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宇
林道宇
這次「驟然」開放美國牛肉進口,突顯中央政府在社會大眾對政府發生信任危機的第一時間未做好危機處理。
究竟是專業考量凌駕政治考量,還是政治考量凌駕專業考量?食用進口美國牛肉有多少風險,到底該不該進口?政府相關單位如何把關,始終沒有統一說法,加上地方政府和中央步調不一,讓社會大眾更莫所適從。
先前和美國長達十七個月的談判,決策高層是否和立法院、朝野黨團及社會團體溝通?面對民眾憂慮,衛生署是否建立了標準檢驗程序,美國是否針對出口牛肉建立完善審查制度,未來國內市場牛肉產品是否需標明產地?政府和美國經貿談判的底線應讓大眾瞭解,避免地方政府或是社會大眾不斷強烈抗爭。
一個原本單純的美國牛肉進口案都可能引發政治危機,最後民粹凌駕於專業。比起先前南韓的美國牛肉進口引發的激烈衝突,台灣人民雖顯得理性和平,政府卻未如南韓政府立即做出回應。又逢年底縣市長選舉,給政客更多議題炒作。
美國牛肉真有市場?當年開放美國火雞肉進口,也鬧的沸沸揚揚,最後消費者以行動證明,進口美國火雞肉的市場有限。其實回歸市場機制,無須太過擔憂。
從先前簽署ECFA案到這次政治牛肉秀,顯示政府團隊對敏感政策議題缺乏危機意識,事情發生後的危機處理常無法在第一時間對症下藥,徒然引起社會不安。
重大決策不可能面面討好,但也該思考如何降低不同團體間的衝突、減低衝擊力道,防患於未然。◆
社論
歐巴馬的東亞行與東亞共同體
兩岸政治對話
敬悼錢學森
台灣事情
連載
海峽短評
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