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開啟政治對話,促進兩岸政治關係發展

「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發言稿
徐博東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今年八月上旬,連戰先生在接受台灣剛剛創刊的《旺報》專訪時表示:「兩岸關係已走上正軌,協商先易後難,也符合常理,但兩岸的政治議題是避免不掉的,一定要面對。」

隨後不久,連戰先生又在美國訪問期間發表演講時指出:「政治議題無可避,遲早必須面對,以兩岸的現況,除了堅持『九二共識』與『憲法』的一中原則,更重要的是終止敵對狀態及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

對於連戰先生的上述看法,本人深以為然!盱衡目前兩岸關係發展情勢,開啟兩岸政治對話,為下一步政治議題的協商談判預作準備,此其時矣!

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尚處於低級階段

自去年5月台灣政壇再次政黨輪替以來,兩岸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積極變化,無庸置疑,和平發展已然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軸。

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兩岸關係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進步,關鍵在於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本著「建立互信,擱置爭論,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互動原則,和「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務實方針,妥善處理當前的兩岸事務。

然而,由於歷史與現實問題的糾葛,兩岸政治關係上的結構性矛盾與分歧,至今一個都沒有得到解決。因此,目前兩岸的政治互信依然十分脆弱,不穩定因素大量存在,一遇風吹草動,兩岸關係隨時都可能重趨緊張。去年八月北京奧運有關「中華台北」代表團名稱的爭執、今年四月有關大陸應不應該廢除《反分裂國家法》的爭執、以及九月間發生的「達賴訪台事件」和「熱比婭事件」等,都清楚地證明了這一點。

事實說明,和平發展雖然已經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軸,但目前尚處於低級階段,任重而道遠,兩岸同胞務必認清形勢,繼續攜手努力奮鬥。

二、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

重溫近三十年來的兩岸關係發展史,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有助於我們認清當前形勢,達成共識,作出正確決策,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一步深化。

近三十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曲折歷程,給我們以下兩點重要啟迪:

其一,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承認和堅持「九二共識」,兩岸互信就能不斷增強;承認和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協商談判就能不斷取得進展;承認和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能不斷緩和發展。相反,違背或否認「九二共識」,兩岸互信就必定遭到破壞;違背或否認「九二共識」,兩岸協商談判就必定中斷;違背或否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危機就必定重現。

其二,兩岸協商談判一開始從低層次的事務性、功能性、經濟性的議題著手,乃是正確的、可行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逐步累積互信,增強信心。但政治性議題的對話與協商談判決不能刻意迴避,當低層次的事務性、功能性、經濟性議題的協商談判取得相當進展、雙方互信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應適時地開啟兩岸政治性議題的對話和協商談判。否則,事務性、功能性、經濟性議題的進一步協商談判必然會遇到障礙,進入無法突破的瓶頸。即使已經形成的「共識」,也無法簽署正式的「協議」;簽署了正式「協議」,也難以有效推動落實。從而使兩岸事務性、功能性、經濟性議題的協商談判往往徒勞而無功、難以為繼,甚至會因此而喪失得來不易的大好局面。

上世紀九○年代李登輝主政台灣時期,上述兩點表現得格外典型和突出。

上述經驗教訓啟示我們:「先經後政」不是「光經不政」;「先易後難」不等於可以「迴避難題」。本人認為,經過一年多來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在已經初步建立起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上,當前兩岸雙方在繼續進行經濟、文化的協商談判和交流合作的同時,能否「知難而上」,不失時機地開啟政治性議題的對話和協商談判,已經成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向更高一級階段邁進的關鍵之所在。

三、幾點思考和建議

為此,本人有如下六點思考和建議:

(一)兩岸政治性議題的對話和協商談判,同樣應該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遵循「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務實原則,從比較容易達成共識、比較容易做到的議題談起、做起。

(二)兩岸政治性議題的對話和協商談判,機不可失,但又不可能一蹴而就,應採取「先智庫後官方;先對話後談判」的節奏,逐步推進;注重「前期研究」,提倡「換位思考」,以誠相待,不搞權謀。

(三)當前,兩岸雙方應首先就政治對話的程式性商談做出安排。通過程式性商談,就政治對話的議題、日程、方式等問題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共識,並簽訂協議。

(四)兩岸政治性議題的對話和協商談判,應設定最終目標:簽訂兩岸《和平協議》,也即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架構的確立。

(五)兩岸政治性議題的對話和協商談判,可分為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兩岸就宣佈「終止敵對狀態」進行對話和協商談判,並達成共識,簽訂協議;(低級)

第二步:兩岸就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進行對話和協商談判,並達成共識,簽訂協議;(中級)

第三步:兩岸就正式簽署《和平協議》進行對話和協商談判,並達成共識,簽訂協議。(高級)

(六)具體的政治性、軍事性議題(例如,台灣方面最為關切的「擴展台灣國際活動空間」、「台灣當局的政治定位」、「導彈部署」等問題),按照上述三個步驟的設計,依輕、重、緩、急的次序,納入兩岸政治對話和協商談判,達成共識,逐步解決。

總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開啟兩岸政治對話和協商談判,促進兩岸政治關係的發展,已經客觀地提到了兩岸當局的議事日程,能否順勢而為,積極面對,已然成為考驗兩岸當局是否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真心實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試金石。尋找各種藉口,拖延和迴避兩岸政治對話和協商談判,這種消極態度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