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中國與世界的和平(下)  

熊玠《天安門事件一個「變相受害者」的「含冤」回憶》讀後感
史威
(旅美評論家)


改革開放後,開放了許多,但「六.四」似乎是個「例外」,它被嚴格地劃定為宣傳報導的一個「禁區」。只要涉及「六.四」,不管觀點如何,即使是批判那場「動亂」及其後台的,也一概封殺。影響所及,海外一些愛國報刊,包括香港的,也在執行這種「禁令」。所以,像熊教授這樣的涉及「六.四」的文章,反共的報刊不會登,國內報刊不能登,執行上述「禁令」的海外報刊也不能登,只好投往既不反共、又無上述「禁令」的海外報刊了。

讓我們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些,換個角度去思考。我指的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是很注意掌控媒體的,操控輿論的方法相當巧妙。例如,它要攻打伊拉克,就先造輿論,一是說它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二是說它和恐怖組織基地組織「有聯繫」。「輿論」造出來了,一時間也被美國民眾的多數接受了。於是,小布希政府就動手了。因為,它有「民意」支持呀。

事實上,遠的不說,從肯尼迪開始,歷任美國總統任內都有發動戰爭的紀錄。現總統會不會是個「例外」?而美國發動的許多戰爭,都是輿論先行,取得「民意」的支持--儘管是常用一些不正當的、甚至是欺騙的手法,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有人說,「民意」有什麼用,美國民眾反對「越南戰爭」,可是美國政府還不是照樣開打了。這是一個「誤解」。事實是,直到「越戰」中期,根據「民意調查」,美國民眾的多數,還是支持打下去的;只是到後來,隨著美軍傷亡的不斷增大,徵兵不斷擴大,才使民眾尤其是青年起而反戰,形成強大的「反戰運動」,才迫使美國退出戰爭。再說朝鮮,多年來美國主流媒體一直把它「妖魔化」,套上「邪惡軸心」、「流氓國家」等惡謚,現在「開花結果」了。據法新社4月7日報導,「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旗下的意見研究公司做的這項調查表明,有51%的美國民眾支持政府針對朝鮮發射火箭的舉動採取軍事行動。」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至於在輿論上,我們還是採取「超然」一點的態度為妥,不宜隨波逐流,更不要推波助瀾。因為,從朝鮮停戰以來的半個世紀中,究竟是誰在世界上一再挑起戰爭?誰更接近於上述「惡謚」?還很難說。至少誰的「屁股」都不那麼乾淨。否則,很容易上人家的「圈套」。

我們回過頭來再說說「六.四」。美國一些政客、「智囊」、主流媒體一直是抓住它不放,借題發揮,極盡「妖魔化」中國之能事,「專制」、「獨裁」等負面形象,一直深植於美國民眾的心目中。「六.四」的「火」在美國燒得正旺的時候,我在紐約。一次我跟一個留學生走在大街上,一個猶太老婦人跑到我們面前,敘說二戰前夕,納粹如何瘋狂迫害歐洲猶太人,她就是那時跑到美國的。她十分感激這個自由的國度接納了他們這些沒有祖國、無處棲身的飄泊者。她說得非常有感情。說完,她直楞楞地問我們的留學生:「你們中國軍隊怎麼可以像納粹一樣,開槍打死自己的人民和學生?」由此可見,中國在美國民眾心目中的負面形象是根植得多麼深了。雖然隨著改革開放,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兩國交往中的意識型態色彩比冷戰時期已經淡化許多,特別是經濟交往趨向縱深拓展,客觀上形成某種「利益攸關」的格局,美國一些政客、「智囊」長期以來根深柢固的「敵意」有所減弱,但只要越不過「六.四」這個「坎」,這一切都不會有基本的改變。有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在電視上講,中國實際上就是「邪惡軸心」,只是政府礙於兩國外交關係,不敢這樣講。這不是好兆頭。

就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願望言,當然是希望「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因而希望有一個長期穩定的和平外部環境。可是,願望是願望,現實是現實。如前所述,中國沒有重蹈前蘇聯覆轍,而是實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結果使中國的綜合國力突飛猛進。就實體經濟而言,中國鋼的年產量已達5億噸,比美、日、西歐的總和還多。糧食年產量為5億噸左右,是美國的兩倍還多。每秒浮點運算達百兆次的電子計算機研製出來了,千兆次機也在研製、開發中,這種技術已躍入世界前列。但我們切不可躺在這些輝煌成就上睡大覺,必須十分清醒地看到,這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關口。「居安思危」,不能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美國政要多次講,美中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請注意,沒有「之一」)。這是什麼意思?它表明,在其全球戰略佈局中,中國已取代了前蘇聯的位置。在軍事上,美國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戰略重心東移」。「東移」的那些航母、核潛艇、最先進的隱形戰機尤其是戰略轟炸機,僅僅是為了對付朝鮮?還是為了準備對廣袤的西伯利亞發動攻擊?嘴上講的很甜,「同舟共濟」,可是買了你那麼多國債,還買不到一個「市場經濟地位」!這就叫「同舟共濟」?在它有求於你的時候還這樣,一旦它走出困境,將會怎樣?所以,在中美關係中,我們不能不看到好的積極的方面之外的另一面--嚴峻的一面。戰爭離我們也許很遙遠,也許不那麼遙遠。用大陸流行的一個詞兒,叫做「不確定性」。也許暫時不會正面衝突。儘管北京在有些問題上委曲求全,人家還是機關算盡,縱橫捭闔,在中國周邊不斷挑起事端,誰知道其點燃的「火星」會燒到哪裡?誰又控制得了?戰爭的發展,有時候,在某種意義上,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朝鮮戰爭後來發展到中國被捲入而且捲入得那麼深,誰事先料到了?杜魯門?毛澤東?都沒有。

老實說,美中之間爆發核戰的可能性很小,打大規模地面戰爭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這兩方面美國都沒有戰略優勢(打核戰爭是沒有贏家的);更大的可能是美國以其常規軍力的海空優勢對中國實施突襲,而中國的戰略弱點恰恰就是集中大部分工業、科技、經濟精華所在的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缺乏戰略縱深作緩衝,裸露在可能被攻擊的前沿。這一點與前蘇聯不同。前蘇聯西有華約盟國作緩衝,東有廣袤的西伯利亞。它的戰略核武與美國旗鼓相當;而其常規軍力對北約又佔有優勢。不是蘇聯的工業、科技、經濟的心臟地帶裸露在可能被北約攻擊的前沿,而是歐洲大陸資本主義最精華的部分裸露在可能被蘇聯攻擊的前沿。這是美國始終不敢在軍事上對蘇聯下手的根本原因。當然,美國在亞洲的軍事存在,也有其戰略性的缺陷。它不像在歐洲那樣,有一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一系列北約盟國作依托,它多年來一直企圖拼湊出一個亞洲版的北約,迄未如願;結果是只能以偏在東北亞一隅的兩個盟友作依托。而其在關島以還(含關島)第二島鏈以內的軍事基地,包括在此海域游弋的大型水面艦隻,又都在佔優勢的中國近中程導彈的射程之內。總而言之,中國強大的綜合國力、包括強大的國防力量,足以使中國能夠戰勝任何侵略者,但還不足以阻止戰爭的發生。為了躲避戰爭,一味地委曲求全,是消極的、被動的和靠不住的,也不是辦法。也許人家一時並不敢在軍事上跟你全面「攤牌」,而是抓住你的戰略弱點來訛詐、綁架你,逼你就範。因此,「我們絕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勁頭就越大。並不因為你軟了人家就對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軟了人家看不起你。我們怕什麼?戰爭我們並不怕。」(《鄧選》3卷320頁)積極的、主動的、可靠的辦法,不但靠自己的硬實力,還要靠自己的軟實力。硬實力加軟實力,這是維護和平的雙保險。

有一個情況值得注意。美國比較完備的議會民主制度,使政客們要發動戰爭,必須通過「民意」這個「坎」。政客們可以用各種不正當方法、包括使用欺騙手段,通過這個「坎」,但不能繞過這個「坎」。張召忠將軍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科索沃戰爭的時候在南聯盟,美國有一個記者,去採訪到一個阿族婦女,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採訪到一個阿族的婦女,阿族婦女一邊哭一邊控訴說,我丈夫和我兩個孩子都被塞族給殺了,殺的時候非常悲慘,把頭割下來,把身體、把胳膊都砍下來,然後就這麼死了。然後這記者就寫出來發表了,轟動全美,最後請這個婦女到美國國會去作證。美國國會要研究是不是要打這場仗,要投票,結果這個婦女在那連哭帶鬧,國會關於打科索沃戰爭的提案很快通過了,美國國會授權要打科索沃戰爭。戰爭打完了,戰爭過去一個月之後,那個記者重返科索沃找到這個婦女,一進他們家了嚇了一跳,說這是誰?婦女說這是我丈夫、這是我兩個孩子。你原來不是說他們死了嗎?沒有啊,當時輿論宣傳讓我這麼說的。」以我之見,這個婦女為什麼說謊?事情恐怕不會像她說的「輿論宣傳讓我這麼說的」這麼簡單。可是,深究起來,這裡面有沒有「黑手」?如果這樣提出問題,恐怕又會被《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等以「獨立」「客觀」「公正」著稱的媒體斥為「陰謀論」;那咱們就且看人家如何用謊言造輿論、為戰爭開綠燈的「陽謀」演出吧。話說回來。既然美國的議會民主制度要求美國發動戰爭必須通過「民意」(及相應的程序)這個「坎」,我們為什麼要聽任造假的輿論欺騙民眾,而不發揮自己軟實力的作用,揭露事實真相,使其通不過這個「坎」(也可以說是「寄希望於美國人民」吧)呢?這樣做和平就比較有保障了。這是可能的。「六.四」問題就是我們發揮軟實力、且是擊中對方要害的「突破口」。因為,對方有關「六.四」的「話語系統」,整個就是一彌天大謊。美國歷次民調都表明,民眾過半的多數都反對為台灣問題而與中國打仗,那是因為中國的強大,難以承受戰爭的後果,與越戰後期之反戰,是同樣的考慮,並不是被「妖魔化」了的中國的負面形象在美國人民心目中起了根本的或重大的變化;因而是不牢靠的,會隨著政客們操縱輿論進行誤導而變化。通過自己的軟實力去爭取美國民眾,儘管這非一日之功,但只有如此,才是操之在我的上策。畢竟,戰爭是違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在這個意義上,兩國人民包括僑胞和華人,都是要和平不要戰爭的。

要使硬實力發揮應有的作用,須具備三要素:第一、擁有必須的實力;第二、有使用自己實力的決心;第三、使對方明白你有這個決心。要使社會主義(不同於資本主義)軟實力發揮應有的作用,也有三要素:第一、要有理(首先是真);第二、把理(首先是真)講出去,使用各種方式方法,包括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讓盡可能多的人知道,而不是悶在肚子裡,或者鎖進「黑匣子」裡;第三、要使受眾相信理在你一邊。

據此,應該從「堡壘主義」中走出來,不是把「六.四」當作「包袱」,而是當作「牌」打出去,打到世界去,來一個徹底的撥亂反正,粉碎這個世紀性的彌天大謊,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金猴奮起千鈞棒」,「天翻地覆慨而慷」!

順便提一下,駐香港的某些官員,似乎不是在實行「堡壘主義」,而是在執行「鴕鳥政策」。香港不是內地,你根本控制不了敵對勢力在傳媒上大做文章,一些政客幾乎天天拿「六.四」進行煽風點火,甚至逼特首表態、道歉,而自己卻把「六.四」真相鎖在黑匣子裡,唯恐「洩密」。實際上是自己拱手把輿論陣地讓給敵對勢力,使其猖狂至極。看一看香港的街頭報刊攤,就知道愛國報刊在輿論陣地上佔多大比重了。連香港特區政府的公營電台也在跟特區政府唱對台戲。在錯誤的、危險的輿論導向下,香港年年都有數以萬計的不明真相的民眾為「平反」「六.四」而鬧騰。長此以往,「長亭更短亭,何處是歸程?」不是沒有通過「選票」使披著「民主」外衣的敵對勢力「上台」的可能!如果出現了那種情況,可能又是一場悲劇。

綜上所述,為了中國與世界的和平,我支持熊玠教授的意見:希望北京「主動把這些(關於「六.四」的)真相照實公佈於世」。熊教授還「希望北京有一天會發覺﹕證實紀思道所發掘而已報導的真相,實際是對北京自己最有利的。但希望那一天,不須要再等二十年。」可謂語重心長。拳拳此心,尚希明察。

以上建言,即使一時難以全面採納,先在香港試點也好。【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