。雖不是盟友,然這僅為夥伴之北京,卻遠比作為盟友之東京重要許多。這也說明了在現實的國際政治中,實力遠比友誼重要得多了。

中美合作之世界重大工程

歐巴馬上任不到一年即領略到中國在世界政治上之重要性,於是他在其亞洲政策中即明白宣示「一個強大而繁榮的中國之崛起,將成為國際社會之力量泉源」。在此認知下,美國乃認為日後在世界大事上,與中國合作是不可或缺的,雙方不可能在目前情況下結為盟友,然而卻必然是最佳夥伴,其緊密性讓身為盟友的日本也衷心不安起來。

在美國當前與中國友誼加溫之際,華府各界意見則呈現兩極,或認為中美對世界重大議題有共識,則維護全球和平繁榮有望。或認為美國一直在包容中國,最後吃了虧還不自省,將加速美國之衰敗。事實上,這兩種看法均太過極端,這是因為雙方之關係不是一句話就可說清楚的。今日之國際政治絕非單一國家可以單獨主導的,同時也證明大國致力於全力競爭是不必要的,於是合作代替對抗,而良性競爭當然也就必然地取代惡性競爭。美國必須拋棄掉冷戰時期痛恨共產主義的意識型態,從現實來看,美國一定要對中國及越南此兩個共產國家採取與過去迥然相異之方向,這項稱作「戰略再保證」(strategic reassurance)之方案,旨在說服中國,美國無意遏制中國目前所有之不斷增長的國際競爭及影響力,這就是當前美國對華政策之基石。

美國之此一新政策能否如願?尚在未知之數,然而客觀來說,美國也真無其他選擇,這也可能是最易實現,對華府傷害最低之政策。因為中國要在軍事、國際關係、貿易等問題繼續發揮影響力,就要結交更多友人。這就是美國所不願樂見的,因為中國之國際影響力如果大到威脅至美國之領導地位,美國絕不願意看到有那麼一天,操作「汽車方向盤的不是山姆大叔,而是中國人的可能性對美國而言終是一場惡夢」。

中美面對兩大問題

當前美國面對的首要難題就是貿易問題,此次在新加坡舉行的APEC年會即高調唱出自由開放的貿易與投資。就在同一時間,中美雙方卻因美國加之中國出口之輪胎、鋼管以重稅,而中方也在調查是否美國汽車零件出口接受了政府之補貼。在如此極具敵意的貿易戰氣氛下,雙方仍要合唱貿易開放之高調,令人不覺懷疑他兩在此敏感貿易戰之時,那一場戲才是真的。

大道理人人會唱,兩天APEC會議,愈像一場嘉年華會,21個國家地區領導歡聚一堂,除了口號之外,似乎沒有真實之貢獻。此次會議宣稱要重塑各國經濟增長模式,堅持自由貿易原則,並要繼續加快地區融合。這一勞師動眾之國際組織已漸漸落入空談泛論,成為各國領導人「搏感情」之場地,確實令人感慨萬分。

今日各國面對的第二大困難就是暖化問題,事實上,中美二國均是製造地球暖化之重犯,然而雙方除了再度誓言努力減碳外,似乎仍在各說各話。身為世界第一大國,美國成為排碳大國。而中國則因人口眾多,排碳也多。是以若非中美誠心減碳,則暖化問題就是一個無解題。而美國一提到減碳,就成為國內工業界指責之口實,他們認為若是減碳,則美國工業一定受到負面影響。美國雖是民主國家,然而民主國家的通病就是政治人物會對企業家彎腰。所以仰仗美國來帶頭減碳,恐怕說的比作的多,例如美國到今天仍不是「京都議定書」之成員,寧可為世人所唾罵,而仍是無所謂之樣子。而大陸之減碳工作也是難上加難,這是因為第一大陸人口眾多,第二經濟剛復甦,也不可能自斷生機,讓經濟成為負面因素。因此中美雙方之氣候決策將如何達成是世人的期盼,對北京與華府均是一大挑戰。

結 語

歐巴馬至華訪問,給足了地主的面子,例如團隊中除了如國務卿等重要官員外,還有兩位華裔部長。因為美方知道中國人特別重面子,如單僅這一方面,則中方是很滿意的。至於實質方面,雙方均未作大幅退讓,在說法上祇是讓對方感到較為舒服。因為雙方合作確是今日國際關係中安定之基石,這一點,誰都不能否認。

中美將必定會在此基礎上,再深化合作,是以未來雙方合作之成果,就將成為他倆是否能真誠合作之印證。從整個訪問以觀,可知今天美國需要中國幫助地方較多,這也是二十一世紀初期雙方關係之走向,而中國今後將從美國最重要夥伴成為最緊密夥伴;日本雖是美國的盟友,卻不見得是緊密夥伴。

在華最後一天,歐巴馬與溫家寶會談,溫家寶明示反對G2這一名稱,他的理由是「世界上的事不能由一兩個國家決定」。這一定調就使得美國在尊重他國國內事務或愛管他國國內事務兩種不同處置上有些提醒作用。例如美國政治人物特別喜歡到開發中國家去推銷美式民主,常常引起他國領導不開心。此次歐巴馬刻意接受「廣州南方週末報」之單獨訪問,而該報則是一個不為北京政府喜好的報紙。在日益升溫的中美關係運作下,這種由歐巴馬挑起的意識型態手法必然將日漸減少。因為對美國而言,與中國合作才有利,也才保護到美國之國家利益,在這一原則下,美國之意識型態式之民主口號將面臨一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