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抗戰,浩氣長流

也談台胞抗日五十年
林光輝
(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


各位貴賓:

今天在《浩氣長流》畫展揭幕式,光輝忝以主辦單位之一的「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身份講話,備感榮幸。

八年抗戰是我國,甚至人類史上最偉大、最悲壯的反侵略戰爭,更是決定我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聖戰。重慶學者王康先生有感於此,而號召了五十餘名大陸畫家,歷時五年,耗資300多萬人民幣,共同創作了這一巨型長卷史詩國畫,全長840公尺,畫高2公尺,面積18,558平方公尺,人物近千名,其中還有四十餘名台灣抗日英烈。大陸畫家沒有遺忘我們台灣抗日英烈,尤使我台灣抗日志士後人,深深感念在心。

祖國抗戰八年而光復台灣,我台胞更是自馬關割台,抗日五十年,才得以從日本殖民統治下解放,而回歸祖國。

根據王曉波教授的研究,五十年台胞抗日運動可分為武裝抗日、非武裝抗日和潛行運動三個階級和時期。並且,與祖國革命密切相關,而從未缺席。

馬關割台,台民義不臣倭,而有「台灣民主國」,失敗後,又有義勇軍蜂起的武裝抗日,直至1915年「?吧哖事件」止,共犧牲達65萬人。1920年,《台灣青年》創刊,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由啟蒙運動,而以文化、社會運動的形式與日本殖民統治相抗,直至1936年,「七七事變」前一年止。「七七事變」後,日人對台民彈壓更甚,而展開了「潛行運動」,一方面潛赴祖國戰場參加抗日;一方面,潛伏於島內蓄積實力伺機以動。

在馬關割台和武裝抗日時期,在祖國大陸有上書反對割的台籍五進士外,還有率各省進京趕考的千餘名舉人《公車上書》,要求「誅奸相,絕和議」的康有為。在島內,有協防「台灣民主國」的劉永福「黑旗軍」,和「誓與台灣共存亡」的「新楚軍」楊載雲、「徽軍」劉德杓,壯烈犧牲。

在非武裝抗日時期,林獻堂領導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和「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其指導思想來自梁啟超,領導「台灣文化協會」和「台灣民眾黨」的蔣渭水,信仰的是孫中山三民主義;領導台灣農民運動的台灣共產黨,則是在中共指導下成立的。

參加祖國抗戰的台胞有謝東閔、黃朝琴、連震東、宋斐如、李友邦、丘念台等。潛赴祖國戰場的有李萬居、謝南光、陳其昌、蕭道應、鍾浩東、李南鋒、蔣碧玉、林憲、吳思漢等,還有潛赴冀魯察根據地參加中共抗日的台胞,共計約五萬人之多。

馬關割台後,或有台胞感於「欲台灣革命成功,必先祖國革命成功」。1894年,「興中會」成立;1897年,陳少白即來台成立「台灣興中會」,有楊心如、吳文秀等人。1905年,孫中山整合各革命團體成立「同盟會」,1910年,王兆培在台秘密成立「台灣同盟會」有蔣渭水、杜聰明、賴和、廖進平等76人。

1911年,參加「三二九之役」的台胞有羅福星、許贊元,「辛亥革命」成功後,1912年,羅福星還參加了中華民國開國大典。更有台胞參加討袁、北伐而犧牲。1928年,有參加張學良情報部的台胞蔡智堪,竊取《田中奏摺》,而使日本侵華陰謀大白於世。中共革命,也有台胞蔡孝乾、翁澤生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

以我霧峰林家而言,先曾祖父抗法名將「棟軍」統領林朝棟將軍,馬關割台後,參與民主國,雖奉旨被迫內渡,但仍資助「新楚軍」繼續抗日。林朝棟鬱鬱而終於上海,先祖父林祖密,又潛返台灣,變賣家財,資助羅福星、張火爐、賴來和余清方繼續抗日。「?吧哖事件」後,事不可為,才潛返祖國,追隨孫中山,資助討袁北伐,任閩南軍司令,而於1925年8月,遭軍閥張毅慘殺,為國民革命犧牲。

曾叔祖林獻堂,則在叔祖林幼春的引導下接受梁啟超思想,並在梁啟超的指導下,1918年,在日本發起留日台灣學成立「啟發會」、「六三法撤廢期成同盟」;1921年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歷時14年,至1934年止。1946年,又率「台灣光復致敬團」前往南京晉見蔣介石委員長,及前往西安謁黃帝陵。

抗戰期間,二伯父林正亨參加遠征軍,在緬甸之役,身中十九刀,而終身傷殘。姑母林雙盼則因葉劍英而投入中共的抗戰行列。

從馬關割台以來,直到「七七事變」,獨力抗爭的台灣抗日運動才與祖國抗戰相結合;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祖國抗戰才得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相結合。

曾叔祖林獻堂率「台灣光復致敬團」前往大陸,除發表談話說:「應知台胞過去五十年中,不斷向日本帝國主義鬥爭,壯烈犧牲,前仆後繼,所為何來?簡言之,為民族主義也。」時國共內戰又起,所以,還說:「六百五十萬台胞,不但在敵人治下無時或忘祖國,對於祖國數十年來的內憂外患尤極關切。」亦語重心長也。

今天,在七七抗戰紀念日,有前國民黨主席連戰題詞的大陸畫家鉅作《浩氣長流》來台展覽,沒有馬英九總統的兩岸和解政策也是不可能的。於林家、於台灣、於中國,光輝心裡不能沒有所感。願我兩岸同胞在《浩氣長流》的感動下,能團結合作。也願我民族復興早日實現,永遠不再受帝國主義的侵略,永遠不再國土割裂、妻離子散。

謝謝大家。

(本文為林光輝理事長於七月七日《浩氣長流》畫展揭式致詞之書面稿)◆